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那时的自由(字缝里读出来个秦汉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长风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更始帝到长乐宫向赤眉奉上国玺后,就被安置于庭院中,等候接受死刑。更始的部下刘恭与谢禄为其求情,但是赤眉并不通融。更始被带往刑场时,刘恭追上大呼道:“我真的尽力了,让我先死吧。”拔剑便欲自刎,赤眉将帅樊崇等人及时制止。见到此景,赤眉决定特赦更始,封其为畏威侯。刘恭再次请求,更始得以受封长沙王。

光武的汉军对隗嚣成合围之势,隗嚣陷入绝境。他的大将王捷登上城头向汉军大呼道:“我等为隗王守城,皆抱有必死之志,绝无二心,希望尔等马上停止进攻。我将自杀以明心迹。”遂自刎而亡。

隗嚣素闻杜林有节操,对他很敬重,且委以官职。后来杜林因病辞官,隗嚣想让他再次任职,杜林以病重为由,坚决推辞。隗嚣虽不高兴,但也不为难他。下令道:“杜伯山(杜林字伯山)这个人是天子不能使他臣服,诸侯不能与他为友,就如同伯夷和叔齐以食周粟为耻一般。暂且对他以师友相待,等道路通了,他愿去哪就去哪吧。”

公孙述于蜀地称帝,数次邀请谯玄来任职,但谯玄没有去。公孙述便派使者备置厚礼前往征召。公孙述更是命令使者,如果谯玄还不肯应聘,就赐给他毒药。当地太守亲拿玺书来到谯玄住处,太守道:“您的高节已显于世,朝廷对您也深怀敬意,您实在不宜再次拒绝,以免自寻凶祸。”谯玄仰天叹道:“唐尧可谓大圣人,许由却耻于为官;周武王可谓高尚,伯夷却宁可受饿。他们是怎样的人,我就是怎样的人。保全志向和气节,死而无憾!”遂接过毒药。

公孙述称帝后,四处延揽人才。他素闻李业贤能,便召其就任博士。李业以病重为由,一直拖延数年不来。公孙述恼怒,派尹融携带毒酒去征召。如果能来,授予高官;如果不来,赐给毒酒。尹融劝李业道:“方今天下分崩,是是非非谁又说得清?您却只身挑战威权!朝廷爱慕您的名德,官位为您空着,已达七年,四季进贡的美食,从不敢忘记您。您应该上奉知己,下为子孙,如此身名俱全,岂不甚好!如今这般,只会引来杀身之祸。”李业叹道:“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为不善之事,道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授命,岂能受高官利禄诱惑?”尹融见李业如此坚决,便提醒他要顾虑家室,李业则道:“大丈夫心意早决,谈什么妻子儿女?”遂饮毒而死。

汉平帝时,蜀郡王皓和王嘉皆为官吏。王莽做了皇帝,两人便弃官返回家乡。公孙述于蜀地称帝后,便遣使者征召王皓与王嘉,唯恐两人不来,便把他们的妻子儿女关押起来。使者对王皓道:“抓紧收拾行装,妻子儿女还可保全。”王皓道:“犬马尚且能识别主人,何况人乎!”遂自刎。公孙述大怒,诛杀王皓家属。王嘉闻听王皓自杀,叹道:“我落后了!”乃面对使者伏剑而死。

王遵虽然与隗嚣共同举兵起事,但心里却一直想着归附汉室。他私下对来歙道:“我之所以奋不顾身拼杀攻略,岂是为了爵位,只是思念旧主而已。先父蒙受汉室厚恩,我只想回报万一罢了。”

蜀地派人行刺来歙,虽未致来歙当场死亡,却也让他身负重伤,活不久长。来歙紧急召见盖延,盖延见他受伤如此,伏地痛哭不已。来歙叱责道:“你怎敢如此!我皇命在身,却被人行刺,无以报效国家。叫你来,是想把军中事宜托付,可你却像个小孩子哭天抹泪,没完没了。利刃虽在身,难道就不能下令杀了你吗?”盖延收泪起身,接受嘱托。来歙给光武帝写表章道:“夜深人定后,我不知被何人所刺,伤及要害。个人安危无足轻重,只恨自己有负朝廷重托。治国当以贤才为本,太中大夫段襄,正直可用,希望陛下裁决明察。另外我的兄弟不贤,恐怕迟早获罪,希望陛下爱怜,多多告诫。”写罢,投笔抽刃而绝。

