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股市20岁--沪深股市成长的个人观察(1991-2010第2版)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周焕涛//周子钧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股市20年,真让你痛不欲生也能让你幸福无边;股市20负,真的能调皮捣蛋也能让你欢乐无限;

  第一部编年史全面反映沪深股市20年跌宕起伏;第一部原生态生动记录沪深股市20年阴阳涨跌;

  由周焕涛,周子钧所著的《股市20岁:沪深股市成长的个人观察》

有人物、有细节、有故事;同时又提纲挈领,纲举目张,高屋建瓴。

本书有见解、有判断、有分析;同时又文字生动活泼,语言大俗大雅,全书图文并茂,读之赏心悦目。

股民可以通过本书,回顾历史,把握未来,争取更大盈利。

内容推荐

2010年,沪深股市进入第20个年份。如同一个孩子,20岁应该长大成人了。

20年(1991-2010),股市波诡云谲而又波澜壮阔;陷井重重而又机会多多;既有跌入万劫不复让你欲哭无泪的熊股,又有天马行空、上涨几倍十几倍的牛股。

股市,是地狱也是天堂,是混蛋也是孝子,是魔鬼也是光是电是唯一的神话。

由周焕涛,周子钧所著的《股市20岁:沪深股市成长的个人观察》首开编年史体例写股市之先河,是原生态记录沪深股市20年跌宕起伏的历史第一书。

《股市20岁:沪深股市成长的个人观察》有人物、有细节、有故事;同时又提纲挈领,纲举目张,高屋建瓴。

《股市20岁:沪深股市成长的个人观察》有见解、有判断、有分析;同时又文字生动活泼,语言大俗大雅,全书图文并茂,读之赏心悦目。

刚入市的新股民,你可以通过《股市20岁:沪深股市成长的个人观察》,对20年股市风云变幻一目了然;久混股市的老股民,可以通过此书,重温20年股市的风卷云舒,细品自己的挫折和辉煌。

温故知新,让历史告诉未来。回顾20年,能看清来龙,才能摸准去脉;才能在今后的市场中,保存本金,尽量获利,争取更大收益。

天佑地球,天佑华夏,天佑股市,天佑股民,天佑你我他(她)。

目录

迎接第三次大牛市(代序)

