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培根随笔(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英国)弗兰西斯·培根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培根随笔》包括58篇散文随笔,重在对人性中的某个侧面或人生的某种境遇阐述见解。其中涉及了真理、宗教、信仰、婚姻、爱情、善良、勇敢、贵族、旅行、友谊、强国之道、财富、言谈、青年与老年等人生各个方面,涵盖范围广,同时也都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内容推荐

《培根随笔》的作者培根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在这本《培根随笔》中,培根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所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从他的谈论中,还透露出培根不同的个性侧面——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自强不息的培根;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趣味隽永,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

目录

一、论真理

二、论死亡

三、论宗教

四、论报复

五、论厄运

六、论作伪与掩饰

七、论父母与子女

八、论结婚与独身

九、论嫉妒

十、论爱情

十一、论高位

十二、论胆大

十三、论善与性善

十四、论贵族

十五、论谋反和动乱

十六、论无神论

十七、论迷信

十八、论游历

十九、论王权

二十、论谏议

二十一、论迟钝

二十二、论狡猾

二十三、论自谋

二十四、论变更

二十五、论快捷

二十六、论伪智

二十七、论友谊

二十八、论花费

二十九、论强国之道

三十、论养生

三十一、论猜疑

三十二、论辞令

三十三、论殖民地

三十四、论财富

三十五、论预言

三十六、论野心

三十七、论假面剧与演武会

三十八、论人的天性

三十九、论习惯与教育

四十、论幸运

四十一、论放贷

四十二、论青年与老年

四十三、论美

四十四、论残疾

四十五、论建筑

四十六、论园艺

四十七、论交涉

四十八、论下属和朋友

四十九、论请托者

五十、论学问

五十一、论党派

五十二、论礼节

五十三、论赞美

五十四、论虚荣

五十五、论荣誉

五十六、谈法官

五十七、论愤怒

五十八、论变易兴亡

试读章节

“什么是真理?”油嘴滑舌的彼拉多曾问道,但是又不想去等待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答复。世界上有很多人毫无主见,认为固守一种信仰就等同于束缚了自己,他们推崇意志的自由。虽然这些哲学流派已经成为历史,但思想与观念直到现在还是存在着,只不过影响力已经奄奄一息,翻不起什么大浪了。但是世人喜欢谎言的原因,除了探寻真理本身非常困难之外,或许还因为真理会使我们的思想变得狭隘吧。喜爱谎言,讨厌真理,虽是弊病,这却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曾经有位学者探究过此事,他弄不清为什么人类会如此喜爱谎言,它既不能如同诗歌一样使人陶醉,也不能为人带来任何的权利与财富。我只能这么认为,真理是毫无杂质的阳光,世间的种种虚伪卑劣在阳光的照射下黯然失色。真理的价值可能等同于一颗珍珠,它比不上钻石和红宝石的惊艳名贵,但在阳光的沐浴下珍珠的朴实与美丽更加动人。谎言如同蜜糖,假若人们去除一切的劣习,那剩下的东西可能让自己都讨厌。甜言蜜语谁不喜欢,人人都喜欢别人的奉承和追捧,这是避免不了的事实。

当上帝创造宇宙的那几天当中,他所创造的第一件东西就是自由光明;他所创造的最后一件东西就是理智的光明;从那以后直到现在,他都在以他的圣灵昭示着人们。最初他在一片浑沌的地面上吹吐光明;然后他往人的面目中吹入光明;到如今他还在往他的选民面目之中吐射光明。有一派哲学在别的方面都不如他其他学派,可是有一位诗人为这派哲学增光不少。这位诗人曾说:“站在岸上看船舶在海上簸荡是一件乐事;站在一座堡垒的窗前看下面的战争也是一件乐事;但是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的高峰上目睹下面谷中的漂泊、迷雾和风雨相比拟的。”当然,一个人的心如果能以仁爱为主要的目的,将基于作为自己的外来动力,并且以真理为中心而转动,那这人的生活就可以用地上的欢乐净土来代替了。

再让我们转向日常生活中的真理。正直坦诚是人性的宝藏,即使是那些行为不端的人也承认这点。金银中掺杂合金更容易煅造,但其品质却会大打折扣。为人同样如此,行为不正就如同蛇行,卑劣地用肚子曲折行径。欺诈与虚假一旦被人识破,那带来的将是无地自容的羞辱。为何谎言会为人们带来如此的羞辱呢?蒙泰涅说:“谎言是直视上帝,逃避世人。仔细琢磨,说谎的人就好像敢于面对上帝,但是却害怕面对世人。”没有什么能比这种说法更能揭露谎言的罪恶了。

有时候真理是很重要,但是过于追捧执著于一种真理似乎有些死板,如果这个真理是错误的怎么办?这种事情会常常发生。所以对于真理,我们同样要清醒理智地对待。我们谁都不希望自己一直相信的真理在某天却变成了谬论。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崇拜自己的父母,都认为父母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一样,没人会觉得自己的父母是庸俗的人。

P1-2

序言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学者、作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培根出生于1561年1月22日,培根小时候具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他的父亲尼古拉·培根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大臣,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培根自小就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影响,立志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一点在培根的一生中都表现得非常明显。

培根在很早的时候就表现出其过人的天赋和才能,在12岁的时候,他就进入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在剑桥大学学习的同时,培根开始思考一些社会问题以及人生的意义。三年之后,培根前往法国巴黎英国大使馆任职。在巴黎工作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培根游览了整个法国。在这个过程中,培根接触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和思想,这些对培根的世界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579年,就在培根准备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的时候,父亲病逝的噩耗传来,培根悲痛万分。但培根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他一边学习,一边找工作。

1582年,培根获得律师资格证。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此时,培根已经准备大展拳脚,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英国当时的社会进行改良。但由于得不到伊丽莎白女王的重用,培根的仕途之路异常艰难,他的诸多提案都被弃置一旁。直至1602年,詹姆士一世继位,培根的仕途才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由于在某些重大提案上,培根大力支持詹姆士一世,所以很受詹姆士一世宠信,并被封为爵士。此后培根的政治生涯可谓是一帆风顺。

晚年的培根非常不幸,由于被人诬告,他被罢免了所有的职务。虽然这个贪污案最终不了了之,但这使得培根再无法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了。在此之后,培根决定不问政事,专心于他的学术研究,直到离世。

由于命运坎坷,所以培根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问题,都有自己非常独到的一番见解。而读者此刻手中所捧的这本《培根随笔》可谓是培根一生心血之结晶。

由于培根当时所处的社会与我们现今的时代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在某些问题上,培根在本书中的一些言论已经不再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例如涉及宗教方面的问题。在西方,大多数人都有宗教信仰,而这种情况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为了保证《培根随笔》的完整性,我们还是保留了这些篇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1: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