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土家山人出山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谭学峰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土家山人出山记》一书,是老报人谭学峰同志于古稀之年以真挚、真情与真性的笔触,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写出的一部记录自己六十年奋斗历程的传记作品,章回体的韵昧很浓,读来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内容推荐

《土家山人出山记》一书,是老报人谭学峰同志于古稀之年以真挚、真情与真性的笔触,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写出的一部记录自己六十年奋斗历程的传记作品,章回体的韵昧很浓^读来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土家山人出山记》用大量的篇幅,浓墨重彩地描绘出大山深处的故乡,那里的自然风光,那里的风俗民情,那里的人间万象,更凸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如果说该书是反映作者历尽艰辛,奋勇拼搏,大山之子力求走出大山的历史过程,还不如说是表达这位农民的儿子,日思夜念,急欲返回大山的一往深情。虽然他的肉身离开了大…,但他的心灵却永远留在了大IlJ深处。他和大IlI和故乡有着一种割不断的情结。诗人艾青20世纪30年代曾写的《我爱这土地》著名诗篇中吟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也道出了学峰蕴藏心底的声音。

作者还用诗歌这样概况他的人生体验与感悟:“酸甜苦辣竞常尽,忠奸善恶始分明;春夏秋冬转瞬逝,是非功过不足评。”

目录

开头话

上集 苦难中的奋进

第一篇 幼年受的家教

(1)遥看家乡“一口印”

(2)有耕有读家业兴

(3)我本是个“使牛汉”

(4)六岁学做放牛郎

(5)看在眼里动在心

(6)攻读诗书学为人

第二篇 苦难逼人奋进

(7)一夜之间天色变

(8)乱世哪有安身日

(9)人祸不了又病灾

(1O)少年二哥被抓走

(11)喜从旧学入新学

(12)苦中求乐过大年

(13)生逢其时非“多生”

(14)父亲入狱我辍学

(15)劳动有苦也有乐

(16)险些残疾毁一生

(17)病残逼我再读书.

(18)父亲三进魔王窟

(19)二哥不得不早婚

(20)铁窗内外生巧计

(21)小学毕业不为狠

(22)跟随大哥坐牢房

第三篇枪战喜得新生

(23)寒窗无声胜有声

(24)学生赶走新校长

(25)县长劝学也枉然

(26)面对强暴助乡亲

(27)仗义出手险遭难

(28)难道不能上高中

(29)三校出榜两有名

(30)万言难尽父母恩

(31)山雨欲来风满楼

(32)春风送暖人怀情

(33)身陷虎口情更迫

(34)还是乡亲有真情

(35)笑看败将朱鼎卿

(36)盼来东方一声枪

(37)夜到尽头必天亮

(38)誓死走向革命路

中集 漫道上的脚步

第一篇 理想就是力量

(39)脱胎换骨当新兵

(40)壮胆偏向虎山行

(41)山问广播第一声

(42)他比亲人还要亲

(4 3)枪栓一拉敌丧胆

(44)报社收我做学徒

(45)做人更比做事难

(46)冲出迷雾结良缘

(47)抗洪命悬清江桥

(48)树欲静而风不息

(49)大跃进中见真假

(50)少报亲恩愧一生

(51)二哥含冤我心碎

(52)中医妙手妙无穷

第二篇 史无前的风波

(53)于无声处听惊雷

(54)究竟是是还是非

(55)惊涛骇浪动地天

(56)心中只有一条路

(57)听从使命又走险

(58)无处栖身求救星

(59)含泪领回党费证

第三篇 以办实事为乐

(60)意气风发战“鸦官”

(61)求真务实不容易

(62)“二十字”与“十条龙”

(63)饮酒吃饭一个馍

(64)百多山人喜进京

(65)重操旧业又编报

(66)一篇报道常挂心

下集 夕阳下的日子

(67)四十年考交答卷

(68)有病就要两不怕

(69)无所事事有何益

(70)老病幸有儿女孝

(71)老伴生日这一天

(72)人在山外心向山

集外集 山乡杂说集

一说:理想与力量

二说:敢闯与求实

三说:公心与私心

四说:领导与群众

五说:吃苦与享乐

六说:执法与枉法

七说:家庭与自我

八说:重农与支农

九说:服务与赚钱

十说:新闻与效应

附:三篇记事

试读章节

(39)脱胎换骨当新兵

恩施地区革命干部学校开学了。六七百人,分编六个大队,我被编人三大队。全校分布于恩施城西北郊的一片土地上。这里曾是被国民党败军洗劫过的寂静乡村,这时候随着开学典礼的鼓乐响起,红旗招展,歌声嘹亮,人来人往,意气昂扬,使冷冷清清的田野变成了生气勃勃的热土。新来的学员,有的还是美服红颜的俏男娇女,虽是住陋室,吃粗饭,泥里来,水里去,但谁也不言生活的苦乐,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来到新天地,就从新的生活中起步吧!

