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艺风赏(02除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郭敬明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郭敬明主编的《文艺风赏》定位为高端纯文学年轻态先锋刊物,集合国内中青两代顶尖作家精品佳作,为当今文学名作家打造不一样的形象,挖掘最有前途的新人作者。2月刊《文艺风赏·除夕》以“除夕”为命题小说,用文学的方式关注社会热点,强调温暖的人文关怀。“新审美观”为杂志中最吸引眼球的栏目,承担话题性、边缘题材,离经叛道的文字表现手法,用不一样的视角营造不一样的阅读空间,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hansey即《最小说》之后回归大动作,担任视觉总监,美术监督,为读者呈现一本最具美感的图文别册。

内容推荐

《文艺风赏·除夕》,封面故事“除夕”,汇集了传统文学名家蒋韵、毕飞宇,新版《红楼梦》编剧顾小白,及第一届“文学之新”冠军萧凯茵,50、60、70、80共聚一堂,携文字与回忆共展春节画卷。“小说界视”栏目由网易新晋作家阿乙,《最小说》人气作者肖以默带来充满个人鲜明特色的中短 篇小说。“经典重读”带来知名作家沈从文的经典作品《连长》,让读者体验细腻悠长的文字神韵和岁月历练。畅销书作家麦家做客“青梅煮酒”栏目,与笛安对话,畅谈人生感悟、写作经验。“双城故事”主编笛安和人气作者恒殊,继续巴黎和伦敦的城市漫游。“文艺新锋”栏目重磅打造第二届“文学之新”15强。“新审美观”栏目邀请到外国画家兼作家李爽,带来充满异域特色的中篇小说《最后一个母系文明的秘密》。

《文艺风赏·除夕》由郭敬明主编。

试读章节

我们乡下人把腊月底的暴风叫做黑风,它很硬、很猛、很冷,棍子一样顶在我们的胸口。怎么说我们的运气好的呢?就在腊月二十二的中午,黑风由强渐弱,到了傍晚,居然平息了,半空中飞舞的稻草、棉絮、鸡毛、枯树叶也全部回落到了地上。我们村一下子就安静了。

这安静是假象。我们村还是喧闹——县宣传大队的大帆船已经靠泊在了我们村的石码头啦。还没有进腊月,大帆船要来的消息就在我们村传开了,人们一直不相信——四年前它来过一次。刚刚过去了四年,大帆船怎么可能再一次光临我们村呢?就在两天前,消息得到了最后的证实,大帆船会来,一定会来。没想到黑风却抢先一步,它在宣传队之前敲起了锣鼓。大帆船它还来得了么?

人们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这就要说到我们村的地理位置了。我们村坐落在中堡湖的正北,它的南面就是烟波浩渺的中堡湖。这刻大帆船在哪里呢?柳家庄,该死的柳家庄偏偏就在中堡湖的正南。黑风是北风,这一点树枝可以作证,波浪也可以作证,大帆船纵然有天大的本领,它的风帆也不可能逆风破浪。

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人定胜天。公社派来了机板船。大帆船摇身一变,成了一条拖挂。就在腊月二十二的一大早,它被机板船活生生地拖到了我们村。大帆船到底来了,全村的人都挤到了湖边——大帆船还是那样,一点儿都没有变。我们村的人对大帆船的记忆是深刻的,就在四年前,在一场美轮美奂的演出之后,它扯起了风帆,只给我们村留下了一个背影。巨大的风帆被北风撑得鼓鼓的,最终成了浩渺烟波里的一块补丁,准确地说,不是补丁,是膏药。四年来,这块膏药一直贴在我们村的心坎上,既不能消炎,也没有化淤。

