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集(超值白金版)/世界文学经典名著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莎士比亚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莎士比亚每部作品都是人生某种境况的缩影,是人性善恶的某种展示, 是人类某种激情的宣泄,也都包含着关于社会人生的某种哲理。本书是莎士比亚所有优秀喜剧和悲剧作品的精选集,主要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十一部作品。

莎士比亚的创作对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各种新版本和译本层出不穷且历久弥新。此外,莎士比亚的语言已渗入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用语中,并且决定了他们对诗的认识。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关于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的合集,精选了包括“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在内的11部戏剧,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剧作中最复杂和最著名的一部;《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是代表莎士比亚悲剧创作最高成就的“四大悲剧”,也是最淋漓地表现其伟大之处的作品,其中尤以《哈姆雷特》在世界上享誉最高,成为世界戏剧史上难以企及的巅峰之作。而莎士比亚在喜剧创作方面也同样成就斐然,“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是他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同时还富有深刻的社会讽刺意味,成为世界戏剧创作史上的典范之作。

莎士比亚的创作对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各种新版本和译本层出不穷且历久弥新,而他本人也因此成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和“时代的灵魂”。

本书由我国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朱生豪先生历经数年呕心沥血翻译而成,译笔流畅,文辞华丽,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译本之一。另外,文中配以和情节紧密相关的插图,和文字形成了互补、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为读者全面、具象地理解莎剧的丰富内涵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目录

莎士比亚悲剧集

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哈姆雷特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奥瑟罗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李尔王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麦克白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莎士比亚喜剧集

仲夏夜之梦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威尼斯商人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无事烦恼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皆大欢喜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第十二夜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试读章节

第二场 同前 街道

凯普莱脱、巴里斯及仆人上。

凯普莱脱 可是蒙太玖也负着跟我同样的责任;我想象我们这样有了年纪的人,维持和平还不是难事。

巴里斯 你们两家都是很有名望的大族,结下了这样不解的冤仇,真是一件不幸的事。可是,老伯,您对于我的求婚有什么见教?凯普莱脱我的意思早就对您表示过了。我的女儿今年还没有满十四岁,完全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再过两个夏天,才可以谈到亲事。

巴里斯 比她年纪更小的人,都已经做了幸福的母亲了。

凯普莱脱 早结果的树木一定早凋。我在这世上什么希望都已经没有了,只有她是我的唯一的安慰。可是向她求爱吧,善良的巴里斯,得到她的欢心;只要她愿意,我的同意是没有问题的。今天晚上,我要按照旧例,举行一次宴会,邀请许多亲友参加;您也是我所要邀请的一个,请您接受我的最诚意的欢迎。在我的寒舍里,今晚您可以见到灿烂的群星翩然下降,照亮了黑暗的天空;在蓓蕾一样娇艳的女郎丛里,您可以充分享受青春的愉快,正像盛装的四月追随着残冬的足迹降临人世,在年轻人的心里充满着活跃的欢欣一样。您可以听一个够,看一个饱,从许多美貌的女郎中间,连我的女儿也在其内,拣一个最好的做您的意中人。来,跟我去。(以一纸交仆)你到维洛那全城去走一转,一个一个去找这单子上有名字的人,请他们到我的家里来。(凯普莱脱、巴里斯同下)

仆 找这单子上有名字的人!人家说,鞋匠的针线,裁缝的钉锤,渔夫的笔,画师的网,各人有各人的职司;可是我们的老爷却叫我找这单子上有名字的人,我怎么知道写字的人在这上面写着些什么?我一定要找个识字的人,来得正好。

卞伏里奥及罗密欧上。

卞伏里奥 不,兄弟,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头晕目眩的时候,只要转身向后;一桩绝望的忧伤,也可以用另一桩烦恼把它驱除。给你的眼睛找一个新的迷惑,你的原来的痼疾就可以霍然脱体。

罗密欧 你的药草只好医治——

卞伏里奥 医治什么?

