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天下收藏》《宝藏》等各种艺术品投资书同风生水起,王刚、马未都等各路收藏家名声赫赫。爱艺术,爱收藏,爱学习,大忙人也要好好修养,艺术人生从学习开始……读轻松艺术课,是你命中不可缺少的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最想要的轻松艺术课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作者 | 章学城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鉴宝》《天下收藏》《宝藏》等各种艺术品投资书同风生水起,王刚、马未都等各路收藏家名声赫赫。爱艺术,爱收藏,爱学习,大忙人也要好好修养,艺术人生从学习开始……读轻松艺术课,是你命中不可缺少的事! 内容推荐 你知道黄庭坚的书法作品为什么会拍卖至3亿人民币吗?南海一号沉船中哪件器具代表了宋瓷的最高水平?为什么偏偏是它?把玩的不仅仅是一卷字画、一件古器,更不是寂寞。读轻松艺术课,是你命中不可缺少的事! 目录 第一章 清和淡雅——余音徐歇的古琴今韵 1.昔有伏羲氏,伐桐以制琴(古琴的起源和远古传说) 2.师旷人虽盲,天下之至聪(一代“乐圣”师旷和《阳春白雪》) 3.高山巍然立,流水有知音(伯牙和子期的友谊) 4.胡笳声苍凉,一十有八拍(精通音律的蔡邕蔡文姬父女) 5.一曲《广陵散》,从此成绝唱(名士嵇康和竹林七贤) 6.蜀声若奔雷,吴音多清婉(初唐古琴名家赵耶利) 7.莫道无知己,谁人不识君(盛唐琴学大师董庭兰) 8.烟波缭绕时,潇湘水云间(宋代琴学和浙派风格) 9.心法独领悟,琴声泣鬼神(琴艺高超的刘惟性) 10.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弹奏古琴的是哪些人?) 11.丝桐弦声绝,绿绮琴音妙(中国古琴十大名曲) 12.名琴历古今,存世有谁怜(制琴名家雷威和“春雷”) 第二章 世事如棋——谋而后动的众生纷争 1.千古江山英雄梦(中国象棋的起源和发展) 2.过河卒子不回头(象棋中体现的“众生百态”) 3.棋品之上看人品(吕元膺下棋择友) 4.自出洞来无敌手(历代名人中的“象棋迷”) 5.马炮争雄三百年(《橘中秘》和《梅花谱》的较量) 6.仰望苍穹观天宇(围棋的起源和发展) 7.诸侯列国都知晓(“国手”弈秋和围棋典故) 8.闲敲棋子落灯花(唐代盛行的围棋) 9.人人皆诵“十三篇”(宋代棋经理论和《棋诀》) 10.不让君王半步棋(明初“禁棋”和“棋霸”现象) 第三章 虚实攲侧——起伏跌宕的构字谋篇 1.甲骨小篆,隶楷行草(书法艺术的起源和书体) 2.红莲映水,碧沼浮霞(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 3.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和《兰亭集序》) 4.华丽娇美,浑厚质朴(“魏碑体”的形成) 5.大气磅礴,神贯古今(唐初的四大书法名家) 6.放荡不羁,癫张醉素(别具一格的唐代“狂草”) 7.刚强正直,颜筋柳骨(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典范) 8.苏黄米蔡,姿情奔放(宋代书法的四大名家) 9..金钩铁划,秀丽飘逸(宋徽宗的“瘦金体”) 10.春光摇曳,绰约多姿(元代书法大师赵孟頫) 11.满园桃李,花艳一树(明代的书法概况) 12.崇古尚逸,独标碑学(从“帖学”到“碑学”的转变) 第四章 气韵生动——意在笔先的国画山水 1.彩陶纹饰,庄严典雅(古代绘画的起源) 2.泗水取鼎,荆轲刺秦(汉代壁画及画像砖) 3.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画祖”顾恺之) 4.典雅绚丽,流畅圆劲(千秋画史《步辇图》) 5.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百代画圣”吴道子) 6.绚丽多姿,气象万千(精美绝伦的莫高窟壁画) 7.人间烟火,民俗风情(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8.怡情冶性,寄兴自娱(表现隐逸思想的元代文人画派) 9.优游林下,独标清高(明代中期的“吴门画派”) 10.