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安徒生童话全集(共6册)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丹)安徒生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滴海的女儿流下的纯真之泪,一声睡在豌豆上的公主的唏嘘,还有那颗在火红的烈焰中,诞生的锡兵之心,太多太多的精彩故事,宛如一颗颗光洁美丽的珍珠,等着你去感叹、激动、流泪、欢呼……

《安徒生童话全集》包括了安徒生创作的全部童话作品。从中可以了解安徒生童话的全貌,感受其间的无穷魅力。其中著名形象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上当受骗想穿新衣服的皇帝等栩栩如生,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丰富。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品味到真、善、美的巨大魅力,也能受到启迪和感染。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与译者同获“丹麦国旗勋章”殊荣。

安徒生的童话不单是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也为了启发成年人,因此,它不仅为儿童,也为成人所喜爱。而他的童话具有一般成人文学所欠缺的特点:丰富的幻想,天真烂漫的构思和朴素的幽默感。这些都植根于现实生活。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童话都具有这种特色。如《夜鹰》、《豌豆上的公主》、《皇帝的新装》、《牧羊女》、《扫烟囱的人》等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他的童话中,他以满腔热情表达了他对人间的爱,对人间的关怀,对人的尊严的重视,对人类进步的赞颂。“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在近40年间共创作了168篇童话。他的童话代表作《打火匣》、《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已经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无数代人。《安徒生童话》也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

目录

打火匣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豌豆上的公主

小意达的花儿

拇指姑娘

顽皮的孩子

旅伴

海的女儿

皇帝的新装

幸运的套鞋

雏菊

坚定的锡兵

野天鹅

天国花园

飞箱

鹳鸟

铜猪

永恒的友情

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

梦神

玫瑰花精

牧猪人

荞麦

安琪儿

夜莺

恋人

丑小鸭

枞树

白雪皇后

接骨木树妈妈

补衣针

钟声

祖母

妖山

红鞋

跳高者

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丹麦人荷尔格

卖火柴的小女孩

城堡上的一幅画

瓦尔都窗前的一瞥

老路灯

邻居们

小杜克

影子

老房子

一滴水

幸福的家庭

母亲的故事

一年的故事

衬衫领子

亚麻

凤凰

一个故事

一本不说话的书

区别

老墓碑

世上最美丽的一朵玫瑰花

最后的一天

完全是真的

天鹅的窠

好心境

伤心事

各得其所

小鬼和小商人

一千年之内

柳树下的梦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天上落下来的一片叶子

她是一个废物

最后的珠子

两个姑娘

在辽远的海极

钱猪

依卜和小克丽斯玎

笨汉汉斯

光荣的荆棘路

犹太女子

瓶颈

聪明人的宝石

没有画的画册

香肠栓熬的汤

单身汉的睡帽

一点成绩

老栎树的梦——一个圣诞节的童话

识字课本

沼泽王的女儿

赛跑者

钟渊

恶毒的王子——一个传说

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

踩着面包走的女孩

守塔人奥列

安妮·莉斯贝

孩子们的闲话

一串珍珠

笔和墨水壶

墓里的孩子

两只公鸡

“美”

沙丘的故事

演木偶戏的人

两兄弟

古教堂的钟——为席勒纪念册而作

乘邮车来的十二位旅客

甲虫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雪人

在养鸭场里

新世纪的女神

冰姑娘

蝴蝶

素琪

蜗牛和玫瑰树

鬼火进城了

风车

一枚银毫

波尔格龙的主教和他的亲族

在小宝宝的房间里

金黄的宝贝

风暴把招牌换了

茶壶

民歌的鸟儿

小小的绿东西

小鬼和太太

贝脱、比脱和比尔

藏着并不等于遗忘

看门人的儿子

迁居的日子

夏日痴

姑妈

癞蛤蟆

干爸爸的画册

烂布片

两个海岛

谁是最幸运的

树精

家禽格丽德的一家

蓟的遭遇

创造

幸运可能就在一根棒上

彗星

一星期的日子

阳光的故事

曾祖父

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全家人讲的话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

