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中国去剑桥大学就读的20位学生的成长成功历程故事集。这是中国家长培育聪慧儿女的方法读本,这是中国学子成为剑桥骄子的心智读本,这是中国学生跻身金领职场的启智读本,这是如何步步跨入剑桥大学的经验合成之书。告诉你如何培训优秀儿女,如何取得优异成绩,如何通过剑桥英才遴选,怎样顺利通过直升剑桥的AST考试。告诉你剑桥的学习与生活,告诉你剑桥骄子职场搏击的成功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和我一起上剑桥 |
分类 | |
作者 | 李容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中国去剑桥大学就读的20位学生的成长成功历程故事集。这是中国家长培育聪慧儿女的方法读本,这是中国学子成为剑桥骄子的心智读本,这是中国学生跻身金领职场的启智读本,这是如何步步跨入剑桥大学的经验合成之书。告诉你如何培训优秀儿女,如何取得优异成绩,如何通过剑桥英才遴选,怎样顺利通过直升剑桥的AST考试。告诉你剑桥的学习与生活,告诉你剑桥骄子职场搏击的成功故事。 内容推荐 这是一群千千万万个中国莘莘学子中极其普通的一员,但他们成功地迈入了剑桥大学,为自己铺就了一条成功的人生路,徜徉于古老的剑桥小道,流连于康河上的碧波……他们的成功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请与他们一起分享!来和他们一起上一次剑桥!你也可以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 目录 序言一 美国安生基金会张梧华副主席序/1 序言二 英国剑桥大学David Cardwell教授序/3 序言三 剑桥大学中国遴选中心李容先生序/6 序言四 剑桥骄子并非不可复制/8 第1章 珍贵的回忆:剑桥大学首次来华招生实录/1 剑桥录取标准/2 剑桥选中了他们/3 陈津竹:剑桥与牛津,艰难的选择/3 程烨:剑桥,想说爱你不容易/4 李娜:在剑桥,辛苦并快乐着/7 珍贵的回忆(第一届ACEIS被剑桥录取的同学)/9 第2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王亚超10 全班仅2人没考上清华北大,我是其一/11 这是一次希望之旅,还是一场骗局?/12 又见曙光/14 惊魄一天/15 为了一分,整整奋斗了10个月/19 这是一年来最重要、最祈盼的那份邮件!/26 剑桥,我来了/28 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眼前/29 第3章 剑桥的幸福时光/徐文姝 31 学习:Demanding/32 Rowing:辛苦并快乐着/34 极具迷惑性的土豆、疯狂的formal dinner/37 和霍金看了同一场电影/38 歌剧院之行:震撼人心的《歌剧魅影》/39 第一学年的选择:I will follow my heart/40 新学年,再次的起程/42 骑车在剑桥:享受幸福的午后时光/43 剑桥申请攻略/46 后记:阳光总在风雨后/50 第4章 闪耀剑桥的“小巨人”/张翰钦 53 放任自由与严加管教/54 目标+追求+规划一成功/55 精英高中生闪耀“联合国”/56 保送到清华,他却要飞得更高更远/57 在20分钟内“搞定”剑桥面试官/57 初入剑桥,困难一个个迎刃而解/59 赛艇队队员和博彩俱乐部的经理/61 性格阳光,乐于助人的大男孩/62 未来尚未清晰,但辉煌是肯定的/63 第5章 丘吉尔学院的无锡男孩/张哲 64 谦和懂事的邻家男孩/65 成功来自细节/66 放任自流OR让孩子自我管理/67 比较优秀PK总是第一/68 永远有自己的目标,不断自我超越/70 坚持从兴趣出发/71 第6章 数学公主/龚主 72 三年大学,两个专业/73 执著的探路者/75、 高情商的阳光女孩/78 好孩子这样教出来/81 她的未来不是梦/84 第7章 精彩人生始自剑桥/谢晓阳 85 金融城的投行新秀/86 在剑桥精彩的拼命学习/87 成功在伦敦投行就业/89 赛艇运动的发烧友/91 为温总理的大国风范自豪/93 成长:注意力集中,智力不凡/94 申请剑桥:考到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高分/96 第8章 奋进的人生/王超 97 “在门口等着别进来!”