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附光盘三苏)》以作者康震在《百家讲坛》所作系列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附光盘三苏)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康震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附光盘三苏)》以作者康震在《百家讲坛》所作系列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 内容推荐 作者康震特为《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附光盘三苏)》手写墨宝,尤值得纪念与珍藏。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附光盘三苏)》以作者在《百家讲坛》所作系列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一讲 人见人爱苏东坡 名震宇内的文艺全才 人人倾服的士林领袖 游戏人间的不老顽童 超然物外的谪居达者 第二讲 自古英才出少年 天赋才华,神仙中人 自信刻苦,聪慧狡黠 家学渊源,贵人提携 西蜀胜地,人杰地灵 第三讲 只忧国不谋身 两个文豪,一对冤家 提携之情,君子之争 执着道义,坎坷仕途 第四讲 浪漫的实干家 徐州抗洪,黄楼垂名 治理西湖,苏堤流芳 爱民如子,逍遥太守 第五讲 十年生死两茫茫 结发之妻,聪敏沉静 患难之妻,风雨同舟 知音之妻,灵魂伴侣 第六讲 苏门六君子 文坛盟主,和而不同 道德宗师,行为楷模 第七讲 海内存知己 忘年之交患难之交 莫逆之交 第八讲 布衣之交淡如水 重情仗义真君子 野老苍 颜一笑温 方外之交方内情 海棠虽好不题诗 第九讲 黄州惠州儋州 反省黄州 领悟惠州 放达儋州 第十讲 走出豪放新天地 老夫聊发少年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旋抹红妆看使君 似花还似非花 第十一讲 也无风雨也无晴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夜饮东坡醒复醉 大江东去,浪淘尽也无风雨 也无睛 第十二讲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真面目,只缘在山中 人生到处知何似兹游 奇绝冠平生 第十三讲 前后《赤壁赋》 清风明月无尽藏 月白风清良夜何 定惠园中有余闲 第十四讲 写在文学边上 万斛泉源,随物赋形 万般巧思,千种天趣 诗三分,诵诗七分 第十五讲 翰墨挥洒真性情 本官今天不杀羊 我书造意本无法 胸有成竹,情在竹中 第十六讲 幽默人生 幽你一默没商量 冷嘲热讽巧伎俩 第十七讲 自笑平生为口忙 食得美味,嚼得菜根 东坡的系列菜系 第十八讲 兹游奇绝冠平生 儋州的大鱼 最后的回答 第十九讲 大器晚成苏老泉 二十七,始发愤成功的父亲 名之下,求仕多艰 之才方九品 第二十一讲 苏辙:冰山下的火焰 制科中的黑马 里反条例 到得志宰臣 寿更长 第二十二讲 各领风骚说二苏 惟我与兄,出处昔同 虽曰伯仲,和而不同 主要参考书目 三苏诗词文选读选评 后记 试读章节 苏轼的第三个可爱之处,在于他是一个世俗方外的老顽童。什么是老顽童?就是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赤诚之心。无论这个世界如何不如人意,却总是能够以热爱、喜爱、欢喜的态度,以热情的态度、乐观的态度来看世界,看他人。这样一来,这个人的身上就拥有一种特别的气质、特别的趣味,就像辛弃疾说的:“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换言之,我看世界多可爱,料世界看我也应该很可爱吧!这其实就是一种人生态度,世界丑恶还是美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世界的态度是美好的。苏轼自己就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说郛》)——我跟谁都能聊到一起,玉皇大帝可以聊,乞丐收容所的穷孩子也能聊。苏辙曾经劝他哥哥跟人交往的时候要慎重,要有选择地交朋友,苏轼回答他说:“吾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的人。此乃一病。”这话听上去有点儿傻,但是生活中的我们,其实都太精明了、太聪明了,所以也就不可爱了,这时候突然有个傻傻的苏东坡冒出来,看见谁都是自己的朋友,这样的人难道不可爱吗?我们的生活中难道不需要这样的人吗?苏轼是个全面的天才,有才华有学问,这让我们崇拜他;苏轼是个文坛领袖,士林领袖,这让我们敬重他。但是现在,苏轼还是一个老顽童,是个邻家大叔,这让我们爱他,爱到骨子里。 在唐宋其他七大家的身上,有很多的特点与苏轼相似,但唯独这个特点是他们都没有的。苏轼在世俗世界与方外世界,都是一个热闹人,一个有趣的人。比如,苏轼很喜欢吃猪肉。他的朋友佛印和尚住在润州(今属江苏镇江)金山寺,苏轼常常去探望他,佛印知道他嘴馋,就偷偷做点儿猪肉犒劳他。结果有一天发生了意外,佛印辛辛苦苦、小心谨慎地烧好了猪肉,藏在一个地方。苏轼来了,猪肉却被人偷吃了!这说明有人早就知道佛印偷偷做猪肉,但是知情者非但不举报,反而将佛印的猪肉偷了去,弄得佛印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苏轼看到朋友尴尬的样子,即兴赋诗一首,诗云:“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戏答佛印》)你瞧,佛印的好心与尴尬,却变成了苏轼调侃朋友的诗材,我们甚至能想象得到佛印那哭笑不得的表情。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投入监狱,有个狱吏对他很不好,苏轼后来东山再起,在京城做礼部郎中。有一次遇到这位狱吏,狱吏很难为情,也很惶恐。苏轼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条蛇咬死了一个人,按照地狱的法律该判死罪,但是这条蛇向阎王爷求情说:我确实有罪,但是也有功劳啊,请求以功赎罪。阎王问:你有什么功劳?