我们同样没有想到的是,在人定胜天之后,天还遂了人愿。演出之前,黑风停息了。有没有黑风看演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演员们必须背对着风,要不然,演员们说什么、唱什么,你连一个字都别想听清楚。看演员张嘴巴有什么好看的呢,谁的脸上还没有一个热气腾腾的大黑洞呢?演员背对风,观众就只能迎着风,这一来看演出就遭罪了,黑风有巴掌,有指甲,抽在人的脸上虎虎生威。这哪里还是看演出,简直就是找抽。乡下人怕的不是冷。是风,一斤风等于七斤冷哪。

因为腊月二十二的演出,我们村的年三十实际上提前了。黑风平息之后,村子里万籁俱寂,这正是一个好背景。锣鼓被敲响了,说起鼓,就不能不说牛皮。牛皮真是一种十分奇妙的东西,当它长在牛身上的时候。你就是把牛屎敲出来它也发不出那样愤激的声音,可是,牛皮一旦变成鼓,它的动静雄壮了,可以排山,可以倒海,它的余音就是浩浩荡荡,仿佛涵盖了千军万马,真是“鼓”舞人心哪。在鼓声的催促和感召下,我们村的人特别想战斗,做烈士也就是想死的心都有。除了没有敌人。我们什么都准备好了——女生小合唱上来了,男生小合唱上来了,接下来,是男女对唱、数快板、对口词、三句半。意思其实只有一个,我们不缺敌人,我们缺的是发现。所以,我们不能麻痹。我们还是要战斗。要战斗就会有牺牲,一句话,我们都不能怕死。过春节其实是有忌讳的,最大的忌讳就是死。可我们不忌讳。虽说离真正的春节还有七八天,然而,我们已经度过了一个纯洁的、革命的和敢死的春节。我们是认真的。

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黑风往往只是一个前奏,也是预兆。在风平浪静之后,接下来一定会降温,迎接我们的必将是肃杀而又透彻的酷寒。腊月二十三。这个本该祭灶和掸尘的日子,我们村的人发现,所有的水在一夜之间全都握起了拳头,它们结成了冰。最为壮观的要数中堡湖的湖面了,它一下子就失去了烟波浩渺和波光粼粼的妩媚,成了一块辽阔而平整的冰。经过一夜的积淀,空气清冽了,一粒纤尘都没有。天空清朗,艳阳当照。在碧蓝的晴空下面,巨大的冰块蓝幽幽的,而太阳又使它发出了坚硬刺目的光芒。一切都是死的,连太阳的反光都充满了蛮荒和史前的气息。

宣传大队的大帆船没有走。它走不了啦。它被冰卡住了,连一艘大帆船本该拥有的摇晃都没有,仿佛矗立在冰面上的木质建筑。这样的结局我们村的人没有想到。也没敢想。雨留不住人,风也留不住人,冰一留就留下了。

我们村的人振奋了,其实也被吓着了——这样的局面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解冻之前我们村在春节期间天天都可以看大戏。事实上我们高兴得还是太早了,除了二十二夜的那场演出,宣传大队再也没有登过一次台。演员们的心已经散了。他们眺望着坚硬的湖面,瞳孔里全是冰的反光。因为回不了家,他们忧心忡忡,他们的面庞沮丧而又绝望。大帆船里没有动静,偶尔会传出吊嗓子的声音,也就是一两下,由于突兀、短促,听上去就不像是吊嗓子了。像吼叫。也像号丧。

午饭过后大帆船里突然走出来一个人,是一个女人。她像变戏法似的,自己把自己变出来了。大帆船昨天一早就抵达了我们村,谁也没有见过这个女人,甚至连昨天晚上的演出她都没有露过面。她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女人来到船头,立住脚,眯起眼睛,朝冰面上望了望,随后就走上了跳板。伴随着跳板的弹性,她的身体开始颠簸。因为步履缓慢,她的步调和跳板的弹性衔接上了—这哪里还是上岸,这简直就是下凡。一般说来,下凡的人通身都会洋溢着两种混合的气息,一是高贵,二是倒霉。她看上去很高贵,她看起来也倒霉。但是,无论是高贵还是倒霉,只要一露面,这个女人必定给人以高调出场的意味。旁若无人。她的手上提了一张椅子,她在岸边徐步走来。她往前每走一步,身边的孩子就往后退一步。