股市前传

第一章 摸着石头过河——1991年深市绝密救市赢了

 1.1 绝密救市:深市赌了一把大获成功

 1.2 定海神针:深发展立了大功救了股市

 1.3 保住大门:高层头脑清醒挽狂澜于既倒

第二章 虽不能飞但不能退——1992年8·10风波和放开股价

 2.1 震撼全国:芝麻开门引爆深市8·10风波

 2.2 放开股价:沪市人人争说股票形成股疯

 2.3 歪打正着:风波孕育催生证监会

第三章 炒家得意之作——1993年购并风潮风起云涌

 3.1 牵牛鼻子:副总理挂帅央行行长

 3.2 购并初战:宝安先将延中一军

 3.3 再起狼烟:万科北伐申华谁赢谁输

 3.4 家常便饭:海外股市购并战是小菜一碟

第四章 市场背水一战——1994年8月行情和浦东概念崛起

 4.1 打了水漂:市场没理四大政策的茬

 4.2 八月狂飙:三大政策救市有真货

 4.3 戛然而止:777点当时成了铁底

 4.4 跑赢大市:浦东板块独领风骚

 4.5 有无规律:太阳不是公鸡叫起的

第五章 井喷式爆发——1995年5·18行情和大盘股革命

 5.1 先趴窝吧:国债期货取消上路资格

 5.2 灵光乍现:5·18行情成为经典一瞬

 5.3 政策是纲:四大悬念让人挺纳闷

 5.4 拉抬石马:18路军团迎接仪化上市

 5.5 拔大萝卜:大盘股革命风起云涌

第六章 鸡毛飞上天——1996年低价股爆棚引出大牛市

 6.1 大有之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2 鸡毛上天:低价股窜上台面成为主角

 6.3 特评文章 :一句不托市吓掉大盘俩跌停

 6.4 巨资轧空:市场就这样走向疯狂

 6.5 市场尖叫:低价股革命狂欢有理

 6.6 两市争霸:沪深掰手腕股民乐开怀

第七章 贵族股走俏——1997年绩优股天马行空

 7.1 价值回归:高价绩优这回吃香喝辣

 7.2 供求失衡: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7.3 独步天下:深发展千里走单骑

 7.4 下泻如注:股市从不给节日面子

 7.5 板块轮炒:讲投资理念也要讲操作策略

 7.6 牛市情结:只有上涨大家才有钱赚

第八章 丑小鸭变天鹅——1998年资产重组圆舞曲

 8.1 云中漫步:高科技为重组做嫁衣

 8.2 鸟枪换炮:重组就是要黄袍加身

 8.3 誓不低头:得势不让人的“酷”劲

 8.4 呼唤龙头:市场再寻新的领头羊

 8.5 登台亮相:指数是舞台个股是演员

 8.6 自己全扛:港府出手大赢索罗斯

第九章 网络狂飙突进——1999年5·19行情置之死地而后生

 9.1 沾网就飞:看上去很美炒起来很爽

 9.2 连拉涨停:巨额资金进场凶悍扫货

 9.3 闪亮登场:网络概念逮着就是肥的

 9.4 做大蛋糕:朱总理八条批示引爆行情

 9.5 看法变了:特评文章 这回要托市啦

 9.6 纸醉金迷:华尔街上演激情贺岁片

第十章 上摸两千点——2000年跨世纪大制作

 10.1 雪地打滚:我是牛市我怕过谁呀

 10.2 快慢结合:行情三步走摆平2000点

 10.3 水大鱼肥:势如破竹10年上涨20倍

 10.4 龙飞凤舞:百元股和低价股同台献技

 10.5 只当裁判:三驾马车强力推进市场化

 10.6 基金黑幕:机构投资者不小心露出底裤

第十一章 国有股减持——2001年2245点成为转折

 11.1 历史转折:2245点成为牛熊分界线

 11.2 减持政策:让市场和股民很受伤

 11.3 股市泡沫:有没有肥了谁又呛了谁

 11.4 大开杀戒:铁娘子到底玩转了什么

 11.5 股市黑洞:诚信二字难道一文不值

第十二章 血染的风采——2002年6·24井喷彰显民意

 12.1 漫天血红:6·24井喷彰显民心所向

 12.2 虾肥蟹壮:牛股折射当年投资理念转换

 12.3 上二锅头:联通让180指数挺冲挺有劲

 12.4 试水大陆:QFII不远万里浑水摸鱼

 12.5 走下神坛:庄家这回终于扛不住了

第十三章 打造局部牛市——2003年核心资产红杏出墙

 13.1 核心资产:五朵金花打造局部牛市

 13.2 盛夏飞雪:庄股跳水演绎飞刀惊魂

 13.3 梅林崛起:像木子美一样惊世骇俗

 13.4 遵义会议:券商峰会人散曲仍在

 13.5 讨论股市:股票不能像手机像手雷

第十四章 国九条横空出世——2004年早春时节乍暖还寒

 14.1 一夜春风:国九条横空出世惊艳天下

 14.2 总理救市:三句话5天大涨200点

 14.3 上演双簧:大象跳舞和浅蓝摇摆

 14.4 德隆崩溃:极品庄家的最后谢市

 14.5 宏观调控:一不小心硬挤股市泡沫

 14.6 注资两行:450亿美元豪赌银行改制

第十五章 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多空千点大决战

 15.1 与民同甘:温总理每天关心股市行情

 15.2 大战千点:多空PK最后多方胜出

 15.3 开弓之箭:股改不万能不股改万万不能

 15.4.股改亮剑:G板块这下子成了香饽饽

 15.5 畅游香江:建行拉开国有银行上市大幕

 15.6 熊市牛股:大盘横卧街头个股大块吃肉

第十六章 树起千点长阳——2006年从双金飞舞到两行狂飙

 16.1 牛市之惑:大盘上涨130%居全球亚军

 16.2 充满信心:温总理笑对记者“一嗓子”

