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白雪与红狐/倾听大自然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美)约翰·巴勒斯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位严肃的艺术大师啊!摒弃画布与颜料,而选择大理石和凿子。作者喜欢在祥和的月圆之夜走出家门,凝视着皎洁的月色,还有被月光洗涤过的雪地。空气中像是藏着团火,寒冷却温暖着作者。在醒来的森林中漫步,聆听知更鸟歌唱的是美国著名自然散文家约翰·巴勒斯。来听他讲述观察鸟儿造窝,追寻蜜蜂的巢穴,品尝美味的苹果和追逐雪地里的狐狸的故事吧!

《白雪与红狐》是“倾听大自然”系列中的一本。

内容推荐

《白雪与红狐》的作者约翰·巴勒斯(1837—1921),美国著名博物学家、散文家,环保运动的领军人物。他一生体验自然,书写自然,被誉为“美国乡村的圣人”“走向大自然的向导”。《白雪与红狐》收录了其《白雪与红狐》《鸟巢》《雪行者》《苹果》《蜜蜂牧歌》等经典散文,使人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质朴,芬芳与美好。

目录

这本书要带你去的地方

白雪与红狐

鸟巢

雪行者

苹果

蜜蜂牧歌

试读章节

雪已经积了三尺厚,世界白茫茫一片。晴空万里,无云层蔽日,阳光直射而下。人休想抬眼与太阳对视,多亏了不断地眨眼,世界才没有在奔涌的泪水中扭曲变形。一阵风将山丘上的积雪吹散了,露出一小块耕地,让人欣喜无比,好比口干舌燥时见到一泓清泉,或是沙漠中的绿洲。

我在田地里坐下来,闭上双眼让它们静静享受清风的沐浴。这风好似药膏,带走眼睛先前被阳光灼烧的刺痛。风是这样轻柔,带着善意,很快被这个世界所接纳;而雪也不甘示弱,依然骄傲地维护着自己的立场。很快地,雪再次将世界完全收为己有,继续它专制的统治,毫无让步与妥协。它反射着耀眼的阳光,迷离了人的视线。它在冬天降临,仿佛用仁慈的双手呵护着怀中的世界,但它又是那样的霸道,拒绝任何事物的进出。

我们沿着陡峭的山坡向上攀登,沿途只有几根稀疏的毛蕊花茎和几棵生得很高的野草露在雪地之上。积雪将靠近山顶的一圈环绕了起来,石墙与人类文明的痕迹在这儿均已经被大雪抹去。一直要等到五月,小山才会脱去这条腰带。在此期间,有时耕地的犁也不得不在它面前停下来。

就这样,一张纯白的巨幅画卷从山顶沿着山脊一路延展开来,直到我们脚边。大自然遮遮掩掩地为大片大片的农场盖上了一层纯白的轻纱,或是高山巍峨,或是小山陡峭,都已被赠予了这无瑕的长衫。栅栏或是石墙露在地面的线条有些断断续续,像是被人抹过了。

阳光如此强烈,我不得不背过身去,或是用手为眼睛挡出些阴影来。这幅画卷中的所有事物在阳光下都显得清晰分明,人凭肉眼都可以看见一只一英里半以外的狐狸。农夫喂着牛,去田里施肥,或是牵着马去饮水,行人徒步从山脚绕过山丘,孩子们跋山涉水地上学去——这一切景象尽收眼底,像是巨大的银白幕布上的黑点,小却无处可藏。

用雪来无限掩盖大地真相的行为多么罪恶啊!这是对大地的阿谀奉承!你或许可以相信远方一片贫瘠的土地曾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但是绝对无法想象这片只有些轻微凹凸的缓坡竟然不是世上最平缓的草场,反而乱石横布。

那个黑点是什么?离我们大约一干二百米的样子,它就在峡谷旁山顶上的那一片旷野中缓缓地爬行着,好像一只苍蝇。这时,一阵浑厚的狗叫声远远传来,我们才知道那小黑点竟是我们的猎狗。今天清晨,它翻过了这座山峰,后来便循着地上的脚印追踪着一只狐狸,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小时了。它终于发现了这只狡猾的狐狸,朝比格山追了过去。

我们沿着一些有经验的猎人两三天前留下的足迹,穿过树林到达了山肩。这是我们到达山顶之前遇到的一片高原。在有些地方,雪上是可以让人行走的,但是如果一片雪忽然垮塌了,之后我们便会用腿去试探雪的深度,而事实证明它总能没过我们的大腿。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白色的世界,就好像是一位大师的魔术,将所有的树都变成了雪。最细小的树枝就像是上好的白鹿角。树枝好像是沾满了绒毛的迷宫,在眼前四下交错,将视野切割得混乱不堪。在低海拔处,我们经过的树林只是一片萧索,但现在,周围的山峰都像是处在极地,树上全压着沉甸甸的雪。放眼望去,这个极寒地带像是被清晰地描了边,如同海岸线或是湖岸线一般平滑。温度高一点的气海笼罩了海拔低的山峰以及所有的山谷,而海拔较高的山峰则成为了一座座白色的小岛。白霜压弯了树枝。风并不急着将它们吹落,它们便渐渐地像是长成了树的一部分。

