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签名收藏与辨伪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作者 李祥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为毛主席录制京剧唱段的闵惠芬

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的艺术成果人们耳熟能详,她的演奏风格热情而具有内涵,动人而不媚、夸张而不狂、哀怨而不伤,情感气势与神韵合而为一。为了弘扬民乐,已过花甲之年的闵惠芬仍在奔跑状态中。当年,她曾为毛主席演奏京剧曲目,录制成唱段,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盛赞。那是1975年,闵惠芬接到上级通知,要到北京录制传统京剧唱腔音乐,而且是用二胡模仿多位名家的唱腔。后来闵惠芬才知道,当时毛主席的眼睛患有白内障,行动不便,录制“京剧唱段”是为了丰富他的文娱生活。当时的闵惠芬从未学过京剧,对布置下来的谱子,一点也找不到感觉。这时,有人给她推荐了京剧泰斗李慕良先生。李先生不仅精于京剧,而且擅长音乐,能将传统的与现代的曲调相结合。他一开口唱,人声幽咽,与二胡的神采何其相仿。勤奋好学的闵惠芬不仅向李慕良先生学习京剧唱段,还向同为毛主席录音的文艺界同行学习了昆曲唱段。那次,她一共录制了8段不同派别老生经典唱腔,有“卧龙吊孝”、“逍遥津”、“珠帘寨”、“李陵碑”等,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叶帅等多位国家领导人的赞赏。

这次“特殊任务”,为闵惠芬提供了一个契机,产生了“器乐声腔化”的想法,她尝试用戏曲唱腔来拓宽二胡演奏的空间。此后,她把“器乐演奏声腔化”作为研究课题,专门去青海听花儿,到广东听五架头,跑海南岛听裙戏,走四川看川剧高腔,听扬琴、清音。只要碰到能显示出民族特性又适合二胡演奏的,她都不会放过。“二胡声腔化”是这位民乐家创造的特殊演奏方式。她说,搞音乐艺术需要扩大知识面,民族乐器有300多个品种,足够学一辈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走向音乐艺术的高峰。多年来,不论是戏曲、歌舞、民谣、说唱,任何一种音乐,闵惠芬只要听到了就想办法去学。她说,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挖掘传统民族音乐之魂,延伸和发展民族音乐,为新时代服务。

闵惠芬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二胡演奏家。她的家乡在浙江宜兴,江南丝竹、苏南吹打、各种民谣、小调,就连小时候赶庙会,和尚道士彻夜的乐声,都吸引着她,民族音乐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生了根。幸运的是,闵惠芬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民族音乐先驱刘天华的再传弟子,二胡、琵琶、三弦无所不能。在各种民族乐器中,闵惠芬尤其喜爱二胡,它的魅力在于特别接近中国人的情感,声音像中国人的说话歌唱。8岁时,闵惠芬开始随父亲学琴。1963年,不满18岁的闵惠芬报名参加了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参赛年纪最小的闵惠芬获得了比赛一等奖,引起了全国音乐界的关注。随后,闵惠芬越级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从此走上了职业音乐家的道路。自1969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闵惠芬先后在中国艺术团、上海乐团等单位担任二胡独奏演员。在半个多世纪的二胡演奏生涯中,她始终遵循“目不斜视”的原则。无论流行什么,永远从艺术中汲取民族艺术的精华,对艺术永远专注与勤奋。“文革”中,闵惠芬利用大串联的机会,背起二胡直奔四川感受生活,她乘坐的轮船缓缓行驶到三峡,在船工的讲述下,她似乎看到了纤夫们拉纤的情景,在她耳边仿佛响起了一声声沉重的江上号子,看到紧绷的纤绳,崎岖的小路,她对《江河水》的理解又有了新的升华。1977年,“文革”刚结束,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来中国访问,上海交响乐团安排一台节目给他看,其中就有闵惠芬的二胡演奏。这是小泽征尔第一次听闵惠芬的二胡演奏。就是那一次,闵惠芬的二胡艺术深深地折服了他。那天,她演奏了《江河水》,当曲终良久、鸦雀无声时,小泽征尔情绪难抑,泪流满面。这位世界级指挥家激动万分,一遍遍地说:“你的演奏拉出了人间的悲切,使人听起来痛彻肺腑!”那一年,她32岁,她用中国传统民乐二胡和一个中国年轻艺术家的魅力感动了世界。她的二胡之声回旋在她走过的每一块土地上,很快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她被称为当代二胡皇后、世界最伟大的弦乐演奏家之一。  1997年11月8日,我有幸当面请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为我题写签名。那是在首都体育馆举办的中国唱片90周年、世界唱片120周年大型演唱会的后台,她在我递上的贴有艺字邮票的自制纪念封上签名后,即上场演出。那天,她给听众演奏了当年使小泽征尔感动得泪流满面的《江河水》。在扬琴的伴奏下,闵惠芬的二胡演奏的音乐形象深刻动人,扣人心弦,表现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赢得了万名在场听众热烈长久的掌声。

