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采访的27位演员为华语顶级演员,巩俐、章子怡、孙红雷、刘烨、葛优、陈宝国……他们既有蜚声海外的资深演员,也有新晋影帝影后。他们个性迥异,但不可否认的,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坚实支柱。
本书由著名媒体《南方方人物周刊》(《南方周末》主办)强力推荐。
著名媒体人王锋作文推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演员访谈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易立竞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被采访的27位演员为华语顶级演员,巩俐、章子怡、孙红雷、刘烨、葛优、陈宝国……他们既有蜚声海外的资深演员,也有新晋影帝影后。他们个性迥异,但不可否认的,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坚实支柱。 本书由著名媒体《南方方人物周刊》(《南方周末》主办)强力推荐。 著名媒体人王锋作文推荐。 内容推荐 27位华语实力派演员畅谈人生感悟。其中既有对中国电影生存环境的探寻,也有对自己从业生涯的反思。在作者与演员的问与答中,上演了一幕挑战与应战的双人舞。 本书,让我们重新打量镁光灯下这些光鲜亮丽的身影。 目录 李亚鹏:在绅士和流氓之间游走 巩俐:我这一生,情是第一位 孙红雷:我离娱乐圈很远 章子怡:我会是个好助手 刘烨:本来可以当偶像,却选择了做演员 葛优:我要保持住现在的状态 李冰冰:我想卸掉身上男人一样的盔甲 范伟:我是东北乱炖 赵薇:不靠男人不靠权贵 廖凡:我从来都觉得自己是男一号 陈坤:34岁,心落地了 张静初:穿盔戴甲 段奕宏:我从零度到一百度没有过渡 张涵予:我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命 姚晨:事业是男人的事 张铁林:“皇帝”这格局左右不了我 闫妮:现在是我的黄金时期 何冰:我不会拒绝演配角 周迅:爱情是我的致命伤 陈宝国:我演了最酷的皇帝 徐帆:我受过冯小刚的特训 陈建斌:表演是我唯一的娱乐 濮存昕:30岁前没人理我 蒋雯丽:我曾有过明星梦 海清:粉红就好 袁泉:我有好演员的特质 余男:我是个极端的完美主义者 跋:镜子 试读章节 易立竞:《我们俩的婚姻》这部戏已经完成了。你想传播里面的理念,“比如很多传统,这些对现今的社会有很重要的作用”。你有使命感? 李亚鹏:我不太敢讲这话,很容易被人误会,尤其我身处的是娱乐圈,娱乐圈的人谁会站出来说自已有使命感?(无奈地笑) 易立竞:说使命会成为一个笑话? 李亚鹏:还好吧,我基本上能做到,也不是做到,性格使然,就是不畏流言吧。我要是畏惧这些,我的人生道路早就改变了。以我的智商也好,以我的人生经验也好,如果我想在娱乐圈做到让人人都说你好,根本不是件难事。只是我不愿意,没意义。 易立竞:你否定这个圈子? 李亚鹏:我不是否定这个圈子。我是说,如果我愿意,我知道怎么去做。娱乐圈就是迎合大众。我能不知道吗?我在这个圈子这么多年,经历过这么多的历练。我不是说我多么聪明,我是说以我在这个行业里的经验,以我的智商,这两者相加,如果我希望让大众觉得我怎么着怎么着,绝对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你不愿意,不愿意去迎合。虽然我人生的某些方面是从娱乐圈开始的,比如名利,但这不代表我不敢放弃它。 举一个例子:我起诉新浪。哪个艺人敢起诉它?艺人在新浪面前是弱势群体,它封杀我到今天,只登坏的不登好的。我没问题,起诉它那一天我就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对你没欲望,我不指望从你那里获得什么。你是媒体我不能告你吗?我可以告,因为我不怕你封杀我。封杀就封杀吧,你让我在众人眼前消失就消失吧。 易立竞:如果是在你刚出道的时候,你敢这样做吗? 李亚鹏:大的方向上不会有什么变化,程度上会有不同。一个人的原则就像天性一样是与生俱来的。这样的本质上的东西,你不可能去改变。 易立竞:你内心里有张扬的东西存在。 李亚鹏: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张扬的。通常别人问,你是什么性格?我都会说我是一个没什么性格的人,我恪守中庸之道,或者说我欣赏中庸这样一种人生状态。实际上,你能恪守中庸之道的话,本身就是一种性格了。用古龙一点的话说,没有性格可能就是很强的性格。(笑) 易立竞:无欲则刚。 李亚鹏:是。现在回过头来想,当时我厌倦这个行业的标志.,是我不想做演员了。因为我心里瞧不起这个职业。