 16.3 两行狂飙:带领大盘六天连过五大关口

 16.4.擎天之柱:深万科中石化成两市领袖

 16.5 双金飞舞:资源板块披金挂银烧红大盘

 16.6 股市人世:A股和H股急争定价权

第十七章 突破6000点——2007年从低价小盘到蓝筹盛宴

 17.1 拿下六千:股市书写新版资本论

 17.2 天下无双:历史最长阳线创造多个第一

 17.3 慢涨急跌:猪年牛市唱响新节奏

 17.4 散户成王:低价题材股惊涛拍岸

 17.5 蓝筹高歌:金融地产有色领唱大盘

 17.6 猛龙过江:中国石油搅局上海滩

第十八章 救市总动员——2008年全球迎战金融危机

 18.1 百年一遇:全球金融市场火烧连营

 18.2 跌势凶猛:沪深股市深跌惊心动魄

 18.3 救不救市: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

 18.4.血色浪漫:降低和单边征税引发井喷

 18.5 如狼似虎:大小非一齐咬伤沪深股市

 18.6 奥运行情:该来的没来大盘频做俯卧撑

第十九章 绝处逢生——2009年股市V型反转

 19.1 豪赌复苏:沪深股市水涨船高

 19.2 货币宽松:流动性是走强的真老爷

 19.3 盛夏寒风:嗖的一下就跌了

 19.4 刀尖独舞:沪深股市想起义造反

 19.5 风生大作:创业板惊艳天下

 19.6 诺亚方舟:低碳经济高调出场

第二十章 虎年牛运——2010年股市匍匐前行

 20.1 沐浴泡沫:市场踏浪前行上下翻滚

 20.2 女人和狗:股市经常不按常理出牌

 20.3 以人为本: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20.4 大智若愚:跟着走是投资大智慧

 20.5 虎年牛运:2010年股市大猜想

后记

试读章节

股市前传

一、事件

1990年12月,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开业。加上STAQ系统,“两所一网”建立。以此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诞生。

也就是说,股市比较规范的运行,是从1991年开始的。此前,我们称之为股市前传。

股市之前有铺垫,铺垫中有几件事可圈可点。

1.起草《设想》。

1988年,一帮人马起草《中国证券市场创办与管理的设想》。

这些人可都是“人精”,囊括当年在京的各路将帅。正是他们,推动创建了中国证券市场。十几年后,其中一些人依然壮志凌云,在前线厮杀。如周小川,先后任证监会主席,央行行长。又如王歧山,2003年春天非典时期空降北京任市长,2007年10月中共17大晋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2008年3月晋升为国务院副总理。

(1)吴明瑜国务院研究中心副总干事

(2)刘鸿儒人总行副行长

(3)宫著铭人总行计划司司长

(4)金建栋人总行金管司司长

(5)黄莺飞人总行金管司副司长

(6)蔡鄂生人总行体改办处长

(7)李小平人总行金管司副处长

(8)李若谷人总行外事局处长

(9)夏斌人总行金研所副处长

(10)聂庆平人总行金研所

(11)蔡重直人总行金管司博士生

(12)蒋祖琪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组

(13)杨凌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组

(14)高传捷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

(15)许美征国家体改委宏观局巡视员

(16)周小川 外经贸部部长助理

(17)傅丰祥国家体改委宏观司司长

(18)刘士钢国家体改委经管司副司长

(19)贾和亭国家体改委经管司处长

(20)谢多 国家体改委宏观局

(21)修培生国家体改委宏观局

(22)金立佐国家体改委宏观局

(23)朱平壤财政部体改办副主任

(24)杨援朝财政部体改办处长

(25)李春满财政部综合计划司

(26)张玮财政部综合计划司

(27)殷丽华财政部财税改革办公室

(28)孟国珍财政部综合司债务处

(29)刘声远人行北京分行副行长

(30)刘波人行北京分行体改办主任

(31)张晓彬中创投资公司总经理

(32)王岐山中农信投资公司总经理

(33)贾虹生康华发展总公司副总裁

(34)伊雍中国工商信托副总经理

(35)王莉 中信实业银行经理

(36)尹蓝天中农信投资公司经理  (37)李民吉 中国工商信托投资公司

(38)王波明纽约证券交易所经济师

(39)高西庆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

(40)许小胜中创投资公司

《设想》主要包括几个部分。

一是《筹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想和可行性报告》:二是《建立国家证券管理委员会的建议》;三是《建立证券管理法的基本设想》。