邓训病逝于任职期间,时年五十三岁。戎人的风俗是父母去世,不悲伤哭泣,而是骑马歌唱呼喊。当他们闻听邓训逝世,莫不大吼长号,有的以刀自残,有的刺杀自家的犬马牛羊,都道“邓使君死了,我们也一起死吧”。以前邓训任乌桓校尉时,其属下的官民也都奔走于路,为邓训吊丧,乃至城郭无人。官吏乃抓人,阻止他们出城,同时向校尉徐傿汇报。徐傿叹息道:“此乃深情大义。”便释放了他们。

王郎逮捕了邳彤的所有至亲,让他们亲自给邳彤写信,内容是:“投降封爵,不降就灭族。”涕泪交流的邳彤回信道:“侍奉君主难以顾念家庭。邳彤的亲属之所以平安至今,皆因刘公恩德。当下刘公正忙于国事,邳彤不能再顾念私情。”

光武帝委派伏隆拜张步为太守,与此同时刘永也派人册封张步为齐王。张步想做王侯,伏隆劝说无效,打算回朝复命,张步却拘禁伏隆,接受刘永的册封。伏隆派密使上书,以死明志。光武帝看罢,流着泪把奏书递给伏隆的父亲,并道:“伏隆有苏武的气节。我真想立即救他回来!”张步还是杀了伏隆,时人莫不哀怜。

北地胡骑攻打汉阳,防守汉阳的付燮曾有恩于胡人,胡人劝付燮最好回归乡里。付燮的儿子付干,年方十三,也劝父亲,值此国家昏乱之际,当从长计议。付燮慨然而叹,呼唤付干的小名道:“别成,你知道我一定会死吗?所谓‘圣达节,次守节’。即便以殷纣之残暴,伯夷尚且不食周粟,孔子都赞他贤德。如今朝廷没有殷纣残暴,我的德行又怎能有别于伯夷呢?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其俸禄又想躲避灾祸吗?我能去哪,我就死在这里了。你有才智,努力吧,努力吧。”付干哽咽不语,左右之人皆泣下。

献帝到了许都,征召徐璎为廷尉,徐璎途中被袁术劫持。袁术授徐璎上公之位。徐璎叹道:“龚胜、鲍宣是怎样的人?死也不会屈服!”袁术便不再相逼。袁术死后,徐璎趁机盗得国玺,来到许都,献上国玺,同时把以前管辖两郡的印绶也交了上去。司徒赵温对徐璎道:“您遭此大难,还保存它呀?”徐璎道:“从前苏武困于匈奴,尚且不弃七尺汉节,何况方寸之印乎?”

曹丕当上皇帝后,想让杨彪出任太尉,先派使者向杨彪出示圣旨。杨彪推辞道:“我杨彪出任汉室三公,遭遇倾乱,不能对国家有所补益。年老多病,怎能辅佐新王朝呢?”坚决不受命。P14-16

后记

《那时的自由:字缝里读出来个秦汉史》算是笔者的读史笔记。当时有个想法,认为很多人不读历史原典,而只是盲目听信一些学者的独断之论,实不知,历史并非抽象的真空,而是多姿多彩的。持有独断之论的人,一般都把人当做历史的工具,认为历史有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并以此认为识得历史的真谛。实则不然,历史是人的历史,而人是自由的,自由的历史自然无客观规律可言。

历史是人的历史,自当讲人以及人做的事。既然人是自由的,自由的历史也就丰富多彩了。昨天的历史就包含在今天的历史中,这种包含不仅仅是就时间方面而言,而是昨天历史中人的情感、道德、心灵、思维与今天是相承的,即是古人的精神被植入了我们的精神,他们的精神被我们的精神感召而复活。