今天你看我依然厌倦,但厌倦的前提是,我愿意去做一个演员了。我厌倦的不是演员这个职业,厌倦的是娱乐圈对人生的解读方式。娱乐就是娱乐,真的,别看你在这个圈子里算什么知名的演员、知名的歌手了,你的社会功能就是供人娱乐。可能我这还是理工科学生骨子里的东西。 易立竞:你一直在提理工科学生的身份。 李亚鹏:我一直认为我是理工科出身的。虽然咱现在干不了高科技了,但是思维还在。(笑)有一天看中央台《对话》节目,台上4个老院士,底下,就是任何综艺节目都能看到的那些观众。那天讨论的话题是科技对人的影响。每个科学家都讲了自己怎么走上科学这条道路的。对底下的孩子也好、家长也好,都很有意义,尤其有很多学生,我看到了这个节目对他们的那种激励。 这种激励人的场面现在太少了,全被娱乐给取代了。为什么?因为娱乐有更大的收视人群。到底是让人群来引导你,还是你去引导人群,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现在社会对这些宣扬得太少了。整天宣扬的是名和利,是什么财富排行榜,这排行榜那排行榜。娱乐圈的事就更乱了,什么露乳了、露底了,你宣扬的到底是什么呢? 那天我看完这节目很激动,我觉得太好了。真的,这样的节目很容易办,那些老科学家也很乐意回首一下往事,这类节目的教育意义是不可取代的。 易立竞:你对社会现状很不满? 李亚鹏:我的一些不满,还是在对目前的社会积极认同的前提之下。如果我悲观的话,我就不会有不满,你觉得它还可以进步才会有不满。 易立竞:你一直在说意义,意义对你来说很重要,可“意义”是件沉重的事。 李亚鹏:人生本来就是沉重的,就像婚姻,婚姻也本来就是沉重的。有人说我们把这个戏写得这么沉重,没有《新结婚时代》那么美好。我们可能只是表现了它的那种沉重,但沉重才让你接近事物的本质,接近本质之后,你对这个事物的爱才可能是另一种境界的爱。我特别认同一句话,说有一种人格是伟大的:当他认清了这个世界的本质以后还依然爱它。据说耶稣就具备这样的人格。 这句话也可以用到对婚姻的态度上。很多人说婚姻是可怕的,我觉得如果你认清了婚姻的本质以后,还能够说我热爱婚姻,这样一种人格也是伟大的。对人生意义的认识的过程、追求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一定是沉重的。但追寻和认知到了以后,你的幸福感会是不同的,这是另外一种更圆满的幸福感。 易立竞:你也同意生活是沉重的,所以大家需要娱乐? 李亚鹏:娱乐方式有很多种,没有必要把自己的道德水准降到这么低来娱乐吧,没有必要每天登什么露乳了、露底了来娱乐自己吧? 生活的本质也许是沉重的,但是我们对生活的追求可以是积极的。我有一个优点,就是我始终是积极的,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你比如说嫣儿的事情——不是我老要说这个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我觉得我是积极的,如果你不是一个积极的态度的话,可能事情会走向另一面。而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你积极的话,一定会有所得。当然也可能我相对来讲还是幸运的,每次对人生意义积极追求的结果,还是得到了回报。我说的不是外界的回馈,当我这么做的时侯,自己就得到了,不用外界回馈啊。P8-10 后记 前几年,每次看到好菜坞演员们的访谈,都会感叹,因为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几句有质量的话来,而中国演员却很少有人做到。近几年这种情况好些了,一方面是演员们经历了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过程,成长了;另一方面,是出现了几个好的采访者,易立竟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同行,我知道要做出一篇好的访谈非常不易,需要很多条件。 首先,采访者要身在一个好的媒体平台,才有可能在对的时间争取到对的人接受采访,还能争取到好的采访条件,这都是前提。而对采访者本人而言,可能更需要建立一个有水准的价值体系。《纽约客》和《知音》的价值体系不一样,对一个人的判断就会不一样。一个采访者也应建立起自己的标准:这个人是否值得采访,接触后对这个人的总体判断,及要争取什么样的对话结果。同样一个刘德华,在蔡康永的《真情指数》、陈志云的《志云饭局》、朱军的《艺术人生》上,夸张点说,可以说是明显不同的3个人。这本书里,这么一批人物,都能以大致相同的态度与易立竟对话,可见易立竞所营造出的气场,以及她的标准。 一个优秀的采访者还需要下“笨工夫”。这可能是当下的普通采访者们最 .容易提高又最缺乏的素质,也是中国媒体和美国媒体最明显的差距。比如《纽约客》的特约作者戴维?