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农民朋友不可不读的99个中国近代史故事(下)/农家书屋九九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黄鹤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农民朋友不可不读的99个中国近代史故事(下)》介绍的是从大革命时期至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是一本阅读、学习、观赏、收藏功能兼备的精品图书,它将长久地伴随您,为您的生活增添精神营养,提高您的生活品味。本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我们力求做到语言通俗易懂,易于读者理解。本书由黄鹤主编。

内容推荐

为了帮助农民朋友了解我国的近代史,我们编辑了《农民朋友不可不读的99个中国近代史故事(下)》,这一册介绍的是从大革命时期至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是一本阅读、学习、观赏、收藏功能兼备的精品图书,它将长久地伴随您,为您的生活增添精神营养,提高您的生活品味。《农民朋友不可不读的99个中国近代史故事(下)》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我们力求做到语言通俗易懂,易于读者理解。本书出版,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以及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本书由黄鹤主编。

目录

第一章 大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

 黄埔军校的创立

 第一次东征

 国民会议运动

 “五卅”运动

 省港大罢工

 国民革命军的组建

 第二次东征和南征

 “三·一八”惨案

 中山舰事件

 整理党务案

 北伐战争

 湖南农民运动

 “四·一二”政变

 马日事变

 “七·一五”政变

 宁汉合流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井冈山会师

 济南惨案

 皇姑屯事件

 平江起义

 蒋桂战争

 百色起义

 古田会议

 中原大战

 第一次反“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

 “九·一八”事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一·二八”事变

 伪满洲国

 第四次反“围剿”

 长城抗战

 查田运动

 第五次反“围剿”

 湘江战役

 抢渡乌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嘉陵江战役

 强渡大渡河

 《八一宣言》

 直罗镇战役

 “一·二九”运动

 瓦窑堡会议

 红军长征胜利

 山城堡战役

 绥远抗战

 西安事变

 “七君子”事件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

 第二次国共合作

 卢沟桥事变

 平津作战

 虹桥事件

 淞沪会战

 洛川会议

 平型关战役

 南京保卫战

 南京大屠杀

 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

 南昌战役

 第一次长沙会战

 晋西事变

 枣宜会战

 百团大战

 皖南事变

 大生产运动

 整风运动

 上高会战

 第二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五一”反扫荡

 第三次反共高潮

 豫湘桂战役

 湘西战役

 中共“七大”召开

 日本无条件投降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

 重庆谈判

 上党战役

 邯郸战役

 “一二·一”爱国运动

 政协会议

 延安保卫战

 孟良崮战役

 “五·二○”血案

 挺进大别山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试读章节

1924年冬孙中山北上后,陈炯明依靠英帝国主义及段祺瑞政府的支持,与粤南军阀邓本殷相勾结,并联络滇、桂军阀做内应,准备进犯广州,以图推翻广东革命政府。1925年1月中旬,广州大本营决定将许崇智之建国粤军、杨希闵之建国滇军、刘震寰之建国桂军、谭延闿之建国湘军、朱培德之建国第1军和黄埔学生军以及赣、鄂、豫、晋、陕各军组成东征联军,以杨希闵为总司令,东征讨伐陈炯明叛军。陈炯明自称“救粤军总司令”,任林虎为总指挥,洪兆麟为副总指挥,叶举为各路总指挥,调集7个军5个独立师共6万余人向广州进逼。

2月1日,东征军共分3路:滇军杨希闵为左路军,约3万人,进攻河源、老隆、兴宁和梅县;桂军刘震寰为中路军,约6000人,直攻陈炯明老巢惠州;许崇智的粤军约1万人和黄埔军校教导团约3000人为右路军,进攻淡水、平山、海丰、陆丰、潮汕。东征联军共约4.6万人,但是兵力雄厚的滇军和桂军,暗中与陈炯明勾结,按兵不动,因此,消灭陈炯明军阀势力的重担落在右路军身上。参加右路军的黄埔军,由校长蒋介石率领(任右路军参谋长),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负责战时政治工作,并参与作战指挥。一大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成为这支部队的骨干。

右路军出发后经虎门,先后攻占东莞、石龙、樟木头、平湖、深圳等地,肃清了广(州)九(龙)路的敌人后,由张民达任师长、叶剑英任参谋长的粤军第2师,乘胜东进,在新圩击溃敌军,于14日直达淡水城郊。其他部队也分途进至淡水城下,粤军第2师攻城之西北面,粤军许济旅攻城之东北面,黄埔军校教导团为主力,担任进攻城东南的任务。黄埔学生军首次参加攻城作战,敌人利用坚固城防进行顽抗。黄埔学生军组织了有10名官长(其中8名共产党员)和100名士兵的奋勇队,勇敢冲锋,冒死登城,于15日拂晓首先攻人城内。敌洪兆麟部2000余人由惠州前来增援,教导团和粤军张民达师起而迎击,将洪兆麟部击溃,旋乘胜追击,攻占平山,决定暂置惠州于不顾,继续挥师东进,相继攻占三多祝、海丰。洪兆麟、叶举脱离部队从海路逃走,其残部土崩瓦解。而后东征右路军分二路进攻潮汕,于3月7日进占汕头。