我们读的历史都是史家所写,当然现今还有不是史家所写的历史解读。可就历史学家而言,他写的历史因为是从档案材料开始,就必然要有史家的情感思想爱好人格参杂其间,而好的史家就会把自己对人生的体认融于历史写作中,化腐朽为神奇,让那些不是历史的档案成为历史,让那些死去的人复活,所谓死去的人便是精神,让他们的精神复活。而非史家书写的历史,是对以往史家书写的历史再次进行解读,这样的解读也要融入自己的见识情感。每个时代都需要不同的历史解读,它的解读就是把当下的情怀注入以往的历史,让以往的精神再次复活,以反观我们自我。

《那时的自由:字缝里读出来个秦汉史》体例是“导读或者史论”与正文。正文部分为历史原典摘抄,然后分门别类。分类依据是历史是人的历史、是自由的历史,如有“豪言”、“尊严”、“独行”、“狂狷”、“伤悲”、“夫妻”、“朋友”、“政事”、“君臣”等。

正文起初用原文,即文言文,但考虑各方面因素,便把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翻译采取白话文配半文言或者白话文配全文言的混译方式。现以《秦汉卷》试举一例:

谷永道:我听说天生众民,因其相互不能治理,就替他们设立君王来统治,控制海内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一切都是为了民众的福祉。流传三统历法,排列三正次序,去无道,开有德,不私一姓,明确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之所以遵循这个原则,是为了保持历史感与语言美。文言部分一般是极其容易理解的,或者是已经被我们熟知的话语,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些文言文乃韵文,但难以理解,便以半文言译之,如此举也不通,便在原文后加上“意思是说”后以白话文解释。

有些翻译与传统的翻译会有不同。例如《鸿门宴》中,原文是:

项王按剑而跽日:“客何为者?”张良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对“客何为者”的翻译,权威的翻译是:“客人是干什么的?”但联系上下文显然不通,故而笔者翻译为:“客乃何人?”

其他不一一说明。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采取直译难有创新,只是个苦差事而已。本书虽多有意译,但直译也不少,尽管直译中夹杂着意译。当然,翻译时也参考了前人译文。

导读或者史论部分,则因内容而异。导读部分不是严格意义的论文,只是随笔而已。旨在方便读者阅读,并不是想让读者认可其观点,读者可从正文的人与事中去体味感悟。

这虽是一本通俗读物,却可当做历史入门读物来读,也可作史料检索之用,更可作为睡前、旅行中的随身读物。因笔者才疏学浅,本书不免有错误不足之处,但求方家指正。

本书得以出版,要感谢博闻春秋的李婷晓女士,同时也对杨晴女士为本书付出的辛苦表示感谢。

长风

2012年9月6日于不知斋

目录

序言

豪言·第一

尊严·第二

气节·第三

行义·第四

耿介·第五

率真·第六

宽厚·第七

机智·第八

明辨·第九

百态·第十

婚爱·第十一

夫妻·第十二

父子·第十三

母子·第十四

朋友·第十五

师生·第十六

女子·第十七

求知·第十八

问道·第十九

识鉴·第二十

品藻·第二十一

感悟·第二十二

论谈·第二十三

悔思·第二十四

恩怨·第二十五

伤悲·第二十六

无常·第二十七

生死·第二十八

儒林·第二十九

方术·第三十

逸民·第三十一

狂狷·第三十二

独行·第三十三

游侠·第三十四

文学·第三十五

史家·第三十六

吏治·第三十七

政事·第三十八

民心·第三十九

君臣·第四十

诏书·第四十一

后记

序言

沉睡的自由:回望中国史

众所周知,人是自由的,历史是人的历史,故而历史便是自由的历史。人从自然领域的必然王国进入历史领域的自由王国,便是恶的开始。人因自由而作恶,又因作恶而自由。所以,康德说过“自由的历史是从恶而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意识到泛滥的自由对人类整体是个危害,需要建立一套秩序,故此人便让渡一部分自由组建国家(政府),而国家的存在也是一种恶,但却是必要的恶。可见,秩序的建立不是靠善压倒恶,而是以恶制恶。问题在于,国家一旦获得了权力,便剥夺民众更多的自由,压制人的自由意识,把正常的主仆关系颠倒。于是,人们便开始了从国家权力中争取自由的历程,此历程在各个国家表现的时间长短不一,直到建立宪政民主制度为止。这是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可以保障个人最大自由的制度。

