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道尔教授的头颅/世界科幻名著经典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苏)A·别利亚耶夫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道尔教授的头颅》是一部题材新颖、内容惊心动魄的科幻小说,由苏联科幻之父A·别利亚耶夫编写。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进行幻想性发明的教授,他致力于复活死人的器官,乃至起死回生的试验,他的试验成功了,而他的助手窃取了他的成果,教授成了助手的试验品,当他从死亡中又回到人世时,他只剩下了头颅,只有思想还在活着,继续着残缺不全的生活,继续进行科学探索。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A·别利亚耶夫编写的科幻小说《道尔教授的头颅》。《道尔教授的头颅》的内容提要如下:

家境贫寒的医学院毕业生洛兰小姐到克恩大夫的诊所求职,克恩答应给她优厚的待遇,但有一个条件:在诊所的所见所闻不得对任何人讲。洛兰答应了。她接受的是一个可怕的任务——照料一个没有身体的活人头颅。在这过程中,洛兰怀疑她所照料的道尔教授的头颅本人可能是死于克恩的谋杀,教授生前是一个天才医生,致力于复活器官乃至起死回生的实验,克恩窃取了他的成果,教授成了实验品,当他从死亡中又回到人世时,他只剩下了头颅,只有思想还在活着,继续着残缺不全的生活,继续进行科学探索。

目录

一 第一次见面

二 禁开龙头的秘密

三 头颅开口了

四 意外死亡还是谋杀?

五 大都市的牺牲品

六 实验室里的新住户

七 头颅的娱乐

八 今生和来世

九 恶与善

十 死去的狄安娜

十一 逃跑的展品

十二 接着唱完的歌

十三 神秘的女人

十四 愉快的出游

十五 到巴黎去!

十六 克恩的牺牲品

十七 拉维诺的病院

十八 “疯子”

十九 “临床疑难病例”

二十 新来的病人

二十一 逃跑

二十二 生死之间

二十三 又失去了身体

二十四 托马第二次死亡

二十五 “密谋者”

二十六 丢脸的庆功会

二十七 最后一面

试读章节

“请坐。”

玛丽·洛兰在一张高背沙发上坐了下来。

趁克恩教授拆信看信的时候,她飞快地打量了一下这间办公室。

好阴暗的房间呀!不过在这儿工作倒是不坏:没有任何东西会分散你的注意力。灯罩一点儿亮不透,灯泡的光线只能照到那张堆满书籍、手稿和校样的写字台。眼睛勉强能分辨清几件结结实实的黑橡木家具的轮廓。壁纸是深色的,窗帘也是深色的。在朦朦胧胧的昏暗之中,只有笨重书橱里书籍封面上的烫金字闪烁着发出点儿亮光。墙上有一架老式挂钟,长长的钟摆节奏平稳地来回摆动着。

洛兰把目光转到克恩身上,不由微微一笑:教授本人和办公室的格调太相称了。克恩那显得沉稳笨重的高大身躯,仿佛也是用橡木雕出来的,也是家具的一部分。玳瑁架眼镜上的两个大镜片,就像是两片时钟上的表盘。他的两只灰白色眼珠宛如钟摆一样,一下往左,一下往右,一行一行地把信看下去。直角形的鼻子、长方形的眼眶和嘴巴,再加上那向前撅起的四四方方的下巴,使这张脸看起来就像立体派雕塑家刻成的别具风格的装饰面具。

“这样的面具装饰壁炉倒不错,”洛兰心里想。

“我的同事萨巴特已经跟我提起过您。的确,我需要个助手。您是医学院的毕业生吧?那好极了。工资是一天40法郎,一星期一结算。供早中餐。但我有个条件……”

克恩教授用一根干巴巴的手指敲了下桌子,接着提了个出人意料的问题:

“您能保持缄默吗?女人都爱饶舌。您是女人——这可不好。您还是个漂亮女人——这就更不好了。”

“这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而且有着最密切的关系。漂亮的女人——是双料的女人。也就是说,有着女人的双倍缺点。您也许有丈夫、朋友,或者是未婚夫。那可就是什么秘密都要完蛋了。”

“可是……”

“没什么‘可是’!您必须像鱼一样缄口不语才成。对于在这儿的所见所闻,您必须保持缄默。这个条件您能否接受?我得预先提醒您:如果违反这个条件,就会给您带来极端不愉快的后果。是极端不愉快的后果。”

洛兰感到挺为难,又挺好奇……

“我同意,要是这里完全没有……”

“犯罪行为,您是想说这个吧?这您大可不必担心。不会有任何事连累您……您的神经正常吧?”

