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后裔(第1卷传国宝玺)》编著者大力金刚掌。
“华人世界的《达芬奇密码》、超越《鬼吹灯》”,如果你觉得网络上这些评价似乎言过其实,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翻开这本书,用你自己的标准去评价!
在南北大地,广泛传说着一个神奇的故事。故事主人公是张国忠、张毅城父子,他们运用茅山道术踏足天下,从驱鬼镇邪到民间冤案、千古谜团都被一一揭开,他们的足迹甚至遍及亚欧异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信仰,中国最厉害的茅山道术,是否能一展其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茅山后裔(第1卷传国宝玺)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大力金刚掌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茅山后裔(第1卷传国宝玺)》编著者大力金刚掌。 “华人世界的《达芬奇密码》、超越《鬼吹灯》”,如果你觉得网络上这些评价似乎言过其实,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翻开这本书,用你自己的标准去评价! 在南北大地,广泛传说着一个神奇的故事。故事主人公是张国忠、张毅城父子,他们运用茅山道术踏足天下,从驱鬼镇邪到民间冤案、千古谜团都被一一揭开,他们的足迹甚至遍及亚欧异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信仰,中国最厉害的茅山道术,是否能一展其长? 内容推荐 《茅山后裔(第1卷传国宝玺)》编著者大力金刚掌。 《茅山后裔(第1卷传国宝玺)》内容提要:从秦朝开始,用和氏璧做成的传国宝玺就是中国正统王朝的象征,也是皇帝权威的唯一代表。自元朝后,传国宝玺忽然莫名失踪,明太祖朱元璋虽多次多方搜寻,依旧毫无消息。 数百年后,青年张国忠因缘际会得到了一本《茅山图志》,意外地成为茅山道派末代掌教,同时,一份从古尸腹中取出的丝绢,更将他引向了寻找传国玉玺之路…… 传国玉玺流落何方?香港富豪廖七究竟遇见了何等恐怖的大对头?传国宝玺与茅山道派有着什么纠葛?张国忠与师兄老刘头、美国学者秦戈,能够在九死一生的探险之旅中实现各自的目标吗?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茅山图志 第二章 李村 第三章 撞客 第四章 符 第五章 上山下乡 第六章 河堤 第七章 殍地 第八章 马真人 第九章 烧尸 第十章 七星钉魂阵 第十一章 武斗 第十二章 秘密 第十三章 慧眼 第十四章 黑疮 第十五章 三煞天棺 第十六章 借阳 第十七章 天破 第十八章 七窍赤流 第十九章 杀生刃 第二十章 铁箱 第二十一章 送别 第二十二章 殄文 第二十三章 王子豪 第二十四章 玉碹 第二十五章 香港 第二十六章 秦戈之邀 第二十七章 錾龙阵 第二十八章 毒玉 第二十九章 席子村 第三十章 穷追不舍 第三十一章 星吮台 第三十二章 宿魂台 第三十三章 千魂魈 第三十四章 释艮阵 第三十五章 猜测 第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 第三十七章 巴山藏宝洞 第三十八章 逆入乾坤 第三十九章 人皮邪影 第四十章 生死素骱位 第四十一章 玉盒 第四十二章 双魂胎 第四十三章 逃出生天 第四十四章 七叔 第四十五章 廖氏祖宅 第四十六章 不共戴天 第四十七章 调虎离山 第四十八章 以命斗命 第四十九章 千钧一发 第五十章 蛛丝马迹 第五十一章 死玉叠影 第五十二章 夜守赵宅 第五十三章 雷池之锢 第五十四章 强弩之末 第五十五章 秦戈的发现 第五十六章 顿足六道 第五十七章 启尸招魂 第五十八章 雾灵鬼影 第五十九章 十八冥丁 第六十章 敲门砖 第六十一章 瓶子 第六十二章 观音像 第六十三章 人 胄 第六十四章 圭鬼 第六十五章 冥渠 第六十六章 人阵合一 第六十七章 遗憾山中 第六十八章 洞彻殄文 试读章节 第一章《茅山图志》 1967年12月,前所未有的寒流席卷着这座历来被看做天子门户的城市,中华大地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浩劫,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在这一年达到了顶峰,甚至波及了香港,已经初露端倪的上山下乡风搅得到处人心惶惶。