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四面吴歌(江南风物品格)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益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益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散文分会副会长。著有长篇小说《天吃相》、《收拾起》,散文集《我的先祖是蚩尤》、《十八双鞋》、《欲望漫思录》、《水巷里的浮雕》、《如花似玉的江南》、《寻梦六百年》、《周庄》等四十余种,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奖,收入教材和各类作品选集,并在海外出版、译介。

  本书为其散文作品集。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散文分会副会长陈益先生的散文作品集,内中收录了《太湖史诗》、《放棹吴淞江》、《一片湖水的来历》、《夏原吉治水》、《沈万三的黄金水道》、《淘沙船》、《荇村的快船》、《湖膏》、《最后的芦荡》、《曲之源》、《四面吴歌》、《关衫与竹枝衫》、《傀儡戏·傀儡湖》等文章。

目录

玉之光

曙色——读人乌兽玉透雕坠饰

古典的青花

远古的山祭

玩石近乎禅

灵性的泥土——中国古砖瓦博物馆札记

吴国的绿松石贝

湖之韵

太湖史诗

放棹吴淞江

一片湖水的来历

夏原吉治水

沈万三的黄金水道

淘沙船

荇村的快船

湖膏

最后的芦荡

曲之源

四面吴歌

关衫与竹枝衫

傀儡戏·傀儡湖

昆曲的玩法

“弼马温”从何而来

蚩尤的籍贯

镇之谣

古镇的年轮

顾氏故居与贝家祠堂

迮厅的石鼓墩

古宅的厅堂

造园者

古银杏

食之诗

天下第一等美食

蟹八件

那一缕唐代的茶香

蹄髓的真理

灶鸡J

祖母的虾糟

塘鳢鱼及其他

试读章节

人兽鸟透雕玉坠饰,是与一件大石钺一起在赵陵山遗址出土的。石钺光洁精细,极有权贵气派。圆圆的钺孔中,置放着这件“以玉为兵”时代的艺术品。仔细看去,那是一个人的头像,头的上方是几道平行弦纹的凸棱,表示冠帽,冠帽上方高耸起羽翎。羽翎顶端有一只浮雕的小鸟,肥身翘尾,扁喙微启,似乎在遥望着什么。头像右下方,有一只平举的手,托着一只侧身的走兽,若犬若豕,头上尾下,前后肢与羽冠巧妙相接。再看侧身人像的头部,轮廓十分清晰,有一个突出的圆点表示眼睛,位置准确。边沿的曲线便是鼻子和嘴巴了。

玉坠饰小巧地躺在我的手心里,闪烁着奇异的光彩。

我和那些满手泥土的考古队员们,在发掘现场就兴奋地议论起来。在早期良渚遗址中,还是首次发现如此精巧的艺术品呢。

有人说:“这是一件玉坠饰,与石钺放在一起,就有了军权神授的含义。作为军事统治权象征的石钺,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有人说:“这器物非同一般。它的主人的墓,还随葬了双孔石刀、玉串饰、冠形玉饰等许多重器,仅玉器就有100多件。显然墓主是集神权、军权于一身的巫师和军事领袖。难怪他的附近还有大量人殉……”

更多的议论却是关于鸟形的含义。

鸟,人类伴侣。它们展开翅膀在空中飞翔,显示神奇的魅力,不能不让人感到神秘和崇敬。良渚先民观察着鸟儿的出没、叫声、飞姿、生育,获取有关节令、时辰、天气等等自然界的变化信息。在浩瀚的天穹中,光芒四射的太阳威力最大,先民们把太阳作为上天世界的主神。自由自在地飞翔的鸟儿,、最容易与太阳接近,人们便认为鸟儿正是太阳的精灵,神鸟是太阳神的化身。《淮南子》中载有“日中有跋鸟”的传说。跋鸟,即三足鸟。羿奉天帝之命射落九日,日中金乌坠地而死——这金乌也是三足鸟。而走兽则是与大地最亲近的神灵。太阳崇拜与鸟崇拜的交融,形成了自然神与宗祖神一起崇拜的现象,人、兽、鸟组合成的玉器纹饰,不正是艺术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宗教观念吗?

