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易东编著的《社交中的心理学诡计》从提高自身、洞察世事、朋友社交、职场社交等九个方面逐步深入,用通俗易懂但又哲理深厚的语言向您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的社交技巧。书中用实用易懂的技巧方法取代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您在故事中感悟哲理,在感悟中寻求真理,为您开启了社交中人们的一扇扇心门,让您能够真正走入他人的心中,在社交中轻松掌握对方心理,利用心理学知识在社交中处处掌握主动权,避免挫折和损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社交中应该避免哪些误区?如何在避免误区中提升并完善自己的社交能力呢?请翻开这本书,您将找到一切答案!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有趣的、能让人变聪明的学问。社交中的各种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从中总结应对策略,许多社交难题就能迎刃而解。本书《社交中的心理学诡计》从八个不同的角度向读者阐述了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在社交中处处掌握主动权,避免挫折和损失,从而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获得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
《社交中的心理学诡计》由易东编著。
第一章 玩转心理效应——洞悉他人心理的基础
首因效应:给他人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2
反射效应:你欣赏别人,对方才会赏识你/5
焦点效应:人人都希望成为焦点/8
权威效应:让自己成为众人信服的对象/11
相似效应:人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14
刺猬效应:保持一定距离是人际交往的王道/17
倾诉效应:倾听让你更受欢迎/20
细节效应:关注细节也会获得好人缘/23
第二章 做最优秀的自己——认清自己的心理学诡计
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27
展示自我,树立自己的完美形象/30
不做“钻牛角尖”的傻瓜/33
谦虚常在,自我膨胀会让你人见人烦/36
守住自己的秘密,就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39
尖酸刻薄会屏蔽所有想接近你的人/42
演好自己在社交中的每个角色/45
自制力会让你变得更有魅力/48
第三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社交中的心理学原则
把别人当傻子的人是真正的傻子/52
极力显示精明,等于提醒对方设防/54
要取信一个人,少说给他听,多做给他看/57
要想了解别人,先要适当暴露自己/60
赞美有别于奉承,人人都喜欢被别人赞美/63
给他人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66
只有尊重别人,才有权受人尊重/68
第四章 朋友多办事优先——结交朋友的心理学诡计
交情再深也不要对朋友无所顾忌/73
要想朋友信任,就要为他守住秘密/75
结交比你优秀的人,让对方知道你对他的崇拜/78
多给朋友点关心,你困难时才好开口/81
品味“弦外之音”,不给朋友添麻烦/83
第五章 懂得“深藏”知道“露”——与上司相处的心理学诡计
时刻让上司有“山中之王”的感觉/88
效仿上司的做法,先得到认同再搞创新/90
“曲线救国”,委婉向上司表达不同意见/93
把赞美说到上司心坎上/95
功劳是上司的,苦劳是自己的/98
维护上司的面子,就是巩固自己的饭碗/101
“功”再高也不要“盖”主/104
让上司给你分功绩,学会邀功/107
I绝不能替上司拍板,但要随时恭候上司视察/110
J做上司的心腹而非心腹之患/113
第六章 若即若离有距离——与同事相处的心理学诡计
不与上司面前的“红人”争宠/119
同事≠朋友,私事最好不要告诉同事/122
谨记一视同仁,切莫厚此薄彼/125
离口是心非的同事远一点/129
不当办公室里的“软柿子”/132
警惕办公室里的小帮派/135
给有困难的同事搭把手/138
不在失意的同事面前谈论你的得意之事/141
I越俎代庖,同事会提防你/143
第七章 要“专权”也要“放权”——驾驭下属的心理学诡计
要想驾驭“猴”,就在他面前杀“鸡”/148
莫争功,不避责/151
给下属也戴一顶“高帽子”/154
“空头支票”会打消下属的积极性/157
任人唯贤,给能力强的下属表现的机会/160
敢于决断的上司最完美/163
做上司与下属间的“双面胶”/166
以“情”动人>以“钱”动人/169
I用“糖衣炮弹”批评下属,治标治本不失人心/172
J信任是给下属最好的礼物/176
第八章 给你一包爱情保鲜剂——婚恋中的心理学诡计
有爱就要说出口/181
不做爱情里的“牵线木偶”/184
若即若离,用神秘感抓住对方的心/186
做听懂女人弦外之音的贴心男人/190
信任,爱情的“试金石”/193
用温柔敲开男人的心/196
用责任疗敷女人的伤疤/199