请你去问牙买加的女人

海蟒

跳蚤和教授

老约翰妮讲的故事

开门的钥匙

跛子

牙痛姑妈

老上帝还没有灭亡

神方

寓言说这就是你呀

哇哇报

书法家

纸牌

园丁和主人

幸运的贝儿

穷女人和她的小金丝鸟

乌兰纽斯

安徒生童话的翻译——代后记

总目录

试读章节

卷一

从前有两个人住在一个村子里,他们的名字是一样的——两个人都叫克劳斯。不过一个有四匹马,另一个只有一匹马。为了要把他们两人分得清楚,大家就把有四匹马的那个叫大克劳斯,把只有一匹马的那个叫小克劳斯。现在我们可以听听他们每人做了些什么事情吧,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小克劳斯一星期中每天要替大克劳斯犁田,而且还要把自己仅有的一匹马借给他使用。大克劳斯用自己的四匹马来帮助他,可是每星期只帮助他一天,而且这还是在星期天。好呀!小克劳斯多么喜欢在那五匹牲口的上空啪嗒啪嗒地响着鞭子啊!在这一天,它们就好像全都已变成了他自己的财产。太阳在高高兴兴地照着,所有教堂尖塔上的钟都敲出做礼拜的钟声。大家都穿起了最漂亮的衣服,胳膊底下夹着《圣诗集》,走到教堂里去听牧师讲道。他们都看到小克劳斯用他的五匹牲口在犁田。他是那么高兴,他把鞭子在这几匹牲口的上空抽得啪嗒啪嗒地响了又响,同时喊着:“我的五匹马儿哟!使劲呀!”

“你可不能这么喊啦!”大克劳斯说,“因为你只有一匹马呀。”

不过,去做礼拜的人在旁边走过的时候,小克劳斯就忘记了他不应该说这样的话。他又喊起来:“我的五匹马儿哟,使劲呀!”

“现在我得请求你不要喊这一套了,”大克劳斯说,“假如你再这样说的话,我可要敲你这匹牲口的脑袋,叫它当场倒下来死掉,那么它就完蛋了。”

“我决不再说那句话。”小克劳斯说。但是,当有人在旁边走过,对他点点头,道一声日安的时候,他又高兴起来,觉得自己有五匹牲口犁田,究竟是了不起的事。所以他又啪嗒啪嗒地挥起鞭子来,喊着:“我的五匹马儿哟,使劲呀!”

“我可要在你的马儿身上‘使劲’一下了。”大克劳斯说。于是他就拿起一个拴马桩,在小克劳斯唯一的马儿头上打了一下。这牲口倒下来,立刻就死了。

“哎,我现在连一匹马儿也没有了!”小克劳斯说,同时哭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剥下马儿的皮,把它放在风里吹干。然后把它装进一个袋子,背在背上,到城里去卖这张马皮。

他得走上好长的一段路,而且还得经过一个很大的黑森林。这时天气变得坏极了。他迷失了路。他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天就要黑了。在夜幕降临以前,要回家是太远了,但是到城里去也不近。

路旁有一个很大的农庄,它窗外的百叶窗已经放下来了,不过缝隙里还是有亮光透露出来。

“也许人家会让我在这里过一夜吧。”小克劳斯想。于是他就走过去,敲了一下门。

那农夫的妻子开了门,不过,她一听到他这个请求,就叫他走开,并且说,她的丈夫不在家,她不能让任何陌生人进来。

“那么我只有睡在露天里了。”小克劳斯说。农夫的妻子就当着他的面把门关上了。

附近有一个大干草堆,在草堆和屋子中间有一个平顶的小茅屋。

“我可以睡在那上面!”小克劳斯抬头看见那屋顶的时候说,“这的确是一张很美妙的床。我想鹳鸟决不会飞下来啄我的腿的。”因为屋顶上就站着一只活生生的鹳鸟——它的窠就在那上面。

小克劳斯爬到茅屋顶上,在那上面躺下,翻了个身,把自己舒舒服服地安顿下来。窗外的百叶窗的上面一部分没有关好,所以他看得见屋子里的房间。

房间里有一个铺了台布的大桌子,桌上放着酒、烤肉和一条肥美的鱼。农夫的妻子和乡里的牧师在桌旁坐着,再没有别的人在场。她在为他斟酒,他把叉子插进鱼里去,挑起来吃,因为这是他最心爱的一个菜。

“我希望别人也能够吃一点!”小克劳斯心中想,同时伸出头去向那窗子望。天啦!那里面有多么好看的一块糕啊!是的,这简直是一桌酒席!

