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管理(管理大师的管理习惯和管理智慧)/大师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闻欣颖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

1954年11月6日,德鲁克在这一天出版了《管理实践》一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这一天也成了管理学中一个划时代的日子。

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在此之前,没有一部著作向管理者解释管理,更没有一部著作向管理者传播管理,《管理实践》当属管理学开山之作。

那么,是什么事情促使德鲁克要写这样一本书呢?原来德鲁克在撰写《公司概念》时,因为需要借阅有关管理方面的书籍时想到了哈里·霍普夫。哈里·霍普夫是一位保险顾问,建立了一座图书馆,该图书馆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的管理文献,也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管理方面的图书馆。但当德鲁克到达哈里·霍普夫的图书馆后,却有些失望。因为在成千上万册书籍中只有6本是关于管理的书籍,其中有3本还不完全是有关管理的内容。实际上当时管理书籍是一片空白。

从此以后,德鲁克决定把管理变成一门学科,一门综合艺术。

德鲁克指出,管理作为一门学科,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

德鲁克也指出,管理是一门实用学科而不是一门纯理论学科。从这一点上来讲,它可同医学、法律学、工程学相比。它所追求的不是知识而是成就。而且,它并不单纯是普通常识、领导方法,更不是财务技巧的应用。

对于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德鲁克解释说:“管理被人们称为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在我刚刚涉足管理领域的时候,有许多管理理念来自工程学、会计学和心理学领域,另外更多的来自劳资关系领域。这些不同领域的知识之间是毫无联系的,而且这些知识单独存在时效果都不显著。要知道,如果你只有一把锯或一把锤子,或者你从不知道有老虎钳这种东西,那你是根本做不了木匠活的。只有当你把工具放到一起使用,拥有一套完整的工具时,才能做好木匠活。”

德鲁克在《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中,认为他最重要的贡献时写道: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德鲁克对“责任”、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责任”谈得很多。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这本共达800多页的浩瀚巨著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使命、责任、实践》。这本书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使命、承担责任、勇于实践。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管理:使命、责任、实践》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而一处谈到“权力”。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当局只有在他进行工作时才有职权,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

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也指出:“现在我们应该谈论责任和贡献。因为没有责任的权力根本不是权力,它是不负责任。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使人们负起责任。我们应该问的是,‘你应该负什么责任’,而不是‘你应该有什么权力’。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中,管理工作不是使每个人都成为老板,其任务是使每个人都成为贡献者。”

责任是一个严厉的主人。如果只对别人提出要求而并不对自己提出要求,那是没有用的,而且也是不负责任的。如果员工不能肯定自己的公司是认真的、负责的、有能力的,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团队和所在单位的事务承担起责任来。

经理人必须把同他一起工作的人员看成是他自己的资源。他必须从这些人员中寻求有关他自己的职务的指导;必须要求这些人员把下述事件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的经理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使他的每一个下属承担起对上级的责任和作出相应的贡献。

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综合艺术,本质上是一套用于指导管理者实践的“公理体系”,包含着“道德理性”和“制度理性”的成分;管理学科的真理性,依赖管理实践的有效性。管理实践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阶层的品格、才干和使命感,以及组织成员在道德信仰和行为规范上的一致性程度。对于这些内容,德鲁克在他的著作中都曾谈到过,所以说,德鲁克无愧于管理大师的称号。

