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文观止(全本)/典藏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清)吴楚材//吴调侯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是一部经典的文言散文汇编,其篇幅短小精悍,文辞优美,代表了各个时代作家创作个性的优秀散文。

《古文观止(全本)》入选之文皆语言精练,短小精悍,便于诵读,特别适宜作学生学习古文的入门读物。你可以当故事看,但实用性高于一般故事书,可以当工具书用,但趣味性又高于一般工具书,当然可以当作文史科课外读物。

内容推荐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迄今最为流行的古文选本。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体现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意在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全书所选以散文为主。间有骈文辞赋,均为历代传诵名篇。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古文观止》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的境界。这些不朽的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成熟的人生经验、艰深的文章美学。乃至博远的宇宙哲理。考虑到今天读者的实际需求,《古文观止(全本)》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配以作者简介、注释及译文。并辅以精美的古版画插图,使之更具时代感。

目录

卷一 周文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碚谏宠州吁

 臧僖伯谏观鱼

 郑庄公戒饬守臣

 臧哀伯谏纳郜鼎

 季梁谏追楚师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下拜受胙

 阴饴甥对秦伯

 子鱼论战

 寺人披见文公

 介之推不言禄

 展喜犒师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卷二 周文

 郑子家告赵宣子

 王孙满对楚子

 齐国佐不辱命

 楚归晋知营

 吕相绝秦

 驹支不屈于晋

 祁奚请免叔向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晏子不死君难

 季札观周乐

 子产坏晋馆垣

 子产论尹何为邑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子革对灵王

 子产论政宽猛

 吴许越成

卷三 周文

 祭公谏征犬戎

 召公谏厉王止谤

 襄王不许请隧

 单子知陈必亡

 展禽论祀爰居

 里革断罟匡君

 敬姜论劳逸

 叔向贺贫

 王孙圉论楚宝

 诸稽郢行成于吴

 申胥谏许越成

 春王正月

 宋人及楚人平

 吴子使札来聘

 郑伯克段于鄢

 虞师晋师灭夏阳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曾子易箦

 有子之言似夫子

 公子重耳对秦客

 杜蒉扬觯

 晋献文子成室

卷四 秦文

 苏秦以连横说秦

 司马错论伐蜀

 范雎说秦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颜髑说齐王

 冯谖客孟尝君

 赵威后问齐使

 庄辛论幸臣

 触詟说赵太后

 鲁仲连义不帝秦

 鲁共公择言

 唐雎说信陵君

 唐雎不辱使命

 乐毅报燕王书

 谏逐客书

 卜居

 宋玉对楚王问

卷五 汉文

 五帝本纪赞

 项羽本纪赞

 秦楚之际月表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孔子世家赞

 外戚世家序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屈原列传

 酷吏列传序

 游侠列传序

 滑稽列传

 货殖列传序

 太史公自序

 报任安书

卷六 汉文

 高帝求贤诏

 文帝议佐百姓诏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过秦论上

 治安策一

 论贵粟疏

 狱中上梁王书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答苏武书

 尚德缓刑书

 报孙会宗书

 光武帝临淄劳耿弁

 诫兄子严敦书

 前出师表

 后出师表

卷七 六朝唐文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北山移文

 谏太宗十思疏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滕王阁序

 与韩荆州书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吊古战场文

 陋室铭

 阿房宫赋

 原道

 原毁

 获麟解

 杂说一

 杂说四

卷八 唐文

 师说

 进学解

 圬者王承福传

 讳辩

 争臣论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与于襄阳书

 与陈给事书

 应科目时与人书

 送孟东野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董邵南序

 送杨少尹序

 送石处士序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祭十二郎文

 祭鳄鱼文

 柳子厚墓志铭

卷九 唐宋文

 驳复仇议

 桐叶封弟辨

 箕子碑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梓人传

 愚溪诗序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石城山记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待漏院记

