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跳出了从生物世界撷取题材的小圈子,开始注意到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电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基础科学和新科技知识方面的题材,作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代科学童话的风格和写作特点。这些科学童话,不但传播了科学知识,启迪了智慧,发展了想象力,也对广大读者进行了心灵美的教育。
这本由李志伟编写的《飞越1918》是其中一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飞越1918/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李志伟 |
出版社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跳出了从生物世界撷取题材的小圈子,开始注意到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电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基础科学和新科技知识方面的题材,作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代科学童话的风格和写作特点。这些科学童话,不但传播了科学知识,启迪了智慧,发展了想象力,也对广大读者进行了心灵美的教育。 这本由李志伟编写的《飞越1918》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森林选脚赛》、《风的奇遇记》、《小猫换尾巴》、《追钱之旅》、《动物奥运会》、《森林牙刷店》、《动物诊所》、《西伯利亚奇遇记》、《追踪耐热冠军》、《小羽毛春天历险记》……由李志伟编写的《飞越1918》收录的这些科学童话,不但传播了科学知识,启迪了智慧,发展了想象力,也对广大读者进行了心灵美的教育。 目录 呼吸道里的激战 漂白魔法 古大陆探险队 梦中英雄 消化系统历险记 画地图的烦恼 阑尾整人计划 美牙女生 大眼睛的代价 超级鼻子 秋姑娘的脚步 关节再生记 胃里惊魂 量子密码术 攻克脑部疾病的勇士 微生物历险记 固体轻如烟 脑控仪 飞越1918 牛步当车 到血液中旅游 森林选脚赛 风的奇遇记 小猫换尾巴 追钱之旅 动物奥运会 森林牙刷店 动物诊所 西伯利亚奇遇记 追踪耐热冠军 小羽毛春天历险记 无敌侦探团 花非花,兽非兽 来自森林的转校生 动物时装秀 “单位”上的决斗 华服传奇 后记 试读章节 地球母亲有四个女儿:春、夏、秋、冬,她们依次到地球上漫步,掌管地球三个月。当九月临近,秋姑娘接到了电话:“三妹,是我,”夏姑娘的声音:“夏天即将过去,咱们该换班啦。” 秋姑娘伸了个懒腰:“是啊,一连九个月都在看电视、睡懒觉,是该出去走走啦!” 秋姑娘出发了,她会给地球母亲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1.枫叶羞红了脸 秋姑娘穿着厚厚的长裙,轻盈地飞过大地。她经过的地方,青翠的稻谷垂下了头,青涩的果实成熟了。大地的颜色,由绿变得金黄。 在一片金黄中,却出现了一小块红色。秋姑娘感到很好奇,降落下去一看,是一株挺拔的枫树。枫树的叶子原本是绿色的,现在却傣飞起了红霞。 “枫树啊枫树,”秋姑娘站在树下问,“别的植物都是变黄,你为什么变红呢?” 风儿吹来,枫树的叶子发出沙沙的声响,好像在说:“我、我、我……” 哟,枫树还有点结巴。 秋姑娘安慰它:“别紧张,慢慢说。” 枫树好一点了,说:“真不好意思,我一看到你就脸红……” 啊,原来是这样呀!看不出枫树还是这样一个多情的小伙子呢!不过秋姑娘并不讨厌,因为她觉得这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如果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动感情,那才可怕呢! 秋姑娘拍拍枫树说:“那好吧,我就停下来陪陪你。” 枫树说:“我、我、我……对不起,我又结巴了,我这里还有好多枫树兄弟姐妹,你去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于是秋姑娘就飞起来,绕着枫树林转了一圈。脚步经过的地方,所有枫叶都红了,整个枫林好似一团燃烧的火焰,别提多壮观了。 最后,秋姑娘又降落在枫树小伙子身旁。一片滚烫的枫叶飘下,落在秋姑娘手心。 “这是我为你写的诗,”枫树小伙子说,“我为你写了许多诗,这一片是,那一片是,这些都是!” 哗哗哗,红红的枫叶不断飘落。 秋姑娘急了,说:“别写了,再写你的叶子就掉光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枫树小伙子伤感地说,“每当见到你,我的树叶都会掉光的。” 秋姑娘不愿意别人为自己掉光叶子,她该怎么办呢? 植物叶片除了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色素外,还有一种叫花青素的特殊色素,它是一种“变色龙”,在酸性环境中呈红色。