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跨语言的书写--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结构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彭甄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译者”: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形象

 第一节 “译者”与“翻译家”:概念界定及其意义

1.1 “译者”概念与“翻译家”概念的界定

1.2 “译者”概念界定对于译语文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翻译家”翻译理念与“译者”形象的生成

2.1 “翻译家”:译语文本的价值目标和翻译理念

2.2 翻译理念·翻译策略·翻译方法·“译者”形象

 第三节 “译者”形象:译语文本结构特质的总体表征

3.1 文学文本“作者”系统与“译者”形象

3.2 “异”性“译者”形象:译语文本结构特质的总体表征

 【个例分析】B.A.茹科夫斯基:翻译“创作性”选择与“译者”形象

第二章 “译者视点”:翻译文学文本“异"性构成的动因

 第一节 “译者视点”与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概念界定

1.1 文学文本的“视点”概念及其实质

1.2 “译者视点”与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译者视点”: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历史性变体

2.1 翻译标准(规范):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同一性诉求

2.2 “译者视点”: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历史性变体

 第三节 “译者视点”:译语文本“异”性构成的动因

3.1 文学文本“视点”功能:“文本世界”图式的裁定

3.2 “译者视点”:译语文本“异”性构成的动因

第三章 “译者话语”Ⅰ:译语文化-政治价值指向的介入

 第一节 形象的“译语化”:译语文化元素对原语文本的改写

1.1 翻译历史:原语文本形象的“译语化”策略及其功能

1.2 译语文化元素对原语文本“文化形象”的改写

 第二节 主题的“工具性适用”:译语文本作为“政治书写”的特定空间

2.1 翻译历史:“工具理性”的规导与翻译事实

2.2 译语文本作为译语文学“政治书写”的特定空间

 第三节 “译者话语”Ⅰ与原语文本社会-认知价值的变异

3.1 文学的社会-认知价值:原语文本价值值变的向度

3.2 “译者话语”Ⅰ与原语文本社会一认知价值的变异

 [个例分析1] 译语“文化习语”和“文化概念”与原语文本“文化形象”的重构

 [个例分析2] 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翻译标准(规范)作为“译者话语”的规导

 [个例分析3] 到“死魂灵”:“译者话语”作为政治书写

第四章 “译者话语”Ⅱ:原语文学文本诗学构成的改编

 第一节 译语文学传统程式与原语文本文学手段的重组

1.1 文学历史传统:原、译语文学程式的非对应性

1.2 翻译作业:原语文本文学手段的增益、省略与改编

 第二节 译语文学文类谱系与译语文本体裁形式的拟定

2.1 文学体裁传统:原、译语文学文类系统的非对应性

2.2 翻译作业:译语文本体裁形式的选择与确定

 第三节 “译者话语”Ⅱ与原语文本艺术-审美价值的变异

3.1 原语文本风格·翻译家(“译者”)风格·译语文本风格

3.2 文学的艺术-审美价值:原语文本价值值变的向度

3.3 “译者话语”Ⅱ与原语文本艺术-审美价值的变异

 [个例分析1] “文学习语”作为“译者话语”:译语文本风格的“异”性构成

 [个例分析2] 小说汉译:“章回格式”作为译语文学手段的介入

 [个例分析3] 诗歌汉译:汉诗格律对原语诗歌体制的改写

 [个例分析4] 林纾部分译作(合译)题名翻译的解析

第五章 “异”性结构价值给定:翻译文学文本结构特质

 第一节 “异”性“译者话语”与译语文本“集合话语”的生成

1.1 “集合话语”构成:原作话语与“异”性“译者话语”

1.2 译语文本“集合话语”生成:语符Ⅰ-审美意象-语符Ⅱ

 第二节 “集合话语”的译语文本结构特质:“对话性”和“未完成性”

2.1 “集合话语”的译语文本:“对话性”结构及其价值给定

2.2 “集合话语”的译语文本:“未完成性”结构及其价值给定

 第三节 “集合话语”的译语文本作为“第二性”文学文本

3.1 “集合话语”的译语文本:基于原语文本的“第二性”文学文本

3.2 “第二性”翻译文学系统:总体文学体系建构意义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跨语言的书写--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结构》在对文学翻译历史作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从新的研究视角——文学翻译相对于“翻译标准”的“非同一性”切入,运用叙事学、文体学、比较诗学、接受美学、文化传播学等学科方法对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结构——“译者”形象、“译者视点”、“译者话语”等进行系统考察,探究其文化一文学动因、总体表征和价值效应,揭示出翻译标准的“历史模式”之于文学翻译过程的功能和意义;其次,对建诸“集合话语”的翻译文学文本的结构特质展开分析,并对作为“第二性文本”的翻译文学文本之于总体文学体系的建构价值给予评定,以此认定文学翻译及其文本作为特定形式的“文学事实”的功能和意义。

《跨语言的书写--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结构》对翻译文学文本“异”性结构所进行的历史分析标示出翻译研究范式的另一维度:区别于传统翻译研究对“理想模型”的探究和拟定,本书以文学翻译作为特定的“文学事实”为前设建构翻译研究的本体理论,从而使得传统翻译论域的诸多争论得到合理的阐释。与此同时,本书将文学翻译研究纳入文学理论论域,对“第二性”翻译文学系统之于总体文学体系的建构价值给予论述,以此对文学文本研究作出相应的补证。本书由彭甄编著。

编辑推荐

《跨语言的书写--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结构》的理论价值在于对文学理论的研究和命题具有补证意义——促使文学理论将翻译文学系统纳入研究视域,克服传统研究对象的缺省,最终实现文学理论研究价值的普适性。本书由彭甄编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