“我很健康……”

克恩教授点点头。

“您的家族里有没有酒鬼、神经衰弱患者、癫痫病患者或者疯子?”

“没有。”

克恩又点了点头。

他把干巴巴的尖瘦手指戳到电铃的按钮上。

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

在房间的昏暗之中,就像看正显影的照相底片一样,洛兰先是只看到一双眼珠的眼白——然后渐渐浮现出一张发亮的黑人面孔。而那黑色的头发和衣服与深色的门帏融成一片,怎么也分不清。

“约翰!带洛兰小姐去看看实验室。”

黑人点了下头,打开另一扇门,请洛兰跟他走。

洛兰走进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房间。

电灯开关咔嗒一响,4盏半球形磨砂玻璃灯的光芒,一下子把房间照得雪亮。洛兰不由眯起了眼睛。在半黑半暗的阴沉沉办公室里待过之后,这儿的白墙耀得人眼睛发花……盛着亮晶晶外科手术器械的柜子上,玻璃在闪闪发光。在一些洛兰从来没有见过的仪器上,用钢或铝制造的部件寒气逼人。而那些经过抛光的铜部件,却泛出暖烘烘的黄色光芒。还能看到各种管子、蛇形管、烧瓶、玻璃缸……处处是玻璃、橡胶、金属……

屋子的正当中,摆着一张大解剖台。解剖台旁放着一个玻璃箱,而箱子里有一颗正在搏动着的人心。几根管子从这颗心脏通到一些罐子里。

洛兰把头扭过一边,突然,她又看到一样东西,使她就像受到电击一样,浑身一颤。

这是一颗人头——一颗没有躯体的头颅——正在向她张望。

头颅被固定在一块矩形的玻璃板上,四条闪闪发亮的长金属柱支撑着这块玻璃板。穿过玻璃上的圆孔,两条两条地并在一起的管子从割断的动脉和静脉通到玻璃罐里。一根更粗的管子把喉咙和一个大玻璃缸连接起来。玻璃缸和所有的玻璃罐上都安装着开关龙头、压力表、温度计和一些洛兰不认识的仪表。

头颅眨动着眼皮,专注而又忧伤地望着洛兰。用不着怀疑,这个头颅在与其身体脱离之后仍然活着,独立地过着有知觉、有意识的生活。

尽管这景象叫洛兰一见就心惊肉跳,她还是看出这颗头颅非常像不久前去世的著名外科学家道尔教授,教授以进行把新鲜尸体上割下来的各种器官复活的实验而名闻遐迩。洛兰不止一次听过他所做的精彩的公开讲演,所以她清清楚楚记得这高高的前额、颇有特点的侧脸轮廓、已经变成银白色的浓密金黄卷发、蓝色的眼睛……错不了,这就是道尔教授的头颅。只不过他的嘴唇和鼻子比早先瘦了些,太阳穴和面颊塌了下去,眼珠更深地陷进眼窝里,白皙的皮肤上多了一层于尸般的暗黄色而已。但眼睛里还有生命,有思想。

洛兰像中了魔法,目光怎么也离不开那双蓝眼睛。

头颅毫无声音地翕动了一下嘴唇。  、

这一下洛兰的神经承受不住了。她差点儿晕了过去。黑人扶住她,把她领出了实验室。

P1-6

序言

科学幻想小说(Science Fiction),简称科幻小说(Sci-Fi),主要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是最受人欢迎的通俗读物之一。科幻小说与一般的传统小说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优秀的科幻小说除具备科学性外,也和其他优秀文学作品一样扎根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某些杰出的科幻小说,往往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甚至历史发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预见。突出的例子如某些科学发明尚未问世,科幻小说则已经进行生动的描绘,如潜水艇、机器人、宇宙航行等。科幻小说传播科学知识,使人尊重科学,使年轻人笃信科学并献身科技事业。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可以说英国工业革命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导致真正科学幻想小说出现的根本原因。

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革命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来科学幻想小说的中兴。

此间欧洲出现了两位重要的小说家,法国人儒勒·凡尔纳和英国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从作品来看,他们无疑是科幻小说类型的奠基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核裂变、宇宙航行、彩色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促使科幻小说的繁荣,20世纪中叶是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量描写未来,使人们展望未来反观现实,给作者和读者以更大的思想自由。它们与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作品明显不同,因为后者主要通过空间将小说的背景置于超常的世界。