相比起农村,城市生活还是相当优越的,每月粮油多少有点保障,虽说时常吃不饱,但毕竟比乡下的白薯面强得多。度荒①的阴影在人们心头的烙印实在太深了。 作为校革委会的书记员,张国忠最近满面愁容,因为革委会交给他了一个十分离谱的任务,就是写一篇批判封建迷信的文章。 张国忠是个中专老师,原来在这学校上学,后来因为成绩突出,留校当老师了。别小看中专,那个年代,考上中专可比现在考清华大学难度大得多。文革以前,考不上中专的人才去上高中,一直到改革开放中期都是如此。那时的中专毕业生,绝对算得上真材实料的知识分子。 对毕业时语文近乎满分的张国忠而言,写一篇批判文章简直是信手拈来,小到校长书记,大到二战名将,只要到了张国忠笔下,绝对就成了无药可救的人渣。但是对于眼前这本从校党委书记家抄出的清末版《茅山图志》,张国忠却实在是无从下笔。 书里写的,全是一些诸如如何降妖捉鬼一类的方法,还有一些类似于武术的图解,一些自己从来没听说过的植物、器皿,一些莫名其妙的兵器或工具,再就是这些东西怪异无比的使用方法。更让张国忠摸不着头脑的,就是书中还记述着如何解决一些看似生病的人体症状,但方法匪夷所思,例如用房檐下的土沏水喝、喝泡着古代铜钱的香油一类的东西,完全不着边际。 写批判性的文章,是要有理有据的,这也是革委会的要求。你说这东西是坏的,必须说明前因后果,坏在哪里,为什么坏,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什么危害,什么样的东西不坏等等。如果是批判《聊斋》这类的神话传说,倒还好下手,但眼前这本书,看似对人没什么坏处,至多说这本书的内容是假的骗人的。但欺骗和毒害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写成欺骗肯定交不了差。革委会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把这种东西描述成毒害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大毒瘤,但在张国忠看来这种说法压根就无从谈起,书里又没写用活人去祭祀或者杀人放火,至多是让人把房檐下的土冲水喝了,难道这就祸害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吗?一想到这儿,张国忠便一筹莫展。 两个礼拜过去了,张国忠始终在翻看这本《茅山图志》,指望从中找出点破绽来,然而书中内容看似不着边际,实际读起来却环环相扣无懈可击。此时张国忠的爷爷颤颤巍巍地从阁楼上下来了,“孩子啊,那书上写的都是真的,不信你就找个人试试。” “你这个无产阶级的叛徒,我跟你没有关系!不要干扰我的革命工作!”听见爷爷跟自己说话,张国忠眉头一皱,故意提高声调大喊。 自从爷爷被扣上叛徒的帽子,张国忠家里就跟古代被抄家的大臣没什么区别,先是父亲在厂里被批斗然后被开除,然后是自己入团受阻,家里的玻璃也被外面人砸了,最后还是一家子人含着眼泪跟爷爷签了断绝关系划清界限的字据,才勉强息事宁人。 从此张国忠的爷爷只能一个人住在四面漏风的阁楼里,一家人虽然心疼,但也没办法。张家和几个邻居混住在当初意大利租借地的一幢木质洋楼里,他们的一举一动邻居都看着呢,除了半夜可以偷偷给爷爷塞一条棉褥子,要是在白天稍微做出点亲密的举动,都会面临被邻居举报的危险。 爷爷笑了一下,扶着墙一步一拐地下楼去了。不过爷爷的话倒是给张国忠提了很大的醒,“是啊,我找个跟书上描写的有同样症状的人,用书上的方法试试,倘若不灵,那这套东西不就不攻自破了吗!”