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隐藏在中国数千年历史背后,影响历史发展的定律。
这些历史定律不受时空的限制,在整个中国历史的各个层面上把自己的威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们不断重复,不仅作用于历史进程,还作用于生活的各方面,让人们能够从中找到生活的启迪与智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一个轮回的帝国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杨书铭 |
出版社 | 求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寻找隐藏在中国数千年历史背后,影响历史发展的定律。 这些历史定律不受时空的限制,在整个中国历史的各个层面上把自己的威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们不断重复,不仅作用于历史进程,还作用于生活的各方面,让人们能够从中找到生活的启迪与智慧。 内容推荐 本书寻找了一些隐藏于中国数千年历史背后影响了历史本身的规律,或可称之为历史定律。目的无他,只在自勉。前人固然已经认识到这些定律,但是这些定律并没有停止对历史的影响,它们似乎不受时空限制,在整个中国历史的各个层面上把自己的威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们不断重复,带给我们的除了痛苦,还是痛苦,既苦于对前人教训的不思吸取,也苦于对前人经验的漠视。 前人和今人都对影响历史走向的定律作了各自的探索,而这些定律恐怕并不仅仅适用于宏观的社会历史进程,它们还作用于生活的各方面,让我们能够从中找到适用于当下的生活智慧。 目录 第一章 枪杆子里出政权定律 禅让,中国四千年的虚幻 三尺剑,定天下谁主 诗人帝王,南唐帝国的消亡 结语 第二章 兔死狗烹定律 七术亡身,文种之死 当断不断,淮阴侯之殇 诛灭功臣,朱元璋之戾 结语 第三章 象牙筷定律 纣王,昏君第 陈胜,匹夫之失 隋炀帝,皇权无限 李自成,顺境之亡 结语 第四章 五世而斩定律 八旗子弟,骄者必衰 五陵少年,互争缠头 海陵王完颜亮,无仁无义无道 士族,清谈误国 结语 第五章 朋党定律 四十年党争,至死方休 东汉党钢,不党之祸 双犬奇谋,帝王的平衡术 宗法体系,中国的人际关系 结语 第六章 权大欺主定律 王莽篡权,和平颠覆帝国 盛唐灭亡,权大欺主 五代十国,皂权频繁更迭 外戚、宦官与豪强地主,国之附骨三疽 结语 第七章 皮毛定律 先秦艾化,中国的轴心时代 思想禁锢,中国文人的千年之痛 疏远民间,中国文人的堕落 结语 第八章 黄宗羲定律 千年之灾,农民负担不解之谜 税制改革,王安石的失落 并税变革,农民喜忧参半 黄钟一鸣,天下不白 结语 第九章 包围定律 绝代佳人,是否红颜祸水 不围者死,谁是杀害岳飞的真凶 权力愈大,包围愈厚 结语 第十章 敌戒定律 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不断侵 强者对峙,汉与匈奴的四百年战 闭关锁国,大清帝国的倾覆 结语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枪杆子里出政权定律 王朝是怎么建立的? 凭德行?钱财?名声? 周文王是德行无双的人物,但是文王能够流芳千古,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儿子——周武王是一个王朝的建立者,确保了他的事迹不致湮没无闻。而南宋富庶绝伦,却还是亡于蒙古铁骑。至于名声,大笑三声,且看下文。 禅让,中国四千年的虚幻 禅让,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领导人的制度,由掌握大权的部落领导人推荐新的有德行的人来接替旧领导人。五帝之间的更替,就是依据禅让制度进行的。这期间是否有军事力量影响禅让结果,我们尚不知晓。但这种和平更换领导人的选举,并没有在中国历史上造成很大的影响。五帝之后,禅让制度很快消失了,而亲手埋葬禅让制度的,正是因治水而闻名于世的大禹。 上古时期的领导人为什么能够不恋栈权位?在现代人看来的确非常难以理解。五帝的地位是当时最尊崇的了,他们怎么可能放弃既得的荣华富贵,不把权位交给自己的后代而是传给“外人”? 抛开军事民主制的影响不说,单单是作为一个君主所要承担的责任,就可能是五帝们毫不犹豫把权位“自愿地”、“和平地”传给他人的原因。《史记·伯夷传》中有一段讲述尧帝时期一个叫许由的古人。许由因为尧帝要将王位禅让给他,便跑到箕山隐姓埋名。