革命干部学校的教学宗旨,主要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促使学员们认清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进而在思想观念上除旧换新,树立消除阶级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的革命信念,树立不怕艰苦危难、献身革命事业的决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至形成一支坚强的革命队伍。简明的口号是:改造思想,脱胎换骨。

大多数学员来自于各个学校,有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这些人,虽有投向革命的激情,可从旧社会带来的旧思想是复杂多样的。为在短期内收到改造思想、脱胎换骨的教学效果,学校采取了一套切人身心的教学方式:(一)注重联系实际学理论;(二)经常组织劳动锻炼;(三)不断清理思想,坦白交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此三者交替进行,日新月异。

学理论。革命的理论浩瀚无穷,短短几个月内学什么呢?主要学习“三史”,即社会发展史、现代革命史和红军长征史。

“三史”都有主讲人。分别是:中共恩施地委宣传部长密加凡讲社会发展史,恩施地区专员公署专员周敬学讲现代革命史,一位老红军干部讲红军长征中的英雄事迹。

穿插于学“三史”之中,还听了几个重要的专题报告,即:中共恩施地委书记兼恩施军分区政委李人林作政治时事报告,恩施军分区司令员王定烈作解放战争的形势报告。同时为了使革命理论形象化的深入人心,又特地组织学员观看了震撼心灵的文艺演出——《白毛女》和《九件衣》。

讲课人和报告人,都是共产党的重要领导干部。开始聚集一堂听课时,初来新天地的学员们,一个个怀着新奇的心情,首先是观察领导干部的仪表和神态,想从他们身上感悟到共产党人是怎样的光辉形象。这些领导干部的举止言谈,既威武又善良,既庄严又和气,真叫人看在眼里,敬在心上。最使我难忘的形象是专员周敬学同志。他,一身灰布服装,整洁紧身,朴素大方。膝盖下的裤脚晷有紧束,看去就像打了绑腿一样。走起路来,腰杆挺拔,步履轻快,显得分外精神。他讲课时,不是俯视讲稿照本宣科,而是依据笔记本上的简要提纲,随口讲来,有条不紊,且语句简短,扼要明确,少有虚语或套话。在我印象里,他是一身正气,英雄本色。可惜这位领导干部,馑在恩施劳累了两年,便因病去世了。他的可敬可学的事迹,至今恩施人还广为传颂。

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质,领导干部的优秀形象,很自然地在学员们心灵上画上了一个红点。不过,形象感受毕竟是感性知识,要使学员们从思想上发生根本转变,必须学好革命理论。密加凡同志讲社会发展史,从猿变人讲起,讲到建设社会主义以至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这对年轻的学员们来说,确实是一堂启蒙课。听了现代革命史和红军长征事迹的讲述,那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心情振奋。  对于所讲的革命理论,学校组织大家精心学习。反复讨论,要求切实弄懂弄通.真正从思想上有所收获。而要学好革命理论,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端正学习态度。小知识分子们学理论,常是无知而有惑,爱“钻牛角尖”,爱提一些挑剔性的问题,七争八说。争论不休,以致走偏学习方向。我就因此受过一次批评。

……

P142-143

序言

本书初次出版时。我自认为内容浅薄,文字粗俗.恐难成为问世的读物,因此付印出版的册数较少,以免浪费资源。孰料。出版发行出去,也许是带有一点史实性的缘故。一些见书爱翻的人士翻阅后,却予以热情鼓励与支持。有的赠诗抒情,有的致信示意;还有文艺界的资深学者写出书评,或邮寄于我,或见诸报端;也有一高校专买数册以作收藏。这些深情厚谊,我都有感于怀.深以为谢。尤其是听说有读者查问“这书哪里还有卖的?’’这个寻书的信息传进我的耳朵,更使我大为感动。于是.决心不计成本,再版一次.以对热心读者的回报。

再者,我在几十年的笔耕中,写过一些短文,自命杂说,曾发表于报刊.现予再版中作为上中下三集后的集外集——山乡杂说集,一并编印于后,敬请阅者审读指正。

为了有助于读者对书的审评,特将田禾同志、戴宇立同志分别书写的两篇审读评论付印于后,以代序言。并向书评作者顺致谢意。

作者

2012年3月7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