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尘有爱--三言二拍漫谈/经典解读系列/华夏文库
分类
作者 吕玉华
出版社 海燕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这个奇情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名妓杜十娘为官宦子弟李甲动了真情,故赎身从良,一心追随李甲。不料李甲一方面惧怕父亲责骂,一方面听信谗言,又把十娘卖与孙富。伤心绝望的杜十娘,抱着装满奇珍异宝的百宝箱愤怒投江。

故事背景是明代的北京城。性格鲜明、爱憎分明的杜十娘,是全篇的魅力焦点。杜十娘和王美娘一样,都是风月场里的花魁,门庭若市,红极一时,而且,也久有从良之意。美娘是无意中遇到了秦重,杜十娘却是早就属意于李甲。

这李甲乃浙江绍兴的官宦公子,原本进京求功名,却迷上了十娘美色,整天住在妓院。他“俊俏庞儿,温存性儿,又是撒漫的手儿,帮衬的勤儿”,“潘驴邓小闲”全齐了,堪称最理想的情人。妓院就是销金窟,渐渐地,李甲的钱全花光了。老鸨当然不会养白吃饭的,天天要赶他走,指桑骂槐。与此同时,杜十娘却日渐情热,为了李甲,不惜与老鸨翻脸,还机智地讨价还价,约定十日内李甲只要拿出三百两银子,就可替十娘赎身。

整个过程,都是十娘在推动,没看到李甲有什么主动之处。她看中了李甲,李甲钱财花光,她不变心;为了不再让老鸨责骂,她又向李甲提出要他替自己赎身,乐意从良;李甲筹措不到三百两赎身银,躲着不见面时,她派人到处寻找,并主动拿出一百五十两银子,承担了一半赎身费。银钱交割完毕,被老鸨赶出院门,她秃髻旧衫,毫无怨言,又主动承担两人回乡的所有路费。

在她看来,阻碍两人美好未来的只有李甲的严父。碍于身份与尊严,李甲的父亲绝对不容娼妓进门。对此,她也有万全之策,要以多年苦心孤诣积攒的财宝打动李父,让他相信自己的至诚。她对于财物太有信心了,财物能打动李父,也必然能收买李甲。所以,聪明如她,对李甲留了一手,始终隐瞒了百宝箱的实情。这是一场赌博,也是一场考验,她要看看李甲对于自己这个“人”——剥除财产、身处下贱的女人,到底有多少真情实意。

在那个时代,所谓女人的善终,就是出嫁,相夫教子,安分到老。堕入烟花窟,就是跳进了火坑,终身不得出,或死于其间或熬成老鸨,从良的终归是少数。而且从良的妓女没有资格做妻,只能当个小妾。

杜十娘聪明、美丽、富有,但是,她是一个女人,一个青楼出身的名声不好的女人,若想安宁度日,她必须仰赖男人赐给她一个名分。她想用全部的财宝,获得李甲父亲的认可,做李甲的一个小妾,从而安稳度日。从她所拥有的财富来看,哪怕李甲以后变心,不再喜欢她,她也无需多担心,完全可以自己买宅院置婢仆。从物质方面来说,她什么都不需要。她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妾”的名分,否则,她在社会上无任何立足之地,遑论安宁的生活。女人不能独撑门户、独立生活,这是时代的局限,对女人的欺压。不是女人没有能力,而是社会礼教、社会观念不允许。

我们这些读者,跟岸上看热闹的人_样,都可惜那一箱子的奇珍异宝,可惜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那好,我们都当守财奴,姑且不让她把财宝丢进水里,替她设想—下其他的结局。

前面的情节不再赘述,就从她同意李甲的意见,答应嫁给孙富开始。此时,李甲已经不可靠了,肯定要离开他;孙富小人一个,肯定也不能跟从。怎么办?

她可不可以在众人面前暴露财富,让李甲后悔,再当众斥责李甲、孙富,然后一走了之?一个随身携带大量财宝的美女,还裹着小脚,人生地不熟的,谁来保护她呢?只怕周围人还不如李甲可靠。她没法一走了之。

那么,当众亮出财宝,并斥责之后,李甲已然悔悟,把孙富的千金退还,再跟从李甲南下回乡,这个大团圆的结局如何?这其实是最不可能的结局!

因为,杜十娘的心已经死了。这个赌局,她输惨了。

倚门卖笑这些年,她对于什么人什么德行早就一清二楚。孙富,不过是众多的嫖客当中的一个。今日跟了孙富,何不当年随便跟什么张富、王富?数年间她阅人无数,千挑万选,唯有一个李甲还能人眼。千筹万措,仍然没想到如此节外生枝。从良做一个小妾,甚至于做妾以后的生活全部依靠自己的钱财,这个最卑微、最可能实现的愿望都被无情地粉碎了。

投江之际,她最感失望的不是李甲,而是她自己。就像尤三姐在柳湘莲面前自刎一样,烈性女子开弓没有回头箭,别无二托,她忠贞于自己的感情,痛恨自己所处的环境,痛恨自己的名声。她已经为这个尽了全力,却仍不得善终,哀莫大于心死。她觉得再也没有什么人可以依靠、可以信赖,人世间没有任何值得留恋之处。美貌多才的女子,本就自恋自怜,与其在这个污浊之世浮沉,不如赴死表一个清白。当她明艳照人地梳妆打扮时,就是在心底跟这个世界诀别了。整个故事的起伏,套用一句话:她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这结局。P13-15

目录

吊丝的逆袭——卖油郎独占花魁

赌不过的命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生生死死不了情——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死了都要爱——崔待诏生死冤家

