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经详解/纯美阅读系列
分类
作者 沐言非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后世的《诗经》研究浩如星海,不计其数,由沐言非编著的这本《诗经详解》只取其一二,作为参考,重点放在对诗句抽丝剥茧的解读上。除了在赏析中对诗的内容进行流畅优美的解说之外,每一首诗还附上了详尽的拼音和注释,以扫清诗歌阅读的障碍。深入每一首诗的文字,才能抵达《诗经》最初的风致。《诗经》的美丽、无邪,《诗经》的言外之意、意内之叹、叹中之思,《诗经》的口耳相传,千古不衰,都能在文字里找到答案。

内容推荐

《诗经》共收录作品305篇,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向来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之源,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多样式的文学风格,对后世文学影响极大,被后人尊奉为五经之一。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可以说它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以其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阅读《诗经》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社会的了解,还可以开拓阅读视野,陶冶道德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从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诗经详解》一书收录了《诗经》中最经典的诗篇,并探讨了每一首诗歌的文化内涵,注释力求简洁明了,赏析力求准确流畅,更配以精美的插图,是研读《诗经》的理想读本。

《诗经详解》由沐言非编著。

目录

风篇

周南

关雎/2

葛覃/3

卷耳/5

樱木/6

螽斯/7

桃天/8

兔置/10

芣苢/11

汉广/12

汝坟/14

麟之趾/16

召南

鹊巢/17

采蘩/18

草虫/20

采颜/22

甘棠/23

行露/24

羔羊/26

殷其雷/27

摽有梅/28

小星/29

江有汜/31

野有死麕/32

何彼裱矣/33

驺虞/35

邶风

柏舟/36

绿衣/38

燕燕/39

日月/40

终风/42

击鼓/43

凯风/45

雄雉/47

匏有苦叶/48

谷风/49

式微/51

旄丘/52

简兮/54

泉水/55

北门/57

北风/58

静女/59

新台/60

二子乘舟/61

鄘风

柏舟/63

墙有茨/64

君子偕老,65

桑中/67

鹑之奔奔/68

定之方中/69

蝃蝀/71

相鼠/72

干旄/73

载驰/74

卫风

淇奥/76

考槃/77

硕人/79

氓/81

竹竿/83

芄兰/84

河广/85

伯兮/86

有狐/88

木瓜/89

王风

黍离/90

君子于役/91

君子阳阳/92

扬之水/93

中谷有蕹/94

兔爰/96

葛蕞/97

采葛/98

大车/99

丘中有麻/100

郑风

缁衣/102

将仲子/103

叔于田/104

大叔于田/105

清人/107

羔裘/108

遵大路/108

女日鸡鸣/109

有女同车/111

山有扶苏/112

箨兮/114

狡童/114

褰裳/116

丰/117

东门之坤/118

风雨/119

子衿/120

扬之水/121

出其东门/122

野有蔓草/123

齐风

鸡鸣/125

还/126

著/127

东方之日/128

东方未明/129

南山/131

甫田/132

卢令/133

敝笱/134

载驱/135

猗嗟/137

魏风

葛屦/139

汾沮洳/140

园有桃/141

陟岵/143

十亩之间/144

伐檀/145

硕鼠/147

唐风

蟋蟀/149

山有枢/150

扬之水/151

椒聊/153

绸缪/154

杖杜/155

羔裘/157

鸨羽/158

无衣/159

有杕之杜/160

葛生/161

采苓/163

秦风

车邻/165

驷蠛/166

小戎/167

蒹葭/169

终南/171

黄鸟/172

晨风/174

无衣/175

渭阳/176

权舆/177

陈风

宛丘/179

东门之粉/180

衡门/181

东门之池/183

东门之杨/184

墓门/185

防有鹊巢/186

月出/187

株林/188

泽陂/189

桧风

羔裘/192

素冠/193

隰有苌楚/194

匪风/195

曹风

蜉蝣/197

候人/198

鸬鸠/200

豳风

七月/202

鸱鹗/204

东山/206

破斧/208

伐柯/209

九霞/210

狼跋/211

雅篇

小稚

鹿鸣/214

四牡/215

皇皇者华/217

常棣/219

伐木/220

采薇/222

扶杜/224

南有嘉鱼/227

南山有台/228

蓼萧/230

湛露/232

彤弓/233

菁菁者莪/234

车攻/236

吉日/237

鸿雁/238

