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节约型企业及其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黄少坚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节约型企业及其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由黄少坚所著,他所认为的节约型企业就是以创新为手段,以集约发展为方式,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效益为目标,用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产出的效益型企业。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是构建节约型企业,构建节约型企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好的实现形式,可以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有机结合,使企业与社会达到“双满意”。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必须与企业节约成本结合起来,必须与企业赢利能力提升结合起来才能变成一种内生的力量。

内容推荐

本书重点研究节约型企业的经济理论、发展模式、评价标准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本书首先阐述了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构建节约型企业的观点;其次论述了内生节约理论;接着重点论述了节约型企业的具体内涵与运营模式;然后论述了我国节约型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最后提出了节约型企业的评价标准。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具体如下:

第一,从资源消耗以及保护环境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要解决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必须通过企业的运营模式改变才能实现,因此,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构建节约型企业。

第二,从企业经营本质、资源稀缺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劳动分工理论、管理效益理论的角度,论证了节约型企业节约的内生本质。这就为构建节约型企业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论述了构建节约型企业的关键是构建和完善促进企业节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并从集成的角度分别论述了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建设节约型企业的传导机制。

第四,具体提出了节约型企业的运营模式分为技术创新型、管理创新型和制度适应型三种主要的运营模式。

第五,设计了一套节约型企业评价的指标体系。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论文框架结构

1.6 主要创新点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建设节约型企业

2.1 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的提出

2.2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构建节约型企业

2.3 节约型企业是节约型社会的主要实现方式

3 建立节约型企业的必要性以及主要障碍与原因研究

3.1 构建节约型企业的必要性

3.1.1 节能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重要途径

3.1.2 减排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3.1.3 节约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3.1.4 清洁生产,绿色制造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3.1.5 采用新技术是落实节能减排的根本保证

3.2 构建节约型企业的主要障碍及原因分析

3.2.1 发展目标的矛盾性影响节约型企业的构建

3.2.2 转型时期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行政手段过多影响节约型企业建设

3.2.3 发展方式的阶段性、矛盾性与可选择性影响节约型企业构建

3.2.4 不同产权企业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节约型企业的构建

3.2.5 适宜技术供应不足影响节约型企业构建一

3.2.6 有效制度供应不足也会影响节约型企业构建

3.2.7 企业本身的管理技术与水平也影响企业构建节约型企业

4 节约经济理论研究

4.1 亚当·斯密的节约理论

4.1.1 分工能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节约劳动时间

4.1.2 节俭能增加资本积累

4.1.3 节约收入是增加一国年产物的重要途径

4.1.4 节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可以增加“纯收入”

4.1.5 采取恰当的花费收入方式有利于促进财富的增长

4.2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节约理论

4.2.1 节约劳动时间的理论

4.2.2 马克思的不变资本节约理论

4.2.3 资本潜能理论

4.2.4 有效利用自然物质、自然力和排泄物的循环使用

4.3 毛泽东的节约理论思想

4.3.1 增产节约,反对浪费的勤俭建国方针

4.3.2 浪费和贪污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4.3.3 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

4.4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节约经济

5 企业内生节约理论研究

5.1 决定节约内生性的主要因素

5.1.1 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决定自觉地节约成本

5.1.2 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要求厂商节约地使用资源

5.1.3 技术创新的节约效应促使厂商自觉地投入研究开发活动

5.1.4 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劳动分工是现代经济的本质要求

5.1.5 管理提升能够节约大量成本,追求管理效率是厂商的自觉行为

5.2 企业不能自觉地节约之原因分析

5.2.1 市场体制不完善

5.2.2 政府作用不到位

5.2.3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导致“节俭悖论”问题的提出

5.2.4 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社会整体效益的损失

5.2.5 技术滞后不能支持企业进一步转型

6 节约型企业的定义、内涵及其模型设计

6.1 节约型企业的内涵及其意义

6.2 节约型企业实现方式模型构建

6.3 节约型企业构建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与作用

7 节约型企业三维节约模式研究(上)

7.1 在技术引进基础上模仿消化再创新,节省开发费用的模式

7.2 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提高效率的技术创新模式

7.3 国产化替代节约成本的技术创新模式

7.4 产品零部件标准化节约成本的模式

7.5 技术合作创新,分摊风险,降低成本的模式

7.5.1 企业参与国内合作的形式

7.5.2 企业参加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研究的主要形式

7.6 循环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技术创新模式

7.7 利用兼并购买技术为主要方式的技术创新节约成本的模式

7.8 导人清洁生产,应对绿色技术壁垒的技术创新模式

7.9 其他降低成本的技术创新模式

7.9.1 生产驱动的模块化

7.9.2 客户驱动的模块化

7.9.3 流程驱动的服务

7.10 群众性技术改革节约成本的创新模式

8 节约型企业三维节约模式研究(下)

8.1 通过消除浪费导人革新模式

8.2 以管理创新为核心的节约模式

8.2.1 精益生产模式

8.2.2 TPI、TPM革新模式

8.2.3 6σ课题改善模式

8.2.4 流程再造模式

8.2.5 业务“E”化模式

8.3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节约模式

9 主要发达国家激励与约束企业节约资源的机制研究

9.1 主要发达国家激励与约束企业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的主要机制综述

9.1.1 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回收利用资源进行税收优惠政策

9.1.2 政府对节约资源的行为给予财政支持

9.2 主要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9.2.1 英国对企业节约资源的激励政策

9.2.2 美国推进企业节约资源的主要方式

9.2.3 澳大利亚企业节约资源的主要方式经验

9.2.4 日本推进企业节约资源的方法

9.2.5 德国鼓励企业节约的主要措施

9.3 外国推进循环经济,节约资源激励与约束机制给我们的启示

9.3.1 加大资源定价机制和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改革力度

9.3.2 研究环境产权制度,将环境成本内在化

9.3.3 开发绿色核算试点,并纳入对地方和政府的考核

9.3.4 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作为公共政策设计的基础

9.3.5 进行新的税制框架设计,促进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

10 我国构建节约型企业的激励政策研究

10.1 国家已经颁布的有利于节约型企业建设的激励政策

10.1.1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有关政策

10.1.2 国家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10.1.3 技术创新方面的鼓励政策

10.1.4 推进清洁生产采用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

10.1.5 鼓励节能的有关优惠政策

10.1.6 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国债专项资金对节约资源型企业的支持政策

10.1.7 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政策

10.2 节约型企业建设的激励机制设计与运行机制

10.2.1 机制设计理论及其运用

10.2.2 节约型企业建设的目标

10.2.3 构建节约型企业需要国家激励的原因

10.2.4 节约型企业激励机制设计

10.2.5 激励机制如何运行

11 我国构建节约型企业的约束机制研究

11.1 国家已经颁布的相关约束机制

11.1.1 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技术

11.1.2 推进节能减排系列措施,遏制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11.2 节约型企业建设系统的约束机制设计

11.2.1 国家对企业主体行为的约束

11.2.2 国家如何约束企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低效运行的行为

11.2.3 节约型企业的约束机制设计与运行方法

12 节约型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研究

12.1 国内对节约型企业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

12.2 节约型企业关键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12.2.1 设计评价体系的原则

12.2.2 评价体系关键性指标的构成

12.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12.2.4 评价标准与方法

参考文献

后 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8: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