 黄冈竹楼记

 书《洛阳名园记》后

 严先生祠堂记

 岳阳楼记

 谏院题名记

 义田记

 袁州州学记

 朋党论

 纵囚论

 释秘演诗集序

卷十 宋文

 《梅圣俞诗集》序

 送杨寞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宦者传》论

 相州昼锦堂记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祭石曼卿文

 泷冈阡表

 管仲论

 辨奸论

 心术

 张益州画像记

 刑赏忠厚之至论

 范增论

 留侯论

 贾谊论

 晁错论

卷十一 宋文

 上梅直讲书

 喜雨亭记

 凌虚台记

 超然台记

 放鹤亭记

 石钟山记

 潮州韩文公庙碑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三槐堂铭

 方山子传

 六国论

 上枢密韩太尉书

 黄州快哉亭记

 寄欧阳舍人书

 赠黎安二生序

 读孟尝君传

 同学一首别子固

 游褒禅山记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卷十二 明文

 送天台陈庭学序

 阅江楼记

 司马季主论卜

 卖柑者言

 深虑论

 豫让论

 亲政篇

 尊经阁记

 象祠记

 瘗旅文

 信陵君救赵论

 报刘一丈书

 吴山图记

 沧浪亭记

 《青霞先生文集》序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徐文长传

 五人墓碑记

试读章节

吕相绝秦 成公十三年

《左传》

原文

晋侯使吕相绝秦①,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②,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晦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见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③。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候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④。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淆地,奸绝我好⑤,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犹愿放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⑥。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蟊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以是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④,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我以是有辅氏之聚。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使。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与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谷恶其无成德,则用宣之,以惩不壹。’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⑧,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注释

①晋侯:晋厉公。吕相,晋国大夫,一称魏相,魏铸之子因食色在吕,又称吕相。绝:绝交。②毅力:合力,并力。⑨旧德:过去的恩惠。④询:指商量。擅及郑盟:擅自与郑人订盟。⑤殄灭:灭绝。费:滑国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附近。费滑即滑国。⑥即楚:亲近楚国。谋我:谋算我晋国。⑦称盟:举行盟会。⑧承宁:安定。

译文

晋厉公派吕相去秦国断交,说:“从前我们先君献公与穆公相友好,齐心合力,用盟誓来明确两国关系,用婚姻来加深两国关系。上天降祸晋国,文公逃亡齐国,惠公逃亡秦国。不幸献公去世,穆公不忘从前的交情,使我们惠公因此能回晋国主持祭祀。但是秦国又没有完成大的功劳,却同我们发生了韩原之战。事后穆公心里感到了后悔,因而成全了我们文公回国为君。这都是穆公的功劳。

“文公亲自戴盔披甲。跋山涉水,经历艰难险阻,征讨东方诸侯国,虞、夏、商、周的后代都来朝见秦国君王,这就已经报答了秦国过去的恩德了。郑国人侵扰君王的边疆,我们文公率诸侯和秦国一起去包围郑国。秦国大夫不和我们国君商量,擅自同郑国订立盟约。诸侯都痛恨这种做法,要同秦国拼命。文公担心秦国受损,说服了诸侯,秦国军队才得以回国而没有受到损害,这就是我们对秦国有大恩大德之处。

“不幸文公去世,穆公不坏好意蔑视我们故去的国君,轻视我们襄公,侵扰我们的淆地,断绝同我国的友好,攻打我们的城堡,灭绝我们的滑国,离间我们兄弟国家的关系,扰乱我们的盟邦,颠覆我们的国家。我们襄公没有忘记秦君以往的功劳,却又害怕国家灭亡,所以才有淆地的战斗。我们是希望穆公宽免我们的罪过,穆公不同意,反而亲近楚国来算计我们。老天有眼,楚成王丧了命,穆公因此没有使侵犯我国的图谋得逞。

穆公和襄公去世,康公和灵公即位。康公是我们先君献公的外甥,却又想损害我们公室,颠覆我们国家,率公子雍回国争位,让他扰乱我们的边疆,于是我们才有令狐之战。康公还不肯悔改,入侵我们的河曲,攻打我们的涑川,劫掠我们的王官,夺走我们的羁马,因此我们才有了河曲之战。望东方的不通,正是因为康公断绝了同我们的友好关系。

