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蔓延数千年,从未中断,具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多元一体、影响广泛而深远、不断进取和发展的鲜明特征。纵观3000年的中国出版历史,每一个阶段的出版活动都有因有革,体现出独特的演进轨迹和丰富多彩的发展面貌。因此,对中国3000多年出版历史进行总结提炼,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世界人民展示,是十分有意义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精)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肖东发 |
出版社 | 外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蔓延数千年,从未中断,具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多元一体、影响广泛而深远、不断进取和发展的鲜明特征。纵观3000年的中国出版历史,每一个阶段的出版活动都有因有革,体现出独特的演进轨迹和丰富多彩的发展面貌。因此,对中国3000多年出版历史进行总结提炼,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世界人民展示,是十分有意义的。 内容推荐 本书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序,分四个时期来展示中国出版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全景。以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及电子技术应用于出版为标志,划分为四个时期:1.文字的发明和图书文献的产生——竹帛时期;2.造纸术的发明——纸写本时期;3.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印刷时期:4.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时期。附录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图书的装帧形式: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型图书和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图书。 目录 绪论 中国出版的起源与流变 第一章 甲骨竹帛时代(公元前21世纪-前2世纪) 一、甲骨文书 二、青铜器铭文 三、竹木简牍 (一)竹木简牍的时间 (二)竹木简牍的内容 (三)竹木简牍的形制 (四)竹木简牍的影响 四、石刻文书 五、丝帛与帛书 第二章 纸写本时代(公元前1世纪-公元7世纪) 一、造纸术的发明及传播 (一)植物纤维纸的发明 (二)造纸术的不断改进 (三)造纸术的外传 二、纸写本书的形制:卷轴制度 三、纸写本时期书籍的流通与交流 (一)民间书贩组成的书肆 (二)最早的书籍集市:槐市 (三)图书传抄复制者:“佣书” (四)佛经的翻译与传播 第三章 手工印刷时代(上):印刷技术篇(公元7世纪-19世纪) 一、雕版印刷术 二、活字印刷术 (一)毕异与泥活字 (二)王祯与木活字 (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四)金属活字 三、套版印刷术 (一)闵氏与凌氏 (二)饾版和拱花 四、印刷术的外传 (一)朝鲜 (二)日本 (三)越南及东南亚 (四)伊朗 (五)欧洲 第四章 手工印刷时代(下):刻书系统篇(公元7世纪-19世纪) 一、官刻:政府出版 (一)冯道与儒家经典的首次刻印 (二)吴越国王钱俶雕印佛经 (三)国子监刻书 (四)公使库刻书 (五)经厂本与书帕本 (六)藩刻 (七)武英殿刻书 (八)官书局与译书馆 二、坊刻:民营出版 (一)建安余氏与临安陈氏 (二)明代书坊刻书盛况 (三)清代书坊盛极而变 三、私刻:私人出版 (一)早期的著名私人刻书家:毋昭裔 (二)宋元时期的私家刻书 (三)毛晋与汲古阁 (四)清代的写刻与精刻 四、书院刻书:学术出版 五、寺观刻书:宗教出版 六、印刷时代的书籍流通 (一)繁荣的国内图书贸易 (二)互为影响的“书籍之路” 第五章 机械印刷时代(公元19世纪-20世纪40年代) 一、机械印刷技术的传入与应用 二、新式出版企业的出现与发展 (一)商务印书馆与张元济 (二)中华书局与陆费逵 三、新型出版物的出现 (一)现代学科内容图书的出版 (二)报纸与杂志大量出现 (三)教科书、新型工具书与连环画 四、广泛深入的中外出版交流 (一)译书的大量出现 (二)外国人在中国出版业中的广泛参与 (三)部分出版机构开始采用中外合资的经营方式 (四)中国的图书典籍大量输出 五、新式出版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现代出版观念深入人心 (二)版权制度最终确立 (三)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促进 第六章 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出版形态的发展(公元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 一、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出版业的质变 (一)里程碑式的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二)人性化与市场化的完美结合:按需出版技术的实现 二、新介质的发明迎来了数字化出版时代 (一)微缩胶片、磁盘和光盘:打开了数字出版时代的大门 (二)数码介质:传统出版的‘舶友”和“对手” 三、多种出版形态的竞争与融合 (一)网络出版 (二)手机出版 四、新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一)编辑环节的数字化变革 (二)发行环节的数字化变革 第七章 飞速进展的“大出版”时代(公元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 一、不断扩展的出版系统 (一)图书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出版单位规模增大 (二)报纸市场成熟稳定,面临新的转型 (三)期刊市场稳健增长 (四)音像、电子出版有所下滑 (五)出版集团发展迅猛 (六)多种新媒体出版形式走向融合 二、改革和延伸中的发行系统 (一)主渠道发行的改革 (二)民营发行的迅速成长 (三)网络发行的优势 三、紧跟时代的印刷系统 (一)造纸行业的发展与转型 (二)印刷产业数字化趋势 (三)图书装帧工艺的不断创新 四、完善的教学科研系统 (一)出版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二)出版科研与国际接轨 (三)出版研究阵地的形成 第八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出版业(公元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一、“走出去、引进来” (一)版权贸易 (二)合作出版 二、走向世界的中国出版业 (一)国际书展中的中国图书 (二)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 结语 附录一 中国古代图书的装帧形式 附录二 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型图书 附录三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图书 参考文献 索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