清润秀逸,烟云流动(明代晚期画家董其昌) 11.秃笔干墨,残山剩水(“天崩地解”年代里的“遗民画家”) 12.绝世精品,恒远相传(中国十大名画) 第五章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古典音乐 1.欸乃一声山水绿(古代歌唱艺术的起源) 2.黄钟大吕祭天地(商周时期的钟鼓乐) 3.声振林木止行云(春秋战国时的歌唱家) 4.大风起兮云飞扬(由秦至汉的“歌唱事件”) 5.丝竹管弦兼琵琶(中国古代有哪些乐器) 6.倾城倾国佳人曲(汉代的音乐家李延年) 7.孔雀东南去不回(两汉时期的宫廷乐府机构) 8.鼓角横吹羌笛怨(魏晋时期的鼓吹艺术) 9.满园春色梨花香(唐代的音乐“教坊”和“梨园”) 10.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风味的琵琶演奏) 第六章 绚丽华美——烂漫奇异的曼妙舞姿 1.百兽率舞奋五谷(原始社会的乐舞艺术) 2.千古伤心戚夫人(汉代的“翘袖折腰”之舞) 3.仰面折腰腾空起(轻盈敏捷的“盘鼓舞”) 4.赵家飞燕侍昭阳(在手上跳出的绝妙舞姿) 5.碧云仙曲舞霓裳(雍容华贵的唐代舞蹈) 6.一舞剑器动四方(公孙大娘跳的女子戎装舞) 7.左旋右旋不知疲(唐代民间的“胡旋舞”) 8.雅俗共赏踏谣娘(具有讽刺意味的民间小舞) 9.忽闻岸上踏歌声(唐代的“踏歌”其实是歌舞) 10.一曲新词酒一杯(唐代歌舞明星的收入状况) 11.融入戏曲创新篇(宋元明清时代的舞蹈) 第七章 唱念做打——因情设境的戏说人生 1.尺寸天地大舞台(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2.前头百戏竟撩乱(各呈其巧的古代杂技) 3.惊天动地窦娥冤(元杂剧和南戏的发展) 4.讽诫劝喻当代戏(“折射现实”的明代传奇) 5.中华国粹誉世界(“徽班进京”带来的新发展) 6.梅尚程苟四大派(京剧中的“四大名旦”) 7.别样脸谱辨忠奸(戏曲中的脸谱趣谈) 8.京越评豫和黄梅(中国戏剧的五大剧种) 9.夫妻双双把家还(唱腔流畅的湖北黄梅戏) 10.赏心悦事谁家院(典雅细腻的“百戏之祖”) 11.隔壁象声说相声(清代开始的“相声”艺术) 第八章 雄浑深沉——瑰丽多姿的雕塑建筑 1.亦人亦神表情威严(商周时期的青铜雕塑) 2.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古老的陶俑艺术) 3.精雕细刻别具一格(中国古代的石雕艺术) 4.万古长风天地苍凉(中国古代的“四大石窟”) 5.玲珑剔透鬼斧神工(精美绝伦的玉器雕刻) 6.伐木为梁筑穴为巢(原始时期的房屋建筑) 7.崔嵬高大气势雄浑(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 8.生前死后一如既往(古代的帝王陵墓) 9.崇尚自然怡情山水(独具一格的园林艺术) 10.名山古刹红尘净土(古代的寺庙佛塔建筑) 11.天上彩虹人间坦途(中国古代的桥梁建筑) 第九章 异彩纷呈——五花八门的民间百艺 1.一花一叶一世界(装饰生活的“插花”) 2.精细微小见真意(小如米粒的“微雕”) 3.烈火烧成瓷中艺(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 4.众手剪出别样红(独具魅力的“剪纸”) 5.峰峦如画盆中景(中国古代的盆景) 6.假作真时真亦假(亦真亦幻的古代魔术) 7.千丝万缕是针线(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 8.逢年过节必贴画(不可缺少的中国“年画”) 9.模仿声音隔壁戏(模拟自然的口技) 10.泥土也是艺术品(中国古代的泥塑艺术) 试读章节 1.昔有伏羲氏,伐桐以制琴(古琴的起源和远古传说) 生活中,人们常用“乱弹琴”来形容胡闹或胡扯;用“对牛弹琴”形容对愚蠢的人讲大道理是浪费唾沫,或嘲笑有些人说话不看对象。这里的“琴”指的就是“古琴”。 古琴,属于拨弦类乐器。古人称它为“圣人之器”,也叫瑶琴、玉琴等。古琴的诞生,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琴艺是正宗的“国产艺术”。 有关琴的历史,最早出现在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中。说法也有很多种。