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辛亥功臣高振霄史迹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高中自//王琪珉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辛亥功臣高振霄先生史迹路》由高中自,王琪珉编著。

高振霄,字汉声。一生跨越了清朝(末年)和中华民国两个朝代;经历了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等五个历史时期;从事革命活动近半个世纪。高振霄自青年时代起就追随孙中山先生,终其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当年曾为高氏宗谱书写“振兴中华,福利民众”八个大字,告诫高氏子孙要“牢记民众福利,努力振兴中华”。高振霄在中国近代风云变幻、腥风血雨的半个世纪中,始终忠于自己的祖国和信仰。面对旧中国封建势力、清政府压迫、外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军阀混战的残酷争斗、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及汪伪政权的血腥杀戮,他均表现出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强暴的民族主义气节。从开始创建革命团体、办报、组织发动辛亥革命,到参加讨袁护国、护法、北伐革命,后来转入“实业救国”,最后献身于抗日救国战争,每当国家兴亡的紧要关头,或民族命运处于危难之际、或革命事业处于低潮或逆境之时,高振霄始终以国家利益、民族大义、名士气节为重。

内容推荐

高振霄先生从辛亥功臣到抗日英烈,在中国近代风云变幻、腥风血雨的近半个世纪中,从最初的创革命团体、建报业、组织发动辛亥革命,到参加讨袁护国、护法、北伐革命,后来转入“实业救国”,最后投入抗日战争的历次斗争中,高振霄始终以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为重:维护正义、坚定信念,刚正不阿、不畏强暴,清正廉洁、不逸权贵,出生入死、鞠躬尽瘁。实现了他自青年时代就立志“振兴中华,福利民众”的革命宏愿。

今天,以革命志士的鲜血、生命和信念铸就的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100个春秋。曾经的鲜血早以干涸,曾经的生命早已逝去。然而,那携手抵御强虏的民族气节和正义必胜的信念却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提醒着我们,鼓舞着我们,那一场饱含着民族血、国人泪的历史就是昨天。追思昨天,珍惜今天,把握明天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义务和责任。为此,愿将《辛亥功臣高振霄先生史迹路》作为一份薄礼献给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谨向那些已干涸的鲜血和逝去的生命致以崇高的敬意,为他们再唱上一曲挽歌、撒下一滴甘露、献上一支花朵……

《辛亥功臣高振霄先生史迹路》由高中自,王琪珉编著。

目录

第一篇 生平简介

 一、辛亥革命人物像传

 二、湖北省志人物志稿

 三、武汉方志

 四、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

第二篇 参加革命团体

 一、参加同盟会

 二、创办德育会

 三、共进会骨干

 四、辛亥革命总稽查(武昌首义八大金刚)

 五、都督府参议

 六、辛亥革命甲等功臣

 七、孙中山高等顾问

 八、国会参议员

 九、民友社护法中坚

 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海策反委员会委员

第三篇 报界活动

 一、《湖北日报》编辑

 二、创办《扬子江小说报》

 三、创办《夏报》

 四、创办《长江日报》

 五、《政学日报》编辑

 六、《民风周刊》主编

 七、创办《新湖北》

第四篇 武昌首义

 一、湖北军政府的成立及建制

 二、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

 三、内务司实录

 四、军法处事略

 五、集贤馆

 六、湖北革命实录馆

 七、张振武之革命战史

 八、民国初年的稽勋留学生

 九、辛亥革命前后我的经历

 十、辛亥志士季雨霖

 十一、中华革命党汉口起事夭折

第五篇 护国护法

 一、南方护法运动

 二、护法时期的林森与广州国会

 三、章炳麟致参众两院议员函

 四、1920年11月29日致电刘显世

 五、国会议员横被抢辱之详情

 六、国会议员告国人书

 七、旅沪护法议员指斥吴景濂指使仆役殴辱议员之暴行电

 八、旅沪护法议员致函各国驻华公使,否认北京国会

 九、国会中的政党与政治派别

 十、护法时期的政党派系

 十一、反对曹锟贿选

 十二、章太炎与五卅运动

第六篇 华盛顿太平洋会议

 一、复国会非常会议文

 二、就出席华盛顿太平洋会议代表资格的宣言

 三、致美国国务院函

 四、孙中山、华盛顿会议与韩国临时政府

第七篇 讨伐徐世昌、吴佩孚

 一、粤中之出师北伐声

 二、宣布徐世昌罪状之通电

 三、宣布吴佩孚罪状之通电

第八篇 五权宪法

 一、国父给我的启示

 二、五权宪法(在广东省教育会的演说)

