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以中医思维体察生活、参悟生命的文化读本,一套专门奉献给青年读者的时尚小书。
本专辑推出四位各具影响的中医哲人的独家思想创见,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资源和现代文化视角,探讨和展示了各种摆脱现代人身心困境的可贵观点。中里巴人,李可,樊正伦,董草原,他们或多或少已经被主流媒体所关注,其著作或思想甚至风靡一时,且各有大量拥趸,但同时他们也在被误读,这种误读体现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治疗方法,及实用疗效,而对于蕴藏其中、他们终其一生心血得来的重要生命观念却轻轻放过……
《性感阴阳(听董草原说冷热)》根据田原访谈董草原的《破解重大疾病的迹象》部分内容编写而成。
我们总是试图给自己的生活一个说法,但往往感到困惑。我们的祖先找到“阴阳”两支笔,把世界描了一遍,于是万物都开口说话了。
《性感阴阳(听董草原说冷热)》根据田原访谈董草原的《破解重大疾病的迹象》部分内容编写而成。世界躁扰?不妨将阴阳视作放大镜,从容窥得山水风物、身体和健康的诸多奥妙。借助这种智慧甚至可以成功地治疗癌症。《性感阴阳(听董草原说冷热)》一试就灵。
古人不找病菌的麻烦
《易经》认为:人们生活的环境,是组成人体生命阴阳的“阳”。从阴阳关系的角度来说,这个生活环境对于人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生命,我们去研究天文地理、风物山水,目的是什么呢?都是为了更好的“生”。要生,精神就要愉悦,就要顺畅。只有这样,身体才有健康的保障。、
现代医学在看待疾病的时候,都找细菌和病毒的麻烦,认为是这些坏东西,让人生病、痛苦,甚至倾家荡产。其实它们很无辜,因为它们也是生命,也要生存。“天地有好生之德”,人类将森林和沼泽变成耕地,是要想方设法地生存下去,细菌、病毒也一样。所以我们的古人不会找细菌、病毒的麻烦,而是从阴阳的立场上认识环境与人及疾病的关系。
中国的风水学,用现代语言说,就是“人文环境学”。总的来说,就是外部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什么是风水?其实一点都不神秘,我们居住的环境周围没有风,没有水吗?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外部环境的诸多因素。古代没有现在这些概念,就借用了“风”和“水”这两个意象。你离开这个环境,就不是今天的你,‘谁都是这样。这其中包括事业、财富、人生目标等等。那么疾病是什么?也同样离不开生你养你的环境,以及这个环境带给你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一切。
小隐漫话
西方人一定要为了什么而活着,要不就觉得这生命没有意义。中国人不是,自然而然地活在天地间,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生老病死顺其自然,反而不会给自己和别人添麻烦。
含蓄是一种健身操
医生要治好病,最主要是认识原因,治病必求其本,治理其源头。不知道原因就是盲目的医治。不管用了多么科学的办法,多么科学的药物,只要离开病人的内外环境就不会是最正确的治疗。
人体致病的因素一个是外因,一个是内因。董草原认为,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可以分为四种“邪”。
第一就是风、寒、暑、湿、燥、火这七种外邪。风、寒、暑、湿、燥、火都很容易引起疾病,破坏身体的阴阳平衡,引起内功能混乱。
第二种是喜邪。为什么喜也是邪?俗语说乐极生悲。就是说高兴过头了,神明丧失了抑制,也会引起内机能失调,产生疾病。所以平时要多注意控制情绪,不管多大的喜事,都不能太高兴了。含蓄一点能带来健康。
第三种是恶邪。恶邪是指外界病毒与细菌这些微生物引起的疾病。这样的邪是我们现在的老百姓最关注的,也是最害怕的。其实这些并不是威胁最大的。对人影响最大的是第四种,饮食引起的疾病。
和一般人理解不向,饮食是导致疾病的外因而不是内因,因为食物是从外边来的,要吃下去才能作用于人体。许多慢性病都是这个引起的,比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和肾炎。
小隐漫话
讲究礼仪和含蓄是东方人的标签,因为对身体和情绪的控制,能给一个人的身、心和社会关系带来平和、安全和健康。这是文明的切实好处。
于无声处总受伤
为什么现代出现了很多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除了压力与其他因素,多数都与“风”有关。
《黄帝内经》说:“风者,百病之始也……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虽然致使人发病的原因很多,但风是产生疾病的主要因素。这个风,指的是自然界的风。
那么怎么认识这个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的“风”呢?
