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是在对传统教育目的提出激烈批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反对将工具性目的凌驾于个人发展的目的,认为个人的发展应优先于社会需要。在全人教育看来,教育不仅仅是为企业培养雇员、为国家培养人才,教育还应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完整发展,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谢安邦、张东海编著的《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全人教育思潮为研究对象,较全面地考察和梳理全人教育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演进逻辑、基本主张、衍生演变以及实践走向,为思考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教育的改革方向提供一些新视角。
第一章 导论
一、全人教育思潮概说
二、全人教育思潮在我国的传播
第二章 全人教育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全人教育思潮产生的背景
一、反主流文化运动
二、新时代运动
三、人本主义思潮
四、全人教育对现代工业社会和现代教育的批判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两个发展阶段
一、“范式论”的全人教育
二、批判理论视野的全人教育
第三节 全人教育的范式:基于新的世界观与人性假设
一、两种世界观的碰撞
二、全人教育关于人性、智能和学习的假设
三、全人教育的思想特征
第三章 全人教育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
第一节 全人教育的哲学基础
一、整体论哲学
二、永恒主义哲学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其他思想基础
一、超个人心理学
二、其他心理学理论
三、生态学理论
第三节 全人教育的教育理论渊源与思想实践先驱
一、全人教育的教育理论渊源
二、全人教育的思想实践先驱
第四章 全人教育的基本主张
第一节 全人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全人教育的十大原则
二、全人教育的共同文化主题
三、全人教育:面向21世纪的教育?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课程观
一、全人教育的知识观
二、全人教育对课程的定义及其核心观念
三、基于“关系”的课程观
第三节 全人教育的教学观
一、各课程板块的具体教学方法
二、整合学习:全人教育教学观的本质
三、全人教师的培养
四、创建学习社区
第四节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环境教育
一、环境教育: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环境教育的目标
三、环境教育的几个基本假设
四、环境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
第五节 全人教育简评
一、全人教育的启发意义
二、全人教育的局限
第五章 全人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实践
第一节 重构教育:“为人的伟大而教”的教育框架
一、“为了人的伟大”: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人的伟大而教”
三、“为人的伟大而教”的实践案例
第二节 学校层面的全人教育改革
一、美国的可选择学校
二、加拿大的全人教育学校
三、华德福学校
第三节 课程、教学领域的全人教育改革
一、金橡树学校的快乐阅读计划
二、“垃圾循环利用”主题单元教学:环境教育实验
第六章 全人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
第一节 全人教育的东方思想意蕴
一、东方思想中的“整体”观
二、“整体的人”的中国式解读
第二节 我国学者对全人教育的理解
第三节 我国台湾、香港地区高校的全人教育实践
一、台湾中原大学的全人教育
二、香港浸会大学的全人教育
第七章 全人教育理论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第一节 全人教育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
一、将全人教育理念引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二、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
三、将全人教育理念融入高校通识教育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环境教育理念与我国高校环境教育
一、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
二、将全人教育理念融入高校环境教育
结语
一、深刻的片面与片面的深刻:全人教育的两面性
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