女人就把椅子搁在了地上,笃笃定定地坐了上去。她已经晒起了太阳。为了让自己更享受一点儿,她跷起了二郎腿,附带着把军大衣的下摆盖在了膝盖上。然后,开始点烟。当她夹着香烟的时候,她的食指和中指绷得笔直,而她的手腕是那样地绵软,一翘,和胳膊就构成了九十度的关系,烟头正好对准了自己的肩膀。她这香烟抽的,飞扬了。她不看任何人,一只对着冰面打量。因为眼睛是眯着的,眼角就有了一些细碎的皱纹,三十出头了吧。但她的神情却和宣传大队的其他人不同,她的脸上没有沮丧,也没有绝望,无所谓的样子。她只是消受她的香烟,还有阳光。

吸了四五口,或许是过了烟瘾了,女人突然动了凡心,关注起身边的孩子来了。她把清澈的目光从远处的冰面上收了回来,、开始端详孩子们的脸。她的脖子和脑袋都没有动,只是缓慢地挪动她的眼珠子。动一下,停一下,一格一格的。女人的眼睛突然在她左侧小女孩的脸上停住了,这一停就是好长的时间。小女孩叫阿花,六岁,我们村民办教师吴大眼的女儿。阿花被女人盯着,有些胆怯。女人把烟头在椅子上摁了两下,装进军大衣的口袋,伸出胳膊,一把抓住了阿花的手腕,一直拽到两条腿的中间。女人用她的两条大腿夹住阿花,把她的两只中指伸得直直的,顶在了阿花的太阳穴上,一左一右地看。最终,打定主意了。她从军大衣的口袋里掏出了几只圆圆的小盒子,还有笔,开始在阿花的脸上画,每一个手指都非常陕。我们村的人不知道湖边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村的人有一个特点,不愿意落下任何事情。这一来围观的人多了。里三层、外三层,人们亲眼目睹了一个奇迹——民办教师吴大眼六岁的女儿被大帆船上的陌生女人变了戏法,变漂亮了,成了另外一个女孩子。她眨眼的时候居然有声音,啪嗒啪嗒的。阿花怎么会这么漂亮的呢?她瞒过了所有的人,她的爸爸和妈妈都给她瞒过去了。

但是,女人就是不满意。她在修正,这里添一点儿,那里减一点儿。还时不时把阿花拽到自己的嘴边,用她的舌尖舔去那些不满意的部分。在阿花的脸上,女人拿自己的舌头当做了抹布。这个出格的举动让阿花很别扭,阿花极度地不自在。在围观的人堆里,阿花开始挣扎,眼眶里都有了汩光。因为挣不脱,阿花对着女人的脸庞突然吐了一口。唾沫挂在了女人的眉梢上,阿花就这么逃脱了。女人望着阿花的背影,一点儿也没有生气,既不惊慌,也不失措,抿着嘴,只是微笑。一边笑一边把脖子上红色的围巾取下来,很安详地在那里擦。她的模样使我们村的人相信,她早就习惯别人对着她的脸庞吐唾沫了,如果你愿意,你完全可以把她好看的脸庞当做一个微笑的痰盂。

P16-17

序言

二月,要过年了。也不知道身边有多少人和我们一样,觉得春节年复一年地,莫名其妙地成了负担。我们想知道,如今到底还有谁,如童年一般热切盼望着过年;我们更想知道,春节对于人们而言,是否一如既往地代表着曾经的含义?这就是《文艺风赏》春节特别企划的源头。

