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国教育地平线(职业就业钱途)
分类
作者 乔磊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是2009年新浪博客最受关注的十大博主,教育博客紧受欢迎的博主。

本书用一部分篇幅介绍了美国社会及教育界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美国的大学生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本书不是一部研究著作,只是笔者对教育的一种粗浅观察和理解,尽管书中也引用了大量的数据。

据国际教育专家预测,在未来20年,中国仍将是世界上到他国留学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也将使更多的学子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从而成为具有全球意识的现代学子。

内容推荐

美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是否接受了正规的教育是个人收入高低和经济增长与否的关键因素。社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在获得技能和知识后,增加了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经验、训练和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的三个基本手段,其中教育又是最主要的手段。

在经济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和民众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仅发生在美国,中国也是如此。本书用一部分篇幅介绍了美国社会及教育界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美国的大学生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笔者的感受是,虽然美国的大学毕业生陷于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就业困境,但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在未来两三年内,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仍会占据就业上的优势。

目录

第一章 教育、价值,投资与回报

 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

 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项投资

 世界强国为何也是教育大国

 大众化的美国高等教育

 近七成美国高中生进人大学

 美国在校大学生1840万

 29%的美国成年人拥有大学文凭

 大学教育价值百万美元

 穷学生上不起大学如何解决

 大学生的失业率为何最低

 美国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就业

 高等教育改变美国女性的命运

 美国教育程度不同的家庭收入相差几何

第二章 大学、名校,前途与“钱途”

 西点为何击败哈佛成为最佳大学

 美国名牌大学费用要多少

 美国最贵的二十所大学

 大学毕业生收入最高的大学

 大学毕业生收入最高的学院

 美国大学本科毕业生薪水排行榜

 常春藤名校毕业生的投资回报

 哈佛大学毕业生从事什么工作

 美国名校成为超级富豪摇篮

 美国人最想上的二十五所大学

 公立大学“大锅饭”里的“牛肉”

 美国最划算的四十所私立大学

 美国最划算的二十所公立大学

第三章 专业、就业,市场与机遇

 2010年美国四大类研究生院谁领风骚

 美国大学最好的商学、工程学专业

 大学教育与大学专业

 美国大学生最青睐的专业

 美国大学什么专业最有“钱途”

 美国大学哪些本科专业“钱途”黯淡

 就业市场青睐哪类大学生

 “钱景”光明的八大本科黄金专业

 随大流的本科专业有时也会很吃香

 “钱途”光明的十大硕士专业

 职业生涯收入平平的十大硕士专业

 大学毕业生几家欢乐几家愁

 2010年就业前途最好的六大专业领域

 容易找到好工作的九大冷门专业

 年薪6万的工作为何雇不到人

 美国公司雇用大学毕业生最看重什么

 美国联邦政府如何指导就业

第四章 行业、职业,走向与预测

 大学学子需了解就业市场走向

 美国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趋势

 十年内就业市场服务业领风骚

 不同教育程度在哪些行业就业机会多

 美国九大就业增长比例最高的职业

 美国就业人数增长最多的职业

 需要硕士学位工作岗位增长最快的职业

 需要学士学位工作岗位增长最快的职业

 需要大专学历工作岗位增长最快的职业

 大学毕业生在哪些行业易有用武之地

 科技领域最容易就业的八种职业

 医疗保健领域最容易就业的九种职业

 民生领域最容易就业的九种职业

 金融商业领域最容易就业的八种职业

 服务领域最容易就业的八种职业

第五章 工作、收入,前途与“钱途”

 美国人心目中最好的十种职业

 什么行业的人最喜欢自己的工作

 美国白领职业收人状况

 美国收入最高和最低的职业

 2010年美国最好、最差的十种职业

 就业市场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十种职业

 蓝领工作为何也可以有好收人

 “绿领”行业的“钱景”和前途

 工程师为何成了职场上的“香饽饽”