但是尧帝执意让位,追到了箕山,再次请求许由作九州长,许由不仅坚决拒绝了他,还视这种事为莫大的屈辱,跑到颖水河畔去清洗双耳。许由的朋友巢父当时牵着一头牛犊去河边饮水,看到许由洗耳,就问他原因。许由很自豪地说:“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也是一高人,很不客气地回答:“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说完立刻牵着自己的牛犊到上游去饮水了。 为什么有人居然不愿意做九州长呢?撇开许由本身的隐士风骨不说,当时的九州长恐怕也并不是一个很舒适的差事。根据韩非子《五蠹》中的记载:“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麂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跋,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说的就是上古实行禅让制度的时候,部落和部落联盟的领导人仍然不可能脱离农业生产的义务,他们必须以身作则,带领天下的平民一起耕作。那时人们并没有争权夺利的私念,相互平等的地位使得禅让成为可能。 但是当大禹采取种种手段使自己的儿子启继承了九州长之后,禅让制度就此成为历史。根据启建立城堡来保卫自己财产的事实,我们能够了解,当时九州长已经享有很多特权,值得人们进行争夺了。 启之后一千六百年,禅让制度只存在史书之中,成为理想主义者念念不忘的传说。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燕王哙因为被丞相子之蛊惑,重拾远古圣王禅让之制,把王位让给了子之。但圣王之制实在不适合弱肉强食的乱世,禅让的举动引起了燕国贵族的反对和齐国的干涉。公元前314年,齐宣王大举进攻燕国,仅用五十天就攻下了燕国都城,杀燕王哙,把子之剁成了一堆肉酱。 西汉末年,小皇帝孺子婴在威逼之下,被迫将皇位禅让给了王莽。已经掌握了朝廷大权的王莽装模作样地推辞了几次,接受了帝位。之后,王莽迅速肃清了敢于反抗的力量,稳固了王位,但是他仍然无法完全消除汉朝皇室的影响力,十几年后,打着恢复汉室王朝招牌的刘氏仍然夺回了老祖宗的基业。 东汉末年,曹丕逼迫毫无反抗能力的汉献帝禅位于他,称帝后还得意洋洋地向部下宣布,关于古人流传的尧舜禹禅让美名,“吾知矣”。但是,曹丕的子孙很快便遭到了报应,不过六十年的光阴,掌握了军事大权的司马炎也同样快乐地接受了魏元帝的禅位。 禅让一说的背后,实际隐藏的是权臣手中无数的兵甲。正是这些兵甲,让皇权岌岌可危,皇帝们最后还是不得不将天子之位“禅让”给蓄谋已久的乱臣贼子。了解了前朝血的教训后,皇帝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兵权抓在手中。他们深刻认识到:只要兵权在,一切都会在。 三尺剑,定天下谁主 商朝推翻了夏朝,周朝灭了商朝,五霸追求着执牛耳的荣耀,七雄则忙于互相吞并,于是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九州,十余年后,汉高祖击败暴秦得到天下……乃至明太祖赶走了蒙古人,清朝灭了李自成据有了天下。 P1-4 序言 轮回的帝国 陕北黄土高原上,一个小小的孩童正在放羊。 他留着锅盖头、穿着红色小肚兜儿、赤着脚,手里拿着鞭子,站在山岗上,看护着山坳里正在吃草的几十只羊儿,不时甩个清亮的响鞭,“啪——”。 有人走近,开口问他: “谁让你放羊的啊?” “爷爷。” “放羊做什么啊?” “卖钱。” “卖钱又做什么呢?” “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 “生娃。” “生了娃娃后干什么?” “放羊。” 请不要笑他,因为在这个放羊孩童身上,保留了中国最纯粹的传统思想。他的思维模式,曾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来轮回思考的模式;他追求的理想,也曾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最高追求。 在放羊孩童的话中呈现出来的那种宿命般的轮回,正是中国,这个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国家,一直面对的最大问题。 从春秋以后,中国就进入了世界文化之林,并成为其中最灿烂耀眼的明珠。当其他文明或消失于地球之上、或还处于牙牙学语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独立发展出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文化、政治、经济以及强大的军事体系。 