/98 “没什么能比用厨房里的东西做实验,更令人陶醉、令人回味了!”/99 “赶紧写下一集”/101 “妈妈,我想得牙都有些疼了”/103 “我竟然一顿猛说”/105 “我的肠胃已经变得‘很好很强大”’/107 第9章 不断进取,到达剑桥/汪冉111 感受剑桥的课程/112 丰富的课外生活/114 为温总理的演讲感到自豪/115 妈妈作出的明智决定/115 面试笔试很顺利/116 练习口语有秘诀/118 学习是件快乐的事/118 保持自己符合优秀的环境/119 要时刻怀着一颗进取心/121 第10章 勇于拼搏的南外学子/瞿路漫125 从小与剑桥有缘?/126 一切为了剑桥/126 他是怎样成长的?/128 申请剑桥有秘笈?/129 好学校:学生是这样培养的/130 好家长:教育孩子有“绝招”/132 关于未来/136 第11章 叛逆小子的剑桥路/陈禹松137 湖北出了个剑桥直招生/138 曾经的问题儿童/138 授之以渔的教授/139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140 冲动之下的选择/141 剑桥之路/143 我的雅思高分秘笈/144 剑桥生活仍然我行我素/145 我的未来不是梦/147 第12章 玉柱扬清曲,弦声在剑桥/陈炜玮148 剑桥华乐团的古筝手/149 对剑桥的感觉:文化多样性/150 报考剑桥:抓住机遇,展示自己/153 喜欢阅读、心怀感恩的女孩/154 第13章 放弃剑桥,一样精彩/158 剑桥大学为他而降格,他却放弃了剑桥/159 校长邀请他吃午饭/161 当问题儿童遇到赏识教育/162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最重要/164 小学五年级“周游列国”/167 13岁过英语四级/168 如此神童,高中成绩只是中等偏上?/169 专家解读王天晓“现象”/170 第14章 粗线条教育出的骄子/张思玉173 从6岁开始独自上学/174 自我管理最重要/一押6 十年磨一剑/178 游历英国,体验剑桥/180 第15章 快乐的数学尖子/贺恺185 报考剑桥/186 他是这样学英语的/187 四个月跨越三年半/188 异常的学习爆发力/189 阳光的孩子/‘190 选择/192 第16章 博学儒雅的“金陵才子”/丁博文193 启航的人生/194 人如其名,博学能文/194 学习要会找方法,但下功夫是必须的/195 为荣誉感而执著拼搏/197 一份梦想与一个承诺/198 梦想多伟大,付出就多艰辛/199 到了剑桥,我依然是北大的学生/201 成熟者的天空/201 第17章 理科状元在剑桥/陈如鉴 203 “神”一样的理科状元/204 AST、第一,被剑桥录取/206 爱好广泛是“杂家”/208 学会放手,让孩子更自主/208 第18章 学海无涯乐作舟/李孟伦 211 小小留英生/212 回到中国/214 准备周全的面试/216 学海无涯乐作舟/218 第19章 投行金领从剑桥起步/张泓昊 221 从三无青年到投行分析师/222 选择专业,热爱≠献身/223 生活因常新而让人着迷/225 生活像通往桃源的山洞,越走越有光/225 感谢安生给了改变命运的机会/227 张泓昊:我的三个故事/227 第20章 从AST考试到剑桥“安生学院”/231 AST考试/232 ACEIS中心/233 剑桥大学出了个“安生学院”/235 附录1 2003-一2009通过安生进入剑桥学生名单/237 附录2 美国安生基金会介绍/239 附录3 安生世界名校遴选工程(ACEIS)成员名校/241 附录4 AST(安生学业水平测试)全国考点/245 编者后记/247 试读章节 保送到清华,他却要飞得更高更远 按理说,得到国内顶尖名校清华大学的保送机会,99%的人都会非常满足,但是张翰钦却愿意给自己更多的挑战。高三时,张翰钦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得知一个消息: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有一个“世界名校英才遴选暨培育工程”项目,通过安生学业水平测试(AST考试)及所申报大学面试的学生,可以直接就读剑桥等知名大学本科,而不用参加A—level等国际课程或在中国高中毕业后再花费一年时间读大学预科。