 美国护士为何收入比医生还高

 在美国当教师是个不错的选择

 美国公务员有哪些高薪工作

 美国大学校长收入比教授高多少

 美国女性最赚钱的十种职业

第六章 留学、机遇,人才与未来

 全球百大名校带给我们的思考

 吸引海外人才成为美国国家政策

 美国招收外国学生最多的大学

 外国学生在美国学习的最热门专业

 研究生录取外国学生人数下降

 面向市场的研究生教育

 高回报率的MBA教育投资

 美国博士毕业生都从事什么职业

 在美国当蓝领的外国大学毕业生

 中国学子赴美留学的新趋势

 中学生弃高考出国留学趋势难挡

 中国小留学生美国生活实录

 中国留学生毕业后为什么要留在美国

试读章节

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

在2009年的失业浪潮中,值得关注的是年轻人和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就业与失业状况。美国年轻人的失业率创50年来新高,达到了24%,而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也创了20年来新高。

与此同时,美国大学学费也在飞快上涨,私立大学一年的学费、食宿费、杂费等教育费用加起来要5万美元左右。过去以低学费著称的公立大学遭遇政府教育拨款减少、教育成本增加的困境,因此也只能在提高学费上做文章。

如全美国公立大学系统最完善的加州,由于州政府财政赤字加大,大学系统受到财源不足的强大压力,学费连番上涨。而2009年9月,加州大学校董会又通过调涨学费计划,2010年属于加州居民的本科生将面临32%的学费上涨的情况,本科生每年的学费将首次突破1万美元。

当大学教育的费用节节升高时,公立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需要8、9万美元的费用才能获得本科学位,而一纸顶尖私立大学的毕业文凭则需要20万美元的费用才能获得。在经济不景气、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有人提出了“这样的大学学位是否值得去获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已成为众多学子选择大学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

我们看到,在中国,2009年9月武汉有54名大学毕业生“回炉”读技校。因此,社会上有人感叹“大学白读了”。如果从就业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重新“回炉”学中专程度的技能,那么大学所受的教育用职场的标准衡量,说白读了不为过。但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没用,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能应用的程度不同而已。

现在在美国,不少大学毕业生陷入毕业即失业的困境,甚至有的大学生连最普通的蓝领工作都找不到。美国大学生也有“大学白读了”的感慨,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这种困境和挑战,美国大学生的解读和选择也有自己的思考。

2007年,美国拥有大学本科文凭人群的平均年收入是57 181美元,拥有高中毕业文凭人群的平均年收入为31 286美元,两者的年收入相差2万多美元。这意味着什么?从社会财富分配的角度看,这可能意味着贫富差距的拉大;从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这则意味着教育将极大地改变人的经济状况,意味着投资教育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美国的政治人物不断鼓励年轻人完成大学学业,因为这样将使年轻人在社会急需和高收入的行业更加具有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人才资源雄厚的地区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金,提高当地的生产力并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育以传授专门的知识和特殊的技能为目的,它产生的效果体现在人们收入的提高、生产力的提升和价值观念的传承上,教育的这种功能和产生的效益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美国现在已经感受到了其他国家在人才培养上的成效及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对美国形成的巨大竞争力。

虽然人们意识到教育有提高人的素质和生产力的功能,但教育成果对经济的影响有时并不一定会立即显现,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见到。美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教育回报的问题也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有不同的看法。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进一步的教育投资会在经济上取得丰厚的回报;而到了21世纪,经济学家则保守地称,教育投资会使一部分人获得丰厚的回报,这种回报未必会惠及每一个在教育上投资的人。

美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是否接受正规的教育是个人收入高低和经济增长与否的关键因素。社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在获得技能和知识后,增加了其在劳动力市场的价值。经验、训练和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的三个基本手段,其中教育又是主要的手段。  教育推动人们获取新的技能和知识,进而提升生产力,这已成为经济学家的共识。生产力的提高有助于人们使用更多的资源去开发新的技术,建立新的产业和创造新的财富,最终促使经济的增长。对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教育是一种公众利益,社会和个人都会从教育的普及中受益。因此,一个国家对其国民的教育投资符合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在劳动力市场上,教育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创造力,而且也可以增加从业人员的收入。一个人接受的教育越多,其吸取新技术的能力就越强。如果高水平的生产力是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写照,那么这种高水平的生产力则源自增长的教育水平,而教育程度与收入则成正比。