风可以说是天地问的一个信使,送鸡毛信的角色,自然界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风都能提前告诉我们。比如,北风来了,我们就得明白,哦,天气要变冷了,南风来了,就是显示天气要变暖了,湿和热要来了。我们说天气变化很复杂,其实你只要把握了风的规律,就会得到天地的“秘密”。同样,把握了人体内的“风”的变化,也就找到了疾病的起源,如果不认识风与人体疾病的关系,那就是半吊子中医。
风生百病。风好像一个狙击手,总是伤人于无声处,防不胜防。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被亲人叮嘱过:“小心受风!”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主动“防风”,时刻警惕,会受益无穷。
小隐漫话
疾病来的时候,是有声音的。只是我们的耳目过于“聪明”,很多时候听不到罢了。 从窗户吹进来的病
《黄帝内经》说百病之生于风寒暑湿燥火。风为首位。不仅仅是说感受风寒的疾病,而是所有疾病都与风有关,都与天地的变化相关。
你每进到一个房间,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南京,进去后一打开窗户,就会感觉到很多风吹进来,很凉快,可是,如果长期这么开着窗户,这一家人中就会不断有病人出现。那么防风怎么防?人家说夏天那么热,还要关窗睡觉?那就要看是什么窗户,按中医和传统风水学的理论,室内是不允许有风的感觉的,我们知道四合院里面有影壁,什么作用?挡的就是穿堂邪风。空气要流通,但不能对流,房间里面的空气要流动,但是不要有风的感觉就对了。如果是对流的风,窗户必须要关好,在室内如果能感觉到风,千万不要开窗户a
夜里气温较低,人在夜里静下来睡觉的时候,身体处在全面“放松警惕”的时候,很容易着凉,这个长期着凉引起的病是最多的。遗憾的是,有人根本不注意这个环节。特别是全身热热的从外面回来的时候,马上打开窗,一阵风一吹,就成了半身不遂。
现在开车族也有个大问题,有人说空调冷风吹得骨头都疼,但是不开空调开窗户,让风直接吹进来,也很糟糕。正确的办法是把空调开至30度左右,为什么呢?为了使人体能够自然出汗。冬天出汗是反常的事,冬天要藏不能泄,所以冬天开空调,温度不能太高了,20度左右,如果房间里热得都得光膀子,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小隐漫话
很多人的生活是这样:出了空调房进空调电梯,再进空调车,再进空调办公室——听起来有点像宇航员的生活?
P57-65
中医也时尚
这是一套以中医思维体察生活、参悟生命的文化读本,一套专门奉献给青年读者的时尚小书。
本专辑(第一套四册)推出四位各具影响的中医哲人的独家思想创见,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资源和现代文化视角,探讨和展示了各种摆脱现代人身心困境的可贵观点。中里巴人,李可,樊正伦,董草原,他们或多或少已经被主流媒体所关注,其著作或思想甚至风靡一时,且各有大量拥趸,但同时他们也在被误读,这种误读体现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治疗方法,及实用疗效,而对于蕴藏其中、他们终其一生心血得来的重要生命观念却轻轻放过……
观念改变生活。为此,我们将其主要思想观念以断片的形式植入当下生活。他们的见解,掠万象而终于大道,异名而同义:真心、阳气、道、阴阳(冷热)……这些看似简单或者深奥的概念,其实无一不绵布于我们的现代生活肌理’凭此可通达个体生命的幽微之处。
哲人说:片段是惟一可以信赖的形式。
计我们忠实于片段,感受新的生命状态。
本丛书形式时尚精致,文本生动睿智,语言深入浅出,感性与理性相映生趣,目的在于使青年学生、都市时尚一族、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能够了解以中医思维为主导的中国人的生存方式,能够传承中医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给当下纷扰的都市生活开辟出一片新鲜的阅读生态。
让中医进入时尚,这是一件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情,无所借鉴,贵在尝试,因而本丛书肯定有稚拙之嫌,希望读者指正,尤其希望青年朋友的参与和批评,使“新生态”生命文化丛书能够健康成长,自成一荫。
“新生态”生命文化丛书
第一辑(四册)
《草本有心》(册一)
《一身阳光》(册二)
《道理生活》(册三)
《性感阴阳》(册四)
“新生态”生命文化丛书编委会
2010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