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剩下的都属于你(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徐星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剩下的都属于你(精)》是徐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两个可以被称做堂吉河德式理想主义的流浪汉,希望可以在世界某地寻找到生活的真谛。他们为生计在电影里跑龙套,公共汽车上见义勇为反遭痛打,赌钱碰运气输光了路费。游历西藏时不知不觉中卷进入贩子团伙,在蛮荒之地刻骨铭心地体验了心理死亡。漫游欧洲遭遇一群令人瞠目结舌的奇人异士,为谋生当洋劳工饱尝艰辛,青楼寻芳反被洋人大敲竹杠……总之什么也没找到,到头来却发现时时尴尬、处处碰壁。

内容推荐

《剩下的都属于你(精)》是徐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文世界里少见的一部具有批判精神和思想深度的“流浪汉小说”。

《剩下的都属于你(精)》描写了两个没有工作的青年,先是从北京骑自行车南下,遇到了村支书、落魄导演和“多情的婊子”,后来又走到西藏,走到国外,一路上经历了各种荒诞、可笑、温情、无奈的故事。小说取材于作者的真实经历,反映了当年千奇百怪的现实社会,也预示了如今已然来到的、“什么也没剩下”的生活。

试读章节

顺便说说,要是你看见我那厚厚的大卷宗口袋,你一定以为我已经活了两百多岁。

“你毕竟才十六岁嘛,要好好考虑你的前途。”他说。

从此我对“上面”就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敬畏。

沏茶倒水之后,支书在我对面落了座:“你想了解些啥情况?”

“我……哦,”我人模狗样地琢磨了一会儿,没琢磨出我究竟想了解些啥情况,正巧我看到那小村姑忙里忙外地为我生火做饭,也许是饥肠辘辘使然,我信口开河地说,“我想了解了解吃什么。”

我的话让支书听得目瞪口杲,我意识到说走了嘴,连忙改口说:“——就是,就是改革吧!在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咱贫下中农都吃些啥?”

“哦,咱农民呀——”

他更正我说,看来我又说走了嘴,哪儿还有贫下中农?不过他并不计较我的口误,滔滔不绝地给我介绍起情况来了,他说村里人过得都挺好,有一家过得最穷,因为他老拿粮食换豆腐吃,你看,我说所剩无几了吧!要么你吃粮食,要么你吃豆腐……

最后我听得不耐烦了,我想起几天来都未曾记过日记,于是就从背包里拿出我的破笔记本补记几天来的日记,不时地抬起头来看看他,提出些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好让他相信我不仅认真听他说,还认真记录,好回去向某个“上面”汇报。他~看我如此认真,就介绍得越加起劲儿,什么农民浇地买不到柴油,要想买到就得给谁谁送礼什么的,不然就是庄稼早死了也甭想弄到,反正他们又不缺粮食吃。

我补记完几天的日记,就又在我的破本子上列了各种算式,计算着出发以来的开销,直到小村姑把一大碗香喷喷的面条端上来,我才作出万分遗憾的样子把我的破本子塞进书包。那小村姑挽着袖子,两只从肘关节开始裸出的小臂像衣棰那么光滑、圆润。我想象着刚才就是这两只好看的衣棰为我棰出了一大碗面条,于是就吃得热火朝天,满头大汗,古人确实聪明,他们曾说过:秀色可餐。

吃完饭我准备告辞,推起车来发现前后轮胎都没气了,好像对我吃得又饱又满意老大不高兴似的,我和支书借气简给它们充气,支书把气筒递给我,我刚要伸手去接,两只恶狗“呼啦”一下又扑了上来,挣得铁链子“哗哗”响,支书呵斥它们:“日你娘的!人家用用又不要你的,你两个狗目的瞎咋呼啥?人家大地方来的,稀罕你家这破气简?”两只狗渐渐平静下来,只是喉咙里还滚着呜噜呜噜的威胁,我心想这狗真他娘的该杀,另外支书家也一定有不少值得偷的好东西,像这世界一样,只是这世界上值得偷的东西,诸如总统啊、部长啊、经理啊,都已被人偷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不大好偷又都防守严密,诸如一个钱包或是一个西瓜。要是像我一样除了满脑子愚蠢荒唐的念头以外一无所有的话,支书就不用养狗啦!这世界上也就不用修那么多的监狱什么的啦!

其实要是真偷什么,此刻除了支书那可爱的、长着两只衣棰一样手臂的女儿以外,我还是真的什么也不想偷。

西庸如期而至,我看到他的时候,他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东张西望,车把上火车托运的小标签儿迎风飘荡。小城市的车站广场上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拉旅馆生意的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广场上一股人味儿。要是我们兜里的钱也像人那么多,一把一把的、一堆一堆的、一撮一撮的,那这世界该有多美好!