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增减,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也发生变化。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弱,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而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呈酸性,所以整个叶片呈现出红颜色。 等到地上积了一层火红的落叶,秋姑娘终于想出了办法:不是所有树木到秋天都落叶的,找那些不落叶的树木请教秘诀! 秋姑娘飞啊飞,几乎到处都看到树叶开始脱落。她有点难过:“为什么我不像老大春姑娘一样,带给人间的都是蓬勃的生机呢?”P22-23 序言 我国的白话文自然科学知识童话(以下简称“科学童话”),是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 1920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8卷第1期上,刊登了陈衡哲写的科学童话《小雨点》。这是至今所能看到的最早公开发表的白话文科学童话作品之一。 1936年至1937年,《中学生》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我国科学文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高士其写的《菌儿自传》。这是我国第一部中篇科学童话,也是一部科学性、思想性和文艺性完美统一的经典之作。 从1920年到1949年,我国从事科学童话创作的作家有陈衡哲、韩襄、贺宜、吕梦周、董纯才、高士其、郭以实、何公超、金近、施雁冰等。其中尤以董纯才创作的《凤蝶外传》和《狐狸夫妇历险记》最为著名,被人誉为中国科学童话的“奠基之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50年代中叶,党中央先后发出了“繁荣儿童文学创作”和“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于是,科学童话创作犹如注射了兴奋剂,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之后,1978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和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座谈会、科普创作座谈会,更多的科学家和作家投身到科学童话的创作中来,从事科学童话写作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发表科学童话的阵地遍地开花,中央及各省市的科技报刊纷纷刊登科学童话,《我们爱科学》、《智慧树》、《少年科学画报》、《少年科学》、《儿童时代》等杂志,还专门辟出专栏。更有影响的是,《人民日报》、《新观察》都开始注意和提倡科学童话创作,先后发表了老作家袁静等写的科学童话。 人们欣喜地看到,这一时期作者的视野开阔了,跳出了从生物世界撷取题材的小圈子,开始注意到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电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基础科学和新科技知识方面的题材,作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代科学童话的风格和写作特点。这些科学童话,不但传播了科学知识,启迪了智慧,发展了想象力,也对广大读者进行了心灵美的教育。 科学童话具有双重魅力。它是童话,充满幻想,十分迷人;它又传播科学,给人智慧,十分诱人。孩子们读了它,就如著名科普作家郑文光说的那样:“会锻炼出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头脑,一种力图窥探物质世界奥秘的意志;他会逐渐学会观察他周围的丰富世界;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爱学习、爱思索、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人。” 我们将近百年来我国原创科学童话的精品力作选人这部丛书中,它似一个百花园,可以让小读者们尽情地欣赏品味;又似一个科学宫,可以让小朋友们穿越时空,上天人地,漫步遨游;当然,它也是一个资料库,对于家长、童话作者和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来说,可以到这里来学习、借鉴和研究,为繁荣科学童话创作添砖加瓦。 祝我国的科学童话创作更加兴旺! 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高端编委会 后记 我最早接触科学童话,还在上小学。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黑白电视也属于奢侈品。孩子们最大的课余享受,就是阅读课外书。