庭燎/240

鹤鸣/242

祈父/243

白驹/244

黄鸟/246

我行其野/247

小曼/249

何人斯/252

巷伯/254

谷风/256

蓼莪/257

四月/259

北山/261

无将大车/262

小明/264

鼓钟/266

楚茨/267

信南山/269

甫田/271

大田/273

瞻彼洛矣/275

裳裳者华/276

桑扈/278

鸳鸯/280

颊弁/282

车辇/283

宾之初筵/285

鱼藻/287

采菽/288

角弓/290

都人士/292

采绿/293

隰桑/294

白华/296

绵蛮/298

瓠叶/299

渐渐之石/300

何草不黄/302

大稚

文王/304

大明/306

绵/308

旱麓/310

思齐/311

文王有声/313

生民/314

既醉/316

假乐/318

洞酌/319

卷阿/320

板/322

荡/325

桑柔/327

云汉/330

□民/333

江汉/334

常武/336

颂篇

周颂

清庙/340

维天之命/341

维清/342

昊天有成命/342

我将/343

执竞/34J4

思文/345

噫嘻/346

振鹭/347

雍/348

载见/349

有客/351

武/352

敬之/353

小毖/354

桓/355

□/356

鲁颂

马可/358

有骆/359

泮水/361

商颂

那/363

烈祖/364

玄鸟/366

长发/367

殷武/370

试读章节

◎行露◎

厌渑行露①,岂不夙夜,谓行多露②。

谁谓雀无角③,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④,何以速我狱⑤?虽速我狱,室家不足⑥!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⑦,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⑧?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注释】

①厌渑(yj):沾湿。行:道路。②谓:同“畏”,意指害怕露浓。③角:鸟嘴。④女:同“汝”,你。无家:没有成家。⑤速:招致。狱:诉讼,打官司。⑥室家不足:要求成婚的理由不充分。⑦墉(yon9):墙。⑧讼:诉讼。

【赏析】

这首诗很有意思。它像是一组誓言,又像是一篇讨伐词,还像是一纸辩护词。更有意思的是,一首小诗竟然聚讼纷纭,多方争执。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争议颇多。《毛诗序》认为是用于昭示强暴之男不能侵凌贞女。后世又有诸如“女子许嫁后,因夫家办礼不备拒婚而引起的争讼”,以及“贫士为避嫌而拒绝成婚”等多种解释。今人高亨《诗经今注》则认为是女子嫌丈夫家贫不肯回家,因而被丈夫告于官府;种种说法不一而足。

另外,对诗的内容也存有争议。诗中语气急促,措辞激烈,又带有“狱”、“讼”字样,因此后人对主人公所处的境地、事实发生的阶段认识不一,莫衷一是。有的认为因女子悔婚已被投诉抓入监狱;有的认为被告到官府是实,但并非身被监禁,只是发生婚姻纠葛而诉诸于官裁断,就如现今的民事纠纷;有的则认为并没有告到官府,也不是由谁听讼,只是自行处理婚姻纠葛,诗中的“速我狱”、“速我讼”只是假设之辞。

对这首诗的完整性,也有人提出质疑。诗的首章与次章,意义相去甚远,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而产生争议。宋人王柏《诗疑》认为是前人编辑“诗三百”时将其他诗的断章误添人此诗。今人也认为首章较为隐晦难懂,与二、三章内容隔离,连在一起解析无法相容,存在它诗误人的可能。有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清张澍的《读诗钞说》将首章理解为女子表示自己心意决绝,而接下来的两章是假设的说法,不一定真的“讼”于官府,这种说法也能解释得通。

对主人公的身份更存在有趣的争执。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女子本人反对逼婚而进行驳斥;有人认为是女子的父亲对以讼官逼娶其女的强横男人的答复;还有的认为是男女婚辩,一个要以法来断姻缘,一个要以礼来结夫妻。

在此,不妨依照诗的二、三章来比对,看一看主人公的不同将导致诗歌内容发生怎样的变换:

按照这首诗是女子本人反对逼婚而进行驳斥的说法,二、三章的大意是:谁说麻雀没有嘴,不然怎么啄穿我的房?谁说你没娶妻,为什么害得我入牢房?即便你害我入牢房,你也休想把我娶!谁说老鼠没牙齿,怎么就打通了我家的墙壁?谁说你还未娶老婆,为什么要害我吃官司?即便你陷我吃官司,我也不会嫁给你!

按照女子父亲对以讼官逼娶其女的强横男人作出答复的说法,二、三章的大意是:谁说麻雀没有嘴,为什么啄破我房屋?谁说我女儿没成亲,为什么送我在狱中受荼毒?虽然你送我进狱中受荼毒,但强迫我嫁女,是你理不足!谁说老鼠不长牙,为什么打穿我家墙?谁说我女儿没成亲,为什么硬逼我上公堂?虽说你硬逼我上公堂,要我女儿顺从却是妄想!

按照男女婚辩的说法,二、三章的大意是:谁说雀儿没有喙,凭什么进_『我的屋?谁说我不懂室家之道,凭什么要把官来告?即使你强行把我告,我也面不改色心不跳!这个社会可是以礼为上,明明是你不守室家礼!谁说老鼠没有牙,凭什么穿透了我的墙?谁说我不懂室家道,凭什么打起官司让我当被告?即使如此,我也不顺从你,这个社会可是唯礼至尊!