爱情不是网,要给对方自由的空气/202
第九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与对手交锋的心理学诡计
适当隐藏实力,暗斗让对手猝不及防/208
心胸宽广,再多刁难也变得不起眼/210
懂得示弱,更易得到他人帮助/213
得饶人处且饶人,给别人退路就是给自己后路/215
合作双赢好过两败俱伤/218
是对手也是朋友,微笑留在脸上,较劲放在心里/221
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欣赏,但是被别人欣赏的前提是你首先得学会欣赏别人。一家成功的保险公司经理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说:“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欣赏我们的代理人。”欣赏能够给人带来信心,让对方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爱情之所以有巨大的魅力,就是因为相爱的两个人互相欣赏,不但欣赏对方的优点,甚至也欣赏对方的缺点。如果你在一个人的眼里是完美的,那将是—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
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轼有一次与佛印禅师一起打坐。苏轼借此机会戏弄一下佛印,于是对佛印开玩笑说:“大师,我在打坐时,用我的天眼看到大师像是一团牛粪。”佛印回答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法眼看到你是如来佛祖。”苏轼回家后得意洋洋地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听后说:“哥哥,你输了,你难道不知道修行的一切外在事物都是内心的投射吗?你的内心是一团牛粪,所以你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佛印内心是如来,所以他看到的是如来。”
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你用挑剔的眼光看别人,那么你看到的全是别人的缺点和短处;如果你怀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那么看到的就是别人的长处。其实每个人都有闪光点,特别是在一个单位、同一个部门中人与人的交往、生活和工作中更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闪光点,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有很多大企业家在提升一个人之前都会了解这个人妻子的情况。当然,他们感兴趣的并不是她的长相和贤惠,而是她是否欣赏自己的丈夫。如果一个妻子认可自己的丈夫,那么丈夫与她在一起就是愉快的。每天回到家之后,他就能在她的欣赏中得到自信和激励,第二天,他也能积极地面对一天的工作。
社交陷阱
人与人的交往其实就像照镜子,你对他哭,他肯定也是愁眉不展;你对他笑,他肯定也会喜笑颜开。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我们。如果你看到的只是他人的缺点和错误,相应地,对方也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好感。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鲜花。”学会赏识别人,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能从细微之处挖掘出旁人看不到的优点。我们来看看发生在我国台湾作家林清玄身上的故事:
一天,林清玄路过一家羊肉馆,一个陌生的中年人热情地叫他。他以为是一般的读者,打了声招呼就继续往前走。中年人跑过来拉着他,说:“林先生一定不记得我了。”林清玄说:“很对不起,真的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你。”中年人说起20年前他们会面的情景。当时林清玄在一家报馆做记者写社会新闻,有一天,警察抓到一个小偷。据警察介绍,这个小偷手法高明、细腻、灵活,犯案千件却是首次被捉。一些被偷的人家,几星期后才发现家中失窃。
在这乱世,像他这么细腻、专业的小偷真是罕见。林清玄不禁对那小偷心生敬意,采访了那个小偷。小偷很年轻,长相斯文、目光锐利。他拍着胸脯对警察说:“大丈夫敢作敢当,凡是他做的他都承认。”警方拿出一沓失窃案的照片给他指认,有几张他一看就说:“这是我的,这正是我的风格。”有一些屋子被翻得凌乱的照片,他看了一眼就说:“这不是我做的,我的手法没有这么粗。”
林清玄写了一篇特稿,但是却没有像一般的新闻那样痛斥小偷的不法行为,而是在文章最后欣赏地感慨:“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这么灵巧、风格这样突出的小偷,又是这么斯文有气魄,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吧!”站在林清玄面前的羊肉馆老板,正是那个小偷。老板诚挚地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林先生,哪一天来,我请你吃羊肉呀!”
