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非常独特的健康指南,它不同于医生的医药处方,是一些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疾病治疗窍门,适合于每一个家庭,能帮助处理你和家人经常碰到的健康和医疗问题。有了它,就相当于有了一位家庭医生。
民间蕴藏着不计其数的奇谋怪招,区别于一般的健康生活常识,本书的窍门是宝贵的技巧和经验,都是经过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摸索和验证过的,因此用起来方便有效。
古今医药名家都十分重视吸取民间治疗经验,本书撷取精华,重在实效,广采博引,荟以成集。内容涵盖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临床病科,既有常见病和多发病,又有让人烦恼倍增的疑难杂症,针对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民间蕴藏着不计其数的奇谋怪招。本书所辑录的治疗小窍门,其实就是应对日常病痛的招数,这些医疗窍门广泛流传于民间,简单易行,方便实用,甚至花费不多就能治好疑难杂症。
本书所辑的治疗窍门是从不计其数的方帖中精选出来的,历经无数实践,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本书按照常见症状和内、外、妇、儿、男、五官、皮肤、肿瘤、骨伤等各科疾病进行归纳,既有常见病,又有伤透脑筋的疑难病症。每则治疗窍门都详细介绍了其配方、用法、功效与主治,用起来非常方便。
本书收录的治疗窍门所用材料司空见惯,随手可得,不仅能为你节省花费,而且实用价值极高。若患有疾病时,不妨尝试一下书中的奇方妙招,所节约的支出和获得的治疗效果,都会让你感到受益良多。
第一章 常见症状
发热
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当人体体温超过正常体温(约36.5℃)即可称为发热。根据发热的温度不同,可分为低热(37.0℃~37.9℃)、中度发热(38.0℃~38.9℃)和高热(39.0℃以上)。
中医将发热分为内伤性(非感染性)发热和外感性发热两种。前者起病慢、病程较长,一般为间歇性低热(37℃左右),常由肿瘤、过敏、中暑、内分泌疾病等所致;后者发病快、病程短,体温常在38℃以上,常由外感六淫之邪所致。
发热常见的类型有回归热、波浪热、间歇热、周期热、稽留热、双峰热、张弛热及不规则热等。
1.二根汤治流感型发热
白菜根1个,芦根30克,薄荷、浮萍各1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分次服用。此方有治疗流感型发热的作用。
2.胡萝卜芹菜汁治酒醉发热
取芹菜、胡萝卜各适量,分别洗净、捣烂,取汁后混匀饮服。此方常用来治疗酒醉发热。
3.绿豆绿茶冰糖汤治春季积热
绿豆50克,洗净,放入钵内研细,然后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水煎煮,煮沸后加入15克绿茶,稍煮片刻后加入适量冰糖,煮至冰糖溶化即可,待温后分2次服,1日1剂,连服3日。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清凉散火的功效,对春季积热有一定疗效。
4.涂擦白酒治高热不退
取白酒适量,倒入盆中,用毛巾蘸少许白酒,涂擦胸及背部。此方可治疗持续高热不退。
5.绿豆酸梅汤可清热
绿豆100克,酸梅5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煮,加入白糖调味,代茶饮,可退热。
6.苏叶荆芥生姜茶治外感风寒发热
苏叶、荆芥、生姜各10克,茶叶6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倒入密闭容器中。片刻后加入适量红糖,再入锅内用旺火煮沸。趁热饮下,蒙被而睡,发微汗。
此方具有清热解毒、退热发汗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患者。
7.苦瓜瘦肉汤可清热去暑
取苦瓜适量,去瓤,洗净,切成条,按照一般程序与瘦肉一起做汤,调味后服用,可清热祛暑。
8.菊花白菜根治夏季暑湿发热
菊花15克,大白菜根4个,将洗净、切片的大白菜根与菊花一同放入锅内。用适量水煎,再加入适量白糖,趁热服下,蒙被而睡,发微汗。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退热的功效,对夏季暑湿发热有一定疗效。
9.萝卜泥可退热
取萝卜适量,放入钵内,捣成泥状,用毛巾包裹,置于额头上,能清热祛暑。
10.石膏青叶板蓝根汤治感冒发热
大青叶、板蓝根各15克,柴胡9克,生石膏3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1日1剂,1日3次,温服,每次至少20毫升。此方有治疗感冒发热的作用。
11.香菜根汤可退热
香菜根250克,洗净,放入沙锅内,加3碗水,熬至剩1碗水时止,滤去杂质后饮服,可退热。 12.西瓜汁可清热祛暑
将西瓜洗净,切开,取瓤,去子,用榨汁机榨汁,当水频饮,可消暑利尿、清火除烦,对夏季中暑发热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13.豆腐可有效退热
取豆腐1块,置于额头上,不停更换豆腐,有退烧的效果。
14.胡黄连何首乌治感染型发热
胡黄连10克,何首乌20克,枸杞根30克,三者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服。此方可有效治疗感染型发热。
自汗、盗汗
自汗是指人体不因天气炎热、剧烈活动、衣被过厚或服用发汗药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症状。祖国医学认为,自汗多由脾肺气虚、营卫不和、胃热炽盛等所致,症见时时汗出,动则益甚,常伴面色白,恶寒恶风,气短乏力,肢体欠温等。
盗汗是指人体在晚上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病人身体损伤不大,而重型盗汗病人时间长了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病人的身体健康。
P2-3
身边寻常物,样样治百病
中国的药学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神农氏尝百草以来,历经五千年而不衰。一些医疗偏方更是中华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小偏方治大病”、“单方一味,气煞名医”之说,几乎有口皆碑,深入民心。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认为偏方是“国宝”。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民间蕴藏着不计其数的奇谋怪招,本书所辑的医疗小窍门,其实就是应对日常病痛的招数。
尽管一些医疗窍门和偏方被指为不科学的雕虫小技,然而,如今科学研究已经向我们揭示出,许多医疗窍门具有非常神奇的魔力。
据调查报告指出,在美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会选择某种方式的民间疗法,来代替正统的医学治疗。许多医疗窍门不但能使病人少受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同时能减轻大笔的医疗费用。美国医学学会曾在一篇报告中指出,以麦麸代替某种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不但疗效很好,而且可以减少病人80%的医药费用,还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古今许多医药名家都十分重视汲取民间经验,本书所辑的治疗窍门是从不计其数的方帖中精选出来的,它们都是宝贵的技巧和经验,都是经过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摸索或验证过的,因此实用价值很高,用起来方便有效。
而且,治疗窍门中所用的药材在日常生活中都十分常见,找起来很方便,花费也不会太多,如果您和家人在偶患小疾小恙,或在许多正规医疗方法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不妨尝试一下书中的一些奇方妙招,所节约的支出,所获得的治疗效果,也许会让您大吃一惊!
本书以撷取精华、重在实效为宗旨,遍收古今,广采博引,集腋成裘,汇印成书。内容涵盖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临床病科,既有常见病、多发病,又有疑难病症,针对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因此,它不仅是医务工作者、医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是广大城乡家庭不可缺少的自我医疗保健必备读物。
本书中的医疗窍门虽然可供患者自我疗治以预防保健之用,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因素非常多,而且窍门的效验也可能因人而异,因此,在预防和治疗某种疾病的时候,绝不能仅仅依赖这些小窍门。这些方法独特的窍门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应尽可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需要特别声明的是,本书中所提到的治疗窍门,不能完全取代常规治疗,尤其对于急、危、重疾病患者,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愿本书成为您家庭医疗保健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