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是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着重论述了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第二章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基础;第三章论述了对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解;从第四章开始到第七章,分别就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内容选择以及实施过程三个层面进行系统阐述;第八、九章则专门对课程与教学的管理和评价进行了深入论述和分析;本书最后一章在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价值澄清的基础上,对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和理性审视,指出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本书由徐继存,戚万学,周海银三位主编负责全书的策划、组织和统稿工作。
前言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课程论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现状与发展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基础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社会学基础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解
第一节 课程
第二节 教学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中的几对关系I
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概述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科书
第五章 课程编制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课程编制的模式
第二节 课程的层次和类型I
第三节 教学设计及其模式
第六章 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选择
第一节 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分类
第二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节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呈现
第七章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第一节 课程实施的内涵与基本取向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特点与功能
第三节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改革
第四节 教学方法的优选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管理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管理概述
第二节 课程管理的内容与模式
第三节 学校课程规划
第九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类别与功能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模式与方法
第十章 课程与教学改革
第一节 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与价值
第二节 当前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面临的困难与反思
第三节 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出路
附录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1年)
附录2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2003年)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