这时他听到有一个人骑着马在大路上朝这屋子走来。原来是那女人的丈夫回家来了。

他倒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不过他有一个怪毛病——他怎么也看不惯牧师。只要遇见一个牧师,他立刻就要变得非常暴躁起来。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这个牧师这时才来向这女人道“日安”,因为他知道她的丈夫不在家。这位贤惠的女人把她所有的好东西都搬出来给他吃。不过,当他们一听到她丈夫回来了,他们就非常害怕起来。这女人就请求牧师钻进墙角边的一个大空箱子里去。他也就只好照办了,因为他知道这个可怜的丈夫看不惯一个牧师。女人连忙把这些美味的酒菜藏进灶里去,因为假如丈夫看见这些东西的话,他一定要问问这是什么意思。

“咳,我的天啊!”茅屋上的小克劳斯看到这些好东西给搬走,不禁叹了口气。

“上面是什么人?”农夫问,同时也抬头望着小克劳斯。“你为什么睡在那儿?请你下来跟我一起到屋子里去吧。”

于是小克劳斯就告诉他,他怎样迷了路,同时请求农夫准许他在这儿过一夜。

“当然可以的,”农夫说,“不过我们得先吃点东西才行。”

女人很和善地迎接他们两个人。她在长桌上铺好台布,盛了一大碗稀饭给他们吃。农夫很饿,吃得津津有味。可是小克劳斯不禁想起了那些好吃的烤肉、鱼和糕来——他知道这些东西是藏在灶里的。

他早已把那个装着马皮的袋子放在桌子底下,放在自己脚边;因为我们记得,这就是他从家里带出来的东西,要送到城里去卖的。这一碗稀粥他实在吃得没有什么味道,所以他的一双脚就在袋子上踩,踩得那张马皮发出叽叽嘎嘎的声音来。

“不要叫!”他对袋子说,但同时他不禁又在上面踩,弄得它发出更大的声音来。

“怎的,你袋子里装的什么东西?”农夫问。

“咳,里面是一个魔法师,”小克劳斯回答说,“他说我们不必再吃稀粥了,他已经变出一炉子烤肉、鱼和点心来了。”

“好极了!”农夫说。他很快地就把炉子掀开,发现了他老婆藏在里面的那些好菜。不过,他却以为这些好东西是袋里的魔法师变出来的。他的女人什么话也不敢说,只好赶快把这些菜搬到桌上来。他们两人就把肉、鱼和糕饼痛快地吃了一顿。现在小克劳斯又在袋子上踩了一下,弄得里面的皮又叫起来。

“他现在又在说什么呢?”农夫问。

小克劳斯回答说:“他说他还为我们变出了三瓶酒,这酒也在炉子里面哩。”P13-16

序言

叶君健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国际文化交流专家,通晓十多种语言,他以此为工具,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安徒生童话是叶君健先生翻译和研究的重点,他是我国最早直接从丹麦文翻译安徒生童话的翻译家,并在前后四十余年的时间中,参考各种文本不断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中译本。因翻译和推介安徒生童话的卓越贡献,他荣获了“丹麦国旗勋章”奖,这是全世界《安徒生童话》众多译者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叶译安徒生童话,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陆续出版,版本众多。这次我社出版的《安徒生童话全集》,由叶君健先生生前亲自编定,理顺了篇目,收齐了全部童话作品,并在每篇后面增加了相关的背景介绍,此外,还复制了丹麦博物馆的插图。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一个版本。

在授权我社出版《叶君健全集》的同时,叶先生的亲属也将《安徒生童话全集》交与我社独家出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10月

后记

我最初接触到安徒生童话,是在三十年代初学习英文的时候。那时学英文是用英国出版的课本,里面选有安徒生的童话。我记得那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野天鹅》,童话中的主人公艾丽莎,为了救助她几位被巫婆皇后坑害了的哥哥所表现出的决心、毅力和勇气,深深地感动了我。后来我在世界语中又读到了更多的安徒生童话。原来世界语的创造者柴门霍夫,为了使他的语言成为文学语言,从而奠定它的牢固基础,亲自译了许多世界名著,其中包括从德文转译的当时他所能搜集得到的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这篇故事,更触动了我的心,我一直忘不了“小人鱼”的生动形象和她在爱情上所遭到的悲惨结局。