解读前人是艰难的。但人、兽、鸟纹的含义已经清楚,它应该解释为巫师借助鸟和兽这些有灵性的伙伴,上天通神,消灾祈福。

集祖先、天、地于一体的系统神灵崇拜,在世界原始宗教史上独一无二。玉坠饰在宗教进程中的进步意义,在认识论上的哲学意义,是四千多年前良渚先民留下的一道耀眼的思想闪电。今天,我们必须动用许多高智商的大脑,才能破译它显现的那一缕曙色——东方文明的曙色。

一堆青花瓷器的碎片,在碰击中散发出金属般的声响,放在了我的面前。仔细辨认,全是线条流畅的青花图案,即使早已残损,那穿越了漫长时光之水的青色,依然雅致而高贵。我不由想起了在西藏海拔五千多米高的米拉山上看到的蓝天,纤尘不染,看得人惊讶不已,真不敢相信竟有如此纯粹的颜色。

中国人历来尚青,从发明瓷器起,青色便列为上品,不知有多少诗人为之讴歌。“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那青色真的很有几分灵性。是的,黄釉富丽堂皇,乃至尊之色,只许内宫专用;红釉光彩夺目,存世稀少,并非常人可藏;斗彩五彩粉彩等等,假如不是行家也难以捉摸。但,无论是王宫贵族,还是平头百姓,都有理由拥有几件青花瓷器,或大罐或梅瓶或香熏或碗盆,那些缠枝牡丹、芭蕉竹石、云龙海水纹饰,仅用一品青色,便勾画得那么精美,实在叫人爱不释手。

追根溯源,人们之所以尚青,其实是崇尚大自然。你看那蔚兰的天空、苍碧的河海,不都是青色调吗?世上还有哪种色调能比天一般的青色更沉稳更永恒?放置于案几之上青花瓷,既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依恋之情,也反映着视觉器官的生理需求。当年青花瓷器随着远洋船队流传至海外时,阿拉伯人给青花起了个“海洋绿”的美名,因为它的澄净,犹如海水映照着蓝天。

自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天色。景德镇之所以成为瓷都,恰是由于在15世纪初推广了釉下彩青花工艺,让别处许多古老的瓷器窑场相形见绌。而历代官窑的兴盛,更使景德镇的瓷器制作技术达到了无法企及的水平。宫廷交办的瓷器,质量要求极高,尤其是像龙缸一类的大件,必须做到“万里无云”,哪怕芝麻大的疵点都不能疏忽。珍品既不可缺少,也不能多余,多余者一律砸碎后埋在地下。据说,前些年重建龙珠阁时,人们在地下发现了大量明代官窑的瓷片,足可复原出2000件标有绝对纪年的官窑瓷精品,有许多是以前仅有史书记载而不见传世的。那些青花色居然毫无消褪。

成熟的青花瓷,当出现于元代。在这之前,它的烧制技术曾有四个世纪失传。后来在景德镇重放光彩,并且跃上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为了满足向中东地区出口的需求。胎洁釉润、色泽鲜艳的青花瓷,靠的是洁白的瓷胎、纯净的透明釉和上等的钴料,更离不开高超的技术。但对青花瓷怀有巨大热情的中东人,始终无法达到理想境界,他们只得将优质的钴料卖给中国人,再从景德镇买回中意的青花瓷。景德镇于是被激活了,窑工们不断改进技术,创制出了一批又一批绝代佳品。

有人将青花瓷称为“缥瓷”。缥,青白色的布匹。清人段玉裁曾经对“青白色”作过考证。他认为,准确地说青白色应是白青色,白字在甲骨文里,中间有一个三角形是火苗燃烧的形象,所以白的本义应该解释为明亮。如果用来形容青花瓷,倒是确切的。在瓷胎上用钻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摄氏1300度的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呈现奇异的蓝色。那蓝色源于熊熊燃烧的火焰,恍若太阳朗照下的青天,在崇尚青天的中国人眼里,非别的颜色所能比拟。

原来,古典的青花是天色,也是国色。

当人类文明渐渐远离自然,依赖光电制造色彩,感官刺激愈来愈被强调时,它的宁静和纯粹,就不能不让人怀恋。P2-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