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一片丹心,矢志不渝。张文昇同志是河北省景县王疃乡的一名农家子弟,从小热爱党,追求进步,向往光明。他14岁就勇敢地参加了革命工作。先后担任过通讯员、练习生、办事员多项职务,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立功受奖。1949年10月1日,他荣幸地被选派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游行活动,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1950年3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仅17岁。《丹心赤子情》是一本作者的工作人生经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丹心赤子情(老外贸工作者的人生经历)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文昇//郝俊苓 |
出版社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对党一片丹心,矢志不渝。张文昇同志是河北省景县王疃乡的一名农家子弟,从小热爱党,追求进步,向往光明。他14岁就勇敢地参加了革命工作。先后担任过通讯员、练习生、办事员多项职务,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立功受奖。1949年10月1日,他荣幸地被选派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游行活动,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1950年3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仅17岁。《丹心赤子情》是一本作者的工作人生经历。 内容推荐 《丹心赤子情(老外贸工作者的人生经历)》共收录了60篇文章,分为四篇:第一篇“肩负使命博弈商海”收录了赫俊苓、张文昇、记者和报刊发表的关于中国外运加拿大有限公司的文稿。第二篇“异域风情溢于笔端”收录了张文昇同志在加拿大工作生活期间体验与感受异域风情的文章。第三篇“忠诚如一谱写人生”收录了张文昇、郝俊苓同志工作期间与离退休后的文稿。第四篇“感恩母校一往情深”收录了五篇回忆母校的文稿。 《丹心赤子情(老外贸工作者的人生经历)》由张文昇编著。 目录 第一篇 肩负使命博弈商海 中国外运加拿大有限公司简介 Publishers hold reception prior to“kick—off”of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Week 在海外办企业 ——从货运代理到船公司 一条小船起家 ——记中国外运加拿大公司总裁郝俊苓 在中国外运的旗帜下发展 ——庆祝中国外运成立45周年 “靠三招”跨出国门经营 坚持优质服务积极发展外运 跨国经营的成功之路 ——加拿大有限公司在北美西海岸发展业务纪实 优质服务与外运事业的新局面 ——学习外运集团重组与规范改制文件的体会 来自北美洲的电讯 ——中国外运加拿大公司 “中加”会刊载文介绍中国外运加拿大有限公司 中外运加拿大公司服务好 “加运”优质服务片断 为了集团的整体利益 中国业务经理 ——威尔斯先生 “金运”轮太平洋历险记 中外运加拿大公司参加第八届环太平洋地区港口会议 中外海运协定在温哥华签署 ——我加拿大公司应邀参加签字仪式 中国外运加拿大公司通过ISO9002认证 中国外运加拿大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庆祝成立10周年招待会 中国外运新造船签字仪式在加举行 外运船队的新成员——GREAT RAINBOW 外籍船长评价外运“船代” 春节在中国外运加拿大公司 郝俊苓:加国航运界巾帼也俊杰 新de挑战 美好的回忆难忘的友谊 ——离任招待会前后 再见温哥华 北京,我要重新认识你 第二篇 异域风情溢于笔端 温哥华的夏天 温哥华的冬天 在温哥华听鲁平讲演 温哥华 ——文明之城 加拿大温哥华见闻 加拿大企业文化点滴 在史丹利公园漫步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 温哥华的华人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在加拿大 在温哥华过年 复归香港 在国外看中国制造 圣劳伦斯河的故事 百年老店伊顿前途何其茫茫 ——加最大百货公司在现代市场竞争中败北 在国外喜看三峡大江截流成功 第三篇 忠诚如一 谱写人生 国外催账苦与乐 ——献给中国外运50华诞 从蜗牛事件到马可·波罗奖 张文昇自传 参加开国庆典 入党誓词是指引我前进的不竭动力 对党的信念帮我经受住考验 躲在“坟墓”里的人 公务节俭之风当兴 心怀感恩话离休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养狗和社会公德 威尔斯先生和他的女士们 一次不寻常的现场会 如何让社区生活更和谐、更美好 岳母的爱心 儿子的孝心 纪念我的爱人张文昇 我教外孙学中文 孙子的图画 孙子的图画 第四篇 感恩母校 一往情深 土城披绿时贸院挂牌日 三次搬迁 ——纪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校50周年 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记原北京对外贸易学院院长李秋野二三事 新中国外贸教育事业的先行者 ——记马乃庶副院长工作片段 忆刘征同志 ——谨以此文献给母校建校60周年 试读章节 在海外办企业 ——从货运代理到船公司 郝俊苓 编者的话: 郝俊苓女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61年毕业生,毕业后一直从事海运工作。