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探源溯流--青铜编钟谱写的历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关晓武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几点说明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资料

三、研究主题

四、历史分期

五、研究方法

六、成文经过

七、图表说明

 第二节 20世纪以来的编钟研究

一、第一阶段(清代以后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

二、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

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第二章 青铜编钟的起源

 第一节 礼和乐的萌发

 第二节 陶铃和铜铃

一、陶铃

二、铜铃

 第三节 中原铙和南方铙

一、中原铙

二、南方铙

三、中原铙和南方铙的比较

 第四节 陶铃、铜铃和铙之间的递嬗关系

小结

第三章 青铜编钟的发展和鼎盛

 第一节 镈和甬钟的出现

一、镈的出现

二、镈的变化

三、甬钟的出现

 第二节 制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兴盛

一、早期的甬钟编列

二、甬钟制作技术的发展

三、钮钟的出现

四、使用制度和制作的规范化

 第三节 錞于、羊角钟和茧形钟等钟类乐器

一、錞于

二、羊角钟

三、茧形钟

四、扁钟、钲、铎和句鑼

 第四节 制作应用兴盛的原因

一、冶铸技术的提高

二、乐律理论的形成

三、社会形势的变化

小结

第四章 钟乐的滞延与衰落

 第一节 秦代钟乐

 第二节 汉代钟乐

一、汉钟乐沿革

二、现存汉代编钟

三、对汉钟制作与应用的归纳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钟乐

 第四节 隋、唐、五代钟乐

一、隋代钟乐

二、唐代钟乐

三、五代钟乐

 第五节 宋金辽和元明清钟乐

一、宋金辽钟乐

二、元代钟乐

三、明代钟乐

四、清代钟乐

 第六节 祭孔钟乐

一、祭孔的历史沿革

二、孔庙、县学的钟乐应用

小结

第五章 现代研究,制作与应用

 第一节 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

一、研究试制阶段

二、全面复制阶段

三、复制研究的成果和影响

四、对曾侯乙编钟效应的思考

 第二节 中华和钟研制工程项目

一、总体设计方案的制定

二、编钟和钟架的设计

三、编磬、建鼓、钟磬悬挂件和敲击件的设计

四、研究设计项目的确定与调整

五、钟架艺术制作和磬架、木基座、演奏台的设计制作

六、研制工程项目的成果和意义

小结

第六章 结语:青铜编钟谱写的历史

 第一节 历史脉络线条

一、起源

二、发展和鼎盛

三、滞延与衰落

四、现代研究、制作与应用

 第二节 制造工艺拼图

一、原料来源、铸制场所和制作者

二、铸型工艺、声学性能与配伍应用

三、制作与应用的组织管理

 第三节 礼乐文化的形和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探源溯流——青铜编钟谱写的历史》作者关晓武尝试着将编钟形制演变的研究和其社会背景密切结合,对这一漫长、复杂的过程作了分期剖析,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一,首次系统梳理了自远古以来青铜编钟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其二,对西周至战国的甬钟和春秋早期至战国的钮钟的形制尺寸比值进行了归纳计算,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西周至战国青铜编钟形制尺寸的特征。其三,分析了早期的铙、镈、甬钟、钮钟、羊角钟的技术基础和文化背景。

青铜编钟及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研究难度很大。作者从工艺角度提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要点和问题,对后续研究或具有借鉴和启示的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在以往研究编钟历史的基础上, 探讨了编钟的源流和发展, 及其文化内涵, 系统梳理了自远古以来编钟的起源和发展脉络 ; 从技术、音律及礼仪乐制等角度, 对一系列专门性问题做了剖析 ; 并对编钟演变的社会历史背景及文化意蕴做了阐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0: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