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暴动·河阴屠杀》是《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18册,讲述了《资治通鉴》里面有关北魏时期的洛阳暴动和河阴屠杀这两件大事。译者柏杨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这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变得非常之亲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洛阳暴动河阴屠杀/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北宋)司马光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洛阳暴动·河阴屠杀》是《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18册,讲述了《资治通鉴》里面有关北魏时期的洛阳暴动和河阴屠杀这两件大事。译者柏杨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这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变得非常之亲切。 内容推荐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获选一九八三年度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动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 九百年后的今天,柏杨先生耗时十年(1983-1993)将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译成现代语言,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如此之亲切。 本书为《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18册《洛阳暴动·河阴屠杀》,讲述了《资治通鉴》里面有关北魏时期的洛阳暴动和河阴屠杀这两件大事。 《洛阳暴动·河阴屠杀》由柏杨编译。 目录 五0三—五二二年 洛阳暴动 ●《洛阳暴动》导读/003 六世纪最初十年 ●第九次南北大战/013 ●仇池亡/036 ●北魏元恪诬杀元勰/068 ●佛教在北魏帝国盛行/082 六世纪第二个十年 ●北魏帝国封皇子元诩当太子 ●不杀其母胡贵嫔/100 ●南梁在淮河上筑坝灌寿阳/111 ●北魏胡太后听政/120 ●南梁淮河大坝崩溃/126 ●北魏羽林、虎贲暴动/148 六世纪二0年代 ●北魏政变●元义囚胡太后/164 五二三—五三一年 河阴屠杀 ●《河阴屠杀》导读/185 六世纪二0年代 ●北魏六镇齐叛/201 ●北魏全国变民蜂起/243 ●萧衍开始舍身同泰寺/250 ●北魏尔朱荣把胡太后及幼帝投入黄河淹死/270 六世纪三0年代 ●北魏帝诛杀尔朱荣/316 试读章节 1 春季,正月一日,北魏帝国(首都洛阳【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大赦,改年号熙平。 代理镇南将军崔亮围攻南梁帝国(首都建康【江苏省南京市】)硖石(西硖石·安徽省凤台县西南),不能攻克;跟扬州(州政府设寿阳【安徽省寿县】)州长(刺史)李崇,约定日期,水陆两路,同时进攻。但每次到约定日期时,李崇都不发动。胡太后因前方将领各自为政,指挥不能统一。于是,任命国务院文官部长(吏部尚书)李平为“使持节”(一级权力)、镇军大将军,兼国务院右执行长(兼尚书右仆射),率步骑兵二千人,前往寿阳,建立中央特遣政府(行台),指挥所有军队,如果有人违抗命令,一律军法从事。镇东将军萧宝寅,派轻车将军刘智文等渡过淮河,攻破南梁军的三个据点。 二月八日,在淮河北岸,又击败南梁帝国将领垣孟孙等。李平抵达硖石,督促李崇、崔亮等水陆两军,发动攻击,没有人敢不听指挥,遂不断战胜。 南梁帝(一任武帝)萧衍(本年五十三岁),派首都东区卫戍司令(左卫将军)昌义之率军增援淮河大坝(浮山堰·安徽省明光市北),还没有抵达,大坝总监康绚已经把北魏南征兵团(指萧宝寅主力)击退。