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为什么总是完不成工作任务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林少波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德才兼备才是企业最需要的员工

德才兼备是千古用人的第一标准,德才兼备的员工也是企业的最佳人选。仅仅有高能力并不能获得企业的认同,单凭品德也无法赢得老板的信服,要想在企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你就必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员工。

蒙牛乳业的创始人牛根生曾指出:“有德有才的人破格录用,有德无才的人培养录用,有才无德的人限制录用,无德无才的人坚决不用。”企业对德才兼备者的迫切需要可见一斑。

世界上能力强的人很多,但是并非都能得到重用,关键原因就在于缺少“德”。俗话说:“有才无德,行而不远,德是人才之本。”三国时期诸葛亮足智多谋,善于用人,他的人才观是:德、才、学、识、能、忠、义、信,任人唯贤。这当中,对“德”的考察首当其冲。

为什么对于企业员工的品德这么重要呢?

比尔·盖茨曾指出:“我看人(员工)是看他的品德,要不然他们在我这里学到的学问,可以开第二家微软,甚至第三家,那是我最可怕的事情,但让我庆幸的是,微软的员工没有走,还是和我在共同开发微软,让公司走在前列。毕竟我们的对手是太多了。”

Google前全球副总裁李开复也说:“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质的第一,超过智慧、创新、情商、激情等。我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如果有了问题,这个人就不值得一个公司去考虑雇用他。”

一个企业是否聘用一名员工,最先看的就是他品德的高低。在面试员T时,而试官大多从了解员工的“德”入手。拥有良好的品德是员工被认可的先决条件,工作不仅仅是一项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对心灵的拷问,无德之人即便才高八斗也会遭到淘汰。对企业来说,员工的好品德是保护企业声誉的第一道坚实城墙。

在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曾记录了这样一段故事,荷兰有一个叫巴伦支的船长,他驾驶着轮船准备从北面开往亚洲,不幸的是在北极圈内俄罗斯的三文雅岛上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

在零下40度的寒冷条件下,为了获取能量和温暖,巴伦支船长和17名船员靠打猎、拆甲板,以勉强维持生存,直到冬季过去,整整坚持了八个月。

这场海上的劫难最终导致8个人丧生,但是船上存放的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中,就有足以挽救他们生命的物品,但他们却丝毫未动,全部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委托人手中。船长和船员用生命为荷兰商人赢得了绝对的声誉,至使后来世界海洋运输业成了荷兰货船的天下。

荷兰的崛起和成功,依靠的正是海洋货运和商业的诚信,是一种令人可敬可信的高尚品德。那么,什么样的员工才能在企业中获得成功?拥有良好的品德至关重要,对工作抱有责任感、对人对事讲诚信,才能赢得企业和他人的信任,这样才能在事业上得到他人的辅助和配合。

对于工作而言,品德更多的是指职业道德,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不负责任、作风浮躁,都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如果员工的职业道德达不到一定的高度,一是工作很难做好,二也是企业所不容纳的。

但对于公司来说,仅仅有德是不够的。一个公司的成功除了信誉的体现,最重要的还要有现实财富的拥有程度,它不仅需要高品德人才的保护,更需要高智能人才的推进,需要的是复合型、具有综合价值的人才,毋庸置疑,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满足这个条件。

公司是一个大的运营主体,而员工利益的索取也需要通过与身边的人进行协作才能完成,在公司里一个人综合价值的体现往往受到德与才双方面的制约,如果一名员工品德欠缺,处处唯利是图、趋炎附势、表里不一,那么就很难为集体创造价值,更难以得到他人的信赖和支持,孤军奋战难免不会遭遇瓶颈,如同一头狮子遭遇蚂蚁军团,可能会是一场难分伯仲的斗争。

所以,一个能够完全得到公司认可的员工,一定是既有才又有德的人。那么要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员工呢?这就需要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既要注重品德修养,又要重视能力提升,从品德和业务能力双方面来提升自己,这不仅是为了赢得公司的厚爱,更是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勤奋到感动别人甚至自己