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项投资

如同前面所讲到的,总体而言,美国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年收入会比一个高中毕业生的年收入高2万多美元。但如果光看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收入的差异是不全面的,因为还需要考虑大学教育的投资成本问题。

在美国的大学教育中,绝大多数进入大学的人通过自己的财力资源对自己的人力资本进行主要的投资。学生所承担的大学教育成本不仅包括学费和食宿费用,而且还有可预知的毕业后的收入。未来的薪水将构成教育投资经济回报的主体,因此,谈到教育回报问题离不开教育投资成本的评估。

今天,许多家长深深感到,教育是保证后代确立社会、经济地位的基本手段。计算教育投资的回报曾引起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经济学家认为,教育对个人来说回报是巨大的。

普林斯顿经济学家克鲁格认为,有证据显示一个人接受的教育每增加一年,其个人的收入就会增加10%。例如,一个人的年收入为42 000美元,如果他经过额外一年的教育或职业训练,他的收入每年会增加4 200美元,在职业生涯中他就可以轻易地多挣3万至4万美元。如果一年的教育投资少于多挣的钱数,余额就是教育投资的纯利润。

当然,教育投资的回报会因人而异,这牵涉到大学教育的质量,如上课班级人数的多少、教师的质量、学校的规模等因素,这些都会对教育的结果产生影响。

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8岁至32岁的劳动人口中,具有高中学历的人,每年薪水上涨的幅度是1.1%,而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每年薪水上涨的幅度为5.4%。

P2-4

序言

教育以传授专门的知识和特殊的技能为目的,它产生的效果体现在人们收入的提高、生产力的提升和价值观念的传承上。教育的这种功能和产生的效益不仅对一个人很重要,而且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是否接受了正规的教育是个人收入高低和经济增长与否的关键因素。社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在获得技能和知识后,增加了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经验、训练和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的三个基本手段,其中教育又是最主要的手段。

亚洲国家民众对名校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这主要是因为少部分名校能够成为人们一步登天的最主要阶梯。其实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名校已不是学子唯一的选择,因为各校皆有所长,选一所适才适己的大学已成为年青学子进入大学的另一种考量。

在美国,民众也有名校情结,但不是太浓。美国的经济危机几乎全面改变了美国家庭选择大学的观念,让众多的家长和学生对学费问题更加敏感。这种趋势显示,家长与学生在选择大学时,已不完全是以名牌大学作为最高和最重要的考量,而是更加注重多方面的因素,这包括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专业和就业市场等。而流行的高等教育理念也强调,学子们应借由更谨慎的筛选过程来锁定“付出最小、回收最大”的教育投资效益。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给那些即将跨人大学的中学生的忠告是:不要相信没有录取你的大学才是你最值得进入的大学,你上大学比你上什么样的大学更重要。寻找一个学术强项与你的兴趣最相符的大学,而这所大学又是在这一领域里最棒的。要意识到你自己的动力、雄心和才能将比你毕业证书上的校名更加能够决定你的未来是否会成功。

2009年,美国陷入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失业危机,大学生也受到影响,失业潮带给大学毕业生精神上的冲击和压力是不可小觑的。

不论哪个国家,人才的培养都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同时,按照经济学理论,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也体现在接受教育者收入的提高上。美国的行业林林总总,大的行业有20多个,工作岗位有800多种。大学生从入学起,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是吸收知识,而且也是为一生的职业生涯铺路。

职业可以分成白领、蓝领、金领以及绿领,但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却不会改变,那就是教育会改变人的命运。

在一个人进人大学开始学习生涯时,多数人会考虑到未来的就业市场。如果一个学子在选择专业前能对经济走向、就业趋势有所了解,那么他未来的求职就会受益。在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会定期发布各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预测报告,这对于求职人员特别是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走向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从职业生涯的角度看,人们寻找工作不仅是想找个“铁饭碗”,而且也期待薪水和福利待遇更好。虽然在经济危机中,人们先要解决“温饱”,然后才能思“小康”,但如果能未雨绸缪,走一步看三步,也许会有更多收获。