说实话,这时的张国忠对书上这些匪夷所思的内容,还是半点都不信的。 可是,书上描写的症状实在是不太好找。拿着革委会的介绍信,张国忠在一个礼拜里走访了上百户人家,都没发现有类似的情况。正当张国忠准备放弃这种大海捞针般的寻找,另辟蹊径时,一个消息传到了张国忠的耳朵里。 这天早晨,革委会的小刘跑到张国忠家,告诉张国忠,学校党委书记魏老二②死了,是畏罪自杀,他媳妇疯了,但神智很清醒,只不过不时会胡言乱语,说的全是魏老二年轻时的事。革委会认为他媳妇想给魏老二翻案,让张国忠一起去审魏老二他媳妇,然后写一份批斗书。 这个消息,着实让张国忠心中一动,因为这魏老二媳妇的症状,似乎与《茅山图志》中描写的一些症状十分吻合。“只要我用书中的方法试试,无效的话,那论据不就有了吗?”想罢,张国忠把家里的醋瓶子揣在了包里,带上纸笔和事先准备好的柚子叶,和小刘出发了。 到了魏老二家,张国忠不禁一阵心酸。说实话,魏书记生前为人很和善,而且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很长一段时间里张国忠曾经很崇拜魏书记。但此时的魏书记家跟几十年没有香火的破庙没什么区别,到处是打砸过后的狼藉。魏书记的妻子一个人躺在床上,嘴里流着口水,胡言乱语个不停,在床边,站着几个满脸严肃的年轻学生和老师。 张国忠找了张破报纸直接坐在了地上,仔细地观察着魏书记的妻子,认真听着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我怎么可能是叛徒呢?我38岁入党,天津解放的时候我是校纠察队的队长,还抓过特务,立了功,我档案上都有,你们说的都是诬陷!”说这些话时,魏书记的妻子目光呆滞却语气激烈,整个屋子里充满了诡异的气氛。 “你说她到底是真的精神病,还是想装病替魏老二开脱啊?她说的抓特务记录,确实是真的,真是怪了,这事魏老二生前也没提过,就连陈校长都不知道还有这么档子事。”小刘偷偷跟张国忠嘀咕。“别说话!听听她还想说什么!”张国忠竖起手指,做了个“嘘”的姿势。 注解: 度荒:1959年至1961年,波及全国的三年自然灾害,民间又称“度荒”。 魏老二:凡是被批斗的人,都要被去掉尊称,起个外号,批林批孔的时候,连孔老夫子都被安上了孔老二的外号,就更别提这个名不见经也不传的书记了。 第二章李村 “1946年5月7日,地下党河平区委书记王向升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他可以证明我的清白!” “连日子都记得这么清楚,跟档案上写的一样,不会是魏老二临死前告诉她的吧?” “不可能,魏老二在学校水房住着,直到他上吊,从来没回过家。学校天天有人站岗,以魏老二的身子骨,不可能翻墙出去的。”学生们小声嘀咕着,完全没注意张国忠已经凑到了魏书记妻子的床前。 “魏书记,王向升也是叛徒,这谁都知道,他比你死的还早。你说你不是叛徒,还有什么其他证据吗?”此时魏书记的妻子又好似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前方,傻笑起来。 张国忠这一提问,尤其是他称呼魏书记的妻子“魏书记”,让周围的人着实吃了一惊。“我说小张同志,你是不是也疯了?我得找你谈谈!”站在一旁的革委会宣传员刘洪刚义正词严地看着张国忠。 张国忠把所有人叫到了门外,“她是真疯了,你们没看见她的眼神和嘴角的哈喇子吗?她以为自己就是魏老二,绝对是真疯,是精神病!对待精神病,就得顺着她的话说。其实精神病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只要把她自己那套理推翻了,她也就没词了。”“嗯,你说的也有道理。那你去试试吧。” 张国忠再次来到魏书记妻子的床前,把包里的醋瓶子和柚子叶掏了出来,往柚子叶上倒了点醋,一下就按在了魏书记妻子的脑门上。这招就是在《茅山图志》上学的。周围的人此时都愣了,只见魏书记妻子手脚微微地抽搐着,身子不断地扭动,“快按住她!”张国忠大喊。这可是检测《茅山图志》真实性的大好机会,倘若柚子叶掉了,试验就失败了,要24个时辰也就是48小时后才能再来,那样就不能彻底证明《茅山图志》的虚假性了。 