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怎样做个体贴的父亲(成为好爸爸的12堂必修课)/明心书坊
分类
作者 (美)皮卡哈特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书不是空谈理论而是教人如何做。本书尝试回答一个问题:“父亲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给自己带来的种种挑战时,能够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应对,采取什么样的话语沟通,以保证自己和孩子的亲密关系呢?”就这一问题本书讨论父亲作为亲人和家庭中的男人,应做的事务以及应承担的角色。在青春发育期间我们的儿子和女儿开始了他们那繁琐和错误地迈向独立的旅途。本书通过大量的讲道理、举例子和对白,描述了如何帮助父亲应对这一时期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内容推荐

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者大多热衷于探讨家庭中女性角色对孩子人格的影响,较少关心男性角色对孩子人格的作用,似乎在家庭中教育孩子主要是女性的工作,而男性只需负责在外面的世界中打拼事业,赚钱以养活家人。于是在孩子教育失败后,女性大多成为人们指责的对象,男性似乎不需要负责任。然而家庭中的男性角色(父亲)对孩子的人格塑造确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书作者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在书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这一问题:包括青春期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既包括男性,也包括女性。本书作者以平实、自然、通俗的语言叙述着自己的观点,没有使用生涩难懂、矫揉造作的词句,使读者能够容易、准确地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将智慧的精华显现于波澜不惊处。

