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大众读本》是国内第一套系统阐述儒家文化的普及性读本。旨在向大众普及儒家文化的基本知识,弘扬优秀传统,发掘固有资源,建设当代先进文化。《儒家生态文化:泽及草木 恩至水土》就是其中的一册,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会长韩喜凯作总序,理事长梁国典主编。
总序
导言
新启蒙运动——“生态地存在”:人类生存方式的生态转向
“德及禽兽”——对于动物的爱护
一、“德及禽兽”——从商汤网开三面说起
二、动物与生活——对动物的日常使用及其中的生态因素
三、人工饲养动物
四、关于狩猎及其限制
五、对于动物的祭祀
六、动物之作为自然的标志和神性的标志的生态意义
“泽及草木”——对于植物的爱护
一、“泽及草木”与仁民爱物——对于植物的珍爱
二、神秘的植物
三、草木与生活
四、林木的保护机构与措施
“恩及于土”——对于土地的生态性维护与利用
一、土、地、壤、田的辨析及土地的财富标志意义
二、对土地的种类、性能的认识和生态性维护使用
三、“相地而衰征”——贡赋的生态意义
四、土地管理机构与政令
五、“报本反始”立社祭土——对土地的祭祀及其生态意义
“川竭国亡”——对于山川的爱护
一、对于山脉的认识和保护
二、儒家文化对于水与河流生态作用的认识
三、与水相处的智慧和对于河流与水的保护
四、祭祀山川
“大德日生”——儒家自然哲学的生态维度
一、气、阴阳、五行与世界的五行化
二、气的“通”
三、气的运动的“和”
四、乐与“和”
五、“天地之大德日生”——气的运行“生”
六、天道与时序
“天人合一”——重究天人之际,再探群己权界
一、天人合一:重究天人之际
二、“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仁的生态维度及其发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