抗战期间,我生活倥偬,再也没有机会、也没有心情读这些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我在英国战时宣传部工作,向英国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战事迹,以配合英国准备开辟欧陆第二战场的国内动员。大战结束后我去剑桥大学英王学院研究西方文学,生活变得意外地安静起来。在这情况下,我又不时翻阅起安徒生的童话来——特别是在夜间感到疲劳的时候。我一进入童话人物的生活和感情中去,我的感情也就立时活跃起来了。由此安徒生的国家和人民也引起了我的兴趣。1946年以后,战时一度消沉了的剑桥大学又变得生气勃勃。许多服兵役的大学生又回到了学校,外国留学生和学者也不少。我在他们中间结识了一些北欧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寒暑假期间常常邀请我去他们的国家度假。从1947年开始,几乎每个寒暑假我都去瑞典或丹麦,住在他们的家中。丹麦我去的次数最多,有两个家庭几乎把我看做是他们中的成员——1988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授予我“丹麦国旗勋章”时,我又应丹麦文化部的邀请同老伴访问了丹麦三个星期。

当年住在丹麦,自然要看每天的丹麦报纸。我得学丹麦文——为了同一目的我也学了瑞典文。逐渐我也通过丹麦文读了一些安徒生的童话。我发现过去通过英文或法文所读的那些童话,不少与原作大相径庭。首先,那些译者可能为了适应本国图书市场的需要,常常在译文中作些删节或改写,有的改写对原作的损害——甚至歪曲——相当严重。至于原作中的浓厚诗情和幽默以及简洁、朴素的文体,那些译文几乎完全没有表达出来。很明显,有些译者只是把这些童话当作有趣的儿童故事,而未意识到这些作品是诗,是充满了哲理、人道主义精神和爱的伟大的文学名著。于是我便感到手痒,想把这些作品根据我自己的理解,直接从丹麦文译成中文。我在剑桥,空闲时候就开始做这件工作。

翻译本身是一种语言的训练,是对作品及其作者深入理解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痛苦,也有愉快。如何把一种语言转化成为另一种语言,而又使原作的思想、感情、风格,甚至行文的节奏,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是一项极为艰苦的工作。但这项工作完成后,心情上总是无例外地感到一阵轻松,因为许多难点克服了。我当然没有什么翻译计划,只是在有空时把我最欣赏的作品译出来。

在欧洲住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以后,特别是在那宁静的大学城剑桥一口气住了五年以后,我的视野、感觉,甚至心态,也就慢慢适应了那里的气氛——大概也不得不如此。回到国内以后,遍地都是人,城市不论大小,总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这使我联想到,我们的下一代其数目自然也是庞大无比。这又使我联想到我在西欧所见到的情景,那里每逢圣诞节,所有的书店,不论大小,总要摆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儿童读物,供成年人选购,赠送给他们的儿童作为礼物。伦敦《泰晤士报》的文学增刊,每个季度还要出一期儿童读物专号,评介新出的儿童书籍。那专号一般约有20万字的篇幅,这也说明他们所出版的儿童读物之多。儿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对他的成长和培育的重视,应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是在我们中间,情况却不尽如此。我们当然也重视儿童,但往往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过去儿童发蒙不久,能认识几个字,就得背诵《四书》、《五经》——我小时候在私塾所受的教育就是如此。至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儿童文学”,即民间故事、神话、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等,那时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东西,都在禁止之列。中国本来有很丰富的、由民间创造的儿童文学,但没有出现像德国格林兄弟那样的学者和像法国贝洛尔那样的作家,把它们记载下来或再创造。我们的那些民间故事和童话,大都失传了。

我们现在开始从新的角度重视对儿童的培养,有了专业的儿童书籍出版社和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了大量儿童文学读物,但数量和品种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由于我们没有太多厚实的儿童文学传统和遗产,我们的作家也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提高自己的素养和借鉴外国优秀儿童文学的必要。由此我自然就想起了安徒生,他的童话是世界优秀的儿童文学遗产之一,我们没有理由不向他借鉴。把他的全部童话移植过来,以丰富我们的儿童文学读物,并为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提供一份重要的参考,也成为必要。我就是这样决定有计划地把他的全部童话作品译完,在我国分册出版。