除夕是灿烂而微妙的。我们的《除夕》也是。我们要感谢本期《封面故事》的四位小说作者对我们选题的理解和支持,因为有他们四篇气息迥异的短篇小说,我们才能做到呈现一场如此精彩的关于“春节”这个意象的变迁。在蒋韵和毕飞宇两位前辈作家笔下,春节延续着传统的温暖、热闹和仪式感。即便人生早就满目疮痍,即便传奇发生在闭塞的年代里。到了电视剧《新红楼梦》的编剧之一顾小白手上,春节已经开始渐渐褪去所有的象征,成了醉生梦死的夜晚,成了觥筹交错的契机,几十年不变的白茫茫大地上,最美好的岁月早已散了场。而对于出生于1988年的萧凯茵,这个第一届“文学之新”大赛全国冠军其实是个敏感到有点儿紧张的女孩,她交稿子的时候告诉我:“我根本不知道过年到底有什么意义。”沿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时间轴,“春节”渐渐变得表情呆板,变得语焉不详,变成高速公路旁指引方向的路牌,似乎只差一点点,就只剩下了工具性的作用。

我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就算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至少可以呈现它。

所以我们将随后的盘点命名为“除夕之后,新年以前”。我们幻想真的存在这么一个时间点,让我们可以站在那里,像一个全新的、娇嫩的生命那样,看见所有传统、所有仪式的意义。

本期《新审美观》的作者李爽,真正的职业是油画家。这篇小说震撼我们的,是她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哺育出来的人,竟然依然拥有如此蓬勃、如此绚烂、如此天真烂漫的,对于原始社会的想象力。一个人,以血肉之躯,想象自己的物种的源头,需要纯真的内核和一种炽热的勇气。拿到这篇小说的那天,我们整个编辑部都在兴奋地谈论它,因为它给了我们一种我们之前从没见过的表达。请你记住,在她所书写的原始社会里,伦常、禁忌、礼法跟我们不同,但是作者没有在哗众取宠,她真的做到了展现朴素的稚拙——但若你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请你记住,必要的话在成年人的指导下阅读。你可以把她的作品理解为,一个现代人,她想要写神话。在她写的神话里,真的跳动着一颗充满力量的赤子之心。她值得被我们赞美。

我们还推出了一个不定期的栏目,《文艺新锋》,把我们发现的优质新人作者介绍给大家,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次推出这个栏目会是什么时候,因为让我们惊喜的新作者,本身也不可能遵循着我们的出版周期规律地出现。所以,我们和你们一样期待下一次的《文艺新锋》,这一次,希望你们认识并记住吴忠全。

上一期创刊号,阿来老师做客《文艺风赏》,聊了他的想象;这一期,麦家老师和我们聊了他的偏执。我才发现,麦家老师是个如此真诚的人,所以我们保留了他聊天时候兴之所至时,不由自主带出的“三字经”,我们保留了他那句非常可爱的“我喜欢装酷”——真遗憾,我们不能呈现给读者的,是聊天时候那些愉快的笑声。

本次的《重读经典》,为你们献上一个沈从文先生创作于1927年的,发生在过年时候的故事。那年他只有二十五岁。如果你不知道沈从文是谁,请你看看这篇小说,若是他能打动你,那么你再去寻找他的资料,再去了解他的那些被人们熟知的代表作。这个栏目的精神本来就是这样的,你只需要把大师当成最普通的作者。

关于别册《闪光》,本期主题,是怀念。让hansey带着你穿越所有的旧时光。他是个执拗的人,一点一滴搜集着岁月在他身上流逝的证据。所有的照片都和他私人的记忆有关,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他坚信,一定有一种方式,可以把属于个人的东西,变成群体中每个成员相认的标记。

最后,我想告诉你们,我们团队有个特别的春节礼物赠送给大家,就是我们的,《秘密和愿望》。没错的,本期所有的秘密和愿望,都出自《文艺风赏》团队成员之手,我、消失宾妮、hansey,以及丁云。我们四个人奉献了我们最真实的秘密,以及对新的一年许下的愿望。但是我们不能告诉你哪个愿望、哪个秘密属于我们之中的谁——这毕竟是个匿名栏目啊。

祝,阅读愉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