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由赵天宝著,本书从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形成环境说起,以山官纠纷解决机制中的“讲事”为核心阐述了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内容;以婚姻纠纷、人命纠纷、偷盗纠纷为例,阐明了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状况;然后总结了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的五大特征和三大价值,力求还原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维系景颇族社会秩序的本来面目。尊重历史才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承认历史才能为当今科学立法夯实基础。本书通过案例的具体分析,把静态的习惯规范和动态的解纷运行过程结合起来,并展示了一条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变迁的线索,目的是彰显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合理性及生命力。
《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由赵天宝著,本书以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法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运用历史学方法梳理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的生成环境,运用法社会学理论去探寻景颇族法文化传统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启发意义,把静态的习惯规范和动态的就份解决过程结合起来去分析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总结其特征和价值,力求恢复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维护社会秩序的原貌,《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目的是为了实现景颇族习惯规范与国家法的良性互动奠定基础。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材料和方法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的生成环境
一、景颇族文明的历史溯源
(一)民间口承文化的表达
(二)相关史料记载的佐证
二、客观限制:封闭的生存环境和脆弱的经济基础
(一)封闭的生存环境
(二)脆弱的经济基础
三、精神信仰: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观
(一)万物有灵的“鬼魂”崇拜
(二)祖先崇拜
(三)懂萨
(四)祭祀仪式
四、多元混治:错综复杂的政治与文化环境
(一)景颇族社会的政治环境
(二)基督教文化的侵入
第二章 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内容
一、讲事
(一)讲事的分类
(二)讲事的内容
(三)讲事的程序
(四)讲事的执行
二、神判
(一)神判产生的原因
(二)神判的种类与特征
(三)神判的合理性及评价
三、拉事
(一)拉事的原因
(二)拉事的过程
(三)拉事的评价
第三章 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上)——以婚姻及性关系纠纷为例
一、“串姑娘”纠纷
二、违背缔婚原则纠纷
(一)违背“同姓不婚”
(二)违背“单向舅表婚”和“姨表不婚”
(三)违背“等级内婚”
三、离婚纠纷
四、“抢别人老婆”纠纷
五、强奸纠纷
第四章 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下)——以人命及偷盗纠纷为例
一、人命纠纷
(一)故意杀人纠纷
(二)“朗当死”纠纷
(三)血仇纠纷
(四)过失杀人纠纷
二、偷盗纠纷
(一)普通偷盗纠纷
(二)特殊偷盗纠纷
(三)疑难偷盗纠纷
第五章 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的特征
一、多元性
二、原始民主性
三、民族地域性
四、恢复性
五、神意性
第六章 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
一、映现法起源的线索
二、促进社会和谐
三、传承民族法文化
结论:重视纠纷解决的本土资源
参考文献加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