由于早与林虎有默契的滇桂军仍然按兵不动,东征右路军孤军进入潮汕后,担任“救粤军’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的林虎,即从紫金、五华包抄而来,企图与洪兆麟、叶举残部前后夹击东征军。教导团与粤军从揭阳、普宁回师,迎击林虎军。3月13日晨,在正面迎击林军的教导第一团于晋宁以西的棉湖首先与林军接触。因左右两翼未能如期投人战斗,教导一团1000余人与近万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3个营均被敌人分割包围,伤亡严重,但指战员毫无畏惧,顽强抗击。当敌军冲到团指挥所时,团部的军官和卫士都投入了战斗。正在危急关头,教导团学兵连连长、共产党员曹石泉,党代表曹渊,率学兵连及时赶来投入战斗,解除了团部之危,以巨大的牺牲,坚持到两翼部队赶到。各路部队密切配合,终于将林军击溃。棉湖之战是第一次东征中最大的一仗,发生在孙中山逝世的第二天,对于稳定国民革命军的军心和民心起了很大作用。棉湖战后,东征右路军又攻占五华、兴宁和梅县、蕉岭、大埔各县,洪兆麟部逃向闽边,林虎军窜入江西,潮梅地区全部被东征军收复。4月29日,担任东征左路的滇军开人惠州城。至此,历时两个多月的第一次东征胜利结束。

国民会议运动

国民会议运动是20年代中期反对军阀统治、要求建立民主政权的运动。1923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提出召开国民会议、结束军阀统治的主张。1924年1月再次号召召开国民会议,制定宪法,争取成立国民政府。这一号召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各地先后成立了国民会议促成会。

国民会议运动也是孙中山晚年接纳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从事和平救国而唤起民众的一次全国性的政治运动。1924年10月北京政变后,孙应邀北上主持大计,在《北上宣言》中提出召集有现代实业团体、商会、教育、大学、各省学生联合会、工会、农会、共同反对曹吴各军及政党等九种团体代表与会的国民会议预备会和正式的国民会议,以谋全国的和平统一和建设。孙的这一主张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力支持和全国民众的拥护。11月中旬孙离粤北上,沿途宣传召集国民会议以定国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多次指派国民会议宣传员数十人分赴各省区推动全国各地的国民会议运动。

1924年11月19日,中共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之主张》。其中指出:“挽救此迫在目前的危机之方法,不是各省军阀的和平会议或国是会议,也不是几头元老的善后会议,乃是本党于去年北京政变时所主张及中国国民党现在所号召的国民会议。”在正式政府成立以前,国民会议预备会应该是“临时民国政府号令全国的唯一政府”。

中国共产党对于这个临时国民政府和国民会议提出最低限度的要求,即: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保障人民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罢工之自由,规定最高限度的租额和8小时工作制,增加海关进口税等。

11月22日,中共北京区委发表《檄告国民》,指出:“只有国民会议才能解决现在的时局,只有继续反抗国际帝国主义之侵略与军阀之压迫才能取得中国大多数人民之自由。由工会、农会、教育会、学生会、商会等人民自己组成之全国国民会议才能讨论国事,才能真正的民治,产出真正的宪法与政府,达到和平、独立与自由中国之建立。”

11月26日,上海店员联合会、机器工人俱乐部等27个团体的53个代表开会,一致通过组织“国民会议促成会”,并成立筹备会。

29日,上海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发表宣言,宣布反对“善后会议”,要求召开国民会议,建立人民政权,结束军阀统治。从上海首先组织国民会议促成会起,国民会议促成会、期成会、后援会等组织,在天津市及湖北、江苏、湖南、广东、浙江、江西、安徽、山东、陕西、甘肃、吉林、福建、直隶等省的都市和~些县镇陆续宣告成立。

各地的国民会议促成会等团体纷纷通电表示坚决拥护国民会议,反对段祺瑞提出的善后会议。各地的国民会议促成会组织机构完备,有各阶层的民众参加。1925年3月1日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20多个省区的120多个国民会议促成会派出代表与会。

全国性的国民会议运动有力地声缓和协助了孙为召集国民会议及其预备会议而进行的正义斗争。P5-7

序言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择。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为了帮助农民朋友了解我国的近代史,我们编辑了《农民朋友不可不读的99个中国近代史故事(下)》,这一册介绍的是从大革命时期至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是一本阅读、学习、观赏、收藏功能兼备的精品图书,它将长久地伴随您,为您的生活增添精神营养,提高您的生活品味。本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我们力求做到语言通俗易懂,易于读者理解。本书出版,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以及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丰富的中国近代史,为后世留下了无数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了一些相关书籍及文章,限于笔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书名及文章题目了,在此对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3: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