西庸的脚下放着一个大西瓜,他说这是北京头拨上市的西瓜。西庸的可爱就在这儿,他以为我每到一地当地的西瓜就会比前一站晚熟一天,其实我……

P14-16

序言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我的长篇小说《剩下的都属于你》,这个小说的成书时间比较早,读者可以从故事里交代的地铁票价推算出来早到什么程度,在我的故事里地铁车票尚三毛钱一张,当时北京的地铁只有唯一的一条线路,即现在被延长了的、被称为一号线、从国贸到八宝山的线路。2004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时候,本来想校订一下,因为忙于别的事情无暇顾及,就那样拿给出版社了。

现在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惠及再版,尽管为五脏庙的供奉仍忙碌终日,但我野心勃勃,还是觉得应该重新校订一下以后再版,为此拖了很长时间没有交稿,现在离合同约定的交稿时间越来越近,我一遍又一遍地重看这个小说,发现了很多幼稚,很多表述上的问题,很多意识上的不及意,它就像一个学步的孩子,但事过多年,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美丑是它自己的造化,想想其实也没有必要再给他做一番涂脂抹粉的整形了,不如利用这个再版的机会跟大家谈谈我的文学构成。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祖父来自内蒙古喀喇沁旗,在民国时期的蒙藏学校(现在的民族大学前身)读书,现在的民族大学仍存有他当年带领一些学生参加学运的记录,父亲在一个民国时期的园林专科学校完成了园林学的专业教育,母亲出生于一个辽宁小镇上的基督教牧师家庭,在教会学校完成了产科接生专业的学习。父亲年轻时应该是个典型的文学青年,我刚刚记事的时候,家里有很多文学书籍,他给了我很多文学教育,要求我随着年龄的增长,背诵大量由浅入深的古代诗词,小的时候,我在同龄的孩子们当中很以这个为荣,至今,仍有很多诗词印象深刻,我顺口就可以完整背出来。父母也没有忽视对我的外国文学教育,小时候母亲给我订阅了《小朋友》彩色画刊,尽管中苏关系已经交恶,但画刊里仍有很多前东欧国家的儿童故事,画刊里系着红领巾,穿着金色小皮鞋,在一面巨大的红旗下行少先队礼的金发碧眼的小姑娘,和插图版通俗本少儿读物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形象,在我童年的小脑瓜里编织了很多文学幻想。童年的生活虽然算不上多优越,但也衣食无忧,我成年以后回想,理解了当时父母所承受的压力,他们在那么大的压力下,仍让我享受到了他们提供的力所能及的幸福,他们不仅尊重我的文学梦想,父亲甚至还为我请了老师,斥巨资买了八十键的德国手风琴,和同院子里五十多个孩子比较起来,我读到很多的课外书,那时母亲对我做错事的惩罚就是“今天你不能看书”或者“你不做好功课,今天就别看书”。

大概是在我能勉强读懂《水浒传》的年纪吧,“文革”来了,在“文革”的环境里,学校里什么都不学,就学会了“批判”这个那个的,和如何用漫画手法丑化刘少奇,以及一些“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河深海深不如阶级友爱深,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诸如此类的一堆儿歌。父亲再也无暇顾及我了,记忆中他不经常在家,凡是他在家的时间就是伏在桌子上写东西,可惜不是文学,是写给机关里的有关部门的交代和给各种人的信,那些信分别是给很多很多年前打过交道,可能还有他少年时期的玩伴儿的,为了证明某个人在某个时间说了某话,或者证明某件事情的发生经过。他写的时候表情悲痛,目光凝重,有时眼含热泪,我记忆深刻,写完封好,由我做小邮差,投递到大街上的邮筒里,因为寄的次数太多,我很烦,有几次我把不贴邮票的信件扔进邮筒,拿卖邮票的钱买了糖吃。父亲,在您生前我没来得及向您坦承,愿您在天之灵原谅我,值得庆幸的是,在天上,您再也不用写那么多毫无用处让您痛苦不堪的文字了。

一九六七冬天,我十一岁的时候,父母被下放到了不同的地方,我随母亲下放到了甘肃省庆阳县。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加上两天一夜的卡车山路才到达目的地,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民间,民生的贫穷破败凋敝荒凉,文革派性中人们的粗俗野蛮尽入我童年的眼底,在心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澜,我产生了一些对这个世界初步的怀疑,也许幼稚,但成人的世界从此不再神秘。

半年以后母亲为了能让我受到稍好的教育,把我送回北京,这时哥哥姐姐也已经去了不同的地方插队,家里的房子已经被一对进驻到母亲原单位的“工宣队”领导夫妻住进,他们对我很友好,女工宣队员已经怀孕,由她们安排,在北京一个我完全不熟悉的环境中一间14平米的小房子里, 我安顿下来了。

书评(媒体评论)

徐星小说的真正代表是《剩下的都属于你》,一部完全被那些主流批评家忽略的“秘密杰作”,尽管它籍籍无名,几乎没有什么读者,但它无疑是八十年代流氓叙事的范本,为王小波们的日后书写指引了方向。

——朱大可

如果说,《剩下的都属于你》有别于其他的中国当代小说,不是语言,不是写法,也不属于任何技巧。更多的是和作者本人所契合的气质与状态,是一个人或一类人的生活的最坦白最诚实的见证。是“独到的幽默、善意的嘲讽、饱满的灵思、高远的心境”。

——《南方周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1: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