有的说是伏羲制造,有的说是神农所创,这两种说法比较普遍。此外,还有的认为是唐尧、黄帝、虞舜、祝融等所做的。可以说,在远古时期,凡是有智慧和品德的君主或圣人,都和这件神奇的乐器扯上了关系。因为这些传说,现在的琴艺爱好者谈到古琴颇具传奇色彩的起源时,往往会眉飞色舞。 在所有的传说中,有一则是关于伏羲的,相传他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众乐之神。有一天,他来到西山,看到在一棵梧桐树上,栖息着一只凤凰,许多鸟都向它朝拜。可能因为当时凤凰也很少见,所以人们把它当做神鸟。 于是,伏羲便觉得这棵梧桐可能不错,决心用它制作一件乐器。他让人将梧桐截成三段,扣上段,声音有点清;扣下段,声音有点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他便将中段浸泡在水里,经历了72个昼夜,才取出来。 后来制成的这把琴,长三尺六寸五分,合一年365天;后宽4寸,前阔8寸,应四时八节。然后按阴阳两仪定下高度,按五行设置了五音。最后,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琴”,一直流传到现在。这样形状的琴就叫“伏羲式”。 除了上面的传说,不少史书还记有神农造琴的事。神农,也就是炎帝,他所处的年代,中国社会正开始从畜牧业向农业转变。 那时,人口越来越多,只靠打猎和采集植物的果实已经很难维持生存。怎样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呢?作为首领的神农,苦苦思索,绞尽了脑汁。 有一天,一只象征祥瑞的红色小雀飞过,口里衔着五彩九穗的谷物,掉落地上。晋代王嘉《拾遗记》上说,“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神农受到启发,于是带领人们砍树木、烧野草、开荒地、种谷物。人们因此“耕桑得利,究年受福”,解决了吃饭问题,过上了稳定的生活。炎帝后来被尊为“五谷爷”、“农皇爷”。 那时的环境,是真正的原始生态,树木苍茫,灌木丛生。人们在大面积开荒种田的过程中,出现了和琴有关的美丽传说。 关于炎帝发明五弦琴。东汉皇甫谧《帝王世纪》上说,炎帝“都于陈,作五弦琴”。炎帝部落不断迁徙,来到了“陈”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淮阳。人们开垦荒地,所有的荆棘、灌木都清理完了,最后剩下一棵高大的桐树。 炎帝找来麻绳,叫大家去拉,先是拴一根麻绳,用5个人拉,桐树纹丝不动。后来用5根麻绳,25个人拉,还是拉不动。炎帝发现,不是人少拉不动,而是用力不协调。于是,就叫刑天去指挥。刑天急中生智,想出了“宫、商、角、徵、羽”五个口音,叫大家一起喊,然后有节奏地用力。 这个方法果然很灵,桐树倒下了,树干折断,中间有一段是空的。炎帝以为这是天神的旨意,就将这段桐木精心加工,制作了琴身,又用蚕丝作琴弦,并定下五音。于是,随着人们劳动时的号子和雄壮的歌声,带着桐木的清香,琴,这件古老的乐器就诞生了。 然而,神话传说毕竟难以让人信服。古琴到底源于何时,由何人所创,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琴的出现非常久远。 或者,我们可以猜想:远古时代,天地洪荒,先祖们身上穿着兽皮,披着树叶,拿着原始的弓箭去猎取动物,弓箭在弹射时发出了既简单又悦耳的声音。这种情况引起了他们的好奇,没事时就弹上几下。渐渐地,这种武器就“军用”转“民用”,从生产工具演化成“琴”这样的音乐器具。 从外形上看,古琴充满了东方文化的特征。7根琴弦代表天上的北斗七星。琴面上的13个“琴徽”,象征一年12个月和1个闰月。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3种音色,分别代表了天、地、人。 在中国的民族器乐中,古琴艺术是古典音乐的精髓。有人说,“不了解古琴音乐的人,不能算是懂得中国音乐”。由于琴音的轻微淡雅,坦荡超逸,古人对“琴”特别钟爱。很多时候,人们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 今天,许多古代的音艺都已经失传,而古琴艺术却像一道溪流,从远古流到现在,依然潺潺汩汩,流淌不息……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