起草由“八大金刚”组成,其中就有周小川、高西庆两大巨头。

《设想》还附有历次参加北京证券交易所筹建研讨会的人员名单,共40人。

2.中南海听汇报。

1988年11月9日,中央高层第一次着手推动创建中国证券市场,听取《设想》的汇报。

9日上午9点开始,中午12点10分结束。地点:中南海国务院第三会议室。

主持人:姚依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劲夫(中顾委常委兼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

以上为股市前传,或者叫股市“怀胎”。

你不能不佩服“超女”的运作模式。它明天晚上开始“十进八”PK,今晚叫什么?叫“超女前夜”。它晚上8点30分开始现场直播,那么7点30分至8点30分的一个小时叫什么?叫“超女倒计时”。换别人策划,谁能想得出来?

就是说,所有渲染、铺垫,都是为了迎接那一刻的到来。

3.沪深证券交易所开业。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为保险起见,前面加一“试”,又叫试营业。1991年7月3日,举行正式开业典礼。开业典礼的来宾相当豪华。

后来,深圳也把1990年12月1日当做开业纪念。如果这样算,就争了个第一,比上海早18天。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一上来就是正式营业。身兼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和上海市市长两职的朱镕基致开业词,副市长黄菊等出席。

1990年12月5日,STAQ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通典礼。

这样,1990年12月,中国证券市场诞生。

以上王安写得活灵活现,参见《股爷您上坐——大话中国证券市场十年》(2000年12月华艺出版社出版)。

二、人物

1.邓小平。1986年11月1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来访,邓小平赠其一张面值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这是我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向世界发出明显信号:中国发展股份经济了。

2.江泽民。1992年1月16日视察上海证券交易所。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第一次视察证券交易所。

3.杨尚昆。1992年2月11日视察上海证券交易所。这是国家主席第一次视察证券交易所。

4.李鹏。1993年1月5日视察深圳证券交易所。这是国务院总理第一次视察证券交易所。

5.朱镕基。1992年10月26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正式成立,朱镕基成为国务院证券委第一任主任。

6.刘鸿儒。1992年10月2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成立,刘鸿儒成为中国证监会第一任主席。

7.尉文渊。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任总经理。  8.王健。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一任(副)总经理。

这段想细看,可见《证券时报》2000年11月16日第13版。

股市第一章 摸着石头过河——1991年深市绝密救市赢了

1.1 绝密救市:深市赌了一把大获成功

1.2 定海神针:深发展立了大功救了股市

1.3 保住大门:高层头脑清醒挽狂澜于既倒

股市刚刚建立,市场规模过小。沪有老8股,深有老5股。后来发展到十几只、几十只股票,也还是“小米加步枪”。因为简陋、稀缺,也因为新鲜而成为抢手货。暴涨暴跌,忽上忽下,成为常态。

先知先觉的,随大溜跟风的;理性投资的,疯狂投机的;看上头眼色行事的政策派,数浪看线的技术派,还有什么也不懂的只知这里来钱快的愣头儿青……交织在一起。

深市的“绝密救市”行动惊心动魄。2亿元对决50亿元。深发展力挽狂澜,保驾护航,立了大功,救了股市。深发展不愧为0001号,自此到1997年,它是绝对的龙头老大。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股市失败不起。

庆幸的是,高层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挽狂澜于既倒。中间操作者实事求是,稳扎稳打。股市大门没关,保住了。

保住了,才有后来的一切。如同一个孩子,只有让他生下来,才可能谈得上起名字。否则,何来以后的成长?何来以后2007年10月的6000点和超过GDP的33万亿元市值?

往大里说,往远里说,再深刻点,是保住了中国最具市场经济色彩的一个地盘。也是日后中国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强大助推器。

“摸着石头过河”,成为股市初始阶段没办法的办法。

股市,“想说爱你,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那需要太多的勇气”。P1-4

序言

迎接第三次大牛市(代序)

从沪深股市20年走势看,共经历了三次大牛市。

第一次大牛市

从1990年12月开盘96点到2001年6月2245点。

中间表现为两个阶段。

第一次是从1996年初512点到1997年5月1510点;然后是长达两年的调整,直到1999年5·19行情。

第二次是从1999年5月1047点到2001年6月2245点。

这次大牛市,从年线看很清楚。这10年是逐级向上的。

为什么从1996年算起呢?因为以前市场规模太小,不具代表性。因此,正儿八经的大牛市,应该从1996年算起。

后来,从2001年2245点起,跌了4年,跌至2005年6月的998点,跌幅一半还多。这是前期牛市泡沫部分的清洗,也是为第二次更猛烈的牛市打下基础。

从1990年股市开盘到1996年,中间有代表性的是前面有两次小高点,即1992年的1429点和1993年的1558点。最有代表性的是1558点。后来跌到1994年7月的325点积攒能量,直到1999年6月,才彻底掀翻1558点这个高压帽子。