妖又何辜——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坚贞的苏三——玉堂春落难逢夫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拼爹的婚姻——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御夫有术——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黍离之悲——杨思温燕山逢故人

追爱的行为艺术——唐解元一笑姻缘

宋代的果儿们——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兄弟胜手足——羊角哀舍命全交

信用的价值——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手谈姻缘——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注终身

喜剧版梁祝——同窗友认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

侠女复仇记——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

书画续前缘——顾阿秀喜舍檀那物 崔俊臣巧会芙蓉屏

好事多磨——莽儿郎惊散新莺燕 侑梅香认合玉蟾蜍

苦情偶像剧——李将军错认舅 刘氏女诡从夫

爱上狐狸精——赠芝麻识破假形 撷草药巧谐真偶

序言

随便问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谁不知道白蛇和许仙呢?要是遇见喜欢听戏,肯定张口就能唱:“苏三离了洪洞县……”这些美丽的故事,已经以各种方式,深深地渗入了我们的世俗生活,人人耳熟能详。那么,很久很久以前,是谁讲了这些故事呢?让我们隆重介绍—下“三言二拍”吧。

“三言二拍”是产生于明代后期的通俗小说集。其中,“三言”是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凌濛初编撰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冯梦龙(1574—1646),出身于书香门第,生长在富裕繁华的苏州。他早年流连于青楼酒馆,优游于市井生活,非常了解市民的文学口味,编选了一系列通俗文艺作品,如历史演义《新列国志》,民歌集《挂枝儿》《山歌》和笑话集《笑府》等。他选取一些宋元时代的话本(说话伎艺的文字脚本)以及文言文记载的奇情故事,对它们进行改写、加工,甚至重新创作,使之成为符合当时读者阅读趣味的白话小说,先后结集印行,这就是“三言”。与原作相比,冯梦龙的改编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教化意义均有大幅提升,影响更加深远。

凌孟初(1580—1644),乌程(今湖州)人氏,出身于刻书名家。他的著述也相当丰富。冯梦龙的“三言”风行一时,凌潆初受此影响,也创作了一系列通俗小说,结集成为“二拍”。不过,与“三言”相比,“二拍”的文学成就相对逊色,书中的人物有概念化、脸谱化的缺点,缺乏合理的性格演变,故事的主旨也多有说教意味。

“三言二拍”的时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也随之扩大。与新兴的商品经济和市民意识相呼应,社会上涌现出诸多新思潮,在贞节观念、金钱观念等许多方面,打破了传统伦理纲常的束缚。这几部小说集,可谓应时而生,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市井人物,讲述了多姿多彩的故事,涉及各个方面的人生体验,宛如一幅幅立体的风俗画。

古人读小说读至妙处,要评点出来,让人看到作者的用心,号召其他读者一同欣赏。于是,金圣叹之于《水浒传》,张竹坡之于《金瓶梅》,都给予我们无数惊喜,同样的文字,有了评点,犹如复调阅读,会增加很多乐趣。读者们一边捧卷阅读,一边对评点文字频频颔首:原来如此,竟然如此!而丝毫不觉得评点者多事。

本书的漫谈,虽然没有评点言简意赅的特点,却试图发挥像评点一样的“导游”作用。通过对文章的细读,分析人物至情至性的特点,欣赏作者的文心巧构。所选出的二十二篇故事,都围绕着“情”字做文章。

什么是情,什么是爱?

在这碌碌红尘当中,痴男怨女,风月情种,上演着多少悲喜剧。这是最基本的人性,也是人类社会繁衍生息的基础。数百年前的情与爱,照样赚取今人的眼泪和同情。

据说活在世上的人都是不完整的,总是要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找到了,合为一体,人生才得以完整。这是对男女结合的最有想象力的说法。明代汤显祖所著的《牡丹亭》中说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人之生存利害,莫过于生死。情爱居然能够超越生死,这的确是每个凡俗的人,能够在自身找到的最不凡俗的品质。

在“三言二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美丽而勇敢的女子:宁为玉碎的刚烈杜十娘,出淤泥而不染的玉堂春,生死相追随的璩秀秀,为了心上人连死两次的周胜仙,决不放弃所爱之人的白娘子……她们为了自己的真情,大胆追求,自由表达,反抗一切威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无怨无悔,这一曲曲悲歌,震撼着今人的心灵。与书中的男主人公相比,这些女性更加光彩夺目,也更加令人痛惜。

解读这些人物,让人为之浩叹,诸看官若能因而珍惜自己眼前的幸福,那么,本部漫谈也就有些价值了。

内容推荐

在“三言二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美丽而勇敢的女子:宁为玉碎的刚烈杜十娘,出淤泥而不染的玉堂春,生死相追随的璩秀秀,为了心上人连死两次的周胜仙,决不放弃所爱之人的白娘子……她们为了自己的真情,大胆追求,自由表达,反抗一切威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无怨无悔,这一曲曲悲歌,震撼着今人的心灵。与书中的男主人公相比,这些女性更加光彩夺目,也更加令人痛惜。

《红尘有爱--三言二拍漫谈》解读这些人物,让人为之浩叹,作者吕玉华说:诸看官若能因而珍惜自己眼前的幸福,那么,《红尘有爱--三言二拍漫谈》也就有些价值了。

编辑推荐

“三言二拍”是产生于明代后期的通俗小说集。其中,“三言”是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凌濛初编撰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红尘有爱--三言二拍漫谈》虽然没有评点言简意赅的特点,却试图发挥像评点一样的“导游”作用。通过对文章的细读,分析“三言二拍”人物至情至性的特点,欣赏作者的文心巧构。所选出的二十二篇故事,都围绕着“情”字做文章。本书由吕玉华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