悠悠乐声,带来心灵的宁静。自从收藏了闵惠芬的签名,我更喜爱民乐大师的演奏,也更热衷于收藏他们的CD,CD中有东北地区流传的民间乐曲《江河水》,有当年毛主席赞赏的《逍遥津》……

P8-10

后记

我收藏的众多签名中,有一枚极为珍贵的签名。那是61年前,我父亲在东北野战军,从战场上给家里寄的平安家信上的签名。在攻克锦州后短暂的战地休整时,一名有文化的战士帮忙为大家写家信,信的内容很简单: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我很好,向家人报平安。刚学会写自己名字的父亲在信尾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大名。有意思的是,战士们捡用了飘散在街上的国民党城防司令专用的宽大竖式信封,翻过来写上某村、某沟、某寨,寄往各自的家乡。令人欷欺的是,那位帮战友们写家信的战士,两天后在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了。我常常久久地注视着父亲笨拙的签名,以及牺牲战士的笔迹,仿佛听到了我军官兵为共和国浴血奋战的喊杀声。行笔至此,引出一个签名“本真”的话题。跟随人一生的名字的书写,似乎隐含着个人的生命密码。一个人从识字那天起就开始书写自己的名字,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的提高、阅历的丰富,名字的书写从稚嫩到熟练,直至签出自己的风格。这里的“风格”,是指循从一定的书写规律,使签名以自己的性格、气质、修养的“心迹”为特点,以“本真”为好。或楷,或行,或草;或豪放,或飘逸,或婉约,甚或随意平平。因为就大众而言,甚至很多名人,签名达到书艺水平的不多,收藏签名也并不以书法艺术水准作为唯一标尺。即使以书画为职业的人,都深感书法(包括签名)要难于绘画。

在撰写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一代伟人签名一章时,我阅读了伟人传记,拜读了伟人留世的文稿、书信、题词、题字等大量手迹,在伟人的手迹中,重点赏析伟人的签名,从中感受伟人的魅力和风采。他们的签名蕴涵着浓烈的感情。这感情有民族的,有国家的,也有同志的友谊、家人的亲情。其实,凡人所应有的,伟人都具备;而伟人所具备的,却非人人所有。掩卷遐思,给我以思想与情感的启迪。

本书的签名趣事中,有当年美国麦克阿瑟上将代表盟国接受日本投降时,在签字仪式上用了五支笔签名的故事。无独有偶,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经贸部(今商务部)部长石广生用了四支笔签名。经过紧张而艰难的多边谈判,中国终于要走进世贸组织的大门,成为第143个成员。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大家都想留个纪念。石广生部长要外贸部办公厅买一支国产笔,原本打算用国产“金星”笔,后来发现“金星”笔没有了,最后找到了上海的“英雄”笔。签字仪式上,石广生用了四支笔签了“石广生”三个字。这四支笔,一支放进了历史博物馆,一支送给了助签的同志,一支留给了外贸部,一支自己保存了下来。之前,石广生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代表中国参加了多次会谈,并多次在双边协议上签字。人们说,石广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程中签字最多的人。签名收藏是收藏在不同领域已成名的人的签名。然而,被称为童话大王的著名作家郑渊洁专门收藏听他授课的少年儿童的签名。他说,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签名很值得收藏,但如果有人收藏一枚爱因斯坦儿童时期的签名不是更为珍稀吗?郑渊洁在上课前,会让孩子们签名留作纪念。他说,多少年后,可能就从你们这里走出社会名人。受宠若惊的孩子们给他们尊敬的郑老师签名留念,这种激励,将成为孩子们一生的动力。林林总总的签名趣事其实很多,目的在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重要的是从中感受签名的意义与魅力。

本书使用了大量名人签名手迹,多是自已珍藏的,有些是从资料中摘取的。在此向有关名人致谢,不当之处请见谅。在编写过程中,阅读并参考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文章,有的列入了参考书目,有的在行文中注明,而有的由于种种原因难以逐一注明,在此一并向原作者致谢。毛主席为“毛泽东号”司机长郭树德签名的照片,得到了郭树德家人邱崇禄先生的支持,他的老照片收藏颇丰并对此深有研究,报刊上常发表他关于老照片的文章。我的书稿出版,得到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副总编陈学礼的支持。全国公安文联理事、全国公安文联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原公安部业务局副局长杨艾路,在书画作品的繁忙创作中,抽暇为本书撰写了序言。书稿付梓之际,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以及关心支持书稿编写出版的领导和朋友,一并表示谢意。自己深感文拙辞陋,多有挂一漏万,不妥和谬误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朋友指正。