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竞争力,热门专业在就业市场上也有竞争力,但就业市场会受到经济的影响。在经济危机中,名牌大学毕业生也未必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热门专业也会抵不住就业市场萧条的寒流。

2009年,众多的大学毕业生突然发现世界一夜之间变了天。就业市场一片阴霾,对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别说高薪、待遇好的工作,就是想找蓝领的工作也不易。背负着沉重的大学教育贷款的大学毕业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就业的困境。大学生如何在失业浪潮中寻找生机?教育是否还在继续扮演着高收入、低失业率的护身符角色?这一切,都对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重视子女的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到了美国后笔者对此感受更深。在美国华裔居民居住较集中的社区,华裔家长会组成家长会,参与学校的事务,相互交流教育子女的心得,探索培养子女成才的途径,了解美国教育的特点和方式。虽然美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与华裔移民过去所熟悉的教育模式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和不同,但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是一样的。在新的教育环境下,人们会有不同的思考,也会产生摩擦和碰撞。然而,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中国,教育是社会最关注的行业之一,教育的议题也常常引发社会的讨论。在中国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人们会更加关注中国教育的走向,也会比较发达国家教育与中国教育之间的不同以及思考提高中国教育质量的问题。

本书不是一部研究著作,只是笔者对教育的一种粗浅观察和理解,尽管书中也引用了大量的数据。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教育目标、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是个系统工程,真正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书中的数据和一些研究报告是笔者几年来基于兴趣而收集的,若有不准确之处,请朋友们以美国官方和有关部门及研究部门_的原始数据为准。

在经济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和民众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仅发生在美国,中国也是如此。本书用一部分篇幅介绍了美国社会及教育界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美国的大学生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笔者的感受是,虽然美国的大学毕业生陷于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就业困境,但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在未来两三年内,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仍会占据就业上的优势。

在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上,东方人的名校情结要远远浓于西方人。绝大多数华裔父母都期盼子女能进入美国第一流的大学学习,而且即使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读大学。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美国人对教育投资回报率的考量和对大学名校价值的审视,虽然与中国人会有很大的不同,但这种考量却能为我们全面观察美国教育提供不同的角度。

在高等教育中,专业的选择很关键,这不仅是毕业时能否顺利找到工作的保证,而且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美国大学的热门专业在入学录取时竞争很激烈,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课业的压力也很大。因此,一个学子要想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大学期间的勤奋与努力是最基本的。

高等教育的基础是普通教育,京剧《红灯记》中有一段唱词,“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高中教育的基础对于学子在大学的学习十分关键,而大学的学习又对接受更高的教育和职业生涯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美国的普通教育是一种通才教育,要求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因而美国高中文理是不分科的。而在大学阶段,文理学科融合在大学前两年的课程中非常普遍。交叉学科、跨学科教学既是美国教育的特色,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手段,这一点很值得中国高等教育部门思考和借鉴。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人才培养体制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留学潮的出现也使得中国人才的结构更加多元化。据国际教育专家预测,在未来20年,中国仍将是世界上到他国留学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也将使更多的学子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从而成为具有全球意识的现代学子。

2009年,笔者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了一些有关教育的文章,很多朋友不仅予以关注,而且发表了不少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给予我热情的鼓励,在此向广大的博友表示衷心的感谢。2009年,承蒙新浪网和博友的厚爱,我的博客入选“新浪网最受关注的教育博客”、新浪网十大博客,在此也感谢新浪网博客提供的宝贵园地,使我有机会与众多关心教育的朋友不断沟通。在我的博客中,我会继续就教育问题与朋友们分享相关的资讯和我的感受,也期待更多的朋友能加入教育议题的讨论。我的新浪网博客网址为:http://blog.sina.com.cn/0202why。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暨南大学出版社及编辑陈涛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劳。

乔磊

2010年于美国洛杉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