目录

译者序1

序言1

第一课 父亲与母亲的关键差别1

 父亲不是母亲,青少年不是孩童1

 父亲不是母亲2

 父亲是一个注重表现的家长10

 青春期不再是孩童时代13

第二课 为什么父亲会失去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呢15

 由失落产生痛苦的问题16

 表现失败的问题18

 不断升级的冲突20

 建立双向的联系23

第三课 工作的烦恼25

 花时间在工作上,减少了与家庭相处的时间26

 让工作束缚给家庭带来压力28

 把最好的状态奉献给工作而不是给家庭30

第四课 弄明白青春期变化的期望33

 否认的问题33

 知道你期待什么才是重要的37

 第一阶段:从儿童期分离39

 第二阶段:重新定义身份41

 第三阶段:进入独立期41

 以错误为基础的教育43

第五课 青春期早期的亲子关系(9到13岁)45

 青春期与发育期46

 否定的态度47

 逆反50

 早期的试验54

第六课 青春期中期的管理(13到15岁)57

 混乱的房间60

 互联网63

 当行为变得勇敢65

 冲突的舞蹈67

 偷溜出去68

 说谎的力量69

第七课 青春期晚期的亲子关系(15到18岁)72

 鼓励更多的责任感74

 在新行动开始时的焦虑76

 经费预算78

 物质滥用推迟成熟79

 支持“做人做事的规则”81

第八课 自立试炼期的父亲行为(18到23岁)84

 生活方式上的压力85

 父亲的倦怠问题87

 孩子在自立试炼期的三种脆弱性88

 从管束者到良师益友89

 正确看待失败92

 自立试炼期结束的标志94

 最后结算95

第九课 权威的维持99

 约束和促成权威100

 青少年和家长权威102

 基于控制的和基于关心的权威103

 青少年的独立与成年人的权威103

 控制的问题104

 控制策略106

 后悔的问题110

 全面地看待家长的影响力111

 权威与愤怒112

 谁主导着父亲的愤怒114

 愤怒和暴力115

 当一个人易于发怒时117

 方法119

第十课 引导交流120

 沟通的简单哲学121

 感觉被割裂122

 使交流中断的因素125

 说者和听者的角色126

 电子媒体的干扰127

 了解的需求128

 性别上的差异129

 沟通等同于“说出来”130

 闭口不言的问题131

 鼓励沟通的有效途径132

 害羞和闭嘴133

 当你的孩子不愿意和你谈论134

 父亲的责任135

第十一课 抚养一个青春期女儿136

 为什么青春期的女儿对父亲来说是迷惑的137

 当孩子有同性恋倾向138

 架起跨越性别鸿沟的桥梁139

 家庭中女儿的青春期的旅途140

 给女儿足够的距离141

 避免和女儿保持过远的距离143

 心不在焉的父亲144

 练习解决问题的艺术145

 教女儿处理男女恋爱关系146

 性骚扰和性侵犯148

 是一个女性=是一个少数者149

 家庭中的性别歧视:边缘化的孤零零的父亲的问题151

第十二课 抚养一个青春期儿子153

 适应青春期的儿子158

 构建跨越差异的桥梁159

 解决差异161

 处理与你青春期儿子的冲突163

 权力争斗和权力测试165

 探讨性的现实167

 讨论钱的可行性问题169

 最后的话语170

 父亲的工作171

试读章节

我们在咨询中可以在青少年后期的行动上看到这种差异,他们正计划着告诉父母他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兴趣爱好:“我希望妈妈会喜欢我带回家的每个人,同时我也希望能够获得爸爸的认可。”或者有青少年表示:“我想妈妈能够爱我,并且我想让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在你的孩子进入青春期时,这种区别对于作为父亲的你是非常重要的,是需要记在脑中的。如果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刻,在他们需要你的保护、认可和支持的时候,你不认可他们的表现,就会造成你和孩子关系的破裂。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父亲对青少年意外事件的两种不同反应。第一种反应是:“你怎么这么蠢,以前有没有学习过啊?”第二种反应是:“在你处理你所做的事情引起的后果时,我会陪着你。”如果你是青少年,你会接受哪种反应呢?作为父亲,你想要给予哪种反应呢?当你与孩子保持密切联系或断开与你孩子的关系时,作为一个父亲,你必须慎重地使用你的权力。

古老的为人父母的忠告仍然是值得借鉴的:父母可以不赞成孩子的行为,但不能否定孩子的为人。“仅因为我不同意你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我会因你所做的事情而减少对你的爱。”要辩证地看待父母的认可与父母的接受之间的关系。认可给行动以肯定,接受则给做人内在的意义和价值以肯定。作为一位父亲.你需要清楚地向孩子传达你的接纳是不变的和无条件的,而你的认可是有条件的并且要根据孩子的选择进行适当的调整。你对孩子的接纳并不保证你一定要批准孩子的选择(我的部分工作就是让你知道我对你的所作所为是如何想的),而你的不赞成也并不会改变你对孩子的接纳(“不管孩子如何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永恒不变的”)。

我相信,婴儿早期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差别会造成以后父母角色的性别差异。然而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父母角色的交互作用仍然很复杂。心理学中关于性别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行为上的差异,还有部分尚未解决或者正在进行辩论(Rhoads,2005)。

我的观点是,先天的性别和后天的教养在区分母亲和父亲角色时都有一定的作用。在先天的生物学意义上,父亲不是以与孩子在身体上的附属关系来开始为人父母的,也不是像母亲那样开始早期的亲子关系。同时在后天的性格角色塑造过程中,男孩和女孩在成长中逐渐了解了不同社会性别的含义。详细地描述就是,在同性的同辈中,那些参与社会性别角色训练的男孩和女孩倾向于接受一般意义上的角色分化,男性的成长往往更注重竞争,女性的成长则往往更注重沟通与亲密感。因此,我相信父亲通常会给父子关系带来更多的行动,而母亲通常会给母子关系带来更多的关系。

这种更为强烈的敏感性可以帮助母亲更好地发展儿童和家长的关系,因为洞察力可以增进依恋。“具有良好洞察力的母亲被评为更细心的人,而与那些洞察力不好的母亲相比,更能和孩子产生良好的母子关系。”在育婴阶段,母亲由于在抚育中和孩子形成深深的依恋,因此对婴儿需要什么或什么会让婴儿不舒服的直觉比父亲更为敏感,而且婴儿所作出的反应也主要是为了让更具敏感性的母亲解读。而父亲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感觉”和“解读”孩子表达高兴和悲痛的非口头语言,进而来了解他要照顾的这个刚出生的小生命的个性和气质。