中国,是个早熟的帝国。 但是,当其他国家已经步入现代化的时候,我们才惊恐地发现,我们的国家仍然同几千年前一样,没有多少根本的改变。我们就好像在推着一个磨盘,一步步地绕着圈子前进,却始终无法突破这圆圈的束缚,我们只是在一刻不停地重复着前人的命运! 中国,是个轮回的帝国。 为什么会如此?中国到底具有什么特质,能让前人后人都在同一种状态下生存了几千年,而毫无变化?甚至,我们的生活方式,还不如我们的祖先? 幸好,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记忆,他们的骄傲、他们的屈辱、他们的言语、他们的行为都在史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对轮回的中国有疑问,那么,让我们试着从史书中解读这让无数人扼腕不已却超脱无门的轮回。 史书的第一页,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王朝战争。一个王朝,总会被另一个王朝取代,而真正能让后继王朝彻底取代前朝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战争。战争的双方,有时是处于统治后期的末代王朝,后继者因为不满其残酷统治揭竿而起;有时是两个同样新兴的王朝,为了一统江山,开始了殊死的吞并之战;有时是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要争夺更好的生存之地,于是发动民族战争……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它带来了新兴王朝的建立,带来了衰落王朝的灭亡,同时也带来了人民的灾难,以及对制度文化的摧残。 翻过充满血腥与暴力的那一页,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即是:复兴。一个新兴王朝的巩固不能完全依靠武力,没有让社会恢复生息的合理制度,王朝不可能延续下去。无数有远见的统治者,在进行战争的过程中和取得战争胜利之后,都尽力恢复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功能。复兴,是战争结束的标志,也是政权稳固的保障。 再来看第三页:经历长时间的复兴后,一个强盛的王朝正式出现。这个在各个方面都几乎达到巅峰的王朝让统治者心满意足而不思进取,让四周小国因恐惧被灭国而万邦来朝,让强盛异族因垂涎财富而倾力来犯,也让统治者因好大喜功而发动对外战争,平民被迫征赴战场…… 强盛之后的余晖很快便会消散,历史的第四页记载的是:衰落。王朝不可避免的因制度问题而衰落。在衰落的王朝中,皇帝不是荒淫无度就是不务朝政,官吏结党营私、徇私舞弊,富贵者田连千顷而骄奢淫逸,贫困者衣食无着、苦苦挣扎……也许会有某个皇帝力图中兴,但这种努力也不过是让王朝苟延残喘几十年。 旧的事物总要退出历史舞台,史书也毫不容情地支持这个观点。第五页里,新兴势力终于兴起了。他们可能是豪门、贫民、贼寇乃至外族,也可能是联合起来成为压垮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其间唯一不变的是,平民最后要承担战争带来的所有苦痛。 继续读下去的人总会有些黯然神伤,因为在第六页看的是战争,之后的第七页是恢复,第八页是强盛,第九页是衰落,第十页又会重温灭亡。之后呢? 之后又是一个轮回,再一个轮回…… 数千年来的中国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一个中心打转而始终无法超脱。这种周期性的王朝更替,让睿智的先人发出了无奈的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无论前人如何感叹,后人似乎永远没有体会到他们的苦心,仍然犯着那些已经犯了千百年千百遍的错误,仍然一代代地继续悔恨而没有改善的迹象。 本书寻找了一些隐藏于中国数千年历史背后影响了历史本身的规律,或可称之为历史定律。目的无他,只在自勉。前人固然已经认识到这些定律,但是这些定律并没有停止对历史的影响,它们似乎不受时空限制,在整个中国历史的各个层面上把自己的威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们不断重复,带给我们的除了痛苦,还是痛苦,既苦于对前人教训的不思吸取,也苦于对前人经验的漠视。 前人和今人都对影响历史走向的定律作了各自的探索,而这些定律恐怕并不仅仅适用于宏观的社会历史进程,它们还作用于生活的各方面,让我们能够从中找到适用于当下的生活智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