罗密欧 医治你的跌伤的胫骨。

卞伏里奥 怎么,罗密欧,你疯了吗?

罗密欧 我没有疯,可是比疯人更不自由,关在牢狱里不进饮食,挨受着鞭挞和酷刑,——晚安,好朋友!

仆 晚安!请问先生,您念过书吗?

罗密欧 是的,这是我的不幸中的资产。

仆 也许您会不看着书念;可是请问您会不会看着字一个一个地念?

罗密欧 我认得的字,我就会念。

仆 您说得很老实;上帝保佑您!(欲去)

罗密欧 等一等,朋友,我会念。“玛丁诺先生暨夫人及诸位令爱;安赛尔美伯爵及诸位令妹;寡居之维特鲁维奥夫人;帕拉森西奥先生及诸位令侄女;迈邱西奥及其令弟伐伦泰因;凯普莱脱叔父暨婶母及诸位贤妹;罗瑟琳贤侄女;丽维霞;伐伦西奥先生及其令表弟泰保尔脱;琉西奥及活泼之海伦娜。”好一群名士贤媛!请他们到什么地方去?

仆 到我们家里吃饭去。

罗密欧 谁的家里?

仆 我的主人的家里。

罗密欧 那还用问吗?

仆 那么好,您不用问我,我就告诉您吧。我的主人就是那个有财有势的凯普莱脱;要是您不是蒙太玖家里的人,请您也来跟我们喝一杯酒,上帝保佑您!(下)

卞伏里奥 在这一个凯普莱脱家里按照旧例举行的宴会中间,你所热恋的美人罗瑟琳也要跟着维洛那城里所有的绝色名媛一同去赴宴。你也到那儿去吧,用不带成见的眼光,把她的容貌跟别人比较比较,你就可以知道你的天鹅不过是一只乌鸦罢了。

罗密欧 要是我的虔诚的眼睛会相信这种谬误的幻象,那么让眼泪变成火焰,把这样一双罪状昭著的异教邪徒烧成灰烬吧!比我的爱人还美!烛照万物的太阳,自有天地以来也不曾看见过一个可以和她媲美的人。

卞伏里奥 嘿!你看见她的时候,因为没有别人在旁边,你的两只眼睛里只有她一个人,所以你以为她是美丽的;可是在你那水晶的天秤里,要是把你的恋人跟另外一个我可以在这宴会里指点给你看的美貌的姑娘同时较量起来,那么她现在虽然仪态万方,那时候就要自惭形秽了。

罗密欧 我倒要去这一次;不是去看你所说的美人,只要看看我自己的爱人怎样大放光彩,我就心满意足了。(同下)

第三场 同前 凯普莱脱家中一室

凯普莱脱夫人及乳媪上。

凯普莱脱夫人 奶妈,我的女儿呢?叫她出来见我。

乳媪 凭着我十二岁时候的童贞发誓,我早就叫过她了。喂,小绵羊!喂,小鸟儿!上帝保佑!这孩子到什么地方去啦?喂,朱丽叶!

朱丽叶上。

朱丽叶 什么事?谁叫我?

乳媪 你的母亲。

朱丽叶 母亲,我来了。您有什么吩咐?

凯普莱脱夫人 是这么一件事。奶妈,你出去一会儿,我们要谈些秘密的话。——奶妈,你回来吧;我想起来了,你也应当听听我们的谈话。你知道我的女儿年纪也不算怎么小啦。

乳媪 对啊,我把她的生辰记得清清楚楚的。

凯普莱脱夫人 她现在还不满十四岁。

乳媪 我可以用我的十四颗牙齿打赌,——唉,说来伤心,我的牙齿掉得只剩四颗啦!——她还没有满十四岁呢。现在离开收获节还有多久?