恐怕林清玄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几句欣赏的话竟然影响了一个人的一生,竟然使一个堕落的青年走向光明。林清玄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往往一句欣赏的话可以成为一个人温暖一生的感动。
P5-7
很久以前,一个部落遭到了外族人的突袭,部落军队严防死守,终于保住了部落,但有几个士兵却落入了对方的手中。被俘虏的士兵们生死未卜,这令部落中的亲人万分担忧。
这些士兵被外族人带走之后便被押进了牢房,外族首领因为战斗失败愤怒不已,下令逼问俘虏们可以进入部落的秘密通道。一连几天,几个老士兵都因严守秘密而丢了性命。这令一个名叫玛奥的小士兵惊恐万分,如果说出秘密就违背部落的原则,即便回到部落也要受到酷刑,如果什么都不说就是死路一条,玛奥绞尽脑汁,痛苦万分。
一天晚上,玛奥得知第二天就要被拷问了,但是他太思念家人了,不管怎样,他想和家人做个告别,怎么办呢?请求一下狱长?看到远处看管他的外族狱长表情冷漠得近乎恐怖,玛奥心里一阵失落。
一会儿,表情冷漠的狱长拿着食物走到玛奥面前,示意他吃下最后一顿食物。接过食物时,玛奥战战兢兢地朝狱长笑了一下,紧张到嘴角抽动。令玛奥没想到的是,很多天一直表隋冷漠的狱长竟然嘴角微微上翘了两下,这让玛奥顿时感觉一阵温暖。
玛奥战战兢兢地说道:“您好狱长。”“你好。”他竟然和我说话了!玛奥又试探着说:“我明天就要被拷问了,可以和我聊聊天吗?”就这样,玛奥与狱长三言两语地聊了起来。
最后,玛奥聊到了家人:“我不知道结果是什么,但是我现在非常想念我的家人,我可爱的孩子和年迈的母亲。不管怎么样,我都希望他们健康、平安、快乐……”说着便流下了眼泪。令玛奥没想到的是,狱长竟然也听得流泪了。
狱长静默良久,转身推开监狱地上的一块木板,悄悄说道:“从这里出去就是监狱的外面,没有士兵监守,赶在天亮之前,你快逃跑吧。”在被拷问前的深夜,玛奥逃了出来,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人。
很多时候,再有力量的武器也战胜不了灵机一动的心理战术,再有计划的行动也抵不过一句撼动人心的语言。人与人心理之间的博弈才最有杀伤力和说服力。掌握他人心理,通晓与人交住的心理学诡计,攻下对方的心,你将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如果你在社交中懂得人人都喜欢赞美的心理诡计,就可以在社交中用赞美进入他人的内心,博取他人的好感;如果懂得万事有度的社交心理诡计,你就可以在社交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在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懂得“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社交诡计,你就能赢得更多真心的朋友,稳固已有的友情;如果懂得要给上司留足面子的社交诡计,你就能得到上司更多的关照,让工作更顺利;如果懂得同事能共事但不能轻易做朋友的社交诡计,你就能与同事和谐相处,在企业里获得好人缘……
每一个人生活幸福、工作成功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但为什么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而有些人却举步维艰、进退维谷呢?原因就在于不成功的人一味追求人际关系,却忽视了对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诡计的运用。其实,想要赢得良好的社交关系很简单,学点心理学策略,在洞悉人心的基础上掌控人心,用心理策略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问题,就能变难为易,成为赢得人心的社交高手。
着眼于这一点,我们精心打造了这本《社交中的心理学诡计》,书中通过社交陷阱、诡计运用和贴心忠告三个小栏目向您展示了社交心理学中的误区、技巧和重要的心理学提示。文中用精彩的故事中体现哲理,在不同的交际方法中总结策略,让你在提醒中完善不足。 书中从提高自身、洞察世事、朋友社交、职场社交等九个方面逐步深入,用通俗易懂但又哲理深厚的语言向您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的社交技巧。书中用实用易懂的技巧方法取代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您在故事中感悟哲理,在感悟中寻求真理,为您开启了社交中人们的一扇扇心门,让您能够真正走入他人的心中,在社交中轻松掌握对方心理,利用心理学知识在社交中处处掌握主动权,避免挫折和损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社交中应该避免哪些误区?如何在避免误区中提升并完善自己的社交能力呢?请翻开这本书,您将找到一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