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静电防护技术与管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静电防护的基础知识、防护技术和管理方法,其中的静电防护技术和管理方法,作者不仅参照国际上最新的静电防护标准,还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可以为从事静电防护的人员提供理论支持、技术参考和案例分析,为切实做好静电防护、减少电子元器件的静电损伤、提高产品的质量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本书由袁亚飞主编。
《电子工业静电防护技术与管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静电防护的基础知识、防护技术和管理方法,分析由浅入深,逻辑性很强。其中的静电防护技术和管理方法,是作者在参照国标上最新的静电防护标准,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对于从事静电防护的人员,本书可以提供理论支持、技术参考和案例分析,能帮助读者做好静电防护,减少电子元器件的静电损伤、提高产品的质量。
《电子工业静电防护技术与管理》可供航空航天、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半导体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企业管理、质量控制等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的师生和科研机构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ESD专业培训使用,对于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由袁亚飞主编。
第1篇 静电基础知识
第1章 绪论
1.1 静电学
1.2 静电防护工程学
1.3 电子工业静电防护的意义
1.4 静电防护的技术与管理
第2章 基本概念
2.1 电荷
2.1.1 电荷守恒定律
2.1.2 电荷的量子性
2.1.3 电荷的相对论不变性
2.1.4 点电荷
2.2 电场强度
2.2.1 库仑定律
2.2.2 电场
2.2.3 电场强度
2.2.4 电场线
2.3 电通和电通密度
2.3.1 电通密度
2.3.2 电通(量)
2.3.3 高斯定律
2.3.4 计算实例
2.4 电压
2.4.1 电场力的功
2.4.2 电位
2.4.3 电压
2.4.4 电场、电位与电位差之间的关系
2.5 电场中的物质
2.5.1 导体
2.5.2 电介质
2.5.3 半导体
2.5.4 静电工程学中的材料分类
2.5.5 边界条件
2.6 电流
2.6.1 传导电流
2.6.2 运流电流
2.6.3 电流连续性方程
2.6.4 电流密度的边界条件
2.7 电场中的储能
2.8 弛豫时间
2.9 焦耳定律
2.10 导体电阻
2.10.1 电阻定义
2.10.2 电阻的串联
2.10.3 电阻的并联
2.10.4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11 电容器和电容
2.11.1 电容器和电容的概念
2.11.2 电容的充放电
2.11.3 电容的串联
2.11.4 电容的并联
2.11.5 静电电容
2.12 电感
2.12.1 电感元件
2.12.2 二阶电路的放电过程
第3章 静电起电
3.1 摩擦起电
3.1.1 接触起电
3.1.2 分离起电的过程
3.1.3 摩擦的作用
3.1.4 影响因素
3.2 固体起电
3.2.1 电荷得失的起电方式
3.2.2 电荷重新分布的起电方式
3.3 液体和气体起电
3.3.1 液体的偶电层理论
3.3.2 冲流起电
3.3.3 沉降起电
3.3.4 喷射起电
3.3.5 冲击起电
3.3.6 溅泼起电
3.3.7 气体起电
3.4 静电消散
3.4.1 体电荷的消散规律
3.4.2 面电荷的消散规律
3.4.3 消散途径
3.5 人体静电
3.5.1 人体静电的起电方式
3.5.2 影响人体静电累积的因素
3.5.3 人体静电的储能
3.5.4 人体静电的主观感受
第4章 静电放电
4.1 电离静电放电
4.1.1 气体的电离
4.1.2 气体电离放电的类型
4.1.3 静电场和静电放电的效应
4.2 静电放电模型
4.2.1 人体模型
4.2.2 机器模型
4.2.3 带电器件模型
4.2.4 人体—金属模型
4.2.5 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4.3 静电放电模拟器
4.4 静电放电敏感度
4.4.1 分级
4.4.2 确认方法
4.4.3 典型器件的HBM敏感度
……
第5章 静电危害
第2篇 电子产品静电防护技术
第6章 基本原则
第7章 静电接地
第8章 静电中和
第9章 静电屏蔽
第11章 自动处置设备与带电器件模型
第3篇 静电防护管理
第12章 质量管理基础
第13章 ESD标准及认证
第14章 策划
第15章 运行与管理
第16章 监视与测量
附录A 基于IEC 61340512007标准的静电防护大纲案例
附录B 基于Q/QJA 1182013标准的静电防护手册案例
附录C 静电防护岗位操作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