第二次大牛市

从2005年998点到2007年10月6124点。

1年10个月的时间,指数上涨5倍,是20年来沪深股市涨幅最大的一次。

从日线看,2007年2·27和2008年5·30是两次有代表性的暴跌。从月线看,只有2008年6月收出明显月阴线。

具体看,2006年5、6、7、8月4个月,在1600点搭建平台,反复震荡。涨幅达1倍后,又在2007年5、6月4000点搭建平台,反复震荡,最后直奔6124点。

可谓涨得猛下跌也急。后来,从2007年10月6124点.,下跌至2008年10月的1664点,一年跌幅80%

同样,第二次牛市涨幅大、涨势急,所以这次也是跌幅大、跌势急。当然,这也为第三次牛市打下了基础。

第三次大牛市

即从2008年10月的1664点起步,再开始长达约五六年的大牛市。目标是突破6000点再创新高。这波牛市的走势,不会像第二次牛市那么急促;更可能像第一次那样是慢牛。

这次牛市的第一阶段,目前正在运行当中。其中,第一个明显的上涨波段,是从2008年10月的1664点起步,到2009年8月4日的3478点,涨幅1倍多。

后来8月月跌幅21%,在9月1日跌到2639点低点后再次起步,直到年底的3277点。

第三次大牛市,主要是2008年跌的过猛,股市的投资价值逐步体现。同时,世界各国同舟共济,携手救市;中国4万亿元投资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双宽松,也使股市水涨船高。

可以说,我们目前正处在第三次大牛市的起点上。

三次大牛市算起来,也是三牛加两熊:

牛市:从1990年12月开盘96点到2001年6月2245点。

熊市:从2001年6月22415点到2005年6月998点。

牛市:从2005年6月998点到2007年10月6124点。

熊市:从2007年10月6124点到20C)8年10月1664点。

牛市:从2008年10月1664点至2016年左右6000点以上。

因为本书是以年为单位的编年史的写法,实际上某一具体年份中的某一个月,就蕴藏着牛熊交替的关节点。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把握未来。有如此一个20年三次大牛市的宏观框架,使读者可以比较清晰地把握股市运行规律,以便对大局胸有成竹,争取更大盈利。

周焕涛

2010年1月

后记

1.本书的缘由。

本书从1991年写到2010年股市行情,是国内第一本完整的沪深股市20年的编年体著作。

本书的前身名字叫《股市16岁》,2006年11月出版,从1991年写到2006年。书出版后很快在全国新华书店卖完。于是,2007年1月又修改后再版发行,很快又卖完。接着4月、7月又印刷发行两次。等于8个月印刷4次。

由于股市火爆,书受欢迎,接受出版社的建议,我们又快马加鞭,增加2007、2008年的内容,出版了《股市18岁》。书出以后仍然受欢迎,2008年1月到2009年1月,又先后出版发行3次。

2010年1月,我们又增加了2009年股市的内容,出版《股市20岁》。现在的这本《股市20岁》,是增加了2010年的股市行情,是真正写全了股市20年的编年体著作。

2.本书的写法。

本书以每年行情为主线,写每年行情的最大特点。然后把当年的政策,事件、人物穿插其中。国内有其他高手写20年股市,有以政策为主的,也有以人物为主的,还有以事件为主的。以行情为主的,唯有这本《股市20岁》写编年体的大作,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写中国美学史。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写美国历史。老朋编著《一本正经——九十九年新闻大联播》,写1901—1999年中国百年历史,以人物为主,穿插事件、图画、轶事。

2000年,王安先生写了《股爷您上坐》,写中国股市10年历史。2007年8月18日,王安又以《资本中国》为题在《证券市场周刊》图文并茂写股市17年历史。两次都是编年史。王安还写过《25年——1978—2002》、《刚刚过去的历史》,前者按年写,后者甚至按月写,也很好。