这些分册很快就在少年儿童和成年人中得到广泛的欢迎。许多儿童文学作家也认真研读,并且鼓励我不断改进译文质量。我开始意识到作为译者的责任重大,在分册出齐后,我决心把译文从头到尾仔细修订,事实上等于是重译,最后汇集成为全集,补进过去不曾发表过的新发现的篇章,并且在每篇作品的篇后加上简洁的评注。

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既然如此,就不能只限于对原手稿、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的考据和推敲,从而在文字上“精确”地表现出原作字面上的意义,那只是把一种文字机械地移植到另一种文字的生硬过程——过去的所谓“直译”大概就是如此吧。也许对数学论文和机械说明书人们可以这样做,但即使这样做,也还得具有严复所提出的翻译三个标准中的两个标准,即“信”和“达”。文学翻译则还必须满足第三个条件:“雅”。但这三个标准也还不过是“文字”的标准,我想还应该加一个“文学”的标准。安徒生是诗人、哲学家、民主主义者,他的童话作品,也像世界许多其他的名著一样,也是诗、哲学和政治思想的结晶,虽然这些作品是“为讲给孩子们听”而写的——其实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都喜欢读,特别是老年人,生活阅历深,最能从中体会出“人生的真谛”。但对这种“真谛”的实质,并非人人都是“英雄所见略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其所以“不同”,也就是各人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准和政治及哲学素养的差异。我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就是我在各方面的“素养”的一种表现。我的译文的所谓“风格”就为我的这种理解所制约,因此这里面有很大的个人主观成分。尽管我在翻译时逐字逐句紧抠原义,但当我把它们转变成为中文的“文章”时,我个人的“文字风格”就发生作用了。我所选择的词汇及通过它们我所希望产生的联想和所掀起的感情冲动,就带有很深的个人色彩——所谓“文如其人”,在这里也露出了它的马脚。但有一点认识我是坚持的,即安徒生的童话是诗,因此我希望我的译文也能具有“诗”的效果——是否达到了这个愿望,那当然只能由读者去判断了。

在安徒生以前,大多数作家所写的童话基本上都是民间故事的复述,如上述的格林兄弟和贝洛尔就是这样。安徒生早期有极少数的童话也带有民间故事的痕迹,如《打火匣》,但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品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汲取素材,再注入他个人的想象和哲学观点——也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产物。这就大大地开拓了童话创作的领域,把这种创作提高到与其他文学创作同样的深度和广度,使童话也成为文学中的一个同样重要的品种。

安徒生童话在世界上有各种文字的译本,在有些文字中还出现了好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译本。基于前面说过的有关翻译的一些因素,有的译本站住了,流传了下来;有的译本经过时间的考验已经自动消亡。新的翻译总在不断地出现。但有些译文,如果它们真的具有独特的优点,也可以作为一定历史时期或一个文学时代的成就而永垂不朽,成为世界文学名著。我的这种译文当然也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将来也许会被时间所淘汰。不过在目前,根据哥本哈根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汉学家埃格罗教授在“丹麦、挪威、瑞典东方学会”出版的《东方世界》上所写的有关我的中译本的评论认为,这个译本可以与美国珍·赫叔尔特女士的译本并列,是“当今世界上的两个最好的译本”。正因为如此,丹麦的跨国公司宝隆洋行特从中文的全集中选出一本《安徒生童话选》于1979年出版(以后又陆续重版过),作为非卖品,赠给与该公司有联系的海外华文机构和读者。安徒生博物馆附属的弗伦斯德出版社也与哥本哈根的汉斯.莱泽尔出版社从中译文中选出的一本《安徒生童话选》,联合在丹麦出版。丹麦当然不会有多少读者购买这样一个中文选本,但作为文献,安徒生博物馆还是认为有必要在丹麦出版这样一本书。这是一种重视严肃文学翻译的友好姿态,也是对我作为一个译者的鼓励,当然我也认为这是我做完这项工作后所得到的另一份奖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