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离不开交往,并由此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渗透到教育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认识教育教学活动——师生互动abc把多样性,情境性、个体性、差异性、自主性等理念纳入到对师生交往的认识中,以此引导广大教师将工作深入到师生交往的内核。
由孙浩编著的《师生互动abc》共七章节,内容包括教师专业成长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认知结构角度上的师生交往,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学习之间的交往关系,教师的创造性教育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交往……
现代教学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推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由孙浩编著的《师生互动abc》在理论上对上述认知和理解的阐释显得更加完整和丰富,同时,《师生互动abc》从师生的认识交往、教学过程交往、人格交往、日常生活交往等多角度全面展现了“师”与“生”之间的“大交往体系”,开阔了“交往论”的理论和实践视域,提升了“师生”交往的教育价值厚度和广度,也是一本学习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实用手册。
第一章 教师专业成长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第一节 教师专业化的概述
第二节 教师专业素质如何适应现代教育背景
第三节 教师专业化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第二章 认知结构角度上的师生交往
第一节 认知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与概述
第二节 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对教师各项能力的?求
第三节 教师认知结构概述
第三章 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学习之间的交往关系
第一节 学生学习方式的概念与改变
第二节 适应学习方式的教学能力的把握
第三节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点有效途径
第四章 教师的创造性教育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交往
第一节 浅析创造力与创新教育
第二节 创新教育中师生交往对教师创造性?质的要求
第三节 教师的创造性发展与学生的创造性培养
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沟通交往解析
第一节 师生沟通的含义和作用
第二节 师生关系中常见的一些沟通错误和障碍
第三节 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第六章 师生的心理交往准备
第一节 浅谈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节 浅?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 怎样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第七章 基于良好师生交往意蕴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向
第一节 教师专业态度
第二节 教师专业价值观
第三节 教师的专业性向
第四节 教师的专业化教师意识
第五节 关于教师的专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