凯普莱脱夫人 两个星期多一点。

乳媪 不多不少,不先不后,到收获节的晚上她才满十四岁。苏珊跟她同年——上帝安息一切基督徒的灵魂!唉!苏珊是跟上帝在一起啦,我命里不该有这样一个孩子。可是我说过的;到收获节的晚上,她就要满十四岁啦;正是,一点不错,我记得清清楚楚的。自从地震那一年到现在,已经十一年啦;那时候她已经断了奶,我永远不会忘记,不先不后,刚巧在那一天;因为我在那时候用艾叶涂在奶头上,坐在鸽棚下面晒着太阳;老爷跟您那时候都在曼多亚。瞧,我的记性可不算坏。可是我说的,她一尝到我的奶头上的艾叶的味道,觉得变苦啦,哎哟,这可爱的小傻瓜!她就发起脾气来,把奶头摔开啦。那时候,鸽棚都在摇动呢。这个说来话长,算来也有十一年啦;后来她就慢慢地会一个人站得直挺挺的,还会摇呀摆的到处乱跑,就是在她跌破额角的那一天,我那去世的丈夫——上帝安息他的灵魂!他是个喜欢说说笑笑的人,——把这孩子抱了起来,“啊!”他说,“你扑在地上了吗?等你年纪一大,你就要仰在床上了;是不是呀,朱丽?”谁知道这个可爱的坏东西忽然停住了哭声,说:“嗯。”哎哟,真把人都笑死了!要是我活到一千岁,我也再不会忘记这句话。“是不是呀,朱丽?”他说;这可爱的小傻瓜就停住了哭声,说:“嗯。”

凯普莱脱夫人 得了得了,请你别说下去了吧。

乳媪 是,太太。可是我一想到她会停住了哭说“嗯”,就禁不住笑起来。不说假话,她额角上肿起了像小雄鸡的睾丸那么大的一个包哩;她痛得放声大哭;“啊!”我的丈夫说,“你扑在地上了吗?等你年纪一大,你就要仰在床上了;是不是呀,朱丽?”她就停住了哭声,说:“嗯。”

朱丽叶 我说,奶妈,你也可以停嘴了。P7-9

序言

莎士比亚的许多杰作,诸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等,四个多世纪以来,既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显示出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着无数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成为一门毕生从事的学问,而且随着时代的进展,莎学也随之而不断地在拓展、更新,没有止境。歌德曾为之感叹道:“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这观之不足、钻之弥深的雅俗共赏,这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完美结合,说得上是伟大的文学经典作品确切不疑的标志吧。

1564年4月23日,威廉·莎士比亚诞生于英国内地小城镇“艾冯河畔斯特拉福特”。父亲是当地一位殷实体面的商人,经营皮手套和皮革业;曾当选为镇参议(1565),担任过镇长(1568),1577年家道突然中落。威廉是他的长子,当时才十三岁。

到了学龄时期(七八岁),莎士比亚进入当地“文法学校”就读,拉丁文是主要课程。升入高班后,诵读罗马古典文学,包括奥维特的诗集《变形记》,罗马喜剧、悲剧等。从他日后成为诗人、剧作家的早期作品中,可以见出古罗马文学的影响。在文法学校大概读到十四五岁就结业了。少年莎士比亚所接受的教育尽在于此了。

十八岁那年(1582年冬),他和一个比他大八岁的邻近小地主家的姑娘在教堂登记结婚,新娘已有身孕,第二年五月产下一女。1585年初,又有一对孪生子女降生。二十一岁的莎士比亚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

也许由于生活负担的加重,巡回演出的伦敦戏班子来到他故乡献艺,自幼喜爱戏剧的他,很有可能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离别故乡,跟随演员们一起到了伦敦。

一开始他只是在剧团打些杂差,偶尔顶替一个角色,上台露一下脸;为了剧团临时需要,后来又赶着改编一些旧脚本。到了二十八岁那年(1592),他的才华开始在他最初的几个剧作中(历史剧《亨利六世》等)显示出来。他脱颖而出,已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开拓出一条道路了。