我常常被母亲的表现所震惊,因为母亲对少年孩子潜在的情绪都这么的敏感,而且与父亲相比她们能深入细致地观察到微小麻烦问题的迹象。而父亲往往只能观察到明显的行为和主要的困难情境。因此,不要把你妻子说的话看成没有理由的无法证实的忧虑,相反你通常必须相信她那强烈的情绪敏感度和她可以提供的洞察力。与其一味地批评母亲担心太多了,不如你耐心地问她:“你所感觉到的会不会有错?”以我在咨询当中的经验,大部分父亲根本不可能像母亲那样敏锐地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这里就有一个例子。即便没有证据支持她的怀疑,母亲仍会感觉到女儿的约会有些不妥,甚至是危险的。因此她向丈夫吐露道:“总觉得今天晚上跟女儿约会的年轻人不太好,但是我不能告诉你到底是为什么。”丈夫没有忽视妻子的话而认为这是没有理由的担心,相反他密切地观察着并鼓励妻子与女儿一起分担这份不安。“我手边没有具体的理由,但我希望你知道我对你今晚的约会感觉不是特别舒服,所以我希望你外出时能比平常更为警觉。”后来,女儿参考了母亲的那个建议。当那个男青年建议在看电影之后去参加一个聚会时,女儿决定直接回家。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我曾经见过很多次母亲这种神秘的有见识的保护价值。P4-5

序言

培养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情感和个性的塑造。青春期孩子的情感和个性,均是在父母语言和行为的影响下形成的,尤其是父亲,他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而这在当今的家庭中常被忽视。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尤其是与青春期孩子的关系常常很僵。幸运的是喜欢交朋友的我,能有机会观察多位父亲,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并观察由他们塑造的孩子的心理世界的差异。因此,我能深刻地认识到,在青少年成长的漫长过程中,父亲的语言和行为对孩子的心理世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但无奈至今还没有看到一本好书专门描述这一现象,直到看见了Pickhardt博士写的书,喜出望外,有种久旱逢甘露的感觉,便决定一定要翻译过来,介绍给国内的广大父亲,希望本书能帮助他们改善与青春期孩子的关系,能有助于为我们的祖国培养健康阳光的下一代。

育人工作是润物细无声的,需要父母不厌其烦地、细致耐心地帮助他们的孩子成长,在这方面,母亲常常做得比较好,父亲在家庭中常常以一种权威、不好沟通的方式呈现在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面前。只有发现自己的孩子在个性和情感上存在严重的缺陷时,父母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然而为时已晚。因此,谨希望本书能改进父亲与自己孩子为数不多的交流方式,防止涓涓流水汇聚成一滩死水而后悔不已。

本书有两个特色:

一是观点新颖、系统全面。

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者大多热衷于探讨家庭中女性角色对孩子人格的影响,较少关心男性角色对孩子人格的作用,似乎在家庭中教育孩子主要是女性的工作,而男性只需负责在外面的世界中打拼事业,赚钱以养活家人。于是在孩子教育失败后,女性大多成为人们指责的对象,男性似乎不需要负责任。然而家庭中的男性角色(父亲)对孩子的人格塑造确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书作者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在书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这一问题:包括青春期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既包括男性,也包括女性。

二是观点讲解深入浅出,语言自然动人。

本书作者以平实、自然、通俗的语言叙述着自己的观点,没有使用生涩难懂、矫揉造作的词句,使读者能够容易、准确地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将智慧的精华显现于波澜不惊处。

本书译者如下:序,祁志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第一章,杨春辉;第二章,陈晓华;第三章,周其亮;第四章,李云;第五章,郭熠(空军装备研究院);第六章,祁志强;第七章,许翔杰;第八章,祁志强;第九至第十二章,柳恒超(上海市委党校)。最后,祁志强和郭熠对全书进行了统稿、编辑和校正。

祁志强

2009年4月于上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