 三、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演变过程

第九篇 中韩互助

 一、“中韩互助社”述评

 二、中韩文化协会成立的背景

 三、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广东护法政府的关系

第十篇 抗战时期的上海洪帮

 一、抗日战争时期帮会的分化

 二、张执一自述

 三、在革命工作中运用帮会关系的片段资料

第十一篇 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海策反委员会

 一、“孤岛”时期的军统局策反委员会

 二、军统与汪特在上海的一场争斗

 三、遇险上海滩

高振霄年表

附录 缅怀先辈

 一、缅怀我的祖父高振霄

 二、抗日先驱高振霄

 三、振兴中华掬一腔热血忠贞体国铸历史丰碑——记辛亥革命甲等功臣、抗日英烈高振霄

 四、沈爱平致李先念主席、张执一部长的信及口述

 五、媒体报道:孙中山先生写给高振霄的亲笔信

 六、高振霄先生及家人相片

 七、缅怀寄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4.辛亥革命总稽查——武昌首义八大金刚之一

高振霄

 高振霄(1881—1945.3年),字汉声,城关镇西街人,昆仲五,霄居长。世传书香家学,其父步云私塾为业,霄随父读。稍长,随父至武昌,入两湖总师范学堂肄业。

清末,内政腐败,外患频仍,革命风潮遍及全国。鄂省为革命中心,集聚革命党人甚多,霄与党人游,谈天下事,深痛朝廷腐败,决计以改造时局为己任,图推翻暴政、振兴中华之伟业。适逢季弟贤九长子出世,霄得知,喜不致胜。遂亲书“振兴中华,福利民众”八个大字为谱并家信一封寄回,希望子孙后代牢记民众福利,努力振兴中华。

乙巳(1905年)年后,鄂省党人开设报馆,鼓吹革命者甚多。霄受其影响,积极参与报刊宣传活动。1908—1911年,向炳焜、郑江灏、黄丽中等创办《湖北日报》、《政学日报》,高任两报编辑。与向炳焜等在报上题词作画,嘲讽鄂督陈夔龙及统制张彪,抨击时政,引起陈、张大忌,郑、向等被捕下狱,霄无所畏惧,独自创办《夏报》,继续鼓吹革命。

1910年秋,霄与谢石钦等发起创办德育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春,共进会、文学社为联合事意见不一。霄与刘复基等斡旋于两组织之间,力促联合,终致事成。

武昌首义爆发,武昌光复,霄与袁国纪等首入都督府参谋战事。与张振武、蔡济民、李作栋等商议建立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鄂军政府大都督。政府组建之初,事务纷乱,霄乃与袁国纪等主持筹组民政部,编写简章,颁布文告,日理万机,费尽心血,与吴醒汉开办招纳处,接待革命志士,高负责政学两界,三天内招纳文武志士400余人荐府委用。

首义之初,义军由于种族之恨,旗籍军民多被杀,老弱妇孺几无幸免,地方流痞亦趁火打劫,百姓受苦甚深。霄见此非常不安,谓,义军举动,以文明为要,乃与张振武、陈宏诰及执法处长程汉卿面陈黎元洪,以黎名义颁《刑赏令》及军令八条,通贴街市,郫众遵守,规定:“军队中上自都督,下至兵夫,均一律守纪律,违者斩”。并派人沿街演说,安定人心。自此义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人民安居乐业,秩序良好,远近称颂不绝,军务部执法科成立,霄与陈宏诰一起调充该科调查,主办军案,高以人道为本,废苛刑,申军法,惩奸治军,功勋卓著,是时阳夏狱中有禁犯百数十人,霄与执法科长程汉卿亲往查访,细心开导,狱犯多感触下泪。俱表示,“使当前敌,虽死无恨”。霄遂与程相商,挑狱犯中年轻力壮有悔改之意者送往前线作战,多立战功。江西援军来鄂,驻扎青山,霄与程汉卿不辞辛劳,代表鄂军政府亲往抚慰,军心大振。为了加强对军政府的监督,革命党人于9月4日(公历10月25日),在军政府内设立总稽查处,负稽查各部、各行政机关及各军队之责。高以资深望重,刚正不阿与蔡济民、牟鸿勋、谢石钦、苏成章、梅宝玑、陈宏诰、钱守范等八人同时被众拥为总稽查,时称“八大金刚”。