这个机会对于张翰钦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张翰钦决定去“闯一闯”。 张翰钦的母亲赵老师回忆说:“当时孩子说了这件事,我们也只是把报名费给了他,别的就没有再过问。因为孩子能上清华,已经是很好的一个结果了。”然而,张翰钦很快在安生基金会南京代表处报名参加了世界名校遴选项目,他的目标,是世界顶尖学府——剑桥大学。 “因为当时已经被清华录取,所以没有压力,也没有特别的准备。”张翰钦回忆起当初参加AST考试前的情况,“我只是查了所有数学名词的英语说法,然后就去应考了。”AST考试是由安生的国内外命题专家全英文命题,然而语言关难不倒这个有准备的学生。惯于参加各类竞赛的张翰钦提前半个小时完成了数学试卷,可以说相当轻松。至于英语,他认为试卷很能考验人的思维方式和综合素质,“我几乎是用我这些年所学的全部知识在答题,”张翰钦说,“全面而又没方向陛的考试最合我的胃口。” 当AST成绩公布的时候,张翰钦作为当年的“状元”独占鳌头。 在20分钟内“搞定”剑桥面试官 作为笔试第一名,张翰钦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剑桥大学的面试机会,他报考的专业是经济学。当时很多人都产生了疑问,保送清华他选择的是生物学,为什么到剑桥却选择了经济专业?然而,张翰钦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在他人生规划的轨道之内:“选择清华生物学系,是考虑到国内学校的理科优势很强,所以选择了生物学,想打好基础。而我对经济学向来感兴趣,当时我报清华的第二志愿,就是经济。” 谈起张翰钦参加剑桥面试的一段经历,他显得特别兴奋,“参加剑桥面试时,我被排在最后一个,轮到我进去面试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六点半,吃饭时间。当我走进面试房间的时候,我看到面试的教授满脸疲惫,还打了个哈欠。当时,我的感觉并不好。” 但是在之后的面试过程中,聪明的张翰钦努力把面试话题引向他熟悉的领域,以扬长避短。剑桥教授先是问了一些数学方面的问题,因为是擅长的方面,张翰钦回答得非常迅速。面试中有一题让他印象特别深刻。教授设定他为A,和陌生人B在一个房间,这时进来另一个陌生人C,C拿出1DOO美元,表示如果A提出的分配方案能得到B的认同,这笔钱归A和B所有,而如果不被同意,钱仍归C。张翰钦给出的分配方案是:作为A,他会给B一美元。如果B不接受,那么B一分钱都拿不到,而他自己的利益却能实现最大化。教授再问,“如果是B的身份,会接受多少钱?”张翰钦的回答还是一美元。理由是,如果B能接受一美元,也是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个答案令教授非常满意,因为学经济的人,思维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很多人回答时A和B的答案都不一致,这样就不能平衡。测试证明张翰钦很有学经济的潜质。 在得到了面试教授的肯定之后,张翰钦开始通过设置各种限定条件和教授进行经济学角度的讨论,比如,这个交易是否是一次性交易,B和C之前是否有过贸易合作等等。面试结束后之后,张翰钦并没有觉得面试官对自己另眼看待,因为那位教授在整个面试过程中都表情严肃。 面试结束后,张翰钦并没有想太多,而是按部就班地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学习,开始一个国内本科生普通的生活。两个月之后,就在清华大学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正在图书馆复习功课的张翰钦接到电话,剑桥大学的招生负责人告诉他:他拿到了剑桥的offer!“当时我就给我妈妈发了条短信,说‘妈,我被剑桥录取了,明天我不用参加清华的期末考试了。’”张翰钦的笑容里,依然可以感觉得到当时他的喜悦。 P57-58 序言 美国安生基金会张梧华副主席序 当我阅读完《与我一起上剑桥》全稿后,非常感慨和激动。感慨的是八年过去了,从2002年开始安生基金会与剑桥大学联合在中国遴选应届高中生到今天,已有50多位幸运且优秀的中国高中生跨进了世界著名学术殿堂——剑桥大学,而且这50多位中国学生在剑桥大学表现不凡,依然名列前茅。