周围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下意识地按住了魏书记妻子的手脚。过了大概一分钟,魏书记的妻子不动了,每个人都是一头雾水,“她怎么了?不会是死了吧?”一个女学生吓得满脸煞白,问道。 拿掉柚子叶,张国忠仔细察看魏书记妻子的一举一动,过了大半天,魏书记的妻子才缓缓地睁开了眼,长出一口气道:“我这是在哪儿啊?” 张国忠跟那些革委会同学说,这是自己老家治精神病的偏方,也不是每次都好用。实际情况只有张国忠自己知道。这次经历,动摇了张国忠对《茅山图志》真实性的怀疑,“莫非是巧合?但也太巧了吧?不对,肯定是巧合,肯定是魏老二他媳妇装疯卖傻,看我们按住她以为我们要把她也拉出去批斗,才不得不假装康复的。”张国忠不停安慰自己,但在内心深处,却始终不能重塑对《茅山图志》那种深刻的怀疑了。 张国忠老家治疗精神病的偏方很快在学校传开了,据说是用几片树叶子蘸醋按在脑门上就行,几个家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也试过,压根就不管用。殊不知,面对真材实料的精神病,这东西哪里有效? 在张国忠看来,宝贵的验证《茅山图志》虚假性的机会被浪费了,还得再找。可是去哪里找呢?那时候虽说畏罪自杀的叛徒内奸很多,但其家属却没有再出现过类似现象。一筹莫展之际,张国忠的爷爷又来了。 “怎么样?管用不?”张国忠的爷爷以前在农村当过民兵,怪事在农村比比皆是,所以张国忠的爷爷自从看到张国忠天天琢磨这本《茅山图志》后,便总想告诉孙子那东西其实蛮有效。 在确定了邻居家确实锁门没人之后,张国忠压低了嗓音,“爷爷,你说这玩意到底是真是假啊?”“真假我不敢说,但农村出点事,都是找先生看,大夫看不好的,先生来了八成就能行。”“我看那只是巧合,这东西肯定是假的。”“你要不信,就去农村,找这种事比城里好找的多。” 带上了干粮,张国忠步行去了远郊。 位于小站附近的李村,是当时天津周边比较正宗的农村,和市郊的城乡结合部不同,这里保留着很正宗的农村风俗和生活传统。村民大都姓李,多少还都沾点亲。虽说离市区不算太远,但交通却是闭塞的很,根本没有像样的路能通行。虽说已经成立了生产队,但文革的暴风好像并没在这掀起太大的波澜,除了前两年斗过一个外姓的富农以外,这两年除了斗斗偷高粱秆的小偷外,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批斗。大部分村民虽说身份是社员,但骨子里的观念跟解放前并没什么本质上的改变。 张国忠给生产大队李队长看了革委会的介绍信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李队长微笑着看了看张国忠,“好小子,年纪轻轻,道行不浅啊,我告诉你,村里现在就有个人闹撞客,抬到医院,大夫说是撒癔症,让抬回家等死。他家闺女长得不赖,说谁能把她爹瞧好,就跟谁了。远近来了不下十几个先生都瞧过了,都说不行。你要是能行,看你小伙子长得精神,那大黄花闺女就能领走也说不定啊……” 这番话说得张国忠哭笑不得,这李队长干脆把自己看成是市里派过来跳大神的了,正经事轻描淡写,说起黄花闺女来倒是眉飞色舞的,这都哪儿对哪儿啊? 不过在与李队长的交谈中,张国忠倒是头一次听说了“撞客”这么个新名词。原来类似于魏书记媳妇犯的这种病症,在医学上称为“癔症”,只能归为精神病,并无其他解释,也没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在农村,这种症状叫“闹撞客”,按老百姓的理解就是鬼上身,找个跳大神的折腾一下就好了。 农村人的热情真是出乎张国忠的意料,这李队长家就跟过年似的,做了一锅土豆炖鸡,还炒了一盘辣椒鸡蛋和一盘大白菜烩粉条,吃得张国忠都不好意思了,为了自己那无聊的文章,害人家把过年的材料都提前用了。一听说是市里过来的人,李队长的大儿子还拎了两瓶白酒回来。张国忠虽然一再强调自己不会喝酒,还是被灌了两盅,从没喝过酒的张国忠顿时栽倒在床上。等他醒过来时,发现床边上竟然站了个大闺女。 第三章撞客 张国忠仔细端详了一下床边上这个大闺女,穿得寒碜了点,但眉清目秀,比他一路上看见的农村女孩好看不少,即使放到自己学校里,也能算是中上姿色。 