11月27日(农历十月初七),汉阳失守,武昌危急,鄂军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黄兴建议放弃武昌,进攻南京,张振武、范藤霄、高振霄等慷慨陈词,强烈反对,决心与城共存亡,其时,武昌城内语言繁兴,人心惶惶,秩序混乱。霄与张振武亲率稽查队沿街日夜巡逻,维持秩序,并举荐王安澜为奋勇军统领,招襄郧老兵坚守武昌。

南京政府成立,孙中山委霄为高等顾问,后被选为国会议员,1912年夏,参加蔡济民、季雨霖组织的改进团,从事倒黎反袁活动,1917年6月,国会被黎元洪非法解散,霄矢志不渝,追随孙中山南下护法,被选为非常国会参议院议员,后加入国民党。

抗战期间,高居上海,任策反委员,从事抗战活动。先后救护张执一,李先念等一大批党的领导干部和抗日志士脱离险境。其间日军驻上海头目,曾携带重金登门诱降,被高严辞拒绝。高的举动为日、伪、顽分子所忌,1945年3月,被毒杀于住所,年终64岁,行政院长为其亲题匾词,曰:“忠贞体国”,上海各界人士将高安葬于万国公墓。P19-21

序言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腐朽的清朝政府,而且还结束了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对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和促进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划时代的里程碑。2011年,是伟大的辛亥革命100周年,在这个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们当以隆重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为契机,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

高振霄先生自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极力推进德育会与共进会合并,后又促成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使之成为武昌起义的发起组织和领导机关。武昌起义后,他积极参与湖北军政府的建立,出任总稽查等职,功勋卓著。

本书作者为了能够将其祖父高振霄生平行迹,撰述再现,于近“知天命”之年潜心研究与其祖父高振霄“同龄”的中国清末及民国时期历史。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书中提及的高振霄所参与的革命组织和重要革命活动均有出处。本书是以历史“原材料”撰述的,这是该书最有意义也是最难得的地方。

拜读完此书,高振霄先生这位充满传奇色彩,毕生为振兴中华奋斗,具有鲜明革命特点和强烈历史特征的人物形象便活灵活现展现在面前。相信读者阅读后,都会感同身受,通过高振霄先生鲜为人知、传奇的一生,从一个侧面更多的了解到中国近代历史的画面和真相。

后记

不用回忆也忘不了深深印记在我心底里的一段往事。

1970年,正值文革中期,当时我不满14岁。一天,突然一帮“造反派”在我家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批:“历史反革命”,下批:“现行反革命”,横批:“双料反革命”。

很早的时候就想将祖父高振霄革命的一生写出来,一方面,还祖上清白;另一方面,作为后人缅怀亲人、弘扬前辈精神。历史浩瀚,往事如烟。曾经能够说出真相的人,不能说,或者不敢说,或者不知道说。现在可以说出真相了,敢说了,或者知道说了,却又不能够说了。物是人非事事休,历史中的当事人物都已离我们远去了,我想,也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吧。

为了能够将祖父高振霄的生平整理并写出来,实现我多年的夙愿。我于2007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博士研修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多地去关注、学习、了解与祖父高振霄“同龄”的中国清末及民国时期历史。“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学习历史,我深切地感受到,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热爱和平、热爱祖国和珍爱幸福生活、珍惜快乐拥有的情感,而且能够激发我们努力建设强大祖国和现代文明社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今天,正值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之际,能够再现当年这段历史,以此慰藉为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献出生命之亡灵,我深感欣慰。

历史是一条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历史是一首首激情澎湃的诗歌,历史是一个个沾满了泥土的陈旧瓷花瓶,历史是一块块沾满了泥土的陈旧瓷花瓶碎片,它们洒落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和角落。今天,《辛亥功臣高振霄史迹录》就是从这一块块碎瓷片中找回的一片、两片、数片。于情,为祖辈立传,于理,为历史补遗,于义,责无旁贷。我努力并期待着有缘能够找到更多的碎瓷片,有缘能遇见大师和更好的工艺再将这一块块碎瓷片拼接恢复其原状。历史的再现这段被尘封了百年的原生态。

感谢与我一起整理出这本资料集的朋友们,真切地期盼通过《辛亥功臣高振霄史迹录》能够为今后的写作建立一个平台,或者是建立一个接口,把过去与现在、未来连接起来,将历史继续写下去……

作者  2011年3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8: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