这让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释怀。 八年前的情况是,中国高中生毕业后若想到英联邦国家的大学就读,那么就必须在当地高中或大学办的预科班先读一年预科,然后才能进入大学,也即我们学生手上的高中毕业证书对于直接升入英联邦国家的大学是无效的,除非在国内上像A-level、IB、AP这样的昂贵的国际高中课程。这对我国的一批欲出国求学的优秀中学生形成实质意义上的不公,而且对于我国高中教育本身在国际上的认可造成不公。 有鉴于此,安生基金会于2002年邀请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官方代表访问中国,从北方到南方,从学校到教育行政部门,从学生到教师再到校长,从教室到操场,一系列密集的访问和交谈,使得两所大学代表对中国高中教育有了深刻了解和体会。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与剑桥大学代表David Cardwell教授在大连海边的酒吧,提出了剑桥大学是否可以考虑打破其八百年的历史直接从中国录取应届高中毕业生。因为,剑桥大学若采取直招,那么由于其在教育界的领袖地位,将对其他英联邦大学产生不可估量的表率和引领作用。David的反应是正面的,但他需剑桥大学官方来研究并作出这历史性的重大决定。值得高兴的是,过了数月后,剑桥大学招生委员会经过研究作出官方决定,并从当年开始试验。据说,剑桥大学的研究包括了对安生基金会的背景调查。 从此,剑桥大学的门对就读中国高中课程的高中毕业生打开了,当然在其后的具体遴选运作中,根据中国学生的具体情况,安生基金会与剑桥大学就AS2、考试(安生学业水平测试)、延迟提交IELTS考试成绩(先录取,后提交)、报名年龄段(从高三时有资格报名到在高二时就可以报名)、借鉴中国高考成绩等进行了沟通和讨论,使得遴选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不断符合中国高中教育的实际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年的遴选工作得到了辽宁省教育厅和江苏省教育厅的全力支持和协助,再加上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媒体的积极报道,开局出色,25个参加遴选的学生,录取了6个,录取率达到1/4。 如果说剑桥大学与安生基金会联合向中国高中生打开了直升剑桥大学的大门,并由此带动了其他十几所世界50强大学的随后参与,那么真正使得剑桥大学将直招的试验变成正式项目的是我们中国高中用自己的高中课程培养出的学生。是这些学生证明了自己、证明了中国学生的出色。据透露,通过剑桥·安生遴选直招的学生,比其他在国内参加A-level等国际课程后考入剑桥的学生,整体表现更为优秀。 本书中,通过20多位同学的成长经历和精彩故事、通过介绍他们特有的学习特点和特色、通过介绍他们的家庭教育和培养、通过他们自己参与并通过遴选的经验、通过他们自己在剑桥大学的求学和探索等等,向你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把准方向,只要你坚持,那么——你也能进剑桥! 后记 在美国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张梧华副主席的直接关心下,在ACEIS中心和剑桥遴选中心李容先生、张莉女士等领导、老师们的大力协助下,在众多剑桥大学的安生学子及其师长、同学们的热心支持下,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本书终于得以定稿付梓,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与本书撰稿的人员有:林猛、汪神、Sherry、李美昆等人,另有王亚超、徐文姝等同学及其家长亲自撰写了学生个人的成长、奋斗经历。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感谢所有在本书采编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朋友们! 本书编委会 2010年9月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