李祥

2009年12月于北京木樨地南里寓所

目录

源远流长的签名艺术(代序)

我的签名收藏(自序)

第一章 我收藏的签名

 伟人身边的摄影大师侯波

 为周恩来照标准相的姚经才

 为毛主席录制京剧唱段的闵惠芬

 华人神探李昌钰

 台湾词坛泰斗庄奴

 曾影响几代中国人的作家魏巍

 写一辈子农民的作家浩然

 从电影明星转为作家的黄宗英

 一代乒乓球名将庄则椽

 电视体育解说员宋世雄

 艺龄等于年龄的表演艺术家赵丽蓉

 演反派人物堪称一绝的表演艺术家项堃

 中国百年电影第一演员谭鑫培后人谭元寿

 多才多艺的反派表演艺术家陈述

 演林道静而成名的谢芳

 著名程派青衣张火丁

 气质儒雅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

 琵琶大师刘德海

 为人民警察谱曲的雷蕾

 跳舞是最佳生活方式的杨丽萍

 民歌唱出时尚的王丽达

 男女声二重唱黄金组合张振富、耿莲凤

 圣火之女达娃央宗

 新中国邮票设计奠基人孙传哲

 一钁头掘出个“世界第八奇迹”的杨全义

第二章 签名趣事

 麦克阿瑟用五支笔签署日本投降书

 韩国20位前总理签名敦促汉字教育

 乔丹的签名篮球缩短了美朝人民之间的距离

 戈特利布被称为收藏签名最多的人

 聂荣臻等八元帅集体签名制止基地动乱

 叶剑英等59位风云人物的签名

 郭沫若寄出只有信皮的题字签名信

 末代皇帝溥仪请农民签名

 奥运冠军与神七航天员签名旗进入太空

 作曲家王莘两次获金日成签名

 作家茅盾时而签“沈雁冰”时而签“茅盾”

 最早走出国门签名的电影皇后胡蝶

 中国唯一一部电影片头播放了演职员签名

 徐迟要他人代签名

 邓丽君边唱歌边签名

 周汝昌为读者花10天时间签名

 张艺谋的独特防伪签名

 马未都签名使用秘密武器

 巩俐对影迷只签名不合影

 于丹签名售书突破了全国签售记录

 郎朗签名恰似弹钢琴

 范曾签名 大腕送歌

 葛优签名写冯巩

 冯新长收藏乒乓冠军签名球

第三章 伟人签名

 毛泽东签名

毛泽东的签名分期

毛泽东的签名艺术

颇有影响的五幅毛泽东签名

毛泽东常应他人请求签名

毛泽东署名多用“毛泽东”

毛泽东签名后极少钤印

毛泽东签名用的文房四宝

 周恩来签名

 邓小平签名

第四章 签名真伪鉴别

 签名收藏呈现发展趋势

 签名的鉴别

 签名的防伪

 签名收藏渠道

 书画款识的签名辨伪

 作家签名辨伪

第五章 百名书画家签名

 李鸿章

 翁同龢

 吴昌硕

 陆润庠

 严复

 康有为

 郑孝胥

 齐白石

 黄宾虹

 蔡元培

 粱启超

 赵云壑

 陈半丁

 高时显

 于右柽

 何香凝

 李叔同

 鲁迅

 张善孖

 沈尹默

 孙墨佛

 马叙伦

 李耕

 谢公展

 孙雪泥

 于非闇

 朱屺瞻

 郭沫若

 吴湖帆

 徐悲鸿

 刘海粟

 萧劳

 王个簃

 林散之

 潘天寿

 丰子恺

 邓散木

 张伯驹

 张大千

 李苦禅

 钱松喦

 朱复戡

 沙孟海

 林凤眠

 陈叔亮

 王雪涛

 张大壮

 傅抱石

 董寿平

 蒋兆和

 赵少昂

 舒同

 周怀民

 叶浅予

 齐燕铭

 李可染

 赵朴初

 溥杰

 何海霞

 吴作人

 魏传统

 王石城

 王遐举

 陆俨少

 陈少梅

 谢稚柳

 关山月

 启功

 郭传璋

 卢光照

 刘自椟

 赖少其

 潘素

 于立群

 戈壁舟

 朱丹

 胡爽盦

 胡问遂

 刘继卣

 尹瘦石

 宋文治

 黄胄

 康殷

 刘炳森

 周思聪

附:京城老字号牌匾集锦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签名是书写名字的艺术活动,从应用的目的出发,达到艺术的效果。签名无论是在信用性、权威性、风雅性、收藏性等方面,都具有其他形式无法取代的作用。