既然历史是自由的历史,那么中国的历史也应该是自由的历史。可一直以来,人们普遍不相信中国古代有自由。不过,我们既然相信人是自由的,难道到了中国就行不通?我们前面已经说过,非民主制度的国家会压制人的自由意识,专制越强,压制也就越大,故而中国人的自由意识便沉睡了,成了沉睡的自由,只剩下无意识、本能的自由。因为压制越大,故而反抗越大,而反抗乃是人本性中自由的张扬。也就是说,自由的确在中国历史存在,但它是以无意识的、本能的自由而存在。意识的自由处于沉睡之中,因一时没有人能够醒来反思,把自由的观念注入,所以人们的反抗便没有主观上追求自由的目的,结果是一个皇帝下去,另一个皇帝上来。直到明末的黄宗羲第一个从压制中觉醒,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接着鸦片战争,西风东渐,尤其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的提出,才唤醒了当时中国人沉睡的自由,从此中国人走上了有意识地争取自由的道路。

克罗齐认为,人类历史是自由的历史。历史是作为一部自由的故事而展开的。自由并不是一个外在于历史的目标,它就内在于历史,因为所谓的历史,就是人类精神的历史,而自由就贯穿在精神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中。精神和自由为同义词,既然精神没有始终,那么自由便是永恒的了。即便是在自由最受压制的时期,自由的火焰也不会完全熄灭,它依然跳跃在极少数人的心中。按照克罗齐的理解,自由就在人们对自由的不懈追求中。如此看来,即便是中国人的自由意识处于沉睡期,人们依然在追求着自由,尽管他们并不知道是在争取自由。

无论康德还是克罗齐,都认为人类的历史是自由的历史,那么中国的历史自然也是自由的历史,何必要引入“沉睡的自由”这个概念?不可否认,中国的百家争鸣时期,汉初的黄老无为时期,魏晋时期,唐宋时期,明中晚期都具有较多的自由空间,那些独行的、隐居的、抗暴的、不屈的人身上更是散发着自由的气息。但是这样的自由是本能的自由,不是意识的自由,没有人去有意识认识这个自由,解释这个自由,言说这个自由,它成了一个被动的自由。

那么,中国以往自由的历史既然是“沉睡的自由”的历史,我们今天又何必去了解、解读?恰恰因为以往历史中的自由是“沉睡的自由”,才需要唤醒。当我们去读过往的历史,便要把我们的自由意识注入其中,唤醒以往的自由,既然自由是人的自由,那么自然而然就是在唤醒过去的我们,于是我们的生命被拉长,我们可以从长距离来反观自我,认识自我,如此当下的我们既唤醒了过去的自由,也增强了我们自己当下的自由意识,借助参照物的反观自我,也能够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自我,继而完善乃至形成自己的现代人格。

以上粗浅之论。是为序。

长风

2012年9月8日于不知斋

内容推荐

《那时的自由(字缝里读出来个秦汉史)》算是笔者长风的读史笔记。

长风,历史研究者,致力于以现代公民视角诠释中国历史,探寻历史书写方式,奉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本《那时的自由(字缝里读出来个秦汉史)》,长风先生匠心独运,在尘封历史中拣择人性之光辉,以“沉睡的自由”为线,精选二十四史秦汉卷原典,编译四十一章。文言与白话并茂,配以导读,双栏笔记式,希冀在读史中获得心灵荡涤。

编辑推荐

长风,历史研究者,致力于以现代公民视角诠释中国历史,探寻历史书写方式,奉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本《那时的自由(字缝里读出来个秦汉史)》,长风先生匠心独运,在尘封历史中拣择人性之光辉,以“沉睡的自由”为线,精选二十四史秦汉卷原典,编译四十一章。文言与白话并茂,配以导读,双栏笔记式,希冀在读史中获得心灵荡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