工资少、环境差、任务重、压力大、经常加班、没有奖金、缺少福利……这些问题也许存在,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抱怨工作的理由。在抱怨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自已是否足够努力了?要知道,尽心尽力才能尽善尽美。不是别人对你不公平,而是你不够努力。想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公平,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努力改变现状,用事实证明自己,用能力创造公平。

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总编在开始时一个星期只能挣到可怜的6美元的《论坛报》的责编费,可是他为什么后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

我们可以从他日记中的几句话里找到原因:

“为了获得成功的机会,我必须比其他人更扎实地工作。当我的伙伴们在剧院时,我必须在房间里;当他们在熟睡时,我必须在学习。”他坚持平均每天工作13至14个小时,正是这种足够努力的精神使他获得了成功。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前者仅仅是多做了一分努力,却取得了与后者有着天壤之别的成就。”

1994年,唐骏加入微软,微软当时有12000人,而他只是一个处于末尾的普通的软件工程师。他和微软上万名工程师一样,年薪数万美元。但是他与众不同的是一直保持着努力工作的良好习惯。当时的微软,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Windows操作系统,因为各国语言的不同,许多源代码都需要在英文版基础上重新改写,微软为此组建了300多人的开发团队。即便如此,其中文版产品依然要在英文版之后推迟大半年才能上市。

进入微软几个月的唐骏,暗自决定改变这种事倍功半的状态,于是利用业余时间在家里重新设计软件架构,编写了几万行代码,自己检验成功之后,拿到了老板面前。唐骏的方案被微软总部接纳,三百人的翻译团队压缩成数十人,唐骏本人也在进入微软一年之后快速升迁为“开发经理”,薪酬也水涨船高。

虽然只是程序员,但你还是要为老板着想,发现了问题,也不是跟老板提出来就够了,而是最先调查,弄清原由后,带着解决方案去找老板。没有一位老板会不喜欢唐骏这样的员工。

1997年底,微软开始将发展的眼光投向了中国,已经任微软Windows NT开发部门高级经理的唐骏主动请缨,回到中国创办大中国区技术支持中心。3个月后,技术中心开始运转;6个月后,技术中心各项运营指标已位居微软全球五大技术支持中心之首,唐骏荣获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这是微软公司内部的最高荣誉。

“简单+勤奋”是唐骏的座右铭。他在接受媒体采访,谈论职场生存之道时说:“现在的大学生进入企业就开始抱怨,我刚来微软的时候也发现微软有很多问题,但是我没有抱怨,而是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问研究,最后才有多语言引擎的出现。在任何时期、阶段,勤奋是可以弥补不足的,在微软没有人可以站出来说比唐骏更勤奋的。”

我们可以反思一下:为什么唐骏一个普通的软件工程师,7年时间就可以成为中国区总裁?这在微软历史上没有过,在中国的外企也没有过。难道是聪明吗?如果以唐骏的话说是“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是你看不出来的是我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我没有其他秘密,只有靠勤奋。一点点聪明,加上十点的努力,就足够了。领导不会讨厌勤奋的人,勤奋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比什么都重要,勤奋会影响你的整个命运。”

作为中国的“打工皇帝”、无数员工的榜样,唐骏~再强调勤奋和努力的重要性,是极具指导意义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努力和勤奋了,那么就问问你自己:“我是否勤奋和努力得感动了别人甚至是感动了自己呢?,,

我们往往以为自己很努力了,其实还不够努力,所以我们没有成功。看看唐骏,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有他那样努力吗?没有的话,就不要想着年薪要拿多少多少。鲜花和掌声从来不会光顾懒惰的人,超人的成就往往是付出了比常人多出十倍的努力而换来的。

著名的伯爵表公司的理念是:“永远要做得比要求的更好。”这绝对是真理。

P2-7

书评(媒体评论)

好的员工会合理、高效地利用时间,并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比尔·盖茨

如果你有智慧,请奉献你的钳慧:如果你没有智慧,请奉献你的汗水;如果两者你都没仃,就请你离开公司。

——松下幸之助

只有你把事情做得最好,用业绩来证明你的能力,才可能得到领导的信任,委以重任。

——唐骏

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行素质的第一,超过智慧、创新、情商、激情等。我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如果有了问题,这个人就不值得一个公司去考虑雇用他。

