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又一轮春天的繁盛和夏季的炙烤,转眼又是秋叶纷飞果实丰盈的季节。历经风霜尘埃,中国女性文化研究终于从喧嚣湍流走至静水流深,大家已经可以坐下来潜心讨论一些问题。
本期前沿冲浪重点探讨大众文化范畴中的性别观念,无论是女作家谈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女性生存状态,还是“代孕母亲”或者“剩女”现象的解读,其间引出的道德伦理诘问以及性别歧视问题值得深思。比如“钻石王老五”与“剩女”,两个称谓竞相对照,即可洞烛玄机。
前沿 感受冲浪思潮
夏云梦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女性生存状态
沈红芳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30年:最难忘的历史细节
陈亚亚 网络中的跨性别情感建构
刘玲 全球视野下“代孕母亲”现象面面观
田泥 “剩女”现象及其生存悖论
对话 共享心灵盛宴
张卉 难在道“女人”所未能道
悦悦 聚焦都市女性的心灵世界和精神新质
王志萍 民族、信仰与作家的责任
夏云梦 行走在城与乡之间的“心灵乡土”坚守者
晓野 “原生态”乡土叙事的现代性隐喻
性别 体验流动颜色
梁景和 李巧玲 1949~1979:男女社交与贞操文化的演变及历史局限
杜芳琴 语境与历程——中国大陆妇女学30年回眸
乔以钢 现代女性文学史书写的最初实践——以《浮出历史地表》、《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为例
王巨川 胡适的情爱人生——胡适生命中的韦莲丝与江冬秀
郭淑梅 迟子建的现实转身——从“拾月光”到“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贺绍俊 让理想主宰文学——从盛琼的创作谈起
[美国]施雨 浅谈北美网络文学中的女性主义
王艳芳 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
人物 活出灿烂梦想
安顿 口述实录: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一位当代知识女性精神之恋的真实经验
胡延芝 自述:走过爱情走过婚姻
罗筠 女儿茶:女人给女人的命名
龙其林 大道本无我 青春长与君——谭湘印象
张夕远 玛丽·卡萨特:献祭者的守望
赏典 领略多元视野
止庵 《色,戒》、《小团圆》及其他
李伟 女性与政治的歧途——解读欧茨名作《黑水》
党啸林 伍尔夫的小说《奥兰多》中的“性别”内涵
刘慧 李顺平 马岩 电影《钢琴教师》中的母亲形象组评
张新颖 埋在时间下面的水滴 漂在水上的灯——评方方的《水在时间之下》
刘俊 文化口味——评施雨的短篇小说《你不合我的口味》
邓玉环 被遮蔽和忽略的“历史盲点”——严歌苓长篇小说《小姨多鹤》的人物形象解读
[加拿大]徐学清 金山的梦幻和淘金的现实——试论张翎的长篇小说《金山》
画廊 触摸艺术灵感
王璜生 时间内外的“女性”:关于喻红
陈丹青 读喻红绘画有感
郭晓彦 时间内外及她的姿态:关于喻红作品
林旭东 近距离,看喻红的新作
[法]皮埃尔·让·雷米 女画家心中的诗——一位勇而不退缩的作家和画家
[法]让·高尔特 融会贯通,相辅相成
读吧 遇见真实自己
白烨崔 曼莉长篇新作《浮沉》、《琉璃时代》评介
陈晓明 身体的铭刻与心灵的呼喊——评李兰妮的《旷野无人》
江冰 后“小女人散文”时代的女性写作——读《伊人行》女性创作丛书
北乔 男性成长叙事的新视野——审视谭仲池小说《土地》中的女性形象
柳迎春 玛卓:一位飞舞的精灵
侯小艳 摇曳多姿的都市风景——浅析都市文学中的几类女性形象
何姝寰 费洛蒙:女性和爱情的另类解读——试论电影《女人不坏》的终极表达
许睿 躁动中的温柔探寻——从女性视角看台湾影片《海角七号》
沙龙 信游思辨海天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学术沙龙纪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