1597~1598年,他的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篇公演,剧中出现了一个那么富于艺术魅力的喜剧性人物:不朽的大胖子福斯塔夫。演出盛况空前,风靡了伦敦的观众;只要他一出场,把搬演王朝兴亡盛衰的庄严历史剧,变成了使满场倾倒的笑剧、闹剧。这时,莎士比亚已成为当时剧坛上无可争议、最受欢迎的一位剧作家了。

1599年,莎士比亚所属的剧团在泰晤士河南岸河滨地区营造的“环球剧场”落成,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剧场。莎士比亚是剧场股东和负责人之一。

1598~1608年,莎士比亚进入他辉煌的创作时期,最优秀的喜剧如《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以及《哈姆莱特》、《李尔王》等伟大悲剧都完成在这一阶段。莎士比亚文思敏捷,写作勤奋,每年为剧团口J创作两个剧本。

晚年从1608~1612四年问创作了《冬天的故事》等四个具有罗曼蒂克色彩的传奇剧;《暴风雨》成为他的“天鹅之歌”,剧终的“收场白”无异是向剧坛告别的一篇自白。

大约在1612年之前,莎翁已告别伦敦,回故乡安度晚年。1616年4月23日,莎翁逝世,享年五十有二,安葬于故乡“圣三一教堂”。

他生前两位剧团同事唯恐他那许多久经舞台考验、深受欢迎的杰作日后失传,为时间所湮没,因此精心筹划,设法收集他生前的剧作,汇编成戏剧全集。1623年,这一巨著问世(世称“第一对开本”)有如为他们敬爱的好友树立起一块丰碑。在序言中他们又热情地赞美好友才华横溢,心到笔至,落笔不改;向读者推荐这些佳作值得一读再读。卷首又有同时代剧作家班·琼森的献诗,称颂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期,而归于千秋万代”。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约写于1594~1595年)这一千古绝唱的悲剧出现在当时英国舞台上,可说预告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一个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文艺高潮即将来到了。在此之前,英国舞台上还不曾有过取得这么巨大成就的一部杰作,尤其像朱丽叶这么一位光彩四射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更是中世纪以来的欧洲舞台上前所未见的。

有些英美莎学家认为偶然性在这个悲剧中太突出了。例如悲剧来到的最后一些关节:要是神父的通知信能及时送到罗密欧手里,那就好了;只消神父早五分钟赶到墓穴,那就一切没事了。谁知运气太差,偏是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总出了岔子。因此这是一个出色的、很成功的悲剧,但思想性不能算是十分深刻。

我们有“无巧不成书”这句话,文艺作品没有必要排除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偶然性;不必回避,而是怎样通过看似偶然性的细节,更好地提示生活的本质。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闪耀着反封建意义的光辉,建筑在自主的爱情基础上的婚姻,在当时谈何容易,是历史上的新生事物。通过两个世代仇恨的家族间一触即发的械斗,通过家庭内部在婚姻问题上新旧两代发生激烈冲突等一系列场景,我们看到这仍然是个封建势力相当强大的时代。这个悲剧实际上并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一对情侣的悲剧;而是走在历史前面的先驱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惜牺牲的悲剧。面对着无可避免的历史必然性,这里具有史诗般的悲壮色彩。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一对情侣确实太命苦了,他们俩的遭遇有太多的不如意;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那么人们总是踏着先驱的血迹而前进;在历史的祭坛前往往需要人类献上自己最优秀的儿女做牺牲。这个悲剧正是通过偶然性显示了这一历史轨迹。

花前月下,成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两人世界,彼此心心相印,互换盟誓,两颗真诚相爱的心灵要用神圣的婚礼永远结合在一起。劳伦斯神父为圣坛前的这一双恋人祝福时,怀着一个良好的愿望:这不寻常的婚姻,将给全城带来安定和平的好机会——彼此仇恨、世代为敌的冤家对头,将从此变成为两亲家。罗密欧拥抱着娇艳的新娘,在她的两片樱NJ:完成了婚礼的最后仪式:心醉神迷的一吻。

喜气洋洋的新郎,内心在唱歌,来到一片阳光的广场,却被凶神恶煞般的蒂巴特挡住去路。蒂巴特口出恶言,向他挑衅道:“罗密欧,要表达我对你的‘爱’,挑不出一个更好的称呼了:你这个奴才!”