萧衍命昌义之会同值阁禁卫官(直阁)王神念,逆淮河西上,增援硖石。北魏代理镇南将军崔亮,派所属将领、博陵郡(河北省安平县)人崔延伯固守下蔡(安徽省凤台县);崔延伯跟另一将领伊瓮生,分别在淮河两岸夹水筑营。崔延伯收集车轮,砍下轮框,把轮柱削尖:轮轴相并,用竹筋扭成绳索,把它们串联起来,从北岸一直拉到南岸,重叠十余条,横断河面,两岸各建一个巨大的人工辘轳,可以随时拉起竹绳,使削尖的轮柱露出水面,也可以放松竹绳,使它们沉入水底;敌人既无法砍断,又无法烧毁。于是,南梁帝国据守硖石的守将赵祖悦退路全被切断,而南梁帝国增援硖石的舰队,根本无法通过;南梁将领昌义之、王神念驻军梁城(寿阳城东南),不能前进。北魏统帅李平,指挥水陆两路大军攻击硖石,攻克外城。 二月二十八日,赵祖悦出城投降,北魏军斩赵祖悦,把南梁军全部俘虏。 胡太后写信给崔亮,命崔亮乘胜追击。大军统帅李平分配各将领任务,水陆并进,直攻淮河大坝。崔亮不买李平的账,声称有病,上疏请求回京(首都洛阳);奏章递出后,不等批示,立即拔营出发。李平奏请诛杀崔亮,胡太后下令说:“崔亮随他自己的意思,想去就去,想留就留,违背帝国的作战计划,虽然曾有小小胜仗,岂能免除大的罪刑!可是,我统治全国,不愿多作杀戮,特准崔亮戴罪立功,以功补过。”(满纸官话。事实上只因崔亮是崔光堂弟,国法才毁)北魏帝国大军遂班师。 2 北魏帝国首都洛阳警备区司令(中尉)元匡上疏弹劾主管政府机要(录尚书事)于忠:“庆幸国家所发生的不幸(指元恪逝世),乘机专制政府,裴植、郭祚受到冤杀,宰相级辅佐大臣(指高阳王元雍),受到罢黜,而又假传圣旨,命自己仪同三司(宰相级),出任国务院总理(尚书令)兼崇训宫保安官(领崇训卫尉);追究他的本心,不但目无君王,而且自己以君王自居。事情发生在大赦之后,应该公开处刑。请派监察官(御史)一人,前往冀州(州政府设信都【河北省冀州市】),就地诛杀(此时于忠似仍留冀州,元匡才有此请)。去年(五一五年),先帝(八任帝元恪)逝世以后,皇太后主持政府以前,于忠所作所为,没有经过合法程序——没有经过监督院(门下)颁发诏书,或经过立法院(中书)传达皇上指令,而竟擅自发布人事命令,任命官职。虽经大赦,也只不过可以免罪而已,至于官位,则应该一律撤除。”胡太后下令:“于忠已受特赦,可特别原谅,不必追究。其他请求,一律批准。” 元匡又弹劾总监督长(侍中)侯刚,苦刑拷死羽林警卫军官。侯刚因善于烹调,担任宫廷膳食管理官(尚食典御),历时三十年;后来又对胡太后有救命之恩(参考去年【五一五年】正月),所以相当专权横行,意气用事,亲王公爵,对他都十分畏惧巴结。侯刚既用苦刑拷死羽林警卫军官,最高法院(廷尉)判处侯刚死刑,胡太后说:“侯刚因公事拷打被告,为取得口供而使被告死亡,问官不负刑责。”最高法院副院长(廷尉少卿)、陈郡(河南省沈丘县)人袁翻说:“为取得口供而使被告死亡,是指犯罪事实至为明显,而被告仍不承认,用拷打要他亲口供出。现在,该羽林警卫官一问之下,立即承认,侯刚却在公堂之上大喝说:‘打死他!’伤天害理,横施酷刑,怎么能说是为了取得口供,而使被告死亡!”胡太后下令削除侯刚采邑三百户人家,免除宫廷膳食管理官职务。 3 三月一日,日食。 4 北魏帝国政府评定硖石之役功劳。三月四日,擢升李崇当骠骑将军,加授仪同三司;李平实任国务院右执行长(尚书右仆射);崔亮晋升镇北将军。崔亮跟李平在宫中争功,胡太后命崔亮当国务院宫廷保安部长(殿中尚书,负责宫内兵马调动及仓库管理)。 镇东将军萧宝寅仍逗留淮河大坝附近;南梁帝(一任武帝)萧衍(本年五十三岁)亲笔写信给他,诱惑他袭击彭城(北魏徐州州政府所在县,江苏省徐州市),承诺把萧宝寅家庙里的牌位和他的家属,送到北方跟他团聚;萧宝寅把萧衍的信呈报中央。 5 夏季,四月,淮河大坝筑成,长九里,下宽一百四十丈,上宽四十五丈,高二十丈,大坝两侧种植杨柳,大坝上驻屯军营。 P124-126 书评(媒体评论) 视写作为一生职志的先夫柏杨,以白话翻译讲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无疑是他一生事业的巅峰,也是他晚年登高望远的极致之作。如今,万卷出版公司倾全力策划出版《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我衷心祝贺这一部中国历史文化经典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 张香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