上面这几位,都把过去的历史写得行云流水、妙笔生花。能够把过来的历史叙述清楚,发现规律,写出特点,也不容易。温故知新,才能把握未来。

因为沪深股市仅20年,这样一年一年按编年体写还行。如果25年、30年、50年、100年……,就容易写成流水账。以后我们再写,也想换种写法。或者把这几十年股市,分成三大段或者五大段;或者用专题,例如,革命、改变、博弈、监管、规范、波段、成长、价值、蓝筹、小盘等穿起来。

3.本书的特点。

我们写股市的书,是在全国新花书店卖的。销售比较好,主要是股市行情好。关心股市的人多了,自然关心股市书籍的人也就多。

同时,本书写观察、写感受,完全是有感而发。文字大俗大雅,生动活泼。除了写自己眼中看到、理解的股市以外,还加了不少时下流行的文化、娱乐、时尚元素。例如,仅相关的诗词、书法、朦胧诗、流行歌曲,网上段子,全书就有近40首。

还有,本书图文并茂,标题醒目夺人。全书约380幅插图,有一大半是大盘和个股K线,另一半是流行时尚、文体、时政、漫画等图片。使整本书读起来比较轻松。例如,有人惊奇,舒婷的朦胧诗,周杰伦的歌,怎么和股市能够联系?他们看过以后感叹,奥,原来如此,感觉很好。

很多读者在看到本书以后,给我们来电话,来邮件,说他们是躺在床上,或者是站在学校图书馆,或者出差带在身上看的。我们很感动,更感谢读者厚爱。这说明本书起码是不枯燥,能够引人入胜。

4.本书的影响。

在2006年写《股市16岁》中,我们最早把股市看成孩子,说它调皮捣蛋,可是也能给你带来巨大财富和无限欢乐,一切就都释然了。这句话赫然醒目地写在封面书名的上方,十分抢眼。

后来,许多研讨会和文章,也都用了这种说法。特别是2010年纪念股市20年时,很多人用股市20岁。20年,20岁,一字之差,感觉大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两句话意思一样,但是,境界大不同。

2010年7月,我们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撰写《大市中国——纪念股市20周年》10集专题片中的两集。2010年9月,《股市18岁》一书获得第24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类)。说明我们的书,有社会影响。

5.本书的敬意。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报刊和书籍。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出。给我们启发最大的是,王安、缥缈、水皮、方泉、金学伟、阮华等人。他们对股市的见解、评论和文字,十分优秀。值此本书出版之际,特向他们表示敬意。

这些年来,我们的书出版发行后,许多读者从网上发来邮箱信息,说了很多客气和鼓励的话。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一一回复,十分抱歉。这次一并向读者表不谢意。

我们的书,一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新华书店经销。从《股市16岁》、到《股市18岁》,再到《股市20岁》,先是景洪兴编辑,后是李怀德编辑。他们对于选题的把握、书稿的改动和完善;他们的认真负责精神和优秀职业素养,都给我们很大帮助和启发。衷心感谢他们。

6.本书的祝福。

“股市上的钱是挣不完的,而你个人的钱却有可能赔完”。

意思是说,炒股要量力而行,不能不认真,也不能太认真。遇到大牛市,个人感觉比较好,你就紧忙活;否则就歇歇。巴菲特的经验知易行难。看着简单做起来费劲,是因为你战胜不了自己。“宠辱不惊”四个字也都知道,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作为一种理财渠道,作为增加投资意识,或者增添生活乐趣,炒股就会成为一件美事。职业炒家也有休息的时候,况且我们是凡人。

股市20年,有大牛市,更有大牛股。能不能挣大钱,主要不是技术,而是性格,是脾气。手疾眼快的,也可能挣,也可能赔;慢条斯理,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可能失掉很多机会,但也可能避免大的损失。

有人套住不卖,如果你手里是万科,那就对了,就挣了大钱。如果是银广夏,就麻烦了。股市的事很奇怪,能不能挣大钱更奇怪。没办法一概而论。

衷心祝福广大投资者趋利避害,争取更大赢利。如果本书给了你一点启发,也算我们有缘。

周焕涛 周子钧

2011年1月17日于泉城济南千佛山脚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2: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