塞缪尔斯所写的一篇关于国际珠宝盗窃团伙的报道——《粉红豹》中提到,“过去的一年中,我与10个国家的17名警探进行了交谈”,这一句,就可见他下的工夫。近几年我密集地接触到美国媒体的文章,发现《纽约客》、《名利场》、《GQ》、《ESQUIRE》甚至《MAXIM》、《CONDENAST TRAVELER》,无一不是在用笨工夫做事,这是他们的行业标准。我知道的国内作者中,能这样做的人还是凤毛麟角,据我所知,易立竞就是这种肯下“笨工夫”的人。 面对被采访者保持平等的态度也是件重要的事。瞧不起或仰视,都出不了好访谈。官方或有利益交换的访谈里常常能看到“卑”,也就是我们最忌讳的“表扬稿”;娱记或文青的笔下则有时会看到“亢”,总是只顾显示自己的小聪明或有文化。不过你大可放心,易立竟的访谈里,绝对看不到这些。 一个好的采访者,功课齐备、能赢得信任、有洞察人心的能力、一针见血的勇气及有与被访者长时间周旋的毅力,以至最后能掌握好文字的分寸等等,当然,这些你都会在易立竞的这本书中看到。蔡康永说他做《真情指数》时,基本上,每个来宾的前两个小时谈话,都会被直接删去,因为再有经验的被访者,聊到两个小时后,提前准备的废话也会被耗尽,之后,才有可能出真东西。而按我自己的经验,不但很少有大演员肯给平面媒体1个小时以上的谈话时间,而且常常事前要看采访提纲,文章写出来还要删删改改。同时,当访谈高潮来临的时刻,其实就是,你惹了人家,人家放松了,要解除心防卸下盔甲把真正的那点自己袒露给你看了,你有没有那个大心力接得住。能稳住采访者的本分,保持清醒地抓住珠穆朗玛峰顶上浓云散去的短暂时刻,不但自己能看清楚,还能忠实地记录下来。有些真相的力道,有些私密的氛围,都是一般人受不住的,很容易就被带到沟里去了,转眼就陷入到一种廉价的欢快氛围或不敢面对真相的相互躲闪之中,是常有的事,可见易立竞的不易。 在我看来,两个人谈话谈到最好的时候,就是精神的交欢时刻,就是两个柔软敏感的东西,磕磕碰碰的那几下。事情过去之后,再见面又是陌生人。从被访者的角度来看,这种谈话,如同在深夜的浴室镜子里,看到自己瞳孔深处的时刻。这样面对自己,不会经常发生,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所以被访者和采访者谈得越掏心掏肺,就越是不可能成为朋友,就更是情理之中。 我知道的一个心力强大的人,是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他曾计划,由一位女心理医生假借为剧本搜集材料的名义,在一个装着3台隐蔽摄像机的房间,对他的母亲玛丽亚?伊凡诺夫娜?维什尼亚柯娃进行一次采访,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母亲在镜头前谈论人世间的一切:谈论人、战争、宇宙、上帝,谈论她最难以启齿的行为,最悲痛和最幸福的体验……然后剪辑成影片公诸与众。对一个孜孜以求或被阐释为贪得无厌的采访者而言,这应该算是一生中的巅峰作品。这个有道德疑点的计划最后未被政府通过,几年后,作为折衷方案,他拍摄了自传体电影《镜子》。 采访到底是要做什么?常常在去做采访的途中,脑子会冒出这个问题。是出于FANS式的意淫、好学生式的讨教、无聊者的娱乐,还是为了更多地发现和提升自我,或仅仅是为了接近一个你想接近的人?教室走廊上,夜店里的隔壁桌,机舱的另一侧,其实总会有那么几个人,会激发起你想走过去,说声你好,然后还能多聊几句的想法,不管只是为了消解一时的寂寞,为了做朋友,做情人,还是想在一起过一辈子。易立竟的动机是什么,我不知道,但肯定不只是为完成一份工作。我知道的是,对一个好的采访者而言,探究人心和人性,如抽烟一样是会让人上瘾的东西。很高兴的是,在易立竟的这些文字里,我看到的好,不是有多少猛料,不是让谁谁谁又哭了,而是偶尔会遇到一个柔软敏感的东西,磕磕碰碰了好几下。我想到的是,如果中国的媒体圈里多几个易立竞,相互激发,共同成长,会给这个闹哄哄的圈子增加点不同的气质,也会让烟鬼们更过瘾。 书评(媒体评论) 现在的媒体环境跟90年代初差不多。那时候不也是炒得乱七八糟的嘛,但是我觉得那时候没这么讨厌——没有的事硬是瞎编,那会儿写的还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完了给你添油加醋。但现在的媒体是你完全没那么回事,它也给你说得很像。 ——巩俐 你在小圈子里待的时间长了,就会把这个小圈子看成了全世界,但是走出去之后你发现外面的世界那么大,你感觉你的心可以更大一些。 ——刘烨 如果你每天回家都去看娱乐新闻,看久了,你就掉在这个圈子里了,你的一切判断和评价都是以这个为基础。你就丧失了正确审视自己的能力了。所以永远跟某些事物保持一定距离才可以相对清醒一点。 ——李亚鹏 想想第二天的新闻发布会就有些紧张,那些人都是端着枪来的。 ——章子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