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石学敏针刺手法(精)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石学敏
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针刺手法量学是关系到针刺疗效的关键环节,也是历代医家尚未统一的大问题。我们在针刺中风病的量化手法研究基础上,总结了9种疾病的针刺量学规律,并通过严谨的实验研究,率先提出针刺作用力方向、大小、施术时间及两次针刺间隔时间作为针刺手法量学的四大要素,首次确立了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和内涵,使传统的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历代医家对针刺手法的论述和应用,详细地分析了其特色和不足,并结合现代科学方法,赋予了针刺补泻新的内涵;并着重介绍了作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有些内容是首次公布,具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本书采集了大量的针剌手法操作的图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非常适合临床医生、医学专业学生以及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学习掌握。

内容推荐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自岐黄以来她一直为保障人民健康,治疗各种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针刺的疗效取决于明确的诊断、正确的取穴以及得当的操作手法。作为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手法是实现针刺效应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针刺的手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针刺手法。

本书系统讲解了历代医家对针刺手法的论述和应用,详细地分析了其特色和不足,并结合现代科学方法,赋予了针刺补泻新的内涵;并着重介绍了作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本书采集了大量的针刺手法操作的图片,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非常适合临床医生、医学专业学生以及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学习掌握。

目录

第一章 针刺疗法基础

第一节 针刺手法的形成与发展/1

 一、针刺手法的起源与形成/1

 二、针刺手法的发展/2

第二节 毫针手法基本原理/3

 一、理论基础/3

(一)补气泻气理论的来源/3

(二)毫针补泻的概念/3

(三)毫针调气理论/4

(四)调气与“补气泻气”的区别/4

(五)调气的基本原则/5

(六)古代对毫针作用研究的一个侧面/5

 二、影响手法疗效的若干因素/6

(一)手法疗效与穴位/6

(二)手法的疗效与时机/lO

(三)手法刺激的量和质/12

第三节 毫针刺法/15

 一、持针法/15

(一)“刺手”与“押手”/15

(二)持针姿势/15

 二、进针法/16

(一)以进针速度分法/16

(二)以刺入术式分法/16

(三)以刺押手势分法/16

(四)以进针器具分法/18

 三、行针手法/18

(一)基本手法/18

(二)辅助手法/19

 四、补泻手法/22

(一)单式补泻手法/22

(二)复式补泻手法/24

 五、留针法/30

(一)静留针法/30

(二)动留针法/30

 六、出针法/3l

(一)出针方法/31

(二)出针要求/31

 七、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3l

(一)晕针/31

(二)滞针/32

(三)弯针/32

(四)断针/32

(五)针后异常感/32

(六)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33

(七)刺伤脑、脊髓/33

(八)刺伤内脏/34

第二章 醒脑开窍针刺法

第一节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创立/35

 一、针刺法则的确立/35

 二、针刺腧穴的选择/35

 三、针刺手法的确定/35

第二节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理论内涵/36

 一、论窍闭神匿中风总病机的确立/36

(一)建立在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和临床实践基础上/36

(二)建立在《内经》对神的认识及现代医学解剖、生理知识的基础上/37

(三)建立在中风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之认识观上/37

 二、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处方之内涵/39

(一)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特点/39

(二)醒脑开窍针刺处方之内涵/41

第三节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祖国医学理论的贡献/42

 一、醒脑开窍针刺法的设立,还中医诊断学的全貌/42

 二、清楚阐述中医神的概念/43

 二、对中风病传统针刺治疗原则的修正/43

 四、对醒脑开窍针刺法配伍腧穴的操作进行量学规范/43

第四节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应用/44

 一、醒脑开窍针刺法的腧穴配伍及操作/44

 二、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应用/47

第三章 石学敏针刺手法荟萃

第一节 针刺治神/57

 一、阐释“神”的概念,创立“醒神”、“调神”的学术思想/57

 二、“醒神”、 “调神”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59

第二节 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延髓麻痹/62

 一、理论基础/62

 二、针法介绍/63

第三节 经筋刺法的临床应用/65

 一、经筋病候特点/65

 二、经筋刺法特点/66

 三、经筋刺法的临床应用/66

(一)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6

(二)经筋刺法治疗软组织损伤/67

(三)经筋刺法治疗肌肉萎缩/69

第四节 刺络疗法的临床应用/69

 一、历史沿革/69

 二、理论基础/70

 三、针法特点/71

 四、机制探讨/71

(一)活血通络/7l

(二)祛瘀生新/71

(三)温经散寒/71

(四)祛风除湿/7l

(五)通络止痛/72

(六)泄热消肿/72

 五、临床应用/72

(一)支气管哮喘/72

(二)带状疱疹/72

(三)顽固性疼痛/73

(四)颈椎病/74

第五节 芒针的临床应用/74

 一、芒针的源流及发展/74

 二、芒针的临床应用/77

(一)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77

(二)三叉神经痛/81

第六节 阻力针法的临床应用/83

 一、理论基础/83

 二、临床操作/84

(一)取穴原则/84

(二)针刺方法/84

(三)体位/84

 三、临证举例/84

(一)肩周炎/84

(二)急性腰扭伤/84

(三)坐骨神经痛/85

第四章 针刺手法量学

第一节 《内经》中针灸“量”概念的萌芽/87

 一、针剌深度/87

(一)病情轻重/87

(二)病位深浅/87

(三)疾病性质/87

(四)经脉浅深/88

(五)体质强弱/88

(六)季转变化/88

 二、留针时间/89

(一)病久者宜留针/89

(二)正虚可留针/89

(三)寒则留之/89

(四)体质强壮者可留针/89

 三、针刺间隔时间及疗程/89

(一)病程长短/89

(二)各种病证/90

(三)体质差异/90

 四、艾灸壮数/90

第二节 针刺手法量学概念的形成/90

 一、针刺于法量学的概念与内容/90

 二、针刺手法量学历史的概述与现今研究的展望/91

 三、部分针刺手法研究范例/91

(一)捻转手法的四大要素/91

(二)部分疾病研究实例/92

附 部分科研成果/10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