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经音义》(作者王华权)主要收释佛经经文中的疑难词语,保存了我国漠魏至宋辽汉字的隶变系统和用字实况。
《一切经音义刻本用字研究》是关于研究《一切经音义》的专着,书中共包括了《一切经音义》刻本用字的理据探源、《一切经音义》用字研究的学术价值等十章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一切經音義》(作者王華權)主要收釋佛經經文中的疑難詞語,保存了我國漠魏至宋遼漢字的隸變系統和用字實況。書稿採用文獻學與語言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一切經音義》麗藏本刻本用字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辨析和考證。主要創見有:第一,拓寬了漢語俗字的研究領域,對刻本用字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的探討。第二,研究分析了麗藏本刻本的用字情況,考察了刻本用字訛誤類型、流變軌跡、成因及用字特點。第三,考釋《一切經音義》中的一些疑難俗訛字,對玄應、慧琳、希麟音義刻本用字的異同作了較為深入的辨析。第四,探討了麗藏本刻本用字與《龍寵手鏡》的異同和源流關系。《一切經音義》既記載了佛經中的時俗用字,又反映了傳本用字的演變,對麗藏本刻本用字的研究,具有文獻學和語言學方面的獨特價值。
《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研究》共分為《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訛誤類型、《一切經音義》疑難俗訛字叢考等十章內容。
《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研究》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序
凡例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及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3 研究範圍及材料
1.4 研究方法及原則
第二章 《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訛誤類型
2.1 漏筆、多筆而誤例32
2.2 移位而誤例
2.3 變形而誤例
2.4 篆隸相混而誤例
2.5 二字合為一字、一字誤為二字例
第三章 《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相混、相通述例
3.1 相混述例
3.2 相通、替代述例
第四章 《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構形的類型及特點
4.1 《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構形類型(上)
4.2 《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構形類型(下)
4.3 《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構形特點
4.4 《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特點
第五章 《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的理據探源
5.1 《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成因析
5.2 《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源流析示例
第六章 《一切經音義》疑難俗訛字叢考
第七章 《一切經音義》通假字
7.1 傳統同音借字
7.2 省形同音借字
第八章 玄應、慧琳、希麟音義刻本用字的關係
8.1 用字共同性
8.2 用字差異性
8.3 用字的變異與發展
第九章 《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與《龍寵手鏡》的關係
9.1 《龍寵手鏡》規範《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
9.2 《一切經音義》提供《龍寵手鏡》釋字用例
第十章 《一切經音義》用字研究的學術價值
10.1 《一切經音義》用字的形態和性貭
10.2 《一切經音義》用字歷史地位
10.3 《一切經音義》用字研究的展望
附錄 《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