李队长此时走了过来,“小伙子醒啦?这就是李大明家的丫头,叫二丫。她听说你能瞧撞客,一早就跑来了。”张国忠哭笑不得,自己本来是来农村验证《茅山图志》虚假性的,但现在从村长到村民,都认为自己是来给村里人跳大神的,而且待若上宾。其实自己只不过是粗粗翻了两遍《茅山图志》,了解点皮毛中的皮毛,好多古文看不懂也懒得琢磨,现在可好,被人家当成救星了,昨天还吃了李队长家一顿过年饭。现在要是一字一句地解释来意,恐怕会伤害了农民兄弟的感情。算了,还是硬着头皮去吧,反正十多个他们所谓的先生都瞧不好,自己这么年轻,瞧不好也不丢人,正好也验证了《茅山图志》的虚假性…… 话虽这么说,但在张国忠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像上次一样瞎猫碰死耗子蒙上,毕竟吃了人家的嘴软嘛,更何况还有一个长相不错的农家闺女巴望着。 闹撞客的人名叫李大明,好像还是李队长的亲戚,据说是前两年挖河堤,挖出过一口大棺材,从此后便坐下了病根,成天自言自语,说自己是两榜进士什么的,满嘴之乎者也,一天到晚就吃点咸菜喝点水,人一天比一天瘦,眼看着瘦成了一把柴火棍。李大明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弄成这个地步,家里的农活儿都是闺女李二丫和一些亲戚朋友帮着干的,家里本来就穷,这几年花钱请先生更是把家底儿都折腾光了…… 来到李大明家,张国忠也着实有点傻眼,说实在的,他虽说翻过几遍《茅山图志》,但实战经验却几乎没有,此时的张国忠也只好把批斗人时用的那堆“套词儿”搬了出来…… “姓名!” “你说什么?”话虽然是从李大明嘴里说出来的,但其眼神和语气却很不协调,似乎语言并不受其意识支配。 “我问你叫什么!”张国忠一拍桌子,语气异常强烈,一来是先发制人,二来也是给自己壮胆。 “在下姓程名科字相章,号路风居士,嘉庆庚午年进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你等小小毛童,何来顶撞于我?” 李大明就是个种地的,初小①都没念过,还什么字啊号啊,还才高八斗,张国忠越听越想乐。而门外的李二丫对张国忠的期望却又高了一成,以往那些先生可没张国忠这么厉害,一看见父亲李大明,一律是吓得跟个孙子似的,说不了几句话就跑了,眼下这个市里来的先生就是不一样,这么厉害,拍桌子瞪眼的,看来是“道行”不浅。 在张国忠想来,跟上次一样,用柚子叶蘸点醋,贴到李大明脑袋上就算完事大吉了,但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就是先要把李大明盘问一番,让乡亲们看看自己还是有一些工作量的,无产阶级的力量始终会战胜一切牛鬼蛇神。 “你既然是清朝人,来这儿干吗?说!” “哈哈哈,小小毛童,竟然敢询问本座?”李大明目光虽说呆滞,却带着一种说不上来的凶狠,“今天就让你看看本座的厉害!”说着,李大明忽然向张国忠扑了过来,双手顺势紧紧地掐住了张国忠的脖子。张国忠当时正在想:刚才这小子还在自称是清朝进士,现在怎么忽然成本座了?只有国民党反动派的军官才称为军座,莫非李大明是个特务?正想着半截,李大明已经扑了过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张国忠一点反应也没有,只觉得这双手的力量大得惊人,根本就不像是人的力量。仅仅几秒钟时间,张国忠便已被掐得脸色青紫,吐着舌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又来了!快来人!”此时的李队长瞪着眼珠子才反应过来,一个劲地大喊,身边七八个年轻力壮的村民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去扯李大明的胳膊。 其实,这种事在李大明身上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以前有几个先生,要么不敢进屋,要么硬着头皮进去了,就会遭遇这种事。而且一到这种时候,骨瘦如柴的李大明便会力大无比,要七八个壮小伙才拉得开。