每个孩子的“藏书”都不富裕,因此经常拿出来互相交流。我记得是在一位同学家,看到了一本《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书厚厚的,书页都起了毛边——这说明借阅的人非常多。我借回来就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这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文体:借用童话的形式,讲述严谨的科学知识。高士其的科普作品短小精悍,一两千字甚至只有几百字的篇幅中,不仅让你享受到童话想象的乐趣,还让你学到丰富的知识。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到我以后的创作。 因为阅读的书籍越来越多,我顺其自然地产生一种想法:如果有一本书上印着“李志伟著”,那就好了。我从初中就开始尝试写作,13岁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了处女作。当然那时的写作水平很低,中学六年,总共才在地方报纸发表三篇“豆腐干”。大学的时候,我基本上否定了自己的写作才能,但又不甘心。于是,我从“豆腐干”直接跨越到“砖头”,创作了一部长篇童话。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长篇童话出版不了,我就放弃写作。幸运的是,那部长篇童话第一次投稿就出版了,编辑一个字没改!因此我确定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当一名作家!写作的文体,当然是童话,因为我首先受到肯定的就是童话。从那时到现在,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20年过去了。我出版了一百多本书,发表了几千篇作品。但是到现在,我也不知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但我相信,即使我后来没有成为作家,心中依然埋藏着一个美好的“作家梦”。 随着发表和出版的作品越来越多,我的约稿也越来越多了。有一次,一家出版社约我创作一部科幻小说,我说我只写童话。那位编辑并没放弃,而是劝说我:“反正都属于儿童文学范畴,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科幻呢?”听了这话我也心动了,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凡尔纳科幻、威尔斯科幻,还有国内诸如金涛、童恩正、萧建亨等一大批优秀科幻作家的作品,我都如饥似渴地阅读过。于是在这位编辑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创作科幻小说。没想到一发而不可收,我发表了大量短篇科幻小说,也出版了许多的科幻图书。 大量科幻作品的面世,令编辑们改变了对我的看法。他们以前认为我是个童话作家,现在则感到:咦,李志伟还可以写科幻小说!自然而然的,开始有编辑找我说:“既然你能写童话能写科幻,为什么不将两者结合,为我们撰写科学童话呢?”这句话真有振聋发聩之感,令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我还记得放学后写完作业,坐在阳台的木椅上,借着逐渐黯淡的晚霞,阅读《高士其科普作品选集》的情景!其实我最初从事文学创作的时候,最想写的就是科学童话,但是因为第一部出版的图书是纯童话,所以才走上了童话创作的道路。走了这么久的弯路,现在我终于要回到最初的起点,开始创作科学童话了! 那位编辑在北京的一家科普杂志社工作,先是约我撰写科学童话的单篇作品。那家杂志每期都有“读者评刊”的调查,我的作品发表后,在读者评刊表上名列前茅。那位编辑又继续约我写稿,我的科学童话基本上都饱受好评。于是那位编辑对我说:“一篇一篇约稿太麻烦,不如我给你开个专栏,每期都发表你的科学童话。”就这样,我在那家杂志连载了好几年科学童话。别的杂志看到这些作品,也开始向我约稿。于是我的科学童话从这家杂志起飞,在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上开花结果。 为什么小读者会喜欢我的科学童话?我觉得道理很简单:第一,要做到“趣”字,就是文章要好看,如果文章干巴巴的像上课,承载了再好的科学知识也没用;第二,要做到“严”,就是科学知识的严谨性,不要弄出“小猫在电线上奔跑”这种硬伤;第三,就是将“趣”与“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令作品浑然一体,而不会让读者感觉到童话故事与科学知识是分离的,毫不相干的。 其实,以上对科学童话的总结,并非属于我的“原创心得”。准确地说,这都是我从高士其老先生那里学来的。高老的科学童话短小、活泼、严谨,从不使用佶屈聱牙的文字,将深奥甚至枯燥的科学道理,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他的作品,无一不在印证“趣”与“严”的水乳交融。全面阅读高士其老先生的科普作品,说不定哪一天,你也能写出新鲜有趣的科学童话呢! 李志伟 2013年1O月2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