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延续了“十万家长点评家庭教育案例”的思路,把报道中的家庭教育事件及当时的建议作为“案例”,再作一次反思,再进行一次点评。本书作者选择了60篇有代表性的报道,把它分成七个方面,涉及亲子关系、心理健康、学习引导、规矩养成、教育衔接、教育能力、教育观念等。
这不是一本教你怎样教育孩子的书。这是一本帮你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的得失,并形成自己的家庭教育想法和策略的书,是一份帮助你提升教育智慧的材料。因此,需要你的思维互动才能把这本书读厚。
一个同行者的寄语(代序)
第一篇 在矛盾中前行
1.怎样面对出走的孩子
2.“杀了妈妈”的背后
3.初二女生要离开生母继父
4.18岁儿子的离家出走
5.帮助十五六岁的孩子完成心理的“断乳”
6.18岁的女儿一年没和我说话了
7.家长不能期盼孩子对自己感恩
8.你注意自己和孩子交谈的方式了吗
9.“我要告我孩子”
10.15岁女儿在亲生父母家觉得很拘束
11.女儿离家出走回来后的教育
12.不愿与父母交流是家庭教育的最大问题
第二篇 健康的心理是需要维护的
1.以第一名成绩进入高中的学生面临成绩不断下降的困惑
2.16岁男孩有张“带颜色的光盘”
3.性教育要依托中国的文化传统
4.插班孩子的“变态”行为
5.家有离中考50天的孩子
6.抽点时间蹲下来和孩子谈谈心
7.临近毕业的女生:“我考砸了,怎么办?”
8.得“心病”的孩子更需要“阳光”
9.怎样才是合理使用网络
10.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很忧伤
11.迷上网络游戏的15岁男孩的“遗言”
12.朋友聚会时孩子的表现很让父母心烦
13.孩子为什么在校在家表现不一样
第三篇学习是有方法的
1.多元智能帮你更辩证地评估孩子
2.如何看待在孩子身上的“智力投资的价值”
3.家长们最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
4.作诗软件的坏处
5.怎样的时间能给孩子带来“成绩”
6.家长给孩子出题不是好招
7.假期的教育有自己的特点
8.假期不是孩子的“第三学期”
9.假期的生活也可以很丰富
10.过重的负担肯定不会带来好的学习效果
第四篇 规矩帮助孩子成才
1.10岁的孩子要买彩票
2.爷爷把偷东西的孙子吊起来了
3.高明的引导使孩子更好地成长
4.磨磨蹭蹭的孩子真让我心急
5.你打算给我买什么奖品
6.一位日均收发短信400条的初中男孩
第五篇 衔接中上台阶
1.如何看待“90后”的孩子
2.初高中也有衔接问题
3.开学前要从生理、心理两方面做准备
4.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假期
5.帮助孩子顺利进入初中
第六篇 在反思中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
1.为什么让家长点评家庭教育案例
2.家长“包办过度”的根源在哪里
3.父亲要转包14岁孩子的教育权
4.你知道孩子不乖的原因吗
5.怎样请家教才有效
6.家长都关注自身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
7.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我和我爸爸有分歧
8.打骂绝对不是家庭教育的好办法
第七篇 家长要摈弃“小家庭式”的教育理念
1.家长该怎样有效地“赏识”孩子.
2.家长如何面对七八岁孩子之间的冲突
3.百万家庭推出的家庭教育守则
4.家庭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
5.孩子表现不好我很没面子
6.家长如何参与学校教育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