有一个先生因为年纪大了,仅几秒钟的工夫就险些被活活掐死,幸亏卫生院的大夫来得及时,又是针灸又是人工呼吸,折腾了一刻钟才缓过来。从此后,再也没有先生敢来给李大明瞧病。 对于李大明的撞客为什么闹得这么厉害,先生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说这东西已经成气候了,想治住不易。 张国忠慢慢地睁开了眼睛,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正在训斥周围村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这种封建迷信的东西以后不要搞!李大明患的是精神分裂,求神拜佛有什么用?你们要相信科学!还有你李铁生,你身为队长竟然带头搞这种事,以后怎么做别人的工作?万一这孩子死了,怎么跟他家里人交代?” 此时张国忠的脑子里一片混乱,亲身的经历告诉张国忠,刚才发生的事绝不是精神分裂那么简单!那种掐人的力量,绝不是“人”应有的力量,就好比工厂里的车床一样,想掰开的话,那感觉就好像用手指去掰铁钳子,从神经末梢就能感觉出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双手发出力量的是骨头而不是肌肉,更何况李大明骨瘦如柴,两只手就像鸡爪子,哪里还有什么肌肉? 此时,张国忠对《茅山图志》的怀疑已经快土崩瓦解了。虽说从小便接受无神论教育,但张国忠毕竟是个中国人,五千年的传说也好神话也好,毕竟在张国忠的脑袋里有一些抹不去的痕迹,加之这些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事,张国忠已经深深觉得眼前这位农民兄弟需要的绝不是医生和药品,而真正是某些超自然的东西。 李队长拍了拍张国忠的肩膀,“小伙子,你算在他面前坚持时间最长的了。” “我?坚持时间最长?”张国忠一皱眉。 “对,其他先生都是刚进屋就被掐上了,而你不但跟他面对面坐了半天,还跟他对了对话,他还能回答你的问题,看来你本事确实不小。” 张国忠再一次哭笑不得了。这位李队长铁了心就认为自己是个跳大神的。P3-P13 序言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如同世界上很多宗教一样,根据对经书教义的不同理解,道教在后世也衍生出了众多不同派别,千百年来,这些不同教派在修行方式及传承的求同存异中,又逐渐分化成了“符箓派”与“丹鼎派”两大体系,其代表教派分别为“正一派”与“全真派”。 本文中所述的“茅山派”,便是道教“符箓派”的分支派系,也是“符箓派”众多分支门派中,最为“接地气”的门派之一,民间所流传的众多驱鬼镇邪的符箓、法事、咒文大部分都与茅山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统茅山道术,又称茅山术,是符箓派法术之中最具攻击性,也是最难修的法术体系之一,其驱鬼镇邪的作用也最为显著,这也是这门道术之所以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虽说自清代之后,整个道门颓势难抑,但一些以茅山术为基础的民间法术却在民间大行其道,这使得茅山术在民间的影响力与穿透力并未因道门的衰微而走向消亡。相反的,因为正统传承的逐渐凋败,民间所流传的一些源自茅山术的法术,反而成为了神秘、高深法术的代名词。 这是一部以茅山术为理论线索的小说,说的是张国忠、张毅城父子运用茅山术踏足天下的传奇故事。从驱鬼镇邪到探秘寻奇,无所不及,民间冤案和千古谜团将被一一揭开,他们的足迹甚至遍及亚欧异域,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信仰,中国最厉害的茅山道术,能否一展全长? 没有刀光剑影的打斗,没有飞檐走壁的神功,这不是一部虚张声势的视觉大片,而是一篇真正的玄幻小说,它将带你领略博大精深的茅山道术,将带你在异域神迹破解谜团。真正的思想盛宴,将从这里展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