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陈曙光、许迈昌参照非物理类专业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2006年上报教育部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正式报告稿》,汲取国内外优秀大学物理课程教材的长处,结合长期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编写了《大学物理学(上下)》。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体现“通、广、厚”,反映现代物理学基本理念与构架;加强综合优化、注意纵横贯通;密切联系实际,反映现代社会需要和物理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注意循序渐进,兼顾学生的思维发展。
陈曙光、许迈昌主编的《大学物理学(上下)》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与相对论,振动、波动与光学(含几何光学),热学三篇;下册包括电磁学、量子物理两篇。力学与相对论篇以运动与时空为线索,以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为构架展开内容,并紧接着介绍相对论、振动、波动与光学篇以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为重点阐述研究振动和波动的一般理论方法,并推广应用于波动光学,而将几何光学视为波动光学的极限情况。在热学篇,将热现象作为经典多粒子系统的统计性和内在随机性行为及其宏观表现来处理,对统计规律和熵等作了适当扩充。电磁学篇以电磁场作为研究对象,侧重介绍场的描述、基本性质、基本规律,并注意从相对论的角度给予统一阐述。在量子物理学篇,给出了量子概念的产生、发展及量子力学创立与应用的思维脉络;对激光产生的原理与应用、固体电子论及原子核与粒子物理学基础作了简要介绍。
《大学物理学(上下)》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及有关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