——李开复

目录

第一章 因为你“不想干”:态度与责任是敲门砖

 德才兼备才是企业最需要的员工

 勤奋到感动别人甚至自己

 端正心态,规避消极的职业态度

 接受现在这份工作,不要活在过去中

 带着感恩心去工作,怀着责任心去做事

 因为被看重,所以被施压

 用激情点燃梦想,用汗水收获成功

第二章 因为你“不会干”:能力与方法是通行证

 合格是企业聘用你的最低标准

 胜任才是硬道理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

 价值体现在懂得怎样去做

 细节造就完美,小事成就大业

 三分苦干,七分巧干

 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

 忙要忙到点子上,不要做无用功

第三章 因为你“没干成”:执行与落实是检测卡

 干成事,才说明你很“能干”

 想要“有位”,就必须“有为”

 目标至上,保证完成任务

 以成败论英雄,只给老板最好的结果

 用业绩来检验自己,用结果来证明自己

 勇于“复命”,而不是“逃命”

 功劳重于苦劳,结果重于过程

 工作最怕不到位,到位才会有好位

第四章 因为你光有“专业化”没有“职业化”:角色转换

 摆脱你的学生气,转变你的社会角色

 从“种子”到“金子”的跨越

 让你的职业化之树早日开花结果

 工作价值=个人能力×职业化的程度

 学历、资历、能力三者最大化

 无时不学、无事不学、无人不学

 工作狂:不想被人“嫌”,自己就不要太“闲”

 成为未来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第五章 因为你“抱怨”多于“改变”:马上行动

 嘴巴不能只用来抱怨,还要用来提建议

 假如没了工作,你的生活会像现在一样吗

 抱怨别人只会显示你的无能

 与其抱怨老板不重视你,不如提升你自己

 增强你的主人翁意识,为企业作贡献

 闭上抱怨的嘴,迈出实干的腿

 想要 更多“票子”,就要多出好“点子”

第六章因为你“制造麻烦”多于“创造价值”:司职解难

 制造问题者、解决问题者、疑难问题专家

 “我能为企业做什么?”

 做核心员工:打造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

 提升执行力,帮助老板有效解决问题

 让问题到此为止,替老板分忧解难

 你有多少问题需要请示

 不想做事的人总有无数种借口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第七章 因为你关注“自我利益”多于“团体利益”:全力付出

 要知道你的工资从哪里来

 要知道哪里都没有“铁饭碗”

 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没用”

 企业的效益决定员工的利益

 领导关注的是你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企业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

 为企业创造利润是员工的使命

序言

2009年即将结束,在新一年来临之际,我为自己部门的员工制订了一套完整的考核方案,A4纸满满十几页。但其核心或其指导思想就是三句话:

态度好的人有机会,能力强的人有平台,贡献大的人有回报。

这三句话读起来简单且平常,但其意义远不止如此,这是我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希望我的员工能够做到的方面。

在人力资源管理界,非常流行一个较为诙谐的理论:“骑马、牵牛、赶猪、打狗”,即:人品很好而且能力很强的,叫做“千里马”,我们要骑着他;人品很好但能力普通的,叫做“老黄牛”,我们要牵着他;人品和能力皆普通的,叫做“猪”,我们要赶走他;人品很差但能力很强的,叫做“狗”,我们要打击他。虽然有点滑稽和搞笑,但很能说明问题。遵从这个理论,企业考核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首先就会从目标认同感以及个人综合技能方面多重考核,留用并提拔“马”和“牛”,裁减并贬降“猪”和“狗”。

那么,“态度好”的人,侧重指的是那些“老黄牛”和“猪”;“能力强”的人,侧重指的是“狗”;“贡献大”的人,侧重指的是“千里马”。企业里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千里马”,这个不可能也没必要,是不是人才关键在于管理者怎么使用。

