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新兴产业启动和发展的基本判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价值网络的视角》中,作者刘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在本质上理解为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为目的的系统创新,是新的价值网络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与传统产业的产品创新根本不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阶段,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市场需求上看,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化都具有不确定性。传统产业的产品创新绝大部分都属于改进型增量创新,即按照既定技术轨迹而展开的新产品研发和设计活动,是以现有价值网络为基础的。而新兴产业的新产品研发常常涉及新的技术路径选择,属于系统创新。与系统创新相对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需要构建新的价值网络,不仅包括新产品研发而且包括新产品的市场化过程。因而,对新的价值网络形成和演化的动态分析,可以清晰地刻画和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路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价值网络的视角》由刘刚编著。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为导向的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与传统产业发展可以依赖国外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成熟产品的引进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依赖的是系统创新,是新的价值网络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价值网络的视角》运用价值网络分析方法,系统揭示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和发展的机制和路径。
第一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第二节 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的“三元结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
第二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配规律和理论分析方法
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演化的支配规律
第二节 动态价值网络分析方法
第三章 创新型创业活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与发展
第一节 主导设计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性
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性与创新型创业活动主体
第三节 价值网络主体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和发展
第四章 天津电动汽车产业的系统创新道路
第一节 系统创新与电动汽车产业
第二节 天津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价值网络分析
第三节 天津电动汽车产业的形成及演化
第四节 天津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障碍与趋势
第五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系统创新道路
第五章 知识的默示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研发组织模式选择
第一节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研发的两个阶段
第二节 新兴产业新产品研发组织模式的选择:一体化还是模块化
第三节 默示性知识的交易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研发的组织模式
第四节 垂直一体化与比亚迪电动汽车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化
第五节 总结和政策建议
第六章 低端创新与山东电动汽车产业化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山东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低端创新与山东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第三节 山东电动汽车产业实现低端创新的可能性
第七章 辅助网络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快速发展
第一节 辅助网络缺失与新兴产业价值网络的形成障碍
第二节 充(换)电网络建设与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市场化
第三节 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的建设运营模式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第八章 从生产网络到创新网络:后发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特点与一般路径
第二节 新加坡启动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经验
第三节 后发国家启动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选路径
第四节 从生产网络到创新网络: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第九章 物联网价值网络:识别、刻画与构建
第一节 物联网: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二节 物联网价值网络结构
第三节 天津滨海高新区物联网结构
第四节 物联网商业模式
第五节 结论与展望
第十章 中国台湾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台湾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第二节 中国台湾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况与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