1987年7月至2000年2月在中国外运加拿大有限公司任总裁,由于经营管理有方,每年的净利润都在350万美元以上,成为海外创业的佼佼者。现将她的心得体会全文登载,供大家参考。本编辑部欢迎各单位向我们推荐这类文章,以便推动货代企业的经营管理。 1987年,在国内的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到海外办企业的时候,我受集团总公司领导的委派,到加拿大温哥华开办了中国外运加拿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十几年来,公司从一条小船起家,保持了十几年连续营利无亏损的记录,由货代发展到具有20多万吨船队的船公司,开辟了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的散装杂货准时班轮航线,在竞争激烈的北美航运界占有一席之地。 开头做什么 在加拿大温哥华注册公司并不困难,只要委托当地正式开业的律师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便会得到批准。 公司名称是首先要确定的问题,根据多年与外国公司接触的经验,我认为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公司的声誉至关重要。中国外运是历史悠久、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在加拿大办公司,就应该打出“中国外运”的招牌。我的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加拿大朋友的赞同,于是把公司的名字确定为“中国外运加拿大有限公司(SINOTRANSCANADAINC.)”。 注册了公司,接着就召开了公司成立招待会,我把印有“中国外运加拿大有限公司”的名片广为散发,并借招待会的机会,与温哥华的船公司、货主、货代公司见面。这样温哥华的航运界就都知道中国外运在这里开了一家子公司。 由于得到了加拿大朋友的帮助,在聘请律师、会计师、开办银行账户、选购办公住房等方面,均进展得十分顺利。值得一提的是,从公司一成立,我就聘请了当时温哥华最好的律师和会计师,这不仅为公司进行合法经营提供了有利的法律和税务保护,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树立了公司的形象,这对建立公司的信誉、开展公司的业务是十分有益的。 公司建立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关键是公司建立后如何开展业务。当时公司主要经营货运代理,人员只有我和总公司派来的一位会计,那时我们为总公司代管了一条1万多吨的小船,揽了货就装在这条小船上,或到市场上租船、定舱,我们的业务就是从这条小船开始的。 抓住发展业务的有利时机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不少地方都从国外进口二手工厂设备,这种货大多是散装运输,我认为这是发展业务的好机会。公司成立的当年,有一天我在报纸E看到,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有一套二手水泥厂的设备要运往中国。于是我趁到该省参加一个贸易研讨会的机会,就近访问了货主,经过我的介绍,货主欣然同意把货交给我们公司来运。这是我们公司揽到的第一批大货。 当时世界航运市场还没有从严重低迷的困境中走出来,船价较低,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从加拿大进El的大宗原料性产品如纸浆、板材、铜晶砂等有增长的趋势,那时国内还从加拿大每年进口数以百万吨计的粮食。于是我产生了自己建立船队的想法,有了船就可以揽到更多的货,直接向货主收运费,若经营好了,远远胜过作代理赚的钱,当然风险也大。我分析了北美西海岸到中国的货源形势,进一步坚定了自己建立船队的信心。 1989年,我们与一家船公司签订了运输合同,委托该公司将纸浆和锌锭运输到中国。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该公司坚持不来中国,并要把委托运输的货卸到南朝鲜。后虽经反复交涉、据理力争,该公司还是来中国卸了货。这使我深切地感到,自己没有船,业务很难开展起来,并且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根据当时航运市场的情况,我下决心要自己建立船队。