签名作为一种源于古代信用凭据的高雅造型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独有的书写技巧和审美价值,它不仅有着辉煌的过去,而且会有灿烂的未来。我国签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中国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相一致。在我国文字萌芽时期,距今约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有了签名的雏形。最早使用签名形式的当是以占卜为职业的贞人。当时,人们战胜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为有限,事无大小均要占卜询问鬼神才能行事。从事占卜的贞人,为了表示虔诚,以及表示自己占卜的灵验,通常要在占卜辞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从现代出土的甲骨文实物中发现,不仅有占卜的贞人签名,还有“乞者”等人的签名。这是我国在文字产生初期最早采用的签名形式。在中国的远古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等社会活动中,需要表示自己的信用、信誉,以及对器物的所有权,客观上要求将自己的姓名以某种方式表示出来,特别是秦汉时代,采用最多的方式是印章。那时的印章,实际上也是签名的一种雏形。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纸的出现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原秦汉时期作为信用凭据的印章,逐步失去其应用价值。汉到唐时期的私印较少,官印越制越大,失去了加盖的作用。而信函、契约、条据,以及文书只签署姓名。如晋代王羲之的信函“快雪时晴帖”书法墨迹中,寄信人和收信人均具姓名。这一时期,人们日益认识到签名特别是实用性签名的重要性,因而注意姓名的书写。唐以前的书画作者具名多在内容之中,很少单另署名。宋代开始,书法作品后面签字,绘画作品署款成为一种格式,甚至成为绘画作品章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北宋的绘画只有少数个别画家有款,而南宋画家名字落在隐藏之处,画界称“藏款”,即把名字落在画的边角,或树干、石缝等处,很不易发现。到了元代,绘画有大量题款常设于显著位置,并开始用字和别号署款。明清时代,文人将书画的落款推向了艺术的高峰。因此,书画艺术的繁荣,也带来了签名艺术的繁荣,以至于当时一些书画作品的签名署款本身就是一种可独立欣赏的艺术品,不少有成就的书画家成为签名艺术的高手。清代书画家朱耷的签名,有着极强的个人风格,同其他书画家相比,无疑是艺高一筹。他将其号“八大”和“山人”两字各联缀在一起,写得形似“哭之”、“笑之”的字样,表达自己笑中有哭,哭中有笑,哭笑不得的无奈心情,以签名表示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他的签名在画作中常起到补白、平衡的作用。如画作《双鸟图》,构图极简,左上角大片空白题“八大山人”,与右下角双鸟呼应,使画面获得平衡。

20世纪20年代后,西方流入的钢笔乃至圆珠笔、签字笔等硬笔的相继出现,尤其是社会的大变革,使得签名形式和内容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签名丰富多彩,可竖式传统书写,也可横式书写;可用传统的毛笔签名,也可用更为自由的硬笔签名。签名不仅有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浑然一体的签名落款,还出现了纯实用性签名,以及名人雅士应他人的请求单独题写签名。中文签名不管是硬笔还是毛笔题写,欣赏签名如同欣赏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并融合了东方文化精髓的中国书法。签名进入收藏领域,是一种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高雅爱好。某一领域、某一系统有影响的名人签名手迹,凝聚了签名者的气质与才华,反映了书写者的个性、喜好和修养。字如其人,手迹如心迹,收藏并欣赏签名,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甚至会因此产生许多美好的遐想。

李祥同志是一位签名收藏爱好者,他不仅收藏签名,还做了签名方面的研究。在《签名收藏与辨伪》一书中,不仅有他自己的收藏感悟,还收集了中外签名趣事,更有一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签名赏析。作者还就签名收藏中真假签名辨伪作了探索和研究。在众多收藏门类中,签名收藏者众,研究者寡,因而,作者编写出版了《签名收藏与辨伪》一书,对促进签名收藏,提高大众对收藏签名的认识,做了很有意义的探索。作者叙述签名故事简洁而不单调,笔至精微处满是愉悦,让人捧读之余时有快意。书中配有大量签名手迹和照片,构成了趣味和史料的双重价值,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大众休闲图文书。

是为序。

全国公安文联理事 全国公安文联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杨艾路

2009年11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本书具有趣味性和史料价僵的图书,包括签名趣事、伟人签名赏析、签名真伪鉴别等内容。书中收录了演艺界、文学界、体育界等不同时期的名人签名,对于喜欢签名收藏的读者及青少年朋友来说是值得一读的。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是一位签名收藏爱好者,他不仅收藏签名,还做了签名方面的研究。在本书中,不仅有他自己的收藏感悟,还收集了中外签名趣事,更有一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签名赏析。作者还就签名收藏中真假签名辨伪作了探索和研究。在众多收藏门类中,签名收藏者众,研究者寡,该书的出版对促进签名收藏,提高大众对收藏签名的认识,做了很有意义的探索。作者叙述签名故事简洁而不单调,笔至精微处满是愉悦,让人捧读之余时有快意。书中配有大量签名手迹和照片,构成了趣味和史料的双重价值,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大众休闲图文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