P2-4

目录

第一章 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

 企业是什么

 企业的使命必须转化为目标

 知识生产力是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

 决策需要反面意见

 “我”能为公司贡献什么

第二章 激励人性才是管理的真谛

管理哲学之父查尔斯·汉迪

 注重不同管理文化的有机融合

 三叶草组织

 联邦组织

 3I组织

 适当的自私

 9种悖论

 S形曲线

 中国式契约

第三章 世界属于热情而又有动力的领导

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

 打破官僚主义

 “数一数二”战略

 无边界理念

 全面实施6西格玛质量标准

 群策群力

 4E领导法则

 在公司内部选择接班人

第四章 让每一个人都用得起汽车

第一位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的亨利·福特

 争夺公司的控制权

 无头衔管理

 T型车

 流水线生产

 分散化经营

 从企业内部挖掘资金

 8小时5美元工资

 将慈善和生产结合在一起

第五章 宏伟的事业是靠一步步积累获得的

哲商稻盛和夫

 六项精进

 阿米巴经营哲学

 企业的经营目的到底是什么

 不断创新、精益求精

 定价即经营

 利他之心

 以心为本

 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

第六章 差一个念头就决定整个失败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自来水哲学

 水坝式经营

 玻璃式法则

 尺蠖虫理论

 终身雇佣制

 事业部制度

 三头会议

第七章 工作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

神奇的企业家本田宗一郎

 “三喜”哲学

 洪水哲学

 激发员工的独创性

 重视年轻人

 不插手不擅长的事物

 活用鲇鱼效应

 公私分明

 顾客满意第一的原则

第八章 管理不是独裁

经营之圣盛田昭夫

 学历无用论

 将日本索尼变成世界的索尼

 做别人所未做的事

 量才适用

 企业发展必须具备大量的科技人才

 带领索尼走向多元化

第九章 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

苹果之父史蒂夫·乔布斯

 网罗一流人才

 追求残忍的完美

 秘而不宣

 一切要尽在掌控中

 产品必须带来可观的利润

 软件永远是核心技术

 科技产品是引导消费的

第十章 助你走向成功的管理框架

世界首屈一指的职业经理人杰克·斯泰尔

 设立目标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及时向员工传达信息

 现身的领导者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一个品牌代表着一种承诺

 了解客户的需求

第十一章 出色的管理是企业成功的最好保障

注重实用的赫尔穆特·毛赫尔

 主人的眼睛会使草地更茂盛

 抢先、大胆、与众不同

 把企业文化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

 人力资源部的角色并不简单

 品牌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标志

 营销工作要做好

 让所有人都为它激动

 你可以管好一家大企业

第十二章 大象也可以跳舞

扭亏为盈的“管理魔术师”路易斯·郭士纳

 重组关键部门

 让流血的财务快速止血

 打破地域分割的现象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广告机构合并

 重新制定公司的工资待遇政策

 输了服务就会输掉企业

 兼并可以让一个公司更快地成长起来

 从集中到电子商务

第十三章 从逆境中崛起

美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李·艾柯卡

 除了质量问题任何事情都可以争论

 沟通交流是机构运营的润滑剂

 开源节流

 紧随市场

 每季审查制度

 荒唐的库存量

 找到解决财政问题的高手

 管理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第十四章 商业是和人打交道

世界第一女CEO卡莉·菲奥莉娜

 让部门经理人看到整个公司

 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一个产业的收入趋于下降就该整合了

 需要专门的队伍进行整合

 解雇一个人就尽快告诉他

序言

企业管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是一个让众多管理者感到头痛不已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静下心来,学习一下管理大师的管理智慧,就可以逐步从平庸走向卓越,实现管理的梦想。

每一个管理大师都有着独特的管理思想,他们能把一些有思想的人聚集在一起研究出顶尖产品,能把一个手工作坊发展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能力挽狂澜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这就是管理大师的魅力,他们身体力行,用多年总结出来的管理思想,管理企业,指导人生。

近几年来,世界各地都刮起了一股向管理大师学习之风。从彼得·德鲁克到查尔斯·汉迪,从亨利·福特到杰克·韦尔奇,各种管理理念被广泛传播。但很多管理者都无法抽出太多的时间来阅读管理大师们的全部作品,也就无法对他们的思想做到运用自如。本书的独到之处就在于用一种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对十几位管理大师的管理智慧进行了梳理、提炼,能让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领略到管理大师的真知灼见,为管理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使管理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走向优秀、走向卓越。

一些成功人士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超乎常人的智慧,而是他们正确地选择了对自己最合算的“增值”式,那就是从他人身上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运用他人的智慧来帮助自己成长,不断丰富自己,逐渐缩短实现成功的距离。

相信,走近管理大师后,我们不但可以管理好自己的企业,同样也可以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内容推荐

近几年来,世界各地都刮起了一股向管理大师学习之风。从彼得·德鲁克到查尔斯·汉迪,从亨利·福特到杰克·韦尔奇,各种管理理念被广泛传播。但很多管理者都无法抽出太多的时间来阅读管理大师们的全部作品,也就无法对他们的思想做到运用自如。《最管理(管理大师的管理习惯和管理智慧)》的独到之处就在于用一种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对十几位管理大师的管理智慧进行了梳理、提炼,能让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领略到管理大师的真知灼见,为管理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使管理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走向优秀、走向卓越。

《最管理(管理大师的管理习惯和管理智慧)》由闻欣颖编著。

编辑推荐

你可以解决无数具体工作,但为什么管理不好几个人?交给你一个公司,你能保证管理好它吗?自己摸索经验,不如取大师之智慧,在闻欣颖编著的《最管理(管理大师的管理习惯和管理智慧)》中,十五位世界顶级管理大师教你做管理。

每一个管理大师都有着独特的管理思想,他们能把一些有思想的人聚集在一起研究出顶尖产品,能把一个手工作坊发展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能力挽狂澜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这就是管理大师的魅力,他们身体力行,用多年总结出来的管理思想,管理企业,指导人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