我经常对我的下属说:我允许你有犯错的时间和空间,我也给你这样成长的机会,前提是你的态度必须够好,或者说你首先是想在这个岗位上踏实肯干才行。没有谁一进入公司就能特别完美地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你先把心态锤炼好,用心学习,完成本职工作至少不是问题。这个过程,就需要你端正心态,规避消极的职业态度;需要你接受现在这份工作,不要活在过去;需要你带着感恩心去工作,怀着责任心去做事;需要你闭上抱怨的嘴,迈出实干的腿……

不过,在工作中,要想完成任务,仅有“态度好”是不够的。你可以暂时“当当学生”,偶尔“交交学费”,但不能让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如果说,肯干是工作的通行证,那么,能干就是工作的资格证。能干是你被企业选中的最基本要求,不能胜任谁会选你?你不能一直处在试用期的状态下,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或者培训组织,它需要你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创造价值。因此,在经过一定时间以后,你需要用业绩来检验自己,用结果来证明自己;你要懂得为成功找方法,为失败找原因;你要提升自己的执行力,为企业有效地解决问题;你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你忙要忙到点子上,不要做无用功……

如果做到了以上要点,你就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员工,一旦成为这样的员工,完成工作任务就不是一件难事了,而且很多事情也是自然而然地会做到。比如,他们是公司里的“核心员工”,拥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他们是公司里的“学习型员工”,无人不学、无事不学、无时不学;他们是公司里的“明星员工”,学历、资历、能力三者最大化……

那么,成为“德才兼备”的员工,最基础的是什么?那就是完成你的工作任务。

我记得麦唐纳曾经说过:“对未来的最好策划,就是善于处理目前,完成最近的工作任务。”对员工来说,完成工作任务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拓宽和铺设自我职业之路中需要经历的必然过程。卡耐基也指出:“有两种人永远都会一事无成,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去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这种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一点点,而且比别人预期的还要多。”短短一段话,隐含了人们无法按时、高效完成任务的多种原因:因为不愿做、因为没有必须完成的意识、因为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理……是否能完成工作任务,还体现在方式方法、执行和落实、职业观念、职业精神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帮助员工找到原因,规避完不成任务的工作现象,我在本书里从“因为你不想干:态度与责任是敲门砖”、“因为你不会干:能力和方法是通行证”、“因为你没干成:执行和落实是检测卡”、“因为你光有‘专业化’没有‘职业化’:角色转换”、“因为你抱怨多于改变:马上行动”、“因为你‘制造麻烦’多于‘创造价值’:司职解难”、“因为你关注‘自我利益’多于‘团体利益’:全力付出”等七个角度,结合了中外诸多著名案例和我平时比较有感悟的故事,探究和分析了员工日常工作中无法完成任务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具体详实的解决方案,为员工提供指导方向和动力源泉。

结果证明一切,业绩成就未来,完成任务才能证明你的实力,才能为你的职业发展之路铺就一道道坚实的台阶,我相信如果你能认真阅读此书,一定会受益匪浅。

林少波

2009年12月27日晚于北京听雨轩

内容推荐

本书从“因为你不想干:态度与责任是敲门砖”、“因为你不会干:能力和方法是通行证”、“因为你没干成:执行和落实是检测卡”、“因为你光有‘专业化’没有‘职业化’:角色转换”、“因为你抱怨多于改变:马上行动”、“因为你‘制造麻烦’多于‘创造价值’:司职解难”、“因为你关注‘自我利益’多于‘团体利益’:全力付出”等七个角度,结合了中外诸多著名案例和作者自身平时比较有感悟的故事,探究和分析了员工日常工作中无法完成任务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具体详实的解决方案,为员工提供指导方向和动力源泉。

编辑推荐

今天,你的工作完成了吗?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

请不要找借口说工作量太大,而是要想想自己做出了什么业绩。

今年,你的职位晋升了吗?如果没有,问题出在哪?

请不要抱怨老板不给你平台,而是要看看自己做出了什么贡献。

……

本书里从七个角度,结合了中外诸多著名案例和作者自身平时比较有感悟的故事,探究和分析了员工日常工作中无法完成任务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具体详实的解决方案,为员工提供指导方向和动力源泉。业绩成就未来,完成任务才能证明你的实力,才能为你的职业发展之路铺就一道道坚实的台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4: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