“等到君王即位之后,我们景公伸长脖子望着西边说:‘恐怕要关照我们吧!’但君王还是不肯开恩同我国结为盟好,却乘我们遇上狄人祸乱之机,入侵我们临河的县邑,焚烧我们的箕、郜两地,抢割毁坏我们的庄稼,屠杀我们的边民,因此我们才有辅氏之战。君王也后悔两国战争蔓延,因而想向先君献公和穆公求福,派遣伯车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们和你们相互友好,抛弃怨恨,恢复过去的友谊,以追悼从前先君的功绩。’盟誓还没有完成,景公就去世了,因此我们国君才有了令狐的盟会。君王有产生了不善之心,背弃了盟誓。白狄和秦国同处雍州,是君王的仇敌,却是我们的姻亲。君王赐给我们命令说:‘我们和你们一起攻打狄人。’我们国君不敢顾念姻亲之好,畏惧君王的威严,接受了君王使臣攻打狄人的命令。但君王又对狄人表示友好,对狄人说:‘晋国将要攻打你们。’狄人表面上答应了你们的要求,心里却憎恨你们的做法,因此告诉了我们。楚国人同样憎恨君王反复无常,也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叛了令狐的盟约,而来向我们要求结盟。他们向着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和楚国的三位先王宣誓说:’我们虽然和晋国有来往,当我们只关注利益。‘我讨厌他们反复无常,把这些事公开,以便惩戒那些用心不专一的人。’诸侯们全都听到了这些话,因此感到痛心疾首,都来和我亲近。现在我率诸侯前来听命,完全是为了请求盟好。如果君王肯开恩顾念诸侯们,哀怜寡人,赐我们缔结盟誓,这就是寡人的心愿,寡人将安抚诸侯而退走,哪里敢自求祸乱呢?如果君王不施行大恩大德,寡人不才,恐怕就不能率诸侯退走了,我谨向全部意思都向君王的左右执行宣布了,望他们权衡怎样才对秦国有利。”

P22-23

序言

经典之藏,心灵之旅

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读书又是一件愉悦的事。读书是求知的理性选择,同时,读书又是人们内在自发的精神需求。不同的读书者总会有不同的读书体验,但对经典之藏,对精品之选的渴求却永远存在。

传统上,读书是求学的手段,干百年来,人类知识的传承,最重要的总是通过书籍的记载与传述。因为有了书,人类才可以文脉延续,薪火相传。西哲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而,先贤们都把读书当作高尚而庄重的事情,赋予读书神圣、光荣的使命感。故此,韦编三绝、悬梁刺股,以及凿壁、囊萤、映雪等等,就成了刻苦求学的典型,千百年来成为人们效法的楷模。于是,寒门学子挑灯夜读,富家子弟潜心求学,或诚心拜师,或自学成才,诸如此类的事例,就成了激励学子上进求学的传说故事而广泛流传。

书籍除了自身寓含的教化功能外,还能让人感到身心的愉悦和快乐。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极力去寻找各种承载文明的载体,来填塞文化需求的饥渴。一本残破小书,可以在上百人的手中传递和阅读,看完后仍意犹未尽,不忍释卷。彼时,人们读书如饥似渴,却并无黄金屋、颜如玉一类的功利目的,有的只是内心的精神需求,读书的愉悦与快乐正在于此。仲春季节,读书间隙,推窗而立,鸟语花香扑面而来,内心深处则有禾苗拔节的哔剥之声回响;炎炎夏日,一卷在手,品茗读书,摇扇驱蚊,自然能感受到心灵的清凉和愉悦;秋风瑟瑟,听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嘬一口酽茶,想起“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名联,便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数九严冬,寒意砭骨,围炉夜读或雪夜捧卷,书香入腹,情暖人心,又能体验到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悠悠遐思。

 无论是求学求知还是寻求精神上的愉悦,读书都是我们的一种心灵之旅,是接受自我内心的召唤和灵魂的导引上路,让自己再次起飞得到新生的力量。变换的风景,奇异的遭遇,萍逢的客人……这一切旅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都会在我们读过的书籍中出现,它们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们警醒,唤起我们好奇。在我们被琐碎磨损的生命里,张扬起绿色的旗帜;在我们刻板疲惫的生活中,注入新鲜的活力。

正因为读书之益,读书之趣,我们才对书籍本身挑剔起来。试想,灵魂之伴侣如何可以等闲视之呢?一本书的好坏,总会有无数人来品评,既有芸芸众者即兴点评,又有专家学者细心解析,然而,书籍最终的裁定者是历史而不是某一种潮流。随着时光的淘汰,留下来的经典之作渐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留在人们的案头,成为经典之藏。

“典藏”之作正如伴随我们的益友,多闻、博大、精彩而有趣,这样的益友,需要人们用心地品读,细心地筛选,最终把最好的“朋友”留在自己的身边。我们的“典藏”正是帮助读者挑“益友”的一种尝试,希望能把经典的、有价值的或者有趣的书籍放在读者的案头,让它们像朋友一样陪伴每一位读者走上自己的心灵之旅。

当我们打开书本,走进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自然能够体验那种君临一切的奇特感觉。此时心如止水,宁静安然,恰如室外无言的星月,美文佳句不期而至时,或击案称绝,或吟哦出声,甘之如饴。愿这“典藏”之作能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一块绿荫,助大家在自己的漫漫行旅中搭起一座可供休憩的风雨亭,对抗庞大、芜杂、纷繁的外界侵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7: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