经过二三十年的繁荣,科幻小说家从作品的主题、情节,到艺术的方法都进行了新的探索。这是一个名家辈出,佳作纷呈的时代。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作品竟达到500部之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两大系列:“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其作品不但大量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而且对其他科幻作家的创作影响巨大。

科学要发展,自然和社会会不断变化,人们必须面对变化莫测的未来。科幻小说是探索未来各种可能的一个好形式,它既可以使人们为未来作思想准备,也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创造未来。还可以使人们产生新的思想,或者从旧的思想里发掘新的意义。因此,即使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音像图片成为青少年欣赏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载体,科幻小说仍不失其重大的教育启迪作用。

今天我们呈献给读者的是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的作品,他1884年出生于俄国的斯摩棱斯克,是前苏联的科幻小说大师,被称为“苏联科幻之父”。

他从小就喜欢幻想,是儒勒·凡尔纳、威尔斯的科幻小说迷。他相信人能飞上天去,有一天爬上了草棚顶,纵身跃入空中。这一跃反映出他的幻想、向往和勇气,但从此落下隐疾。他学习过法律、音乐,十月革命后多年从事儿童工作,和天真无邪、充满幻想的孩子在一起更加激发了他的想象力。后隐疾发作,在卧病在床时他读了很多医学和生物学的书籍,看了许多杂志。他在书中看到了复活死人器官的试验,病好后他开始了文学创作。

他从1925年发表长篇科幻小说《道尔教授的头颅》开始至逝世,在短暂的15年时间里共创作了17部长篇科幻小说、几十个中短篇科幻作品。

《道尔教授的头颅》当时是部题材新颖、内容惊心动魄的科幻小说。

处女作大获成功后,他发表了许多短篇,涉及领域在逐渐扩大,从“阅读机器”到“雪人”,从“野马”到“大熊星座”。从这一时期起,他创造了一个科学奇人的诙谐形象,一系列冠以《瓦格纳教授的发明》的短篇在10年间陆续问世。  1928年他开始创作《水陆两栖人》,作品的主题是“改善人类”,使人具有更多、更强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1929年完成的《世界主宰》是一部社会内容极为深刻颇具预见性的作品。

20世纪30年代,作者创作了许多火箭、人造卫星和宇航题材的作品,其中篇幅最长的一部是《跃入虚空》,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苏联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宇航学说,对未来的火箭、宇航生活以及天文现象进行了生动详尽而相当科学的描写。

《沉船岛》和《最后一个大西洲人》是别利亚耶夫对两大世界之谜——“灾难百慕大三角”和“消失的大西洲”——所做出的解释。

至于别利亚耶夫的最后一部作品《飞人阿里埃尔》,与其说是科幻作品,倒不如说是一部最有诗意的童话。这既是他儿时梦想的升华,也是卧病在床时的渴望,更是一生中最大的追求:人能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不用机器,也无须长出翅膀。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在赋予主人公奇妙的“飞天”能力的同时,对种种弄虚作假的“特异功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揭露。

1941年冬,也就是在完成《飞人阿里埃尔》后不久,别利亚耶夫与世长辞了。

别利亚耶夫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生动,除了对未来进行大胆的幻想外,还形象地传播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在前苏联和许多国家享有盛誉,在世界上是和凡尔纳、威尔斯比肩的科幻大师。50年代起,他的一些作品就被陆续译介到我国,受到几代读者的欢迎。尽管作者的许多幻想如今已成为现实,甚至落后于科技进步,但它们科学、进步和大胆幻想的主题永远不会过时,其文学魅力永存。这也是别利亚耶夫的作品长盛不衰,受到一代代青少年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别利亚耶夫科幻小说的更大魅力在于他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深邃的哲理思考。这些思考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结合基础上的,是对人类历史进程的认真反思,令读者感到回味无穷。

别利亚耶夫作品体现出的大胆幻想、勇于创新、科学思维、逻辑严密、热爱生命、保护大自然、不断进取、追求人类光明未来的远大理想,对于今天的青少年读者来说极具现实意义,这也是我们向广大农村读者推荐其作品的初衷。

本书据前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1964年版《别利亚耶夫八卷集》译出。

译者

2009.5.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0: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