原来对于从不知道什么叫做“爱”的人,充满着毒汁的“恨”才是他的“爱”——指的是被“恨”所支配、动辄拔刀相见、嗜杀成性的“偏爱”。他“爱”的是“恨”,恨的却是“爱”——“爱”和“恨”完全错位了。

在罗密欧的胸怀里正洋溢着太多的爱,太多的幸福感,他多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爱的祝福啊;眼前,试图以他热烈的爱去消融两个家族间冰山般的仇恨:“我可是爱你呢……好卡普莱,我把你的姓看得跟自己的一样地亲啊。”

可悲哀的是这真诚美好的心愿,不仅不能感动骄横的蒂巴特;甚至也不为自己的好友所理解——只觉得这忍气吞声、卑躬屈膝,太难堪、太丢脸了,于是茂丘西奥挺身而出,不消三言两语,和蒂巴特刀来剑往地干起来了。

罗密欧怀着爱的信念,冲进二人中间劝解,呼吁二人住手。他这一片真心诚意,却遭到了最冷酷的讥嘲。冷不防蒂巴特施出毒手,暗剑伤人,可耻地趁机从调解人(罗密欧)的胁下给予茂丘西奥致命一击。

杀人者死,罗密欧忍无可忍了,用他的利剑伸张正义;亡友为他而死,他为亡友报了仇,却触犯了维罗纳森严的法令。好友催促他赶快逃命吧,他望了一眼倒在他脚下的蒂巴特的尸体,满脸痛苦地呼号道:“唉,命运把我玩弄得好苦啊!”

这真是一声撕心裂肺、划破长空的悲鸣。对于新婚的罗密欧,方才还是满脸春风,风和日暖;一霎时,天昏地暗,卷来了狂风骤雨,一切幸福和希望全都破灭了,他陷入了绝望。就在这时,命运带着狰狞的冷笑赫然显现在他眼前。多可怕的命运!罗密欧只觉得自己只是被任意摆弄的可怜虫而已。

朱丽叶为了抗拒封建婚姻,在被逼出嫁的前夕,一口吞下神父为她准备的烈药。这精心的配方可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使“生命”在四十二小时内伪装成“死亡”。可是被丧葬了的朱丽叶在墓穴中苏醒过来时,却并不像原先计划好的那样,有她的新郎守候在身边,准备好带着她投奔外面的世界。只有殉情的罗密欧(只道她已香消玉殒)的尸体横陈在她脚下。

一切都阴差阳错。神父凭他的智慧安排的周密计划,被完全推翻了。忠贞的朱丽叶不怕死中求生,显示了一个弱女子最坚强的意志力量,谁知还是劫数难逃,跳不出狰狞的命运的掌心!

赶到墓穴的神父不得不令人心酸地认了输,向绝望的朱丽叶吐露道:

有千斤重的力量,我们可没法对抗。

“命运弄人”也许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悲剧性主题。《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说是一个命运的悲剧;可是要看到,男女主人公已不完全听凭命运的摆布了,而是人试图凭自身的智慧和意志跟命运对抗。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人虽然失败了,但是这一对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恋人,他们所坚持的“爱情”的价值观并没有被命运所摧毁。他们的悲惨结局自有一种悲壮的意味:虽死犹生,虽败犹荣;可歌可泣,流芳百世。

……

第十二夜

谈这个喜剧先得从剧名谈起。在西欧基督教世界里,每年一月六日是“主显节”,纪念耶稣降生后受洗,东方三贤朝拜圣婴等事迹。“第十二夜”也就是“主显节之夜”,到了这一夜晚,从圣诞节起持续十二天的整个圣诞节期就宣告结束了。当时人们在这跨年度的节期的最后一夜,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这“第十二夜”举办得甚至比“圣诞之夜”更隆重热闹。