这首诗的争议颇多,哪一种说法都有道理,但谁也不能定论,这就增加了诗的可欣赏性,让读者在争论中咀嚼它的滋味,不失为一件好事。

◎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纥①。退食自公,委蛇委蛇②。

羔羊之革③,素丝五绒④。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⑤,素丝五总⑥。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注释】

①纥(tuo):古代用计算丝缕的量词,五丝或二丝称绝。②委蛇(wei yi):悠闲自得的样子。⑧革:皮。④绒(yu):古时计算丝的单位。丝二十缕为绒。⑤缝:缝合之处。⑥总:八十根丝为一总。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士大夫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诗人冷静、客观、不动声色的笔法,使场景真实可信。

开篇两句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的,“羔羊之皮,素丝五纶”,那些官员们穿着用白丝线镶边、精心缝制的羔裘衣服,这种描写提示了这些衣着华丽的官员的真实身份。《毛传》说:“大夫羔裘以居”,由此可知,这些人就是当时的士大夫之流。第三句“退食自公”则是诗人的所见所想,《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提到:“公膳,日双鸡。”杜预注:“谓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可见,当时的官员们是有公膳可吃的。

关于《羔羊》这首诗,在清代以前,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是:它是一首赞美在位者的诗,它所赞美的是纯正之德或节俭正直的品行。汉代薛汉在《韩诗薛君章句》中写道:“诗人贤仕为大夫者,言其德能称,有洁白之性,屈柔之行,进退有度数也。”

其实,无论是纯正之德还是节俭正直的说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旦脱离了那种历史环境,认真推敲起来就有些牵强附会。

清代之后,开始有学者提出,《羔羊》这首诗其实是在批评士大夫的无所事事和无所作为。最初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是清代的牟庭,他在《诗切》中这样说过:‘《羔羊》,刺饩廪(膳食待遇)俭薄也。”这种观点一提出就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因为从意义上来说比较符合诗文的原意。

《羔羊》将一小节就可以讲完的一件事,分成了三个小节来说明,这样写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加深语气,表达诗人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告诉人们,这种现象并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个人两个人,而是在那个时期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些位高权重的大夫们,每日享受着奢华的生活,但是在其位却不谋其政,每日只是碌碌无为,吸取着民脂民膏。这种回环咏叹的写法加深了全诗的讽刺意味。这种一咏三叹的手法也正是《诗经》的突出特点。

P24-27

序言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因其美好、内涵丰富、意味深长而为后世的人不断引用,至今仍熠熠生辉。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延续了千古的风流婉转;“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将恋人分离的煎熬和痛苦表现得如此贴切,以至于经历数代流传,也从未褪色;“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直至今日仍作为坚贞的誓言,见证一场又一场执手老去的爱情。

无论古今中外,爱情都是永恒的文学主题,因此,《诗经》中最广为人知的亦是爱情诗。但是,《诗经》之所以被称为“周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就在于它广泛而真实地表现了周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有婚恋,更有国家、民俗、农业、祭祀、战争、狩猎;不仅有痴男怨女,更有没落贵族、农民、小官吏、征夫、奴隶等等。

《诗经》分《风》、《雅》、《颂》三类。《风》又称《国风》,包含了15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歌谣,其中一部分来自劳动者的口头创作。这种口头创作的歌谣保留了最鲜活的底层民间风味,充满早期人类生活的原始和野性,是《诗经》中最为出彩的篇章。

《雅》分《小雅》和《大雅》,《大雅》主要是应用于朝会典礼的乐歌,包括开国史诗和一部分政治诗,可当作史料阅读,对于重现当时的政治生活、了解周朝的兴衰过程,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小雅》则扩大了表现范围,从朝会延伸至贵族阶层,从表现重大的国家兴亡到表现士大夫和贵族的生活,在题材上有所开拓。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周颂》是西周王室的宗庙祭祀乐歌,《鲁颂》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宗庙祭祀乐歌,《商颂》是殷商后裔宋国的宗庙祭祀乐歌。其中以《周颂》最具代表性。祭祀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风》中就有多首表现民间祭祀的诗歌,而《颂》专门记述宗庙祭祀,其中既有对王的美化与歌颂,亦表现出先民的社会理想和时代的进程。

《诗经》是简单的。它体例清晰,篇目分明;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贯穿全书;通篇以四言为主,简洁明了;韵律优美,富有节奏;便于诵读,朗朗上口。

然而《诗经》又是复杂的。洋洋洒洒三百篇诗,距今已近三千年时光,用字、本义、主旨,无不晦涩难解;赋、比、兴,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得诗篇要旨多变;四言句式,言简义丰,造成歧义不断,难成定论。

正因如此,《诗经》才读不尽,也说不尽。每个人都能读出一部属于自己的《诗经》。但在此之前,需要了解《诗经》,不是执意着眼于《诗经》的外部研究,也不是盲目追随别人的“一家之言”,而是从每一首诗的字、词、句入手,对“诗三百”形成感性的体验和客观的认识。

因此,尽管后世的《诗经》研究浩如星海,不计其数,本书也只取其一二,作为参考,重点仍放在对诗句抽丝剥茧的解读上。除了在赏析中对诗的内容进行流畅优美的解说之外,每一首诗还附上了详尽的拼音和注释,以扫清诗歌阅读的障碍。深入每一首诗的文字,才能抵达《诗经》最初的风致。《诗经》的美丽、无邪,《诗经》的言外之意、意内之叹、叹中之思,《诗经》的口耳相传,千古不衰,都能在文字里找到答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9: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