我的想法得到了集团总公司的支持,1989年下半年,一支由集团总公司和市场上期租而组成的船队,出现在北美西海岸到中国和环太平洋国家及地区的航线上。船队建立后,公司业务直线上升,盈利也成倍增加,公司在北美航运界的知名度也随之提高。 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1993年我们从市场上买进了载重3.7万吨的多用途二手船一条,1995年又和集团总公司共同投资在新加坡建造了设备条件先进的、载重3.7万吨的方盒船两条,后来又从集团总公司租进了新建造的载重3.2万吨的方盒船两条,使公司的船队面貌一新,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实力,为继续发展业务、加强竞争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就地招聘能干人才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公司需要增加人手,是从当地聘请能干的人才,还是从国内请调相关的人员,成了我当时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国外有适合各种需要的专业人才,那时温哥华正处在接受外来移民的高潮中,来自我国香港、台湾等地的移民很多,其中不乏懂船舶管理、租船、配载、运输的专业技术人员,曾在远洋货轮上担任过船长、大副的也大有人在。权衡再三,我决定就地聘请专业人员到公司任职。 开始我们聘请了一位担任过船长,又懂租船、配载和保险业务的人到公司工作,使我得以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公司的业务也随之扩大。在业务实践中我发现,在当地装杂货的船舶,都要请一位监装船长安排装船,英文叫SUPERCARGO,这种监装船长的费用又相当高,有一次我们装了一条1万多吨的小船的纸浆,竟然付了监装船长上万加元的费用。如此高昂的费用,成了公司的一个负担,由于公司的货物比较分散,配载有一定的难度,监装船长的工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于是我产生了取消监装船长,由自己的职员负责配载的想法,但这涉及当地的法规和这种人的职业问题,要改变过去的想法,决不是件简单的事,弄不好会遭到这种人的反对,甚至会诉诸法律。 我一方面通过律师了解使用监装船长有什么法律规定,另外积极与装卸公司联系,以便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同情。结果了解到,美国西海岸的法律上规定,船在港口装货,必须由监装船长负责监装配载,但加拿大的港口法律上并无此规定。于是我决定取消监装船长,由公司的船长负责监装配载,在装卸公司和船队船长的配合下,一举试验成功。此后我又请了两名年富力强,又有丰富配载经验的船长,每次装船都尽可能地利用舱位。这样舱内、甲板轻重货合理搭配,对提高公司的效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P7-9 序言 文舁是我的学兄,在校期间学习的是同一语种,因此相识。廿年后,他转到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工作,我们又成为同事。因此我们相识、相知了五十年。 文异有位贤内助——郝俊苓,工作积极、认真,成为外贸运输的专家。她也与我是同学、同事,且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过。国家改革开放后不久,她被总公司派到加拿大组建中外运加拿大公司,经过数年的打拼,成为外运总公司在海外企业的翘楚。虽然总公司对海外企业从未排过名次,但中加公司当属前三甲之列。 文舁去加拿大工作稍晚几年,但他在幕前、幕后出谋划策,对公司业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他善于团结职工、关心职工,对中加公司国内外员工的融洽、合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公司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最初,中加公司只做货运代理业务,为了在国外站住脚,从长远着眼,在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很短时间内,成立了船队,由一条租来的船到自己造船,发展成一支很可观的远洋船队,航行在加拿大、美国和中国港口之间。中加公司的宗旨是为客户服务。由于信誉上乘,取得了国内外收发货人、港口部门及业务有关公司的一致赞誉。因此运输业务迅速发展,并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多次受到总公司的表扬和兄弟公司的称赞。他们的工作经验也在兄弟公司得到推广。 中加公司可谓是在海外企业中发展最快,经营方式、指导思想都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外企业,不断受到当地政府部门、同行公司、国内外客户的称赞。 文舁和俊苓可谓无私奉献、恪尽职守地开发海外企业的行家里手。他们的成绩与经验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