到了莎士比亚的时代。“第十二夜”的宗教气氛日见淡薄,而演变为一个世俗气息很浓重的狂欢之夜了。对于当时的观众,这一剧名因此意味着舞台上将为他们呈现一个弥漫着狂欢节日气氛的喜剧。

在这剧中能引起满堂哄笑的喜剧性人物,莫过于伯爵小姐府中的管家马伏里奥了。有人记叙这喜剧当时演出盛况:“池子,走廊,包厢,都挤满了观众,来听马伏里奥——那缚交叉袜带的笨虫。”

马伏里奥是怎么一号人物呢?除了女主人伯爵小姐曾称许过她这管家“很庄重,懂规矩”外,这大宅院内上上下下再没哪个对他有一丝好感。这并不奇怪,他除了一心奉承女主人外,从不曾对什么人有过好感。他只看得起他自个儿。不仅容不得人,而且不承认人们有精神生活的需要,对人们享受他们的生活乐趣,显示出一种不能容忍的敌意。

遭到他干涉的托比大爷气坏了,反问道:“难道你,自以为道德高尚,就容不得别人喝麦酒、用茶点了吗?”(第2幕3景)这是喝酒唱小曲儿、和一帮子人闹得正欢的托比大爷为捍卫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出的抗议。

其实托比他本人并非什么正派人物,寄居侄女(伯爵小姐)府中,不干正经。深更半夜,吃喝喧闹,也确实不像话。可是观众宁可把同情给予比较有人情味的托比,因为这当儿,他不只是为自个儿说话,也是在用他那通俗语言道出了人生的智慧:不应该把道德准则和生活情趣对立起来。感谢托比,“生活乐趣”在现代英语中有了形象化的表达:“茶点和麦酒”(cakes and ale)。

剧作家有意点明在这管家身上“有一股清教徒的气味”。清教徒们处处表现出唯我独是的严肃劲儿,一本正经地拿物质财富的追求排斥人们在精神生活上的享受——最突出的是对戏剧的敌视,斥之为伤风败俗;当时深受广大市民欢迎、伦敦那许多剧院,最后正是被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清教徒下令封闭的(1642);已走下坡路的英国文艺复兴运动随之而告终。

这个一心往上爬的功利主义者,一步步地终于爬到了给富贵人家当管家的位置,只消再往前跨一步,(照他想)他就一步登天,从侍候贵族的仆役总管,变成让人侍候的大爷了。最好不过的是,眼前恰好有一条捷径——那就是讨得女主人的欢心,把她弄到手。斯特拉契贵妇人下嫁给她的家臣,是他听到过而念念不忘的一段“佳话”。也许有朝一日,就像那个走运的家臣,他也当上了伯爵小姐的丈夫呢。

他这梦想,这不小的野心,已形成为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他要做他的“马伏里奥伯爵”。甚至在他的白日梦里,他已和伯爵小姐新婚三月了——一身华服,好一副主子气派,在大厅上一声吩咐,七个仆人齐齐一声答应——

就在这时,他在花同的小径上捡到一封信。信封上写着“致某一位意中人”,他惊喜地发现这正是女主人的笔迹啊(其实是侍女模仿女主人的笔迹,引他上钩),里面又是一封情书,以情诗开头:“我可以向意中人发号施令……”

他认为这是一目了然,明摆着在指他和女主人目前的关系。可是来到末了一行:“M,O,A,I,他掌握着我的生和死。”却费解了。不错,M,那正是他的名字Malvolio开头的字母,可是接下来的三个字母却不对头了。“只要有办法跟我搭上一点关系那就好啦!”于是灵机一动,有了:“原来这四个字母都在我的名字里呀!”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主观主义者一厢情愿、投我所好的思想方法。他们撇开问题,绕过事实,只看他们所要看的一面,只相信他们所愿意相信的,不管他们怎样自以为高明,最容易上当受骗。终于在现实面前碰了壁、丢了丑的正是这种人,莎士比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生动的例子:不朽的马伏里奥。

方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2: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