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这个世界99.9%都是假设?
当你听到下面这些观点时,会不会吓一跳——
“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的原理,至今也没有彻底解释清楚,所有的科学不过是假设,没有一件事是100%正确的。
归零思考,看看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同,会不会使你产生推翻假设的冲动?今日的错或是明日的对,世事没有绝对。大胆地怀疑常识吧!这才是扭转世界的立足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99.9%都是假的 |
分类 |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
作者 | (日)竹内薰 |
出版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真的假的?这个世界99.9%都是假设? 当你听到下面这些观点时,会不会吓一跳—— “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的原理,至今也没有彻底解释清楚,所有的科学不过是假设,没有一件事是100%正确的。 归零思考,看看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同,会不会使你产生推翻假设的冲动?今日的错或是明日的对,世事没有绝对。大胆地怀疑常识吧!这才是扭转世界的立足点。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让你重新打量这个世界的书。 不只是科学,在我们周遭的世界里,处处充满了假设。 不管是父母教的,课本呈记载的,或是被理所当然认定的常识、习惯定论,全部的全部,都只是假设而已。 不论是伽利略、哥白尼、毕加索、牛顿、爱因斯坦,还是电脑或网络的出现,都是因为破除了古老假设的樊篱,并且构思出新的假设而撼动世界。 大胆地怀疑常识吧! 试一试,它定会让你的脑子变得更加柔软和富有灵性。 当你脑中出现第一个“如果”时,千万要珍视它,或许它足以撼动这个世界。 目录 导言 飞机为什么会飞 第1章 世界是由假设构成的 第2章 留意自己脑中的假设 第3章 假设是会180度大逆转的 第4章 假设和真理是很苦恼的关系 第5章 “大假设”的世界可能存在 第6章 脱脑假设进行思考 第7章 以相对的角度看待事物 结束语 一切都始于假设,并终于假设 附录一 “让你头脑变得灵活的假设”答案 附录二 对希望深入了解的读者提供的参考文献 真正的结束语 “恶作剧的问题”的答案是? 试读章节 第1章 世界是由假设构成的 大家都知道伽利略(1564—1642)这个人吧宁他曾经因为提倡日心学说而被送上审判台,被判为有罪之人。 无论他是否说过“即使如此,地球依然运转”这句话,都不影响世人尊称他为“天文学之父”。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也同样是他的杰作。 除此之外,伽利略也是最早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人之一。 1608年,荷兰人发明了望远镜。听到这个传闻后,伽利咯立即着手实验制作望远镜,经过多次失败,他自制出一台用于天体观测的望远镜。望远镜的倍率约为33倍,这个倍率只比现今的数码相机的倍率好一点点。 1610年4月。伽利略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召集了24位大学教授,向他们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望远镜。 (这些家伙一定会为我的大发现而震惊)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伽利略先让他们用望远镜观察地面上的情况。 结果怎么样呢?从望远镜望去,山峦、森林、建筑物等,原本位于远处的事物骤然跃于眼前。 “这太棒了!”教授们惊叹于这台望远镜的魅力,并对伽利略大加赞赏。因为在当时的意大利还没有人见过望远镜。 但是,故事远没有结束。接下来,伽利略让教授们用望远镜观察了天体。 发生了什么事?夜空中,原本只能看到模糊亮点的星星,被放大了,连月球上的陨石坑都变得清晰可见。 教授们虽然心里头早有准备,但还是被看到的东西吓了一跳。震惊过后,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这一定是哪里搞错了!” 当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的弟子——哈奇(Martin Horky)也在这群教授当中。 他说:“用这台望远镜来看地面上的东西,非常有效。但用它来看天上的东西,则纯粹是在骗人。” 他抱怨伽利略的望远镜尽管在观察地面时运转正常,但在观察天空时,却是个不太灵光的破烂玩意儿。 (为什么!为什么这些家伙要否认我的大发现?明明都亲眼看到了!) 简直就像是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原本期待会得到赞赏的伽利略,顿时之间像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这些教授的反应非常有趣吧?为什么他们会突然转变态度说望远镜这东西是骗人的呢? 这是因为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天上的世界都被完全的法则所支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也就是说,那是一个众神栖息的世界。在天上,所有事物都遵循规律运行,那是一个美丽并且一致的世界。 因此,他们认为月球表面不可能凹凸不平(陨石坑),因为凹凸不平则意味着不完美。星球的表面必须是光滑平整的。 但是望远镜下的星球根本不是光滑平整的! 即使用望远镜再观察月球以外的其他星体,也见不到他们所期待的景象。太阳的表面上甚至能看到脏乎乎的黑点(直接观察太阳会刺痛眼睛,但是据说伽利略是在太阳仰角较低的情况下用望远镜观测到的)。 这些教授们的头脑里装的是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天体“应有的姿态”,而他们却看到了与此截然不同的东西。因此,他们态度骤变,引起了一阵骚动,他们一致认为:“这台望远镜不太对劲,荒谬之极!” 另一方面,当他们用望远镜观察地面时,眼前出现了远处的山峦和建筑物。观察到的地面的状况,这些与他们所预期看到的事物一致,只是被放大了而已。 远处被放大的东西是否真实,只需实际来到那些被放大的山峦和建筑物附近,就可以确认。所以,当时的人们都很容易接受这一事实,即望远镜所看到的地面事物是真实的。 于是,教授们得出这样的观点:望远镜可以用来观察地面的东西,但不能用来观察天空的东西(笑)。望远镜只有在观察地面时才正常运转,这就是他们的结论。 P25-28 序言 怀疑一切,包括科学 “今天是常识,也许到了明天就会出现一个天才科学家将其全盘否定”,“所有的科学不过是假设而已”,“这个世界上没有100%正确的事。”这本小书颠覆了我们头脑中长期形成的对于科学的看法。 和日本一样,现代科学是我们从西方那里承接过来的,因为没有经历整个科学发展的历程,我们接受的只是一个现成的结果。虽然如书中所言,这些结果也是来自假设,但因为经历过反复的试错,这些科学理论已经不大容易找得到反例。所以,在我们的思想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惯性——那些被称为科学的东西是不容置疑的,前辈们发现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行的真理,我们所做的就是发展和运用这些科学原理罢了。 日本已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他们承认在科学上的原创能力比起欧美国家差距还是很大。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把科学当做真理而不是把它作为暂时未被推翻的假设,对科学发展历程的不了解,使我们的思想被束缚在牢笼中。当然难以有原创性的思维,而只能或为应用和仿冒的行家。 在中国,科学是一个神圣的词汇。似乎只要和这两字沾上边,不管是什么理论、什么说法就都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社会科学”就是一个令人怀疑的说法。这个词汇想表达的是,人类社会的行为和思想也是可以用某种理论概括,而且这些理论是可实验,其结果是绝对正确不容置疑的。我们越来越不相信这种荒谬的逻辑。好吧,既然我们居然可以把科学也看做假设,也看做随时可以被推翻的说法。那么那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等等就不要再以真理发现者的姿态告诉我们,你们的理论有多么得客观、多么得正确。 罗素说过:“我不会为我所相信的东西付出生命,因为我不知道我所坚持的东西是不是正确。”这才是科学的说法。 把世界看成深浅不同的灰,而不是黑和白。尊敬那些探索真理的人,小心那些声称自己找到真理的人。 怀疑一切,包括科学。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今日观察》评论员 刘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