我凑近了察看,发现枝条都被冰给包裹住了,新生的嫩芽正努力冲破冰雪的束缚迎接春天。这是一种由霜冻和雪团联手开发的植物新品种,它遮天蔽日,并且像夏天的树叶一般撑起了整片森林。我们走在柔软的白色世界中,头顶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或是薄雾。尽管开阔的山顶清风徐徐,但蜡烛却能安然无恙地在这雪帘厅堂里静静地燃烧。

猎狗紧逼着狐狸穿过了这片白色的偏僻之处。要怎么才能找到它们呢?我们已经听不见猎狗的叫声了,只得硬着头皮前进。无数野兔的脚印散布得到处都是,它们柔软的脚垫暴露了它们四下奔走的痕迹。有时,我们还能从脚印上看出一次十英尺远的大跳跃。它们有着自己固定的路线在森林里来来回回,我们时不时便会从中穿过。低矮茂密的树林十分适合野兔生存,有时它主动承担起了保护野兔的责任,披上一身素衣。这比野兔自身的皮毛还要白净。P3-8

序言

大自然是人类的摇篮。文明人类所拥有的一切,无不起源干自然。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情感,我们对美和幸福的渴望,对梦想的追求,都和大自然紧密相连。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的一切都是虚无。

讴歌自然之美,抒发人类沉浸在自然中的优美宁静的心境,是文学作品常写常新的主题。古往今来,无数文学家用他们独特的文字,写出了人类对自然的赞美,写出了他们亲近自然的深情感受。自然之美,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收在这套书中的文字,是文学家和大自然的奇妙对话,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声。这些作品,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名篇,自它们诞生以来,已被翻译成各种不同的文字,在人间流传,感动过无数读者。在年轻时代,我曾迷恋过其中的好几位作家的文字,如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梭罗的《瓦尔登湖》,还有儒勒·米什莱和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我曾跟随他们的目光和脚步,游历天地间的美景,谛察大自然的万种风情,聆听天籁在人心中引发的奇妙回声。收入这套书的另外几位作家,也是大自然的歌手,约翰·缪尔、阿尔多·李奥帕德、约翰·巴勒斯、德富芦花,他们置身于大自然,情不自禁地书写着心中的赞叹和沉醉。他们的文字,不仅描绘自然的四时景色,还将生灵的自由鸣唱转化成语言,拨动读者的心弦。这些热爱大自然的智者,将大自然的声音化成了美妙的文字,在自然和人心之问架起了桥梁。阅读这些讴歌自然的作品,能驱逐烦躁,使心灵归于宁静,读者可以在这些智者的指引之下,作奇妙的自然之旅。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城市正在大规模地扩展。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大自然在缩小,甚至在慢慢消失。野草花树、溪流湖泊、旷野峻岭……这些自然的景象,似乎都已退到陌生的地方,和现代人的生活距离越来越遥远。然而,我们必须认定一个不会变更的事实:大自然依然存在,而且永远不会消失。人类无法改变她,无法躲避她,更无法消灭她,她永远在我们的身边,默默地注视我们、安抚我们、陪伴我们、哺养我们。从前,我们曾经喊过“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样的口号,有人认为人类可以主宰自然,可以对自然颐指气使,按自己的需求改变自然的形态。这样做的结果,必定是失去安宁和美,并终将受到惩罚。

对大自然,我们应该怀抱敬畏和感恩之心,大自然坦陈在天地之间,是我们视野中美的盛宴,而随风飘漾的天籁之声,是最动听的音乐。能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聆听大自然,是人类的幸福。这套书中的文字,可以让读者品味这种幸福。

记得普里什文曾经说过,如果热爱自然,即便是面对一片风中落叶,也能写出一首长诗。在这套书中,到处可以感受到这样的诗意。请读一读从书中随手摘录的文字吧:

“我以为是微风过处,一张老树叶抖动了一下,却原来是第一只蝴蝶飞出来了;我以为是自己眼冒金星,却原来是第一朵花儿开放了。”

“我喜欢在祥和的月圆之夜走出家门,凝视着皎洁的月色,还有被月光洗涤过的雪地。空气中像是藏着团火,寒冷却温暖着我。”

“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倾听风儿、鸟儿和瀑布的歌唱,就要读懂岩石、洪水、风暴和山崩的语言。我要和原野、冰川交朋友,尽我所能贴近大自然的心……”

让我们追随这些优美的文字,去贴近大自然的心。在阅读这些文字的同时,读者也会由衷地生出愿望:迈出家门,走向辽阔的原野、山林、江海,以自由的身心,去拥抱大自然,倾听真正的天籁之声。

2013年9月17日于四步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