这条蛇说:我有蛇黄啊,蛇黄可以人药,曾经救活很多人的性命。阎王一听,果然不错,免掉死罪吧。没过多久,又来了一个案子,一头牛用牛角顶死了一个人,也是死罪。黄牛赶紧说,我有牛黄啊,也可以入药,也救活过很多人的性命,于是将黄牛也赦免了。最后小鬼儿拉来一个杀人犯,要判死刑。这个人吓坏了,情急之下脱口说:它们有蛇黄、牛黄,我也有黄啊!阎王一听大怒,斥责他说:“蛇黄、牛黄都可以入药,这天下人都知道,你是个人,哪里来的黄?!这不是瞎扯吗?”这个人真的很圆、很圆,想了一会儿,说:“我没有别的黄,只是有些仓皇(黄)、惭惶(黄)和惶(黄)恐。”(《东皋杂录》)你看,这就是最高级的幽默,也是最高级的老顽童,面对昔日曾经看管自己的狱吏,为了让对方不那么尴尬和惶恐,苏轼现编了这样一个幽默故事:这是一个可以让人放松的故事,大家在呵呵一笑中,尽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 苏轼可爱的第四点,在于他还是贬谪与流放中的达者。人都有倒霉的时候,倒霉的时候如果就是一副倒霉相,那就更倒霉了;越倒霉越应该保持轻松、从容的心情,那就比较可爱了。古代遭遇贬谪流放的文学家不少,如屈原、柳宗元、秦观等人,他们或者自杀,或者死在贬所,生命力都不强,没有后续发展空间,也没有重振生命的机会。韩愈、欧阳修的贬谪流放时间都很短,在仕途与人生经历中几乎算不得什么,也不是他们人生经历的转折点。王安石、曾巩、苏洵根本没有贬谪流放的经历。苏轼则不一样。他自己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他被贬黄州的时候四十五岁,这一贬就是四年;他被贬惠州的时候五十九岁,在惠州居住了三年;他被贬儋州的时候六十二岁,在儋州住了三年,离开海南的时候已经六十五岁了。所有贬谪流放时间,加在一起整整十年。在八大家当中,若论贬谪累计时间之长、年龄之大、次数之多、条件之艰苦,贬谪之后尚能全身而回,贬谪对创作、人格产生重大影响,所有这些综合因素加在一起,苏轼独占鳌头。贬谪流放生活,对苏轼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塑造着他的人生与个性。 据苏辙回忆,当初苏轼曾经告诉他:“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确是事实。我们现在所了解的那个“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轼,其实都是在经历了贬谪流放生活之后的新的苏轼。我们可以这样说,他在贬谪之前是我们还不太熟悉的苏子瞻,而在经历了贬谪流放生活之后,苏子瞻就变成了后来为我们所熟悉的苏东坡。这个改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苏轼能够以达观从容的态度来对待贬谪流放,所以经历了这个遭遇,苏轼不会自杀,不会因身体虚弱而病死,而是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努力活得更好、更精彩,活出一个新的可爱的苏东坡。P9-11 后记 讲完“三苏”,“唐宋八大家”系列讲座终于告一段落。 从2009年8月开始讲“韩愈”,到2012年8月结束“苏辙”,弹指一挥,整整三年。 在《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韩愈》的后记里,我曾说自己很高兴讲八大家,因为我“喜欢他们,同时也很想挑战自己”。可是,这话说早了,因为等讲到王安石的时候,我的心情已变成“路漫漫其修远兮”,而且不想“上下而求索”了。为什么?因为太累。屈指一算,“唐宋八大家”居然讲了将近八十集。说是一个系列,其实是讲了八个作家的专题,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特色,每个作家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个新的开始,都必须重新梳理线索、重新组织结构、重新阅读大量的诗文作品、文献资料,其中的艰辛,真是难以一一详述。 当然,也有收获,而且是很大的收获。讲八大家,逼得我不得不坐下来,认认真真地读他们的诗词文赋,一篇一篇地读过去,一家一家地讲过来。读得欢喜雀跃、惊心动魄,讲得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读得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讲得飞觞醉月、江海波扬。 总之,读八大家,让我成长了三年;讲八大家,让我成熟了三年。以后还会不会成长、成熟?我不知道,但有了这三年,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从此心里好像有了底。也许依然会患得患失,但不会人云亦云;也许依然会犹豫彷徨,但不会畏葸不前,而是相信,只要一路走去,多看、多读、多想、多做事,你就会慢慢长大,就会慢慢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你自己。 三年中,需要感谢的人很多。感谢《百家讲坛》制片人聂丛丛女士、副制片人那尔苏先生、总导演高虹先生,感谢编导孟庆吉先生、王珊女士、李伟宏女士、于洪先生。时至今日,我已充分意识到,《百家讲坛》是一所学校,也是一座工厂,它培育你,锻造你,成就你。这些可爱的编导,就是你的同学和工友,有他们的陪伴,你不会孤独,不会埋怨,只会一路向前,一路歌唱,一路精彩,一路风华。 感谢中华书局,“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已经陆续出版,赢得读者好评。还有之前出版的《康震评说诗圣杜甫》、《康震评说苏东坡》、《康震评说李清照》等等,也都有不错的口碑。衷心希望与中华书局的情谊和和美美、长长久久。 本书参考了学术界的部分成果,限于体例、篇幅未能一一注明,在此谨致谢意。《芥子园画传》、《一词一画》等,给我很多启发,谨表谢忱。我的博士生徐波、博士后辛晓娟协助整理书稿,付出很多劳动,也表示感谢。 感谢“百度贴吧——康震吧”的朋友们,谢谢大家! 感谢所有的朋友们